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师的命门

何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

何之  

页数:

33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首先帮助你在股票、期货投资中避免犯错误,然后提供给你新的投资方法。过去的市场分析方法是受了当时技术手段限制的,但现在,技术手段改善了,人们在投资中不要再延续过去的思路和做法。
对权威崇拜的结果是“皇帝的新衣”:宁愿怀疑自己是否理解误,宁愿相信市场不适合那些理论,方法,也不愿怀疑那些东西本身是否有问题。
股票,期货投资所用的技术分析有三方面的“失无缺陷”:技术分析无法预见一个尚未展开的趋势、无法预测趋势的规模、无法确认价格的长期趋势,或者说技术分析有把握确认的是短期趋势。本书中的新趋势分析弥补了技术分析的这一缺陷,解决了道氏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衡量一种市场分析方法的是非与优势的标准,消除了人们对基本分析的误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第二十二条军规”——关于市场分析的“经验总结”等
第二章 “埃塞俄比亚的老鼠”——关于“什么是市场分析方法”
第三章 “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关于相对强弱指标RSI等超买超卖指标
第四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关于趋势线理论
第五章 “柏拉图的人”——关于道氏的趋势定义
第六章 “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关于移动平线理论
第七章 “那人买履”与“削足适履”——关于形态分析
第八章 “等待戈多”——关于头肩形
第九章 “想你想成病人人”——关于《易经》及“无招胜有招”等
第十章 “闭门推出窗前月”——关于波浪理论
第十一章 “医者,意也”——关于斐波那契神奇数字
第十二章 “识盈虚之有数”——关于技术分析的“先天缺陷”
第十三章 “五十步笑百步”——关于“技术分析能否抢在趋势的前面”
第十四章 “摸着石头过河”——关于“技术分析研究价格‘相对变化’”
第十五章 “剪不断,理还乱”——关于“技术分析能否描述价格轨迹”
第十六章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关于“过去能否预测未来”
第十七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关于基础分析的概述
第十八章 “多情却被无情恼”——关于基础分析的现状
第十九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趋势的新的定义
第二十章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关于市场分析方法的基本前提
第二十一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关于新的研究方向
结束语 “皇帝的新衣”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第二十二条军规”——关于市场分析的“经验总结”等  正如我在本书再版前言中所说,我们需要对现在仍被广泛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进行论证和检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建立新的市场分析方法体系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众所周知,市场分析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分析;一类是技术分析。对于基础分析,我将在后面的章节用比较多的篇幅来进行讨论。我们先来谈谈技术分析的问题。  什么是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趋势为目的,主要通过运用走势图对市场行为进行研究。其中,市场行为包括价格、成交量、持仓量等。①在运用走势图的问题上,技术分析又分为形态分析和技术指标两类。  目前,在众多中小投资者当中,除去那些“听消息”、“凭感觉”的人以外,各种技术图表仍然是他们主要的分析手段。在互联网日益方便快捷,电脑日益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中小投资者对技术分析的依赖程度有增无减。对于机构投资者,它们分析行情固然更多地遵循基础分析的原理,但据我所知,在一些基金经理、机构操盘手那里,诸如艾略特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技术分析中比较“高深”的理论和方法,仍然被津津乐道(甚至于,谈论那些高深理论已经成为业内专业人士的一种标榜学识层次的流行时尚)。


编辑推荐

  对原书中的不少内容重新做了修订,改变了原来对话式的叙述方式,删除了原书中对技术分析似乎有些苛刻的调侃,又根据这些年来市场情况的新的变化,对原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做了更为全面、更为详细的阐述,还增加了一些原来未曾涉及的许多内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师的命门 PDF格式下载



提供一种衡量市场分析方法优劣的标准


这书买下后一口气读了一半,觉得不但标题吸引,而且内容分析得很到位,比起其他的技术分析书来说更有价值,值得收藏学习。


从另一个角度看技术,可以看看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也行,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


书还可以把。应该是正版图书。买书还是相信当当的。


不错 另一种观点


书很好,是正版的!送货人员的态度也很好,非常满意!


别样的理念


瞎诌呗。。


很满意,送货态度也好。


..书还没看完...
作者的数理分析能力比较强,从自己的视角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对倚重技术分析的人士是个很好的提醒。作者提出的许多问题,是需要技术派人士认真的思考思考
不喜欢作者的行文方式,有些絮絮叨叨,其实就事论事的简单说理,效果会更好些


对各类分析技术优缺点作了初步总结,对投资者深入学习金融投资分析,建立自己交易系统有启发意义。


单纯靠技术分析很难在市场上生存下来, 操作系统的补充必不可少


从另一个角度看看技术分析。我个人觉得对我自己有帮助


会技术分析没什么,会“反技术分析侦察”才是这本书想说的。认真读,仔细体会。


相当不错的书,可以说国内交易书籍中属于比较好的,值得阅读的书籍之一。一般情况下交易类的书我只阅读国外的


读书后离大师近了


还在看,好评


有值读的地方


hai hao liao


有参考价值,可以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在何种情况下失真。但不可全盘接受作者在书中的观点,分析方法本来就是一种概率的计算,何必要求太精确了呢。


还可以。新手可读


打两分怎么不能提交?写的不好


这是一本最烂的书,咬文嚼字,不知所云,玩文字游戏,作者意图是否定这个理论否定那个指标,否定了半天,只是在找人家书本上的语病,这样的书,也只能在网上骗人买的,放在实体书店,一年也卖不出一本!冠了个哗众取宠的书名,太气愤了!骗子被火烧!


  在读《大师的命门:股票、期货价格分析方法的缺陷和解决之道》,虽然才看完了前三章,我已明白买此书是一个英明的决定。不谦虚地说,我从一个挂科严重险些无法毕业的、想转型法硕而功败垂成的工科男,能转型为期货界的低级研究员,完全是由于兴趣和自学。而在自学过程中,读书无疑是不可替代的最重要的渠道。而技术分析,做为一个门槛比较低的自学领域,很对我当年的口味。
  
  无论是形态(三角形啦、楔形啦、钻石形啦)、指标(RSI啦、MACD啦)、趋势线、道氏理论,还是蜡烛图(上吊线啦、黄昏星啦)、移动平均线、波浪理论、江恩循环等等,我都均有涉猎,书看了应该有几十本。但之后经过经年的应用,我发现这些理论无一能让我满意。后来大概在2011年前后,我接触到了缠中说禅的理论,此人是有野心的,也很能吹,试图像数学、几何一样,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构建精确的逻辑架构,做到百分之百的分析方法。当然,在现在的我看来,这无疑是痴人说梦,这种方法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能存在——如果这个世界是无神的话。但是,这种宣称和豪言对2011年的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初始的大半年里,我是盲信而虔诚的,穷尽所有的能力去学习去揣摩缠论的精髓。而时间的距离和愈发广泛的阅读,再一次让我从蒙昧中醒来。缠论从分型到笔到线段到中枢再到趋势,的确构造了几何式的外形,可惜,在最关键的背驰理论上,他始终含糊其词,没能给出明确的判断标准。甚至,他给出了自我论证式的答案:如果趋势转变了,就是背驰了,如果背驰了,必然会转势,如果没转势,就是没背驰。呜呼,再精美的框架,如果没有关键处的连接,终归是一场空。但是,缠论还是给了我不少启发,一是它给了我一个观察市场的视角,二是他让我想到了问一问:为什么?
  
  比如被无数人奉为圭臬的波浪理论,所谓五浪三浪的形式,五浪之后必有三浪回调?可是————————why?why??why???为什么不是四浪、六浪或者二浪?这让我想起了中医,在中医中,五行理论是基础理论之一,可是,有质疑者不禁要问:何须勉强分为五类?季节为何不是四季?颜色的分类,依现代光学,只有三原色,“青、赤、黄、白、黑”有什么根据?在波浪理论中,信奉者给出了自然奥秘的解释;而中医中也是类似的玄之又玄的答案。对于这种答案,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认为老祖宗传下来的的东西,必定有它的道理在,虽然我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但是我信。另一种态度就是,所有的理论,必须经过我的大脑的思考、必须经过我的理性的审视,我才能决定是否可信、消化、吸收。我认为,前面的人大致来说不太有自信、不太有独立人格,而后一种人,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是狂妄自大,却有着可贵的独立思考精神。波浪理论用于投资,是要用身家去参与;中医用于治病,是要用性命去参与。身家性命,人之最贵所在,我觉得谨慎是必须的,所以我更欣赏像我一样的后一种人。
  
  话回正题。这本书《大师的命门:股票、期货价格分析方法的缺陷和解决之道》的作者无疑是后一种人,整本书的结构就是在问:为什么?在我看来,他的发问击中了各种分析方法的命门所在,这也就是书名《大师的命门》的来源。
  
  以上,为初读感叹。或者,等读完全书之后,我会写更长的一篇笔记。
  
  ————————————————————————————
  
  读书四问
  一、这本书的主题?
  对投资分析方法的追本溯源。
  二、作者的主要声明与论点?
  全书共分为21章,前两章是概论,第一章提出了贯穿全书的一个问题:这个方法为什么有用?即,这样分析为什么能预测未来的市场变化?第二章作者试图给市场分析方法下定义。第三章到第十六章,作者从理论到实践,从根基到细节,对流行的各种技术分析理论(包括超买超卖指标、趋势线、道氏理论、移动均线、形态分析、头肩形、易经、波浪理论、斐波那契周期)进行了解读,证明了技术分析的基本无用。第十七、十八两章,作者对基本面分析也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批评。第十九章到二十一章,作者在经过了大篇幅的“破”之后,试图“立”(许多读者对书的前面的版本的批评是只破不立,不知道这是不是新版本新加入的章节)。作者给出了趋势的新定义,并给出了新的研究方向,根据基本面信息的环境,作出类比式的推理。
  三、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应该说从根子上有道理,是我目前读过的关于市场分析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
  四、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
  早日抛弃错误的理念,越早越好;即使你还没有掌握正确的理念,至少你不会再被错误所拖累。此书,相见恨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