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
2010-3
蓝天出版社
韩非子 著
402
剧烈的社会变革容易催生深刻的思想,悠久的历史发展能够孕育灿烂的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神州大地上那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社会大变革,无疑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士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纷纷纵横游说、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为中华文化留下了一笔辉煌宝贵的精神财富。百家之中,儒家和法家则是对中国两千多年政治思想最有影响的两大学派。尽管法家学说中的那套术治理论长期备受批评,但并不影响法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阳儒阴法显然构成了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基调。而对法家整个思想体系的总结和建立具有集大成地位的代表著作,就是《韩非子》了。 《韩非子》的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最后一位大思想家,生于公元前280年左右。据《史记》载,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当时诸侯兼并,韩国日渐削弱,韩非多次上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把他对社会所进行的冷峻犀利的观察和思考写成十余万言的著作。书传至秦国,秦王大加赞赏。于是秦急攻韩国,指名要韩非。韩非至秦,未被信用,受李斯、姚贾谗言陷害,大约在公元前233年死于秦国。《韩非子》现存二十卷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除少数篇目的作者存有争议外,大都出自韩非之手,篇名往往即是该文的主旨。全书主要阐述了韩非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治理论,以及其社会递变的历史观和讲求实际的哲学观,反映了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的重要情况。无论从其思想文化价值来说,还是就其语言文学价值而言,《韩非子》都堪称一部经典之作。
《韩非子》的作者韩非是战国时期最后一位大思想家,大约生于公元前280年,死于公元前233年。《韩非子》现存二十卷五十五篇,约十余万字。除少数篇目的作者存有争议外,大都出自韩非之手,篇名往往即是该文的主旨。全书主要阐述了韩非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治理论,以及其社会递变的历史观和讲求实际的哲学观,反映了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的重要情况。无论从其思想文化价值来说,还是就其语言文学价值而言,《韩非子》都堪称一部经典之作。
初见秦第一存韩第二难言第三爱臣第四主道第五有度第六二柄第七扬权第八八奸第九十过第十孤愤第十一说难第十二和氏第十三奸劫弑臣第十四亡征第十五三守第十六备肉第十七南面第十八饰邪第十九解老第二十喻老第二十一说林上第二十二说林下第二十三观行第二十四安危第二十五守道第二十六用人第二十七功名第二十八大体第二十九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难一第三十六难二第三十七难三第三十八难四第三十九难势第四十问辩第四十一问田第四十二定法第四十三说疑第四十四诡使第四十五六反第四十六八说第四十七八经第四十八五蠹第四十九显学第五十忠孝第五十一人主第五十二饬令第五十三心度第五十四制分第五十五
【原文】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 【译文】我听说:不知道而要说,是不明智的;知道了如果不说,是不忠心。的。作为臣下如果不忠,应当处死;说话如果不适当,也应当处死。尽管这样,我还是愿意把我所知道的都说出来。任大王裁定我的罪过。 【原文】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臣窃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我听说:天下北有燕国,南有魏国,联合楚国,稳固齐国,收纳韩国。而成合纵之势。将向西与强大的秦国为敌。我私下里感到可笑。世上有三种将导致亡国的情形。而六国都存在着,大概就是说的它们的联合吧! 【原文】臣闻之日:“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园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十百万。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领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故也。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 【译文】我听说过:“以混乱的国家攻打治理有方的国家,必然导致灭亡;以邪恶攻击正义。必然导致灭亡;以倒行逆施攻击顺乎自然,必然导致灭亡。”现在六国的国库不充实,粮仓空虚。尽数征召他们的老百姓,扩大军队至数十百万。那些整理好头发、头系羽毛的将军,表示抱有决死信念的不止千人,都说准备战死。但在战争中,虽然前有兵刃,后有刑具的威逼,还是退却而不能拼死。并非士兵不能拼死,而是君王不能使他们去为战而死。君主们说是要赏赐却不给予,说是要惩罚却又不实行。赏罚没有信用,因此士兵不愿意拼死。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韩非的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等,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