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研究

高培勇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高培勇  

页数:

29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基本经验,并且分阶段地进行详细总结。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构建并实行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与财政的本质属性相通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 本书第一章讨论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财税体制;第二章讨论改革初期发生在财税体制上的变化;第三章讨论l994年的财税改革;第四章讨论扩展至1998年开始的以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为主要着眼点的“税费改革”;第五章讨论我国在新一轮税制改革、财政支出方向调整、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以及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第六章着力于财税体制改革规律的揭示;第七章旨在勾勒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路线图”。本书最后附有“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大事记”。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一份“问题”清单 第二节 改革的基本轨迹:一个大致的勾勒 第三节 以公共化为基本取向的改革 第四节 书名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传统体制下的中国财税体制:一个基本描述 第一节 财税体制的政治经济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传统财税体制的起点 第三节 传统体制下中国财税体制的特征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衰落 第五节 财政压力下的经济体制改革第二章 放权让利:为整体改革“铺路搭桥” 第一节 放权让利:拉开整体经济改革序幕 第二节 分灶吃饭:调整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 第三节 两步“利改税”:规范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 第四节 工商税制改革: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器 第五节 调整支出结构:探索缓解财政困难之路 第六节 财会制度改革:打造财税体制的微观基础 第七节 小结第三章 制度创新:l994年的财税改革 第一节 走向市场经济:财税改革的基本背景 第二节 税收制度改革:旨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第三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规范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 第四节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第五节 小结第四章 目标定位: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第一节 规范政府收支行为:l998年开始的“税费改革” 第二节 由“适度从紧”转向“积极”:财政政策担负宏观调控的“主角” 第三节 划时代的事件:l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 第四节 着眼自身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迈出关键步伐 第五节 加入WT0:为公共财政建设添加“驱动程序” 第六节 “两条保障线”:打造社会保障的营盘第五章 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第一节 改革步入深水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背景 第二节 由积极到稳健的财政政策:改革的宏观经济背景 第三节 税收高速增长背景下的税制改革:局部推进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向“三农”和民生倾斜 第五节 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六节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向预算国家 第七节 小结第六章 全覆盖之路:公共财政的来龙去脉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念的由来:一个基本脉络 第二节 找寻“公共财政”与以往“财政”的区别点 第三节 在改革实践中把握公共财政的实质内容。 第四节 公共财政是一种财政制度安排 第五节 小结第七章 “路线图”:加快步入公共财政制度新境界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大事记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传统体制下的中国财税体制:一个基本描述“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新情节的开始。”要把握和理解30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历程的全貌,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要客观地认识这段历史的“前史”。本章的目的是,在开始讲述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故事之前,回望一下它之前走过的历程,看看30年前改革的第一步是如何迈出的?为什么要走出这一步?它对后来的改革路径产生了哪些影响?在以下的内容中,我们首先对财税体制的政治经济特征做一说明,旨在为下文的安排提供一个方法论。我们认为,财税体制是一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政治体制的直接反映,又受到一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随后呼应这一方法论,在第二节中分别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对中国财税体制转型的起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做一描述。接着我们分析传统财税体制的主要特征,以及它是如何内生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这构成第三节的基本内容。第四节主要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中的内在压力及其财税体制的不可持续性,后者又如何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并为l978年以后开始的、已经历时30年并为仍在进行的财税体制的转型埋下伏笔。

后记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度重大课题《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经验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是在课题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书写作组成员分别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财政部预算司和中央财经大学。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研究员、夏杰长研究员、杨志勇研究员、马珺副研究员、张斌副研究员、张德勇助理研究员、冯静助理研究员、汪德华助理研究员,财政部预算司王法忠主任科员和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教授。本书具体写作分工是:导论由高培勇执笔,第一章由马珺执笔,第二章由冯静、张德勇执笔,第三章由张斌执笔,第四章由温来成、杨志勇共同执笔,第五章由王法忠、汪德华共同执笔,第六章由高培勇执笔,第七章由张德勇、夏杰长共同执笔,大事记部分由冯静执笔。本书的完成,得益于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同事们的无私帮助和支持:在本书大纲的形成和讨论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的多位同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本书初稿的评审阶段,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何盛明研究员、贾康研究员提供了富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学术秘书黄群慧研究员给予了多方协助。


编辑推荐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研究: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研究 PDF格式下载



可以说是一本财税历史书,值得一看,特别是对税制改革的目标,演变写得比较详细,为以后对财税的整体会有一定的把握。


书不厚,还没看,不过高培勇的书都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