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研究

杜树章 杜树章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07出版)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杜树章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07出版)  

作者:

杜树章  

页数:

313  

前言

杜树章博士的博士论文即将成书出版,他从新疆发来邮件,盛情邀我作序,即欣然应允。2007年4月,笔者曾应邀在上海财大做了一场讲座。讲座后,杜树章博士走向前来,问了我一些在讲座中所谈及的一些问题,并谈出了他时在上海财经大学所做博士论文研究中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理论发现。这位思想敏锐、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运用娴熟,且对经济学理论和现实中国问题研究乐于奉献且有些执着的年轻人的观点和见解,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树章曾多次来复旦深聊,我也专门邀请他到我们近两年一直在复旦举办的“韦森周六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在“周六晨会”上的学术演讲中,树章的观点曾引起了参会青年学子的热烈讨论和高度评价。之后,树章把他的博士论文的主要章节乃至最后定稿用邮件传给了我。粗读之后,我感觉其中的观点鲜明、思路清晰,且洞识甚多。更难能可贵是,在整部博士论文中,树章较娴熟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来论述和检视被许多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中国税制史学家所洞察出来的传统中国社会中一些基本制度问题及其经济和社会后果。很显然,从这部学术专著中,读者可以深切地体感得出来,在近些年的学习、研究和思考中,作者确实为中国经济学学术的发展和探寻未来中国发展的道路而博采众说、上下索求,并殚精毕思地进行自己的理论建构。

内容概要

  《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研究》内容为2007年4月,笔者曾应邀在上海财大做了一场讲座。讲座后,杜树章博士走向前来,问了我一些在讲座中所谈及的一些问题,并谈出了他时在上海财经大学所做博士论文研究中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理论发现。这位思想敏锐、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运用娴熟,且对经济学理论和现实中国问题研究乐于奉献且有些执着的年轻人的观点和见解,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树章曾多次来复旦深聊,我也专门邀请他到我们近两年一直在复旦举办的“韦森周六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在“周六晨会”上的学术演讲中,树章的观点曾引起了参会青年学子的热烈讨论和高度评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节 基本假设和方法论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第五节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第一节 国家的性质、起源及“诺思悖论”第二节 利益集团与寻租理论第三节 新产权理论第四节 国家理论中的意识形态理论第五节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第六节 简要评述第三章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赋税制度的法理逻辑第一节 中国秦代至清代的基本社会形态不是封建制社会,而是皇权专制社会第二节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法权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制度的法理逻辑第四节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及其主要矛盾第五节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的本质是暴力潜能租第四章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制度的演变及特点第一节 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变迁的脉络第二节 中国皇权专制时代赋税制度的变迁脉络第三节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制度的特点第四节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负担的特点——从轻徭薄赋到横征暴敛第五章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负担不断加重的经济学解释第一节 官僚阶层的体系第二节 官僚基层代理人与农民之间的演化博弈分析第三节 官僚阶层合谋加派的演化博弈分析第四节 严刑峻法为什么不起作用?第五节 “圣君贤相”为什么靠不住?第六节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负担不断加重的根本原因:赋税公共地悲剧第六章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制度的后果及其解释第一节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赋税制度的后果——赋税不断加重,引发周期性治乱循环第二节 解释中国皇权专制社会治乱循环的新视角——租金耗散模型第三节 租金耗散一般均衡模型的验证第四节 推论及验证第七章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治乱循环现象的仿真研究第一节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治乱循环现象——锁入“制度陷阱”第二节 系统动力学简介第三节 中国历史周期率模型的基本假设及因果关系图第四节 中国历史周期率模型的参数设定依据第五节 仿真结果第六节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第七节 走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解附录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本书将张五常租金耗散模型从局部均衡模型扩展到一般均衡模型,用租金耗散一般均衡模型解释了:中国皇权社会的法权结构必然导致全社会土地和劳动所创造的产值(租金)最终将被寻租活动消耗殆尽,从而使社会陷入人人成为寻租者的霍布斯丛林状态;作为经济人的统治阶级必然会采取措施使减少租金的无谓耗散,本书从这个角度解释了科举制的主要作用就是限制官僚的人数以及儒家学说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原因在于其对意识形态的塑造有助于减少官僚间因无序竞争所导致的租金无谓耗散。但在科举制下,由于当官有利可图,社会上很多人的时间精力都投入这项对社会毫无意义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或寻租活动中去了,其租金耗散同样非常巨大,这是中国自宋代后逐渐落后于西方,一直无法实现工业革命(即李约瑟之谜)的主要原因。本书将中国皇权社会的法权结构与同时代的欧洲和日本以及古埃及等其他国家作了对比,用约翰·穆勒的“寻因果五法”中的“求同求异并用法”,得出结论:君主拥有天下所有的财产、国民的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缺乏有效保护的法权结构是造成赋税不断增加、最终突破国民生存底线的真正原因。最后,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本书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平均税率等变量进行了仿真模拟,并通过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及灵敏度分析检验了模型的真实性。从这个仿真模型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周期性社会动荡、经济大波动的根源就是中国皇权专制制度(其表现就是:国民的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缺乏有效保护、对政府权力缺乏制约)。


编辑推荐

《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研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皇权社会的赋税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