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玉良言

王思鲁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

王思鲁  

页数:

3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律师著书立说似为“不务正业”,而时下“不务正业”者亦不计其数,为何?雄辩滔滔、言辞犀利,这或许是许多人对律师的第一印象。言说,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对于律师来说,无疑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文字,作为另一种表达方式,尽管缺少言辞的生动与鲜活,但是,当言说的激情随空气的震荡而消失殆尽时,文字却能完好封存言辞中的智慧与灵感。有不少律师就出书之事与我社商讨。法庭之上,剑指苍穹;书斋之中,妙语连珠。万千精彩,若任随记忆的碎片而离析,岂不可惜?一个个律师业界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法庭上挥洒自如的身影。他们以七尺之躯,负民主法治之重任;他们凭三寸之舌,扫法治天空之阴霾;他们深刻透视司法现实,因而时常能语惊四座。我们发现不少大律师尽管事务冗杂,办案闲暇之余,仍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既非沽名钓誉,亦非附庸风雅,只为捕捉灵光乍现之时的大智大勇,留待后来者推陈出新。此等胸襟、涵养,我们实在为其折服,因此,付梓出版一事,未敢怠慢,于是才有了今天《大律师·名案名言》此一丛书的面世。本丛书为开放的书系,收录作品之作者均为重量级、实战派大律师。他们往返于现实与书斋之中,徘徊于亲历与观察之间。若能将其亲办案件、生平著述尽收书中,与读者共赏,实则乐事。但是,碍于篇幅,只能忍痛割爱。吾等才疏,如何取舍,煞费思量,既以《大律师·名案名言》为名,选其精髓,或知名要案,或金玉良言,无论何种形式,均为收录作者之论辩技巧之浓缩精华、执业经验之深切感悟。

内容概要

本书立足于社会现实,以法庭激情过后沉淀的理性,饱蘸对法律事业的热情,诠释对中国司法现状的深切关注。 诚如其前言所言,她为有志于从事律师职业的壮志青年而生;她为心怀大律师宏图之梦的年轻律师而生;她为中国未来的法律之星而生。她深层次地揭开了律师业的现状,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律师行业;她让我们筑下从事律师职业的思想防线,以抵挡住从事律师职业的巨大压力;她身体力行,指引我们以经典辩例打造品牌,以专业知识服务客户。

作者简介

王思鲁律师,1965年,出生,男,广东化州人,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现为广东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牙大状律师网(WWW.jylawyer.com)首席律师、法律风险防范专家。
  王律师法律研习、实践二十多年,擅长重大疑难案件辩护;酷爱职业演讲;以刑事法、厉地产法及公司法法律服务见长。
王律师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近千件。其中名要案数十件:陈×洪状告×市×经委索赔6200万元的行政侵权的“中国民告官第一案”、2006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十大案件”之香港谢×涉嫌巨额职务侵占案、2006年度全国新闻聚焦——陈×洪状告×市×区交通局交通违法批准案、2004年度黄×金等涉嫌妨害公务的“中国妨害公务第一案”等等。
  王律师喜学术探讨,曾参与政法院校统编教材《刑法教科书》编写。在《现代法学》、《法学与实践》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谈受刑事追诉者的沉默权规则》等学术论文20多篇,近20万字;在《中国律师》、《检察日报》、《律师与法制》等权威实务刊物发表《再论财产刑的存废》等实务作品百余篇,专著有《动人的篇章——庭辩艺术鉴赏》、《刑讯逼供系统控制论》等,共500多万字。
由于王律师在律师事业上的卓越表现,新华社、《中国律师》、《律师与法制》、《广州日报》及《信息时报》等媒体对王律师业绩均有过专题报道。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法庭战场”上的博弈——庭辩艺术 民告官在中国——场风雨兼程的“战争” 无罪辩护在中国——夹缝中求希望 雨后彩虹——律师的寒冬即将过去 追求最出色的辩护——律师视角中的“活法”第二章 风险“商战”——构建紧贴国情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韵中国进程 管理学视野中的《劳动合同法》应对 法律风险防范及危机化解——现实中国经济运作的法律应对 国企常见犯罪风险防范及危机化解 “赢”在“法律管理”——精读《赢》有感第三章 从政道路面面观 从政职务犯罪风险防范 贪腐:人性的迷失与制度的缺失——由“艳照门”事件和纽约州长性丑闻案所想到的第四章 司法感悟录 司法公正——中国老百姓的世纪梦想 刑事辩护到底有没有用?辩护词法官到底看不看? 声声祝福越过铁窗——一位律师送给囚犯的新春礼物 不应拿“同命不同价”说事力 从邱兴华案的审判审视中国程序正义的缺失纺 未来的正义——公权力凌驾之下的被害人权利保护 南海杀人案再次拷问我国司法鉴定之弊 南海杀人案引出精神病人监管之忧 小议刑事诉讼中对扣押、冻结款物处分的非正当性问题第五章 酸甜苦辣话律师 跨世纪中国律师 当事人是否满意不应是衡量律师工作质量的标准 聘请律师要三思 “聘请律师要三思”后续 聘请好律师的十大要领 律师的责任与天职——不畏风险,穷尽一切手段,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第六章 寄语中国未来法律之星 读最有用的书,找最适合的工作——寄语中国未来法律之星 法学毕业生何去何从? 父母打造黄金甲,子女难成好律师 律师界“教出徒弟,饿死师傅”现象透视 为什么律师门槛难进? 招聘律师助理有感第七章 生死之战,成就金牙大状 生死之战成就金牙大状后记

章节摘录

民告官在中国——一场风雨兼程的“战争”中国民告官的道路走得很艰难,众多细民锱铢必较,顽强地争取自己的应得权益,道路的崎岖使我们更加清楚,要调勇遣智,充分发挥更多方面的优势,今天争取的小小胜利,明天回望将是法治路上的大大进步。一个受到不当处罚的农民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后,一位官员对他说:“你犯了法,还敢向法院告行政机关的状,简直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这就是“民告官”在早期遭遇的尴尬。一位镇长,在接到法院的传票后,朱笔一圈废之,扬言:“我是一镇之长,农民怎么能让法院给我发传票?”这就是“官”对行政诉讼极不以为然的经典故事。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而行政诉讼是新生事物。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直到1989年才真正地出现《行政诉讼法》,它的颁布为“民告官”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也为其打开了制度通道。十多年来,法学界人人振臂高呼、新闻舆论举旗呐喊,以及风雨路上官、民、法院的实践,民可以告官至少在大众听来已经不再是一句多么陌生、多么大胆的话。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没有哪个词能够像“民告官”这样,成功地将行政法尤其是行政诉讼法的知识形象地传送到老百姓心中,也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这个词这样,承载着中国传统封建官僚文化的重负。众多细多锱铢必较,顽强地争取自己的应得权益,案件之多,牵动之广,被称为最广泛的“公民维权运动”。

后记

编著本书的过程中感慨良多,从数百篇办案随笔、杂文、演讲实录和实务论文中精选出的30多篇文章,均i农缩了我们多年切身办案与对社会尝试思考的精髓;书中的观点,均从实战经验中总结,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提炼,并最终得以付梓。在此,感谢那些使社会越来越文明的人们,是他们使我们有机会成为律师,得以铁肩担道义并有所作为。感谢我们的当事人,是他们的信任,让我们有机会接触众多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案要案,如:马x明“涉嫌共同巨额贩毒被判无罪的第一案”、陈x洪诉xx市经委行政侵权的“中国民告官第一案”,黄x金、黄x云等“中国妨害公务第一案”等等。通过这些浮现在时代浪尖的大案要案历炼,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此书奠定了实践基础。感谢各行各业曾经提供帮助的专业人士,是他们的帮助让我们成为法庭上的常胜将军;感谢志同道合的前辈、师长、朋友,是与他们这些政坛精英、商界弄潮儿、学术界专家等的交流探讨中,思想火花得以碰撞,视野得以开阔,思路得以明晰,各种难题得以解决。感谢曾一起并肩作战的候宗方、杨丹等助手,在与他们工作、交流过程中,让思想得以升华、成熟,并落笔成文。同时,也感谢我们律师团队中周峰剑、吴茂树等助手,感谢汪广翠、卢璐等实习律师助理和实习生,在本书的编辑整理过程中,得到他们细心校对。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特别是冯雨春编辑,是他们竭力支持和帮助,才令本书得以展现于世。

媒体关注与评论

毫无疑问,无惧风雨,穷尽一切手段,依法维护当事人权益,竭力赢取胜诉是律师的责任与天职。这才是律师眼中的正义。律师办案来不得半点虚张声抛,而就以无数激荡人心的经典辩例打造品牌,并透过此弘扬法治精神,对推动社会进步有所贡献。——摘自金牙大状律师网


编辑推荐

《金玉良言:律师职业生涯启示录》浓缩了作者十数载律师生涯中身经百战的感受;它向同行展示了“万千精彩的庭辩艺术”;它为政治家、企业家提供了“从政及经济运营法律奉献防范的金钥匙”;它给当事人总结了“聘请好律师的十大要领”;它对“中国未来法律之星”寄语“读最有用的书,找最适合的工作”……人可因通过司法考试成为律师,但深具良知和身经百战才能炼就大律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金玉良言 PDF格式下载



确实是“金玉良言”,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或者初入律师界的人来说,是个透视国内法律实务界现状和法治环境以及社会百态的很好的入门书籍。虽然只是入门和初步了解一下校园之外的真实世界,但却是很多很多教材或主流思想里体现不到的真谛。


其实早就在书店看过这本书了,还是在没有本科毕业时。现在初入律师界,终于买下这本书,也许是看这本书的角度不同了。 感觉还是值得收藏的。这本书对于新律师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是否是金玉良言,看读者读书的角度了。无论何种形式,毕竟是作者执业经验的感悟,是律师生涯的真实剪影,对于踌躇满志,准备一展身手的青年律师而言,只要获得一点点的益处,便很感恩作者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是智者应有的气魄。


是一本坦诚有启发意义的书,对于面临职业抉择的法科学生尤为受用。


啥金玉良言哪,内容空洞,没有参考价值,更不要提可操作性了,全书没有一点实际性的东西,全部是一、二、三、四、五的罗列,底下一两句话,就算是一个话题结束了!纯粹是律师出书沽名钓誉、为了打出个人名气炒作罢了,浪费我的钱我不心疼,浪费时间和眼神真叫我烦!我在网上看它的介绍时,可是满怀期待啊,谁知道竟然是这种货色!


没买,在书店看的,一般,太贵了,十几元可考虑


这本书买的时候挺贵的,拿来一看挺薄的,不过书不错!


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内容空洞,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唉,幸亏是别人送给我的,要不我还真心疼,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