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研读录.第3辑

马继松等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马继松等 主编  

页数:

166  

内容概要

本书为的第3辑,作者马继松等在认真阅读了6位首届国医大师的学术经验著作后,遴选出原著中最精华的部分,对其进行了详细研读,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及临床经验予以画龙点睛的评述,力求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国医大师的学术经验。《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研读录》第3辑虽是作者个人学习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研的心得体会,但对中医业者,特别是对中医初学者研读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与经验不无启迪和引导作用。

书籍目录

班秀文六经辨治妇料病征经验研读
一、学术思想
(一)外感、内伤概以脏腑辨证定位
(二)经、带、胎、产病证可从六经辨证论治
二、诊治经验
(一)以太阳病辨治法论治妇科病证
(二)遵阳明病辨治法论治经行浮肿
(三)从少阳病辨治法论治经行发热
(四)按太阴病辨治法论治经漏不止
(五)循少阴病辨治法论治妇科病证
(六)仿厥阴病辨治法论治妇科病证
三、羽翼展读
(一)辨妇科病证,首重肝肾
(二)疗妇科病证,喜用花药
(三)治妇女不孕证,重温通,调经带
四、教科研与海外交流
郭子光诊治血液病证经验研读
一、学术思想
(一)病证结合,分三层次治慢性贫血之血虚
(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从肝脾论治
(三)微观辨证,清营凉肝治血小板增多
(四)白细胞减少症治从气血两虚
(五)辨治上的拓展
二、诊治经验
(一)巨幼细胞性贫血
(二)缺铁性贫血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五)血小板增多症
(六)白血病
三、羽翼展读
(一)探索伤寒六经方证本质,倡“病理反应层次”学说
(二)开掘中医康复学术领域
四、教科研与海外交流
路志正诊治妇科病征经验研读
一、学术思想
(一)虚实寒热辨痛经
(二)从肝脾肾治闭经
(三)灵变驭常治倒经
(四)清心宣肺治崩漏
(五)健运脾胃除恶阻
(六)随证施方固胎漏
(七)母子双顾治子嗽
(八)取法仲景治子痫
(九)妊娠便秘治从本
(十)妊娠阴痒当究因
(十一)温建中宫治阴吹
(十二)深研傅学出新意
二、诊治经验
三、羽翼展读
(一)引经据典论痹病
(二)提要钩玄话中风
(三)火郁证治发微
四、教科研与海外交流
徐景藩诊治脾胃病征经验研读
一、学术思想
(一)阐发经典,重视体质
(二)胃病病机,体用失常
(三)脾胃阴虚,证治各异
(四)胃心(胆)同病,脏(腑)腑同治
(五)分部切诊,充实腹诊
(六)胃病夹湿,巧用两法
(七)胃病夹瘀,四法随证
(八)三型论治胃病,重视理气护膜
(九)统治消化病,八字为总纲
二、临证经验
(一)利尿法治胃病饮停呕吐
(二)通补法治“胃下”
(三)养阴益气治脾胃阴虚证
(四)创“残胃饮”治残胃炎症
(五)治久泻侧重肝脾肾
(六)多剂型疗法治胃肠病
三、羽翼展读
(一)健脾养阴治痹证
(二)参用健脾治红斑
(三)重视运脾治阳痿
(四)调补脾肾治再障
(五)调治中焦治郁病
(六)益气补胃治水病
(七)妙用附子治肝炎
(八)解醒法治脾胃病
四、教科研与海外交流
颜正华学术经验研读
一、学术思想
(一)师古不泥,刻意求新
(二)善抓主证,注重脾胃
(三)精研本草,思路新颖
二、诊治经验
(一)心律失常
(二)心绞痛
(三)眩晕病
三、羽翼展读
(一)呼吸系统病的证治经验
(二)消化系统病的证治经验
(三)妇科疾病的证治经验
(四)儿科疾病的证治经验
四、教科研与海外交流
颜德馨学术经验研读
一、学术思想
(一)疑难病证与气血学说
(二)疑难病证治法举要
二、诊治经验
(一)老年痴呆症病因病机阐析
(二)老年痴呆症辨治纲要
(三)老年痴呆症用药宜忌
三、羽翼展读
(一)衡法临床应用
(二)心脑血管病证治则
(三)心血管病证治疗方法
(四)脑血管病证治疗方法
(五)周围血管病证治疗方法
四、教科研与海外交流

章节摘录

  评述:妇女阴道中时时出气,或气出有声,状如矢气者,称为“阴吹”。其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谓“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指出此症为大便燥结,导致阳明腑气不通,浊气下泄干扰前阴而形成的病变。一般认为除了腑气不通之外,还与气虚、痰湿有关。而班师认为本病的形成有虚实之分,实在阳明,虚在肝肾。虚证阴吹系肝肾阴虚,风火内动。肝为风木之脏,前阴为肝脉之所络;肾为水火之脏而开窍于二阴,肝肾同是内寄相火,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则肝木不荣,疏泄失常,导致大便燥结。阳明腑气不通,风火相煽于内,波及前阴,故前阴不时连续有声出如矢气之状。然而,尽管其病机有阳明实证和肝肾虚证之不同,但均有阴津不足的表现。故治疗方法,不离滋润柔养之品。大便燥结,为阳明腑气不通之实证,用《金匮要略》猪膏发煎导之,取猪膏以润滑大便,头发活血兼润肠。肝肾亏损,阴津不足,风火煽动于内而起的虚证,治用滋阴生精、柔养肝木之法,每取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芍药甘草汤三方配合应用。为加强其柔养之功,常加何首乌、当归身、柏子仁、女贞子、黑芝麻之类,既取其能滋养肝肾之阴,又取其甘润之性以缓肝之急,使阴津恢复,肝木得荣,风平火潜,阴吹自止(参见《妇科奇难病论治》)。其中,芍药甘草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伤寒挟虚(阴阳两虚)误汗的变证,出现四肢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脚挛急不伸,甚至胃气不和而谵语等症。治用甘草干姜汤复阳以除手足之厥冷,再用芍药甘草汤以滋养阴血,使筋脉得以濡养,遂可缓解脚挛急之症。芍药甘草汤药虽两味,但芍药酸苦微寒,滋养阴血: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二药合用,成为酸甘化阴之祖方,可用于一切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导致的手足拘挛、腹部拘挛疼痛性疾病。而班师借用其芍药养血柔肝疏肝;配合炙甘草化生阴血,柔养肝阴。所治症状虽与芍药甘草汤主治症大不相同,然此例患者阴吹病变在肝肾,为产后阴血亏损,肝木失养,肝经失濡,肝风内动而致,遵“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木喜条达。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之旨,症虽不同而病机相同,故能药至病所,效果颇佳。  关于对阴吹的辨治,当代医家李祥云在其主编的《奇难怪病治愈集》中录有医案4则,因、机各不相同,方、药亦明显有异,读者若能细阅,对此病证的辨治则可了然于心矣。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研读录.第3辑 PDF格式下载



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研读录.第3辑,不错


内容不错,对临床很有帮助


收到贷真好,书质量还不错。


内容比较专业,书也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