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财苑漫笔

杨国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

杨国生  

页数:

280  

内容概要

  《财苑漫笔》包括以下文章:《量力而行严控支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实践与体会》、《财政专户资金的运用及其安全防范》、《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发放银行化初探》等。

作者简介

  杨国生,1959年12月1日出生,江西省分宜县松山乡同江口村人,会计师。1976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7年考入宜春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母校松山中学任教五载,1984年调入新余市财政局工作。1985年10月到分宜县洞村乡挂职锻炼一年,任副乡长。1989年至1991年在交通银行新余支行工作。现任江西省新余市财政局党组成员、新余市财政收付中心主任。

书籍目录

探微篇量力而行 严控支出建立乡镇财政 搞活农村经济搞好服务 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小金库”现状看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关于对全市社会集团购买小汽车的调查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实践与体会清宜公路收费还贷情况调查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学习与宣传新余市防洪保安资金征缴情况调查建立和探索新型的预算外资金罚没收入财政管理机制——新余市预算外资金罚没收入“票款分离”初见成效新余市“收支两条线”管理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当前基层农村财税情况的调查财政专户资金的运用及其安全防范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发放银行化初探新形势下河下镇财政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实行“六个集中” 构建财政集中支付框架强化减负措施 维护农民利益严把集中支付审核关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管见篇浅谈交通银行与地方财政三大检查工作组应改为驻点制从住房制度改革谈新余市城市住宅建设预算外资金亟待加强管理银行账户: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票管费 事半功倍乡村过度负债问题不容忽视新余市财政集中支付成为遏制“暗箱操作”的杀手锏集中支付模式不宜一刀切财政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之管见在国家会计学院学了什么?给零篇新余市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不遗余力新余市卡住“钱袋子”、“票夹子”新余公物拍卖纪实江西省新余市落实税改政策坚持“五到户”江西省新余市农村税费改革深受农民欢迎强化财政监督管理 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2003年市直财政集中支付全面推行财政集中支付绩效凸显新余市乡村财务核算改革拉开帷幕“单位点菜 财政买单”——新余市实行四级财务“统管”科学·高效·和谐——记江西省新余市财政收付中心村委会的“阳光财务”新余市建立财政集中支付“互联网”感悟篇“打铁还须自身硬”随想由“看牛伢崽赔不起牛”想到的眼不见为净吗?谈谈算账财政集中支付工作要树立“六个意识”财政干部“心”语财政支付工作人员要做到“八心”欧洲节约环保型社会之印象家乡的路——感悟家乡新农村建设后记

章节摘录

  量力而行 严控支出  分宜县是个只有26.7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工业不够发达,经济基础薄弱,近几年来财政收入一直在1100万元至1200万元之间徘徊。该县的财政工作在受客观条件限制、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量人为出、加强支出管理,坚持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他们在支出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一、坚持量入为出 不打赤字预算  分宜县财政历年来的预算安排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量人为出,量力而行,在安排预算支出时,坚持收支平衡,不打赤字,适当留有预备。尤其是1980年财政包干以来,在收入增长慢,支出增长快,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支出预算安排始终控制在可用财力以内,保证了收支平衡。  二、加强支出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管则灵,管则活。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少花钱、多办事、事办好,是分宜县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一贯指导思想。预算支出执行过程中,狠抓管理不放松,支出安排到哪里,管理的触角就伸到哪里,每笔专项资金都能做到事前有调查,事中有督促,事后有检查。该县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将国家的财政管理政策、方针具体化,摸索出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分宜县对行政事业经费一律按照编委定编人数,实行“定额包干、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办法,缺编的按实有人数核拨,超编人员只核拨个人部分,不给公用经费。  农业经费安排,尽量做到紧缩机构经费,增加事业专项经费;紧缩非生产性开支,增加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紧缩无偿投资,增加有偿投资。支援农村生产类经费纳入乡镇财政管理,直接用于生产性投资,避免发生主管部门截留挪用的现象。1984年年初支出预算,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类经费占整个农口经费的42%。  在加强支农资金管理上,分宜县从1981年开始全面推行“经济合同”制。合同规定经费管理实行“三不拨款”:自筹资金不落实不拨款,工程未开工不拨款,工程验收不合格不拨款。每项下拨资金,视工程进度情况分期分批拨给,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全部拨清。这样大大增强了受援单位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很多受援单位的同志说:“签订了经济合同,我们的钱就不敢乱花了。”在经济合同的约束下,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1981年洞村乡楼下村自筹资金2500元,并结合车江水库除险加固投资“经济合同”拨款2000元,翻修了涵管32米,加宽溢洪道5米,砌挡水墙32平方米,工程及时完工,保证了水库安全渡过汛期。  为弥补财力不足和增大有偿投资比重,促使资金良性循环,分宜县从1979年起设置财政支农周转金,1985年上半年进行了彻底清理和回收。回收的13.1万元中,属县乡两级财政投放的就有9.1万元,占到期数的75.8%,回收了的继续用于周转。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财苑漫笔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