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侯振江,等 编 侯振江、 郭桂平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侯振江、 郭桂平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

侯振江,等 编  

页数:

391  

内容概要

  《全国医药院校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2版)(供医学检验技术及相关专业使用)》在内容和形式的编排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材编写模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反复推敲溉化组合、充实更新,采用生物化学和检验技术共同编排的方式,突出教学内容为临床实践服务,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的培养,使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技能,以工学结合为切人点,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工作任务之中,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真正做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全书分绪论和17章,绪论介绍了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史与现况及其学习内容与方法;第1~4章主要介绍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和技能;第5~17章以物质分类和组织器官功能检查为主线,以检验项目为载体,介绍常见疾病物质代谢的特点,相应体液成分的检验方法、原理、应用评价,同时介绍其临床意义和选择原则。本教材不仅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供生物化学检验工作者参考。

书籍目录

绪论 一、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史 二、生物化学检验现代化 三、生物化学检验的学习内容与方法 第1章 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一、检验申请单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三、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四、其他体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二、饮食和药物的影响 三、溶血的影响与预防 第三节 分析仪器的质量保证 一、分析仪器的性能检查 二、分析仪器日常工作状态的监测 三、分析仪器的质量管理 第四节 生化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 一、试剂盒的分类和特点 二、生化试剂盒的选择 三、试剂盒性能的评价方法 第五节 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一、基本概念及名词解释 二、全过程质量控制 三、室内质量控制 四、室问质量评价 第2章 生物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性能评价 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一、实验方法的选择 二、实验方法的评价 第二节 实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一、参考区间与医学决定水平 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和似然比 三、ROC曲线 第3章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 一、吸收光谱分析技术 二、发射光谱分析技术 三、散射光谱分析技术 第二节 电泳分析技术 一、电泳的原理及分型 二、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 三、常用电泳分析技术 四、自动电泳仪分析技术 五、电泳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电化学分析技术 一、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基本原理 二、离子选择电极分类 三、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及影响因素 四、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色谱技术 一、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二、常用色谱技术及临床应用 第五节 离心技术 一、离心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离心技术的分类 三、离心机的种类及应用 第六节 常用免疫分析技术 一、免疫比浊分析 二、酶免疫分析技术 三、放射免疫测定 四、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第七节 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结构 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方法 三、生化分析仪的参数设置与校准 四、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第八节 其他生化检验技术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三、生物传感器 四、生物芯片技术 五、蛋白质组学技术 第4章 酶学分析技术 第一节 酶活性测定的基础知识 一、酶活性单位 二、酶的催化活性 三、酶蛋白的质量分析 四、酶促反应进程 五、酶促反应动力学 六、酶学分析类型 七、酶活性测定方法 第二节 同工酶分析 一、同工酶产生的机制 二、同工酶分析技术 第三节 酶活性测定影响因素与最适条件下的确定 一、酶浓度 二、底物的种类和浓度 三、缓冲液的种类、离子强度和pH 四、温度 五、激活剂与抑制剂 六、其他因素 第四节 诊断酶学的临床应用 一、血液及其他体液中酶的来源及变化机制 二、临床常用血液及其他体液中的酶学分析 第5章 葡萄糖及其代谢物质检查 第一节 概述 一、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 二、糖代谢紊乱 第二节 血浆(清)葡萄糖测定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 二、测定方法 第三节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第四节 糖化蛋白测定 一、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第五节 胰岛素及代谢产物测定 一、胰岛素及释放试验 二、C-肽及CI肽释放试验 第六节 尿液葡萄糖测定 第七节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 第八节 葡萄糖及代谢产物测定方法选择及应用评价 一、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二、糖尿病病程和疗效的实验室监控 第6章 蛋白质检查 第一节 概述 一、蛋白质功能与分类 二、血浆中的主要蛋白质 三、疾病时血浆蛋白质的变化 第二节 血浆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与评价 一、双缩脲法 二、染料结合法 三、电泳法 四、酚试剂法 …… 第7章 血脂检查 第8章 肝功能检查 第9章 肾功能检查 第10章 心股损伤标志物检查 第11章 胰腺疾病检验 第12章 内分泌疾病检查 第14章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检查 第15章 肿瘤标志物检查 第16章 妊娠和新生儿生物化学检查 第17章 治疗药物监测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四、自动电泳仪分析技术 自1937年瑞典物理化学家Tiselius教授研制的自由界面电泳系统问世以来,电泳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基于电泳原理的各种仪器设备不断问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自动化电泳仪器相继为临床实验室所采用,该技术已广泛用于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有机物、无机离子等的分离和鉴定,甚至用于病毒与细胞的研究。 目前用于临床实验室的自动电泳分析仪种类繁多,如全自动荧光/可见光双系统电泳仪、全自动醋纤膜电泳仪、全自动琼脂糖电泳仪和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等。 1.全自动醋纤膜电泳仪为可见光系统,使用醋纤膜电泳片。将样品、试剂、电泳片放置好后,仪器自动检验得到结果。实验室一般只用于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2.全自动荧光/可见光双系统电泳仪具有荧光/可见光双系统,使用荧光试剂项目如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时,自动化程度高。只需将样品、试剂、琼脂糖凝胶电泳胶片放置后,仪器自动检测并得到结果。但是使用可见光项目如蛋白电泳,还需人工将电泳胶片由电泳槽放人染色系统中才可完成试验。而最大优点是荧光系统全自动且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并且采用高压、低温系统,只需要20min即可完成电泳分析,速度非常快。 3.全自动琼脂糖电泳仪为可见光系统,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胶片。该仪器灵敏度高,可用于低浓度蛋白检验,如尿蛋白及脑脊液蛋白。而同工酶的分离效果也佳。但缺点为自动化程度较差,当电泳结束和染色脱色完成后,须将电泳片从仪器中取出。但因为这类仪器所能检验项目较多,且灵敏度高仍为许多实验室所接受。 4.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集上述仪器的优点,可自动点样、电泳、呈色(或染色、脱色)、烘干。可用各种电泳片,包括琼脂片、醋酸片、聚丙烯酰胺等,采用可见光及荧光呈色双系统,是一种较理想的电泳仪。 五、电泳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 随着电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自动化电泳分析仪已被引入临床实验室,电泳技术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为体液蛋白质、同工酶等的检测方面提供了新的手段。


编辑推荐

《全国医药院校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2版)(供医学检验技术及相关专业使用)》在内容和形式的编排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材编写模式,对内容进行反复推敲溉化组合、充实更新,采用生物化学和检验技术共同编排的方式,突出教学内容为临床实践服务,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的培养,使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技能,以工学结合为切人点,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工作任务之中,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真正做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全国医药院校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2版)(供医学检验技术及相关专业使用)》不仅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供生物化学检验工作者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