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血浆置换理论与实践

傅芳婷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傅芳婷 主编  

页数:

315  

内容概要

  
编者分三篇、17章全面阐述了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应用、规范操作程序以及护理要点,并附以典型案例分析,便于读者阅读和查询。第一篇为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重点介绍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技术要求,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第二篇主要介绍血浆置换在各个不同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因为不同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及致病物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拦这一篇重点叙述血浆置换在不同疾病中的疗效分析及建议治疗方案,并附以案例分析;第三篇主要是血浆置换技术的规范操作程序及护理要点。本书主要突出面向基层,实用性强对从事血液净化专业、开展血浆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傅芳婷,女,1963年11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分配至中日友好医院,一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有着非常扎实的内科基础。2004年被聘为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员,2006年被聘为主任医师。
傅芳婷主要从事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专业,擅长慢性肾衰竭的诊治、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血液净化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在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应用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专业论文、讲座共40余篇,主编《血液透析患?200问》一书,深受基层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的欢迎,参编多部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
第1章 血浆置换的基本理论
一、血浆置换的概况
二、血浆置换的原理
三、血浆置换的治疗原则
四、血浆置换的适应证
五、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
第2章 血浆置换的方法
一、非选择性血浆置换
二、选择性血浆置换
三、血浆置换方法的选择
四、治疗性细胞提取法
第3章 血浆置换的技术要求
一、血管通路的建立
二、抗凝技术
三、置换液的选择
第4章 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枸橼酸引起的低钙血症
二、凝血异常
三、感染
四、对含蛋白成分的置换液的反应(FFP、血浆成分蛋白、清蛋白)
五、与血管转化酶抑制药相关的非典型反应
六、电解质异常
七、维生素的清除
八、低血压
九、其他少见并发症
十、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
十一、死亡
第5章 血浆置换对药物的清除
第二篇 血浆置换临床应用及案例分析
第6章 神经系统疾病
一、吉兰-巴雷综合征
二、重症肌无力
三、慢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四、副蛋白相关的多神经病变
五、多发性硬化
療、Eaton-Lambert综合征
七、Stiff-Man综合征
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九、神经性肌强直
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十一、感觉神经听力减退:免疫介导的内耳疾病
十二、Refsum病
第7章 血液系统疾病
第8章 代谢性疾病
第9章 皮肤疾病
第10章 风湿系统疾病
第11章 肾病
第12章 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
第13章 血浆置换在HIV患者的应用
第14章 中毒
第三篇 血浆置换技术的规范操作程序
第15章 血浆置换技术的必备条件
第16章 血浆置换技术的规范操作步骤
第17章 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

章节摘录

  会损伤血细胞,激活补体系统、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等,亦可能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与释放;②吸附剂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免疫吸附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物理化学亲和型吸附剂由于配基与载体揉为一体,其稳定性主要与抗化学侵蚀及机械损耗有关;而生物亲和型吸附剂则是载体与配基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其稳定性尚与键的稳固有关。虽然配基或载体的少许离解并不明显影响吸附剂的吸附容积及复用,但确须警惕由此可能引发的变态反应和毒性反应。  (3)在免疫吸附治疗时,有时可出现发热、发冷、寒战、全身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偶有皮疹、关节痛、恶心呕吐、头晕、心跳加快、血压降低或升高等,持续一般不超过8h,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即可自愈。不过,确有个别病例因并发症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有人认为口服泼尼松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所以有其明显的优点:①由于不需置换液,故没有感染和置换液过敏等相关并发症;②不丢失有用的血浆蛋白;③可特异性、选择性除去致病物质;④可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吸附器;⑤不影响同时进行的药物治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血浆置换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不可多得的好的专业书籍


希望更具体些,希望有机会向作者请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