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村土地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研究

胡亦琴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胡亦琴  

页数:

230  

内容概要

土地,是农业的根基,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核心。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先从土地制度改革拉开序幕。由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农民对土地有着更为深厚的情结。有的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并成了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多年都不种地了,但仍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但历史毕竟已进入21世纪,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潮流,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规模化。规模化不仅决定着农业生产经营者能否获得较多的利润,而且影响着他们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需求动力。  土地要规模化,必须有人愿意出让土地和有人愿意接纳土地。然而,这在中国注定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一方面,由于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特殊情结,离开农业却迟迟不愿意放弃土地;另一方面,在中国,农业仍然是个微利产业,尤其是种粮食,而从别人那里承包土地的人还要给别人一笔承包费,那么种地的人还会有多少利润?他还有多少积极性去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不容置疑,中国的土地转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土地转包的规模也略有扩大,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承包方往往是一些涉农公司或暂时从事利润较高的农业项目的农民。尽管土地流转面临很多困难,但土地规模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者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研究农村土地市场化中的政府规制,实质是探讨在土地流转中政府的职责和职能,以期通过政府的力量促进土地市场化,加快土地流转。作者对此问题展开较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胡亦琴,1965年生,浙江省临海市人,博士、教授。先后就学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1983~1990年)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2008年)。现在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任教,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党校系统生产力经济学会理事。多年来潜心研究农业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在《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三十余篇学术论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四项,参与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编、副主编若干部教材和理论读物。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关于制度、制度变迁研究  1.2.2 关于产权、产权制度研究  1.2.3 关于政府职能及其规制研究  1.2.4 关于农地市场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假设 1.5 可能创新之处第2章 农地产权制度安排 2.1 新中国农地制度的三次“革命”  2.1.1 土地革命  2.1.2 土改运动  2.1.3 家庭承包责任制 2.2 农地制度的产权残缺  2.2.1 农地产权边界不清  2.2.2 农地产权稳定性差  2.2.3 农地产权排他性弱  2.2.4 农地产权可转让性低  2.2.5 农地产权非继承性 2.3 农地产权制度的成本一收益衡量  2.3.1 成本一收益的模型描述  2.3.2 农地产权制度的收益分析  2.3.3 农地产权制度的成本测度 2.4 农地产权制度的政府规制  2.4.1 政府与“所有权悖论”  2.4.2 农地产权制度的政府规制路径 2.5 本章小结第3章 农地市场化的双重困境与政府角色 3.1 市场失灵与政府制度供给  3.1.1 市场失灵:农地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其外部性  3.1.2 转型期政府制度供给的必要性 3.2 政府失灵:成因与表征  3.2.1 政府失灵的成因  3.2.2 政府失灵的表征 3.3 转型期政府角色的正确厘定  3.3.1 市场化与政府转型  3.3.2 建设“市场型”政府  3.3.3 打造“服务型”政府 3.4 本章小结第4章 新制度背景下的农地使用权流转第5章 农地交易市场的政府规制第6章 农地市场化的法律支持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第2章 农地产权制度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制度和制度变迁中,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制度,产权制度的创新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土地制度的基本内核就是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建设根本问题就是产权制度创新。围绕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与改革,近年来意识形态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产权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题中大事、要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21世纪初农地制度改革的热点话题,更是解决“三农’’的难点、重点问题。  本章运用产权理论分析框架,剖析新中国农地制度三次“革命”的变迁脉络、动因、绩效及基本规律,揭示农地产权制度的特征、内在缺陷,测度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成本、收益,并提出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提高产权效率的政府规制路径。  2.1 新中国农地制度的三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过了土地改革一初、高级农业合作化一人民公社几次重大变革之后,最终确立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形态的土地使用制度。“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成功地推动了农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高速的增长,不仅向世人充分展现了由制度变迁推动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而且制度变迁和变迁方式的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绩效,极大地丰富了制度经济学在转型经济国家应用的理论,对制度经济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中国经济问题的经典选题。当然,历次改革和调整,也有沉痛的教训。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村土地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土地市场化和政府职能之间的关系阐述到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