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目击者沟通
2008-8
中国法制出版社
付旭东
346
无
摹拟画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有“画影图形”捉拿逃犯的记载,这种通缉和辩认方法一直适用至今,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历经徘徊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并被大家熟悉和重视。今天,它已经作为一种摹拟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到侦查破案的活动中。特别是近几年来,该技术在各类大案要案的侦破中大显身手,精彩案例不断涌现,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 付旭东同志是湖北省公安机关的一名摹拟画像专家,长期承担着全省范围内各类案件的摹拟画像工作。他运用手中的画笔屡建功勋,成为全省有突出贡献的公安科技人才,并入选全国公安机关青年人才库。他一直致力于该技术的理论创新与应用推广,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多项空白。 他在工作中积极思考,业余时间笔耕不倦。继《摹拟画像你我他》之后,又把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书就了一部近14万字、公安民警不可多得的实战指南——《与目击者沟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与目击者沟通的书。从某种意义上讲,摹拟画像是一门沟通的艺术,通过沟通,一张隐藏在记忆背后的脸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本书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深刻地提示了记忆的实质,并从摹拟画像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有效的沟通方法,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付旭东,是一名颇具影响力的画像专家,在实战应用与理论研究方面均有出色表现,系公安战线一等功臣、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他注重沟通,认为“摹拟画像是一门沟通的艺术”、“沟通代表摹拟画像真正的发展方向”、“只有沟通才能最大限度地启发回忆,让目击者说得更多、更真实”,这些观点在业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著有《摹拟画像你我他》一书(群众出版社,2005年)。
第一章 记忆 记忆是真实的吗? 解读记忆 你感觉到了什么? 知觉是主动的 不可或缺的意义识记 不断变化着的记忆内容 “想记起,偏偏已忘记” 再认比回忆准确 令人困惑的回忆第二章 记忆的相关问题 明确的目的 记住感兴趣的东西 过往知识与经验 记忆的窗口 若隐若现的情景 记忆障碍 催眠给记忆带来的结果第三章 相貌特征 什么是相貌特征? 相貌特征的三个组成部分 写在脸上的人格特征 脸的框架——整体特征 纷繁变化的细节特征 其它面部特征 头面部饰物 相貌特征之间的关系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格、人格特征和人格特质 异常人格 格调 衣着 行为 两种特殊状态第五章 目击者 主体地位——因为拥有记忆 不同的表现 各类案件中的目击者 值得注意的几种目击者 目击者的性格 他们承受着压力 学会观察第六章 他们说了些什么? 描述并不等于记忆 描述是合理化的构念 暗示和诱导 从众 服从与顺从 习俗化 刻板印象 描述本身具有的特征 描述的内容第七章 理解与判断 联系的观点——见微知著 模棱两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借助于经验 谨慎地看待规律 相互理解 你的判断能力 不断深化的思维过程——分析 正确地运用推理 没完没了的问题第八章 错误的沟通方式第九章 技巧与策略 时间的涵义 沟通的场所 座次排列 单独沟通 尊重对方 鼓励自信 无结构访谈 提问的方式 把握节奏 最佳思维和情绪状态 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引导 第一印象 突出的重点 由虛入实 产生互动 因人而异的沟通 情境再现 展开联想 不要忽略细节 草图的作用 感受现场
第一章 记忆 记忆是真实的吗? 在开篇之时,我想引用一则寓言,或是一起生动的案例来说明记忆的性质,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关于记忆在沟通中的地位,也许其他人比我更清楚。 毫无疑问,记忆是沟通的前提条件,假如一名目击者没有记忆(这实在是一种可笑的假设),我们是否还承认他是一名目击者?所以记忆,这种看似最普遍、最不依赖于意志努力的心理现象,总会带给我们无尽的烦恼、回味、猜测以及由衷的兴趣,关于这一点,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能够给予充分的说明。正因如此,我认为我们必须从中获得启示,并且用心理学的方法论指导我们的探寻。 人们往往把记忆看成是一种重复或再现。这种想当然的认识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是一名画像专家,则意味着一个低级的错误。因为毫无主见地相信目击者的记忆,完全遵从他们的观点或者对他们所描述的内容不加以分析判断,错误就会如影随行……在很多案件的侦查中,目击者凭借自己的记忆指认了犯罪嫌疑人,对此,警方大都予以认同,特别是当有人说:“没错,就是他!他的发型,还有他的脸,跟我看到的分亳不差!”此外,侦查员还常常把一些人像照片摆在目击者面前,让他们进行辨认或指认——谁都没有想到,一起冤案也许由此诞生。美国司法心理学家拉特纳1998年对205起被告人被错判有罪的案件进行分析,他发现其中52%的案件是因为目击者的错误辨认造成的。他的同行韦尔斯也于同期研究了美国发生的40起案件,这些案件的被告人最初被认定有罪,而后根据DNA检验消除了犯罪嫌疑,结果发现:其中36例(占90%)属于一个或更多的目击者错误地辨认了无辜者。 为什么会出现错误?事实上,相关的研究早就给予了答案,巴特莱特在他的《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中指出:“记忆始终与我们的构念混合在一起,也许记忆本身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构念性,它是对过去感知的个人经验的证实。”他发现记忆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为记忆并不是过去事物的重新兴奋,而是一个人的反复推敲。通过大量的实验他发现——“假定一个人面临复杂情境——在这种情形下,一名观察者正在知觉或观看,而且直接说出了他看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一个人并非正常地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处理这种情境。在所有一般的例子中,其主要知觉倾向,是以整体知觉为基础的,以此去构念可能出现的细节,这些构念的东西极少是确实观察到的,而且,正如实验所证明的那样,其中有许多内容,就涉及的事实而言,是歪曲和错位的。” ……
无
还不错灬kbhjjjj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