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内科护理细节管理

朱秀勤、 李帼英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朱秀勤、 李帼英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01出版)  

前言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等大量应用于临床,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护理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优势归根结底是管理的优势,而医院护理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护理细节来体现的。细节是能够体现事物内在联系和实质的微小事物和情节,细节的实质是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我们要通过对护理关键点细节的规范化控制,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本书依据循证护理的原则,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收集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多年的实践经验,并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疾病救治指南、护理新理念、新方法,由资深护理专家及护理骨干集体编写而成。本书共分13章,包括护理评估与处置细节管理、静脉治疗细节管理、非静脉用药细节管理、呼吸机与人工气道细节管理、专科诊疗细节管理、血液净化细节管理、仪器使用细节管理及检验标本采集细节管理等共计300余条护理关键点的细节管理,不仅介绍了护理细节的操作要点,也介绍了细节管理涉及的概念、疾病的病理生理、仪器的基本常识及操作技巧、药物的药理作用、标本采集时机的机制等,对细节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使广大护理工作者能更好地理解细节管理,减少因护理细节不规范引起的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隐患。本书为第一本从细节角度进行护理管理的专业书籍,以最新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先进的操作技能和多年来不断更新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参阅近年来国内有关文献,力图使护理关键点的细节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希望能为广大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完善之处诚望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提出指导意见。

内容概要

《内科护理细节管理》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300多个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关键点的操作要点及相关知识点,内容涵盖护理评估与处置、静脉治疗、非静脉用药、呼吸机与人工气道、管路使用、基础护理、专科诊疗、血液净化和儿科护理细节管理,以及仪器使用、感染防控和检验标本采集等内容,并对细节及操作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读,重点强调细节管理的规范化。《内科护理细节管理》有助于护理人员注重护理细节的规范化操作,确保护理安全,可供各级临床护理人员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护理评估与处置细节管理 第一节入院评估与处置细节管理 1.有精神异常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的风险是什么? 2.癫患者入院后护士应采取的首要护理措施是什么?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入院后护士应快速行哪些处理? 4.胰岛B细胞瘤患者入院时可能发生的最主要风险是什么? 5.咯血患者入院后床旁必备什么物品? 6.对神经内科新入患者应特殊评估的是什么? 第二节病情评估与处理细节管理 1.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拔除留置动脉鞘管时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什么? 2.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除鞘管过程中为什么要注意与患者交谈? 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血事件观察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4.高血压病患者主诉疲乏无力时还应考虑什么问题? 5.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变化时容易忽视什么情况? 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躁动时,应给予哪些处置? 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时必须采取平卧位吗? 8.危重心脏病患者转运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9.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出现低血压经处理后改善不明显还应考虑什么问题? 10.冠心病患者夜间突然出现新发的咳嗽可能预示什么? 11.常规吸氧患者氧流量如何调节? 12.白血病患者鼻出血如何处理? 13.患者突发呕血时应立即嘱其做什么? 14.患者突发消化道大出血时护士采取的首要护理措施是什么? 1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突发头晕、心悸、出冷汗预示什么? 16.肝硬化患者腹腔穿刺放腹水过程中的重点观察指标有哪些? 17.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观察要点是什么? 18.患者出现尿少首先考虑什么? 第2章静脉治疗细节管理 第一节静脉输注细节管理 1.静脉注射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D)注射液同时观察心率、心律的目的是什么? 2.患者静脉输入硝酸酯类药物主诉头痛应如何处理? 3.使用两种以上静脉用药时如何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部分静脉用抗生素的输注速度有何不同要求? 5.注射用阿奇霉素输注的时间要求是什么? 6.静脉推注胺碘酮注射液如何避免静脉炎? 7.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时如何防治静脉炎? 8.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应注意什么? 9.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时应注意什么? 10.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配制时为何要避免泡沫产生? 11.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输注时出现发热反应如何处理? 12.外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如何避免静脉炎? 13.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后如何处理? 14.化疗药物外渗后如何进行局部环形封闭? 15.化疗药物外渗局部采用冷敷还是热敷? 16.化疗药物外渗局部解毒拮抗药如何选择? 17.化疗药物外渗其他的局部处理方法有哪些? 18.起疱性化疗药物有哪些? 19.刺激性化疗药物有哪些? 20.静脉输注氯化钙注射液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静脉输入硝普钠应注意什么? 22.应用吗啡的患者观察重点是什么? 23.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4.静脉输注脂肪乳剂的注意要点有哪些? 25.患者床旁滴注肠内营养液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第二节血液制品输注细节管理 1.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干细胞回输应重点注意什么? 2.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血前应“三查八对”的内容是什么? 3.输注兔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时为何要关注体温变化? 4.患者输注血制品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5.输血的“三查八对”的内容是什么? 6.输血前双人核查的要点是什么? 7.静脉输入血小板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8.输注血浆的注意点是什么? 9.输注红细胞的注意点是什么? 10.凝血因子输注速度应如何掌握? 11.凝血酶原复合物的输注速度应如何掌握? 12.输血器连续使用多长时间后应予更换? 13.如何运用塑料“三通”进行加压输血? 第三节微量泵使用细节管理 1.便携式化疗泵使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哪些? 2.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时如何使用“三通”? 3.使用微量泵泵入药物更改速度时为何必须双人查对? 4.微量泵泵入速度为多少时容易出现管路内回血? 5.微量泵管路中的回血是否能用快进键处理? 6.微量泵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时如何避免短时间内泵入过多药液? 第四节液体配制细节管理 1.配制液体中加入胰岛素时特别应注意的是什么? 2.配制液体时选用针头应注意什么? 3.同一液体中配制多种药物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4.注射药液为何宜现用现配? 5.胃肠外营养液配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6.胃肠外营养液配制中加入胰岛素的时间应如何掌握? 7.生物制剂配制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五节静脉穿刺与维护细节管理 1.静脉穿刺前须评估哪些内容? 2.如何选择浅静脉穿刺部位? 3.静脉穿刺时如何正确使用止血带? 4.静脉置管部位敷料的更换时间如何把握? 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应如何掌握? 6.静脉穿刺部位消毒的范围是多大? 7.静脉留置针封管液量是多少? 8.正压封管方法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9.机械性静脉炎如何处理? 10.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何种输注速度? 11.静脉输注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后为何应留置静脉穿刺针? 第六节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细节管理 1.中心静脉置管时胃管固定在哪侧? 2.大静脉置管每次启用输液时应注意什么? 3.PICC置管后应行何种检查后才能使用? 4.如何预防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 5.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如何处理? 6.PICC置管后如何测量臂围? 7.PICC置管患者交接班时应特别注意观察什么? 8.PICC拔管时应注意什么? 9.经PICC导管输注脂肪乳等黏稠液体后应注意什么? 10.PICC导管怎样固定才可以防止脱出? 11.能否经PICC导管输注伊曲康唑? 12.PICC导管冲、封管时应注意什么? 13.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需要特别关注哪些问题? 第3章非静脉用药细节管理 第一节皮下注射用药细节管理 1.低分子肝素钙如何进行皮下注射才能减少局部淤血? 2.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应再次提醒患者什么? 3.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何选择注射部位? 4.不同剂型的胰岛素注射时有何特殊要求? 第二节口服用药细节管理 1.如何正确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2.各类口服降糖药物适宜的服用时机是什么? 3.口服地高辛前应注意什么? 4.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为什么要舌下含服而不宜口服? 5.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为何要注意蔬菜中维生素K的含量? 6.嗜铬细胞瘤患者口服哌唑嗪时应注意什么? 7.帕金森病患者如何服用左旋多巴? 8.部分口服药品使用时需特殊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9.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时避免使用何种止痛药物? 10.使用凝血酶冻干粉时应注意什么? 11.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能否同时服用含有乙醇辅料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吗? 12.患者服用各种剂型的中药(汤药、成药)需要注意什么? 第三节外用药使用细节管理 1.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气雾剂? 2.药物保留灌肠前要指导患者做什么? 第4章呼吸机与人工气道护理细节管理 第一节呼吸机使用与报警细节管理 1.呼吸机接人工气道前仍需再次确定的环节是什么? 2.如何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 3.如何准确连接、设置呼吸机? 4.呼吸机报警显示通气量不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5.如果呼吸机气道压持续高限报警,且与X线胸片表现不符时,应考虑什么因素? 6.应用呼吸机时还应注意巡查什么? 7.呼吸机报警无法排除影响呼吸机运转时该如何处理? 第二节气道湿化细节管理 1.如何滴入气道湿化液? 2.人工鼻湿化装置适用于任何患者吗? 3.如何根据痰液的黏度判断气道湿化状况? 4.气道湿化过度对血氧饱和度有影响吗? 5.如何判断气道湿化是否满意? 6.呼吸机管路放置高度与人工气道开口平面和湿化罐有何关系? 7.为什么呼吸机的集水罐必须置于管路最低点? 8.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过多会影响潮气量吗? 9.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过多会引起呼吸机误触发吗? 第三节吸痰细节管理 1.危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如痰量多,一次吸痰15s后仍有部分痰液未吸出,需再次吸痰时应注意什么? 2.机械通气中如何掌握吸痰的深度? 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为何应注意声门下分泌物? 4.如何选择吸痰负压? 5.吸痰的适宜时机是什么? 6.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有血性分泌物的处理要点是什么? 7.如何避免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形成痰痂? 8.为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要做哪些准备? 第四节其他环节细节管理 1.LPC气管切开套管注意观察什么? 2.气管插管患者无诱因出现窒息时还应考虑什么? 3.患者气管插管术后机械通气初期应特别注意什么? 4.患者气管切开初期应特别注意观察什么? 第五节呼吸机使用中的基础护理细节管理 1.经口气管插管后如何安全地更换气管插管固定胶布? 2.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要点是什么? 3.气管插管患者翻身前后应注意什么? 4.如何有效做好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 5.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寸带的时机选择及操作要点有哪些? 6.气管插管患者脱机拔管时应注意什么? 7.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床头应抬高多少? 8.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为何要轴性翻身? 9.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气囊压力应保持在多少? 10.人工气道行气囊放气时应注意的环节有哪些? 11.牙垫固定的方向、深度应如何掌握? 第5章管路使用细节管理 第一节消化道管路护理细节管理 1.如何评价吞咽困难患者留置胃管的需求? 2.插胃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时应如何处置? 3.舌后坠的患者如何插胃管? 4.使用人工气道患者插胃管选用何种体位? 5.留置胃管患者鼻咽部不适该如何处理? 6.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行鼻饲的患者如何减少误吸的发生? 7.如何确保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通畅? 8.持续胃肠减压患者拔管前要做什么? 9.使用空肠营养管应特别注意什么? 10.急性胰腺炎患者留置三腔喂养管滴注肠内营养液要注意什么? 11.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留置三囊四腔管的护理重点是什么? 第二节导尿管护理细节管理 1.留置导尿管接集尿袋时,如何确定集尿袋正确的放置位置? 2.留置导尿管患者尿少应检查什么? 3.留置导尿管患者拔除导尿管前要做哪些事? 4.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应注意什么? 第三节胸腔置管护理细节管理 1.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引流应特别注意什么? 2.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注药后应注意什么? 第6章基础护理细节管理 第一节身份识别细节管理 1.住院患者腕带操作应注意的环节有哪些? 第二节口腔护理细节管理 1.为气管切开患者剃须时应注意什么? 2.给昏迷患者做口腔护理时应注意些什么? 3.痰液黏稠者口腔内形成较干的痰痂如何清理? 第三节翻身护理细节管理 1.危重患者翻身前后应特别注意什么? 2.为卧床患者翻身后还应注意什么? 第四节排便护理细节管理 1.患者持续排出少量稀水样便,偶有少量硬便,应如何处理? 2.药物保留灌肠应采取何种体位? 3.药物保留灌肠肛管插入多深适宜? 4.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腹泻的肛周护理“三部曲”是什么? 第五节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细节管理 1.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如何加强痰液的排出? 2.雾化吸入时患者宜选择何种体位? 3.有二氧化碳潴留患者能否使用面罩雾化吸入? 4.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如何选择氧流量? 第六节生命体征测量细节管理 1.上臂着衣对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影响大吗? 2.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时放气的速度应如何掌握? 3.老年人腋下体温测量时间应如何掌握? 第七节其他细节管理 1.胸部叩击排痰时手部的力量如何掌握? 2.血液病患者出现发热后如何处理? 3.冰袋物理降温应用中的注意点有哪些? 4.心功能不全患者记录出入量容易忽略的细节有哪些? 第7章专科诊疗护理细节管理 第一节消化内镜诊疗护理细节管理 1.患者行胃镜诊疗如需输液应在哪侧肢体建立静脉通路? 2.患者肠镜检查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舒泰清)的注意点有哪些? 3.患者行肠镜诊疗前为何需再次确定排便情况? 4.女性患者行肠镜检查准备前特别要询问的事项有哪些? 5.糖尿病患者空腹行胃肠镜检查时易出现什么问题? 6.食管狭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胃镜检查前禁食时间有何特殊要求? 7.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行胃镜检查前需要停药吗? 8.疑有肠息肉的患者行肠镜诊疗时应避免使用何种药物准备肠道? 9.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要特别注意观察什么? 10.同时做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1.无痛胃肠镜检查后4h内仍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2.胃肠镜检查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如何处理? 13.行胶囊内镜检查术毕患者为何要注意观察胶囊是否排出体外? 14.服用胶囊内镜后宜采用何种体位可增加对食管及胃部病变的观察效果? 15.行胶囊内镜检查期间为何不能同时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16.行小肠镜检查需要做肠道准备吗? 17.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预防钛夹早期脱落的方法是什么? 18.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要特别注意观察什么? 19.ERCP术后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及腹肌紧张应考虑是什么问题? 20.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引流管引流不畅如何处理? 第二节心脏介入中心护理细节管理 1.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全麻患儿约束手臂应注意什么? 2.患者进入心脏介入中心手术间后重点核对哪些项目? 3.行心脏支架置入前为何要再次询问患者体重? 4.如何确保患者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心使用手术床时的安全? 5.心脏介入中心护士在心脏介入术后医师拔除鞘管后局部压迫止血时应注意观察什么? 第三节检查前准备与配合细节管理 1.重症肌无力患者准备行空腹检查前需如何执行禁食、水的要求? 2.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患者如何配合? 3.糖尿病患者空腹外出检查时为何要携带糖块? 4.行低血糖兴奋试验时需注意什么? 5.盐水输注试验时需要注意什么? 6.气管镜检查术后患者多长时间可进食? 7.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检查应注意什么? 8.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除常规空腹外还应注意什么? 9.甲亢患者行131I治疗时在护理上应注意什么? 10.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24h内为何要增加排尿次数? 第8章健康知识细节指导 第一节血液疾病健康教育细节指导 1.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应给予哪些有针对性的宣教? 2.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阶段的宣教要点是什么? 3.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护理时应注意什么? 4.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极期应重点宣教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节功能锻炼细节指导 1.脑卒中急性期如何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2.床头桌应放在偏瘫患者的哪一侧? 第三节饮食健康宣教细节指导 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何进行合理营养? 2.肝硬化患者如何进行合理饮食? 3.对有轻度吞咽障碍、咀嚼困难的患者,健康宣教时应特别强调的一件事是什么? 4.血液病患者化疗时如何合理饮食? 5.急性胰腺炎患者如何合理饮食? 6.皮肤病患者应用紫外线疗法时不能食用哪些食物与药物? 第四节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细节指导 1.空腹血糖应在何时监测? 2.糖尿病患者为何要重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胰岛B细胞瘤患者为什么要监测0:00、3:00血糖? 4.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如何选择食物种类与量,既可以纠正低血糖,又不至于使血糖升得太高? 5.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水果? 6.糖尿病患者能否进食米粥? 7.糖尿病患者是否能通过减少主食量增加副食量的方法使血糖达标? 8.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与100g馒头餐试验有何区别? 9.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时为何要用83g葡萄糖粉? 10.胰岛素治疗是否以不用为宜? 11.糖尿病患者选择适当袜子的意义是什么? 12.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鞋子? 1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洗足时应注意什么? 第五节其他环节细节指导 1.卧床24h以上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如何避免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2.如何指导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饮水? 3.介入术后已下地活动的患者为什么还应注意观察股动脉穿刺处有无假性动脉瘤? 4.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如何自我监测内瘘的通畅情况? 5.代谢性骨病患者为什么要睡硬板床? 6.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术侧上肢如何运动? 7.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如何使用手机? 8.由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患者怎么卧床? 9.患者消化道急性出血停止后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10.超重者减轻体重有利于降低血压吗? 第9章血液净化细节管理 第一节腹膜透析细节管理 1.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2.为保证腹透导管不发生移位,患者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3.腹透外导管如何固定? 4.腹透置管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5.腹膜透析置管患者第一次腹腔冲洗宜选择何种体位? 6.腹膜透析冲洗液温度如何选择? 7.为腹膜透析患者第一次行腹腔冲洗时为何应先进行放液操作? 8.首次为腹膜透析患者行腹腔冲洗时透析液袋的高度如何掌握? 第二节血液透析细节管理 1.动静脉内瘘为何选择建立在非惯用侧手臂? 2.动静脉内瘘术后为何要听诊内瘘杂音? 3.动静脉内瘘术术后促进内瘘成熟的方法有哪些? 4.动静脉内瘘侧肢体的日常保护有哪些? 5.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如何避免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6.动静脉内瘘的穿刺要求是什么? 7.动静脉内瘘拔针后局部压迫的要求是什么? 8.血液透析患者如何正确称量体重? 9.血液透析后低血压的即刻处理流程是什么? 10.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时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时间段是何时? 11.血液透析时肌肉痉挛如何处理? 12.血液透析时出现失衡综合征如何处理? 13.血液透析患者行无肝素透析为何需准确计算生理盐水冲洗间隔及冲洗量? 14.血液透析器和管路冲洗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15.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后要注意什么? 第10章儿科护理细节管理 第一节住院患儿细节管理 1.NICU办理新生儿出入院与接送人交接时应注意哪些细节? 2.NICU床旁交接班中应注意的细节有哪些? 3.新生儿及早产儿突然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发绀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4.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吸痰前要做什么? 5.新生儿PICC置管处如何更换贴膜? 6.新生儿PICC置管后如何避免堵管? 7.新生儿经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时应注意哪些要点? 8.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细节有哪些? 9.接到收住院患儿的电话应当仔细询问患儿哪些具体情况? 10.婴幼儿患者入院介绍重点强调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11.对患儿进行任何护理操作始终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12.给患儿喂奶前要再次确认的是什么? 13.患儿使用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硫酸镁输液期间应重点注意什么? 第二节儿科门诊细节管理 1.儿科门诊护士如何分诊及处置发热患儿? 2.门诊患儿静脉滴注完毕后如何按压静脉穿刺处? 3.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完毕后为何还应观察20min后再离开? 4.儿科门诊巡诊护士如何更好地协调“按号就诊”的矛盾? 5.儿科门诊如何减少交叉感染? 第11章仪器使用细节管理 第一节心电监护仪使用细节管理 1.多功能心脏监护仪显示屏上中心静脉压的单位是什么? 2.多功能心脏监护仪使用压力换能器模块监测血压的患者应注意什么? 3.影响多功能心脏监护仪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因素有哪些? 4.缺氧患者观察SpO2外还应注意什么? 5.心电监护仪出现直线、室速、室颤等高危异常信号时如何识别? 第二节主动脉球囊反搏仪使用细节管理 1.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患者,交接床旁班时需要重点注意哪些内容? 2.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仪患者主诉腹痛时为何要听诊肠鸣音? 3.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仪为何要观察左侧桡动脉搏动? 4.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仪为何要观察尿量? 5.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仪为何要观察血小板的数值变化? 6.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仪为何要将加压袋加压至300mmHg? 7.主动脉球囊反搏仪球囊破裂有哪些征象? 8.主动脉球囊反搏仪置管术后患者是否必须保持平卧位? 9.如何从主动脉球囊反搏仪显示屏判断正常反搏波的图形? 第三节其他仪器使用细节管理 1.进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2.快速血糖监测时为何弃用第一滴血? 3.胰岛素笔的正确操作方法是什么? 4.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床旁交接班要点有哪些? 5.如何选择除颤仪除颤模式? 6.佩戴起搏器的患者除颤部位如何选择? 7.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保存及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8.痔术后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红光治疗仪? 9.使用结肠水疗仪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0.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皮肤损伤创面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11.肛肠术术前灌肠应采取什么体位? 12.振动排痰机叩击走行的循序是怎样的? 第12章感染防控细节管理 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多久? 2.锐器盒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3.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多长时间? 4.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环境管理应重点注意什么? 第13章检验标本采集细节管理 第一节标本采集细节管理 1.为何要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患者血液标本? 2.采集血标本前患者需禁食多长时间? 3.采集血标本前为何不能饮酒? 4.吸烟对采集血标本有影响吗? 5.药物对采集血标本有影响吗? 6.体位对采集血标本有影响吗? 第二节血液标本采集时间的选择 1.血液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是何时? 第三节血液标本采集细节管理 1.静脉采血时止血带结扎时间为何不宜超过1min? 2.静脉采血时减轻患者疼痛的进针角度是什么? 3.如何避免血液标本溶血? 4.凝血检查及血沉检查如何采血更精确? 5.血液培养标本采集的时机应如何选择? 6.血液培养标本采样的部位和次数应如何选择? 7.次日行卧立位抽血患者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8.血清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何要分3次采血? 9.卧立位试验的操作为何要求患者保持固定的体位? 10.风湿科患者一次采多管血标本如何安排注血顺序? 11.为乳酸酸中毒的患者抽血时为何不能扎止血带? 12.血液培养标本的采血量是多少? 13.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4.血生化标本的采集顺序是什么? 第四节尿液、粪便标本采集细节管理 1.常规尿标本留取为何选择晨尿? 2.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如何采集尿标本? 3.留取24h尿如何计时? 4.如何正确留取24h尿液标本? 5.尿培养标本留取的时机应如何掌握? 6.如何采集粪便标本? 7.痰液标本如何采集? 8.咽拭子、口腔拭子如何采集? 第五节标本的传递与运送细节管理 1.血糖测定标本为何要在半小时内送检?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对传导组织和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可因兴奋迷走神经,促进钾离子外流;可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减低窦房结自律性、减少房室结钙离子内流而减慢房室传导。该药中毒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该药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还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主要是心功能改善后增加了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临床上常用5%葡萄糖注射液20ml,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4m9配制,首次半量缓慢静脉推注。视病情需要2~4h后可再推注半量即达全效量。 洋地黄用量个体差异性很大,在低钾、低镁或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下,患者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加,应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用药中发现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使用。 2.患者静脉输入硝酸酯类药物主诉头痛应如何处理? 答:应减慢滴速,注意观察,若仍不缓解应报告医师处理。 【操作要点】 (1)对于初次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患者,起始滴速宜缓慢,待患者适应一段时间后可略加快。 (2)患者主诉头痛时应测量血压,若过低,则为药物作用,可调慢滴速,若仍无改善,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液体输完后嘱患者起床时应先在床旁坐立3~5min后再下地活动,防止晕厥跌倒等情况发生。 【知识点介绍】 硝酸酯类药物是心血管内科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其扩张颅内外动脉的作用,可能导致程度不一的头痛,常使患者难以忍受而不得不放弃使用该药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机制是它们具备释放一氧化氮(NO)的能力。NO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环鸟苷酸(cGMP)含量、降低Ca2+浓度等途径,产生各种药理作用。 硝酸酯类药物大多数不良反应是由本药血管舒张作用所引起。最常见的为头痛,部分患者表现为面部潮红和心动过速。使用该类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有助减少反应程度。一般不须特殊处理,但如果疼痛较重,如用量相对大时,除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使脑血管储量增加,也扩张了小动脉,使脑膜血管舒张而致搏动性头痛,应报告医师处理。 3.使用两种以上静脉用药时如何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最好各药单独使用。熟悉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操作要点】 (1)先后使用两种静脉药物时,换药前以生理盐水注射液冲洗输液管。 (2)使用下一种药物时应注意观察一段时间,是否出现浑浊、变色、沉淀等,确认无反应后再离去。 (3)静脉滴斗用药,最好选择无其他药物的生理盐水管路。 (4)注意选择正确的溶媒,如青霉素类、头孢类不宜以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宜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水溶性维生素宜选用脂肪乳剂或无电解质的葡萄糖注射液,避免使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一般尽量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而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等电解质溶液溶解,以免氯化钠电解质影响中药的溶解度,析出沉淀、变色等。


编辑推荐

《内科护理细节管理》有助于护理人员注重护理细节的规范化操作,确保护理安全,可供各级临床护理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内科护理细节管理 PDF格式下载



实用性很强赞赞赞赞赞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