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帮教安置工作理论与实务

黄京平,席小华 主编,林仲书 等编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

黄京平,席小华 主编,林仲书 等编著  

页数:

301  

前言

党的十六大把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事隔不久,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改进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即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种社会力量,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尽可能地帮助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找到生活出路,妥善解决他们重归社会后一段时间内维持生活的必要物质需求与社会磨合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弃旧图新,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由此可见,帮教安置工作既是党和政府工作人性化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每年有40万左右的刑释人员回归社会,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权利维护、生活保障、心理适应等方面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然而现阶段,我国帮教安置工作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有关帮教安置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也十分薄弱。尤其是在帮教安置实务工作中,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既缺乏系统的有关帮教安置理论知识的学习,也缺乏相关的实务技巧的培训1,鉴于此,我们围绕我国帮教安置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汇编成书,希望它可以为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和实务上的支持与指导。

内容概要

本书编写遵循“理论——实务——案例”的思路,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理论篇,主要介绍了帮教安置及相关的概念和理论问题,是帮教安置制度的“法理部分”,以期读者能从中了解到帮教安置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中篇是实务篇,重点阐述刑释解教人员享有的基本权利和社会保障,及帮教安置工作的程序,是帮教安置制度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部分,其要旨是指导基层司法工作人员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权利和帮教安置工作的基本程序;下篇是案例篇,主要内容是帮教安置的案例分析和经验介绍,是帮教安置制度的“案例法”部分,希望通过对典型案例经验和教训的分析,能够对帮教安置工作人员如何更好地开展帮教安置工作有所帮助。 本书的编者有在高校中从事理论研究的教授、学者,有从事帮教安置实务工作的司法人员,应该说,本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然而,本书的出版虽经长期酝酿、反复推敲,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书籍目录

上篇: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一、帮教安置及相关概念 (一)帮教安置的概念 1.帮教安置的含义是什么? 2.帮教安置的主体是指哪些机构? 3.我国现阶段帮教安置的对象是哪些人? 4.怎样理解“刑释解教人员”这一概念? 5.为什么说刑释解教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 6.刑满释放人员是指执行完哪些刑罚内容的人员? 7.什么是拘役?¨ 8.什么是有期徒刑? 9.什么是无期徒刑? 10.什么是死刑? 11.什么是缓刑制度?成功的缓刑算刑满释放吗? 12.什么是假释?成功的假释算刑满释放吗?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刑满释放日期有何规定? 14.什么是劳动教养制度? 15.我国有哪些劳动教养机关? 16.劳动教养的对象是哪些人? 17.劳动教养的收容期限是多长? 18.我国劳动教养人员享有哪些合法权益? 19.什么是劳动改造?我国劳动改造制度与劳动教养制度有哪些区别? (二)帮教安置工作的重点对象 1.哪些人是帮教安置工作的重点对象? 2.一般将刑释解教人员分哪三类? 3.没有生活出路的人员通常指哪些人?为什么将其作为帮教安置工作的重心? 4.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通常指哪些人?为什么将其作为帮教安置工作的重心? 5.什么是重新犯罪? 6.导致重新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7.怎样理解“归正人员”的称谓? 8.用“归正人员”取代“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人员”等称谓有何意义? (三)帮教安置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什么是社区矫正? 2.帮教安置与社区矫正有哪些相同点? 3.帮教安置与社区矫正有什么主要联系? 4.帮教安置与社区矫正有哪些不同点? 5.什么是监禁矫正? 6.帮教安置与监禁矫正有哪些区别? 7.什么是社会帮教? 8.社会帮教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9.社会帮教的内容有哪些? 10.什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是什么? 13.为什么说帮教安置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帮教安置的内容及意义……中篇:实务篇下篇:案例篇

章节摘录

2.西方国家帮教安置制度有哪些特点?(1)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归结起来主要是“社会连带理论”和“人权理论”。现代犯罪学提出的“社会连带理论”认为,人既然共同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具有社会连带关系,这是一切社会规范的基础,也是法律规范的基础。从犯罪原因看,犯罪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犯罪事件的发生是由犯罪人主观的某种观念与社会中的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由于人在社会中生活,社会环境、先天素质、心理意识、外界刺激等各种因素都与犯罪的形成有关,因此,对于犯罪现象,就不能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个人,社会应承担一定责任,而应该从社会上一切诱发因素人手,通过教育、改善、治疗等方法和措施,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保障社会连带关系的稳定。扶助出狱人适应社会生活、防止再犯,才能符合社会的最高利益,这是促进、维护社会进步的必要工作,帮教安置就是其中的尝试和探索。“人权理论”是帮教安置制度的法理基础之一。积极开展帮教安置工作,保护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利是人权的保护实证化的体现。对刑释解教人员这一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是人权普遍性和平等性的必然要求。关于帮教安置理论基础详见本书第二章。(2)法制建设较为完善。从1862年英国颁布了《出狱人保护法》,西方各国对出狱人社会保护基本上都立法进行规范,有的有专门法律,如英国、美国等;有的在刑事法典中设立专门篇章,如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有的还制定相关配套的系列法律,如日本《犯罪者更生保护法》是更生保护所依据的基本法规,此外还相继制定了《更生保护事业法》、《保护司法》、《恩赦法》等,为更生保护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依据。


编辑推荐

《帮教安置工作理论与实务》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帮教安置工作理论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因为书比较老旧,谈不上多大创意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