第一图书网

名医用药经验荟萃

宋代平 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宋代平 编  

页数:

248  

前言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伟大贡献。继承、发扬和振兴中医药事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就是对老中医、专家学者的学术专长和独特经验的整理发掘。本书从已出版的众多名老中医经验集中辑录出诸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用方、用药经验、临床治验等,荟萃百家于一炉。全面反映了近年来中医药学临床应用的面貌,编排分门别类,便于读者检索应用。其中所收录的“效验金方”,有的来源于名老中医的临床创用,系独家临床体会,自成一格;有的源自家传,世代相传;有的取自民间,经过实践检验。每一方、每一法都千锤百炼,有实际效果佐证。所收录“用药经验”多系临床实际体会,发前人所未发,足资借鉴。由于历史原因,书中有的方、药涉及的某些中药,如鹿茸、虎骨、穿山甲等属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品种,现已被禁止用于临床。如果需要用到这些方、药时,可选择其替代品,如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书中为了文献的完整性,故保持其原貌,请读者理解。书中部分方剂、药物的用量原为“两”“钱”“分”等,在编辑时,已经替换为以“g”为使用单位;另外,原书部分方剂未标明‘用量,在参考原文献时请予以注意。另外,书中所录方、药,请务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应用,谢谢。本书内容系辑录于已出版的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验方集、医论,在此,谨对文献资料的原著作者及名老中医致以衷心感谢!正是有了他们的整理、发掘,才使得中医得以薪火传承!

内容概要

   本书系从众多的中医药名家临床经验中辑录出来的用药经验,反映了诸位名老中医临床应用中药的独特体会,对于中药的功效、治疗疾病的范围、使用的剂量、应用的注意事项等都有所发展与创新,对读者提高使用药物的技巧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各级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用药概论 一、配剂 二、煎服 三、杂谈 第2章 中药各论 二 画 丁香 人参 人指甲 九香虫 三 画 三七 干姜 土茯苓 大青叶 大枣 大黄 山茱萸 山药 山慈菇 川乌 川贝母 四 画 天冬 天南星 天麻 木瓜 木香 木通 五灵脂 五倍子 车前子 车前草 升药 升麻 丹参 巴豆 水牛角 水蛭 五 画 六 画 七 画 八 画 九 画 十 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及以上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剂量与疾病:病有轻重、虚实之别,一般轻病用量要轻,重病用量要重。因为病轻药重,药力太过,必伤正气;病重药轻,药效不足,不免延误病情,失去转机。虚证多属慢性病,治疗需要调理,一般不必重剂,介属虚证欲脱者,或重病邪实者,则施药剂量倍增,方可化险为夷。所以药量要根据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味大量到底,实不可取。剂量与配伍:方剂分大、小、缓、急、奇、偶、复,称之为七方,组成按“君、臣、佐、使”进行,也就是说,药物组合有主有次,有辅有使。不管七方或“君臣佐使”组成原则,都表明药物量有轻重之别,在七方中,大、急等方药味剂量要重,小、缓等方药味剂量要轻。可见,组成处方的药味剂量既不是都大,也不是都小,而是分孰大孰小有机结合。如不同方名的厚朴三物汤和小承气汤,二者药物组成完全相同,但前者重用厚朴旨在利气,后者重用大黄意在攻下,说明处方中每味药剂量的改变,都可以改变处方的治疗方向,所以要遵循剂量与配伍间的关系。总之,用药剂量有一定的原则。要遵照三因制宜的原则,用药要巧,用量要准,力求恰到好处,切不可恣意增大药量,造成药材浪费和事与愿违的结果。(《燕山医话》——房定亚)4.处方遣药要学会用轻量中医治病的巧处在分量上。用量的大小要因人因病而定,以适合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为宜。运用轻量方剂治病适用范围有如下几点:其一是上焦病。吴鞠通曾指出:“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因此,治疗上焦疾患,不仅要多采用花叶一类质轻的药物,而且用量也要轻,煎法不宜久煎,否则药过病所,疗效反差。余曾用苏叶黄连汤治疗妇女胎前恶阻,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症属温热蕴于肺胃,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还归于胃,乃用黄连3~4分(0.9 ~1.2 g)以清湿热,苏叶2~3分(0.6 ~0.9 g)以边肺胃,投之多愈。查肺胃之气,非苏叶不能通,所以用轻量者,以轻剂恰治上焦之病,此方药只二味,分清及钱,不但治上焦宜小剂量,而轻药竟可以治重病,所谓轻可去实也。


编辑推荐

《名医用药经验荟萃》:全面体现近现代名老中医临床遣、万用药绝技,集众家之长——荟萃名医用药心得,重临床实效——解析中药使用奥秘。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名医用药经验荟萃 PDF格式下载



反映了诸位名老中医临床应用中药的独特体会,对于中药的功效、治疗疾病的范围、使用的剂量、应用的注意事项等都有所发展与创新,对读者提高使用药物的技巧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一本临床用药好书,里面的名医用药经验不是虚的,都是实践过来的,很值得借鉴


了解药物个性是成为名医的必由之路!


这一套书,还是可以看看的。


内容还可以,但错别字太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