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临床实验室诊断学

拉波萨塔 拉波萨塔(Michale Laposate)、高德禄、 张世俊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06出版)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拉波萨塔(Michale Laposate)、高德禄、 张世俊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

拉波萨塔  

页数:

4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临床实验室诊断学》分22章,以图表的形式详细论述了医学实验室的概念、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相容性试验和移植、感染性疾病、毒理学、婴幼儿疾病、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临床实验室诊断,附录中加有临床实验室的参考价值。全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指导性强,便于快速查阅,适合临床各级医师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拉波萨塔(Michale Laposate) 译者:高德禄 张世俊

书籍目录

第1章 医学实验室中的概念 一、数据分析中的概念 (一)结果范围 (二)参考范围 (三)理想范围 (四)治疗范围 (五)不适于用范围解释的临床实验室测试结果 (六)诊断阈值 (七)实验室测试的灵敏度定义 (八)实验室测试的特异性定义 (九)确定一个适当的诊断阈值 (十)阳性预测值定义 (十一)阴性预测值定义 (十二)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区别 (十三)精密度与准确性 (十四)实验室误差 二、影响实验室结果的分析前因素 (一)年龄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二)性别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三)体重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四)患者的实验前准备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五)患者采血姿势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六)静脉、动脉、末梢血测试结果的差别 三、实验室检验分析中的干扰 (一)实验室分析的干扰因素 (二)药物对实验室测试的影响 四、实验项目选择指南 (一)筛选试验的选用 (二)申请太多实验室检测项目的风险 五、样本处理和操作 (一)样本周转时间的重要性 (二)采血管 (三)血液采集时间 六、细胞损伤和炎症对实验室检测的影响 (一)血浆中受损细胞标志物的释放 (二)炎症与急性时相反应的标志物 (三)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诊断 第2章 方法 一、临床免疫学方法 (一)抗核抗体检测 (二)蛋白电泳 (三)单克隆抗体分型 (四)流式细胞仪鉴别细胞类型和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 (五)特定蛋白比浊法测定 (六)冷球蛋白分析 二、微生物学方法 (一)革兰染色方法 (二)微生物培养和鉴定 (三)血培养 (四)抗菌剂敏感性实验 (五)直接和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抗原 三、血液学方法 (一)血细胞自动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二)外周血涂片分析 (三)镰状红细胞筛选试验 (四)血红蛋白电泳 (五)红细胞沉降率 四、血凝方法 (一)PT和PTT测定 (二)PT和PTT混合实验 (三)凝血因子实验 (四)vWF检测实验 (五)血小板聚集实验 五、输血和血液存贮方法 (一)ABO/Rh分型 (二)全血组分分离 (三)交叉配血 (四)直接抗球蛋白实验 (五)间接抗球蛋白实验 (六)单采 (七)免疫印迹 六、临床生物化学方法 (一)电解质的测试原理:钠、钾、氯 (二)分光光度法测定 (三)血气测定 (四)尿液分析 (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六)乳胶凝集反应 (七)质谱分析用于分子检测 (八)限制性内切酶参与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因突变 第3章 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系统性结缔组织病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干燥综合征 (三)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 (四)炎性肌肉病 (五)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六)类风湿关节炎 (七)淀粉样变性 (八)冷球蛋白血症 二、免疫系统疾病 (一)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二)常见可变性免疫缺陷病 (三)高IgM综合征 (四)选择性IgA缺乏症 (五)迪格奥尔综合征 (六)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 (七)补体蛋白缺乏 第4章 组织相容性试验和移植 一、引言 二、HLA基因与基因产物 三、组织相容性的血清学检测分析 (一)HLA分型 (二)HLA抗体筛选 (三)交叉配型 四、HLA分型的分子技术 五、实体器官与干细胞移植的组织相容性要求 (一)肾脏 (二)肝脏 (三)心脏 (四)肺 (五)胰腺 (六)角膜 六、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5章 感染性疾病 一、引言 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直接染色 (二)培养 (三)抗原检测 (四)核酸扩增 (五)血清学 三、败血病与血液感染 (一)菌血症 (二)立克次体、埃立克体和相关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三)真菌血症 (四)血液的寄生虫感染 (五)疟疾 (六)巴贝斯虫病 (七)血液的病毒感染 (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EB病毒 (九)巨细胞病毒 (十)细小病毒B19 四、心内膜炎:心脏感染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一)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二)急性病毒性脑膜炎 (三)慢性脑膜炎 (四)脑炎 (五)脑脓肿 六、骨感染/骨髓炎 七、关节感染 八、皮肤和周围软组织感染 (一)急性细菌性感染 (二)莱姆病 (三)猫抓病和杆菌性血管瘤病 (四)真菌感染 (五)皮肤表现异常的病毒感染 (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七)麻疹和风疹 九、眼部感染 十、咽、喉、口腔、耳、眼眶及鼻窦感染 十一、肺部和胸膜感染 (一)肺结核 (二)军团菌感染 (三)诺卡菌病 (四)肺孢子虫肺炎 (五)二形性真菌和其他真菌感染 (六)呼吸道病毒感染 十二、胃肠道感染 (一)引起胃肠道感染的病毒 (二)有氧细菌感染 (三)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梭状芽胞杆菌感染 (四)原虫感染 (五)肠道寄生虫感染 (六)食物中毒 (七)肉毒杆菌中毒 十三、肾盂肾炎和泌尿系统感染 十四、男性生殖道感染 十五、女性生殖道感染 十六、性传播疾病 (一)梅毒 (二)淋病 (三)衣原体感染 (四)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第6章 毒理学 第7章 婴幼儿疾病 第8章 血管疾病 第9章 心脏疾病 第10章 红细胞疾病 第11章 出血和凝血异常 第12章 输血医学 第13章 白细胞、淋巴结和脾脏相关疾病 第14章 呼吸系统 第15章 胃肠道疾病 第16章 肝脏和胆道疾病 第17章 胰腺疾病 第18章 肾脏疾病 第19章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20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21章 乳腺疾病 第22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中英文专业名词 附录 临床实验室的参考值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纯合性镰状细胞性贫血(基因型SS,镰状细胞病)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异常聚集有关,导致细胞形状改变,从血液中被迅速清除。在缺氧条件下血红蛋白S聚集增强。虽然正常红细胞寿命约120d,但SS型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不足30d。Hb电泳显示多数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S、少量血红蛋白F和血红蛋白A2。血红蛋白SS型的病程是慢性溶血的过程,并发症较多(通常称为危害)。慢性溶血导致慢性贫血与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发育延迟、运动耐受力差、黄疸和胆石症(因色素性胆结石所致)。患者通常需要定期输血。并发症包括血管闭塞(如中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自发性脾梗死)、脾阻断危象、再生障碍危象(最常见细小病毒B19感染骨髓所致)、细菌性败血症和溶血危象。细菌感染导致多数镰状细胞贫血患儿在童年丧失脾功能,造成机体对细菌特别易感,如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镰状细胞病患者的最常见死亡原因是感染后引发脑卒中和其他血栓事件。 杂合子(基因型SA,镰状细胞特征)基本上无症状,红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电泳可检测到镰刀血红蛋白占35%~45%。海拔高等低氧环境中患者有脾梗死的风险。有趣的是,有血红蛋白S和β地中海贫血的双重杂合子的病症比杂合子SA严重,前者血红蛋白S>50%。而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血红蛋白S


编辑推荐

《临床实验室诊断学》是一本按照疾病进行分类对检验诊断知识进行逐一阐述的简明读本。《临床实验室诊断学》的每一部分均由该领域的检验专家翻译,内容丰富而规范,确保了整书的可读性和一致性。《临床实验室诊断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指导性强,便于快速查阅,适合临床各级医师阅读参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临床实验室诊断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