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结构治理与组织模式选择的演化研究
2009-11
经济管理出版社
石岿然
176
当前,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构建完善的治理结构并选择有效的组织模式,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已有的理论研究集中于交易费用、产权及代理关系等范畴,缺少对企业组织演化机制和规律的探讨。因此,从演化的视角对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复杂竞争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治理与企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以演化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博弈学习理论为分析工具,综合运用企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在全面阐述研究背景、方法、目标以及结构的基础上,着重从经济演化的视角探讨企业组织结构治理与组织模式选择问题,通过构建模型以及理论分析,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建议。本书分为四部分,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为开篇,包括绪论与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第1章概括研究背景,阐述问题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本书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2章对企业组织治理的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对相关研究的基本观点、方法、技术特点和结论进行比较和评论,对演化经济学和博弈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述,并界定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企业组织治理的演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应用了博弈学习理论等经济学前沿理论来探讨分析的学习行为、组织演化的机制和路径以及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现实经济问题。在研究手段上。通过构建单种群模型和两种群模型(包括连续性模型和离散性模型及其算法)探索了关于惯例和制度从理论程式到模型化、定量化的方法。在研究范围上,将演化经济学、博弈学习理论和激励理论等相关理论交叉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沟通了微观个体行为和宏观演化趋势之间的桥梁。这些研究为企业长期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石岿然,1971年7月生,湖南湘潭人。2005年获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现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与供应链管理,参加或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地市级课题9项。在International Joum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Kybemetes、Journal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nlplexity、《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12篇,并担任《系统管理学报》等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问题的现实意义 1.1.2 已有理论的局限性 1.1.3 演化经济学:一个新的视角 1.1.4 主要分析工具——博弈学习理论 1.2 本书的研究目标 1.3 本书结构与内容安排 1.3.1 本书结构 1.3.2 内容安排 1.3.3 技术路线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2.1 关于企业组织治理的研究 2.2 关于演化经济理论的研究 2.3 关于博弈学习理论的研究 2.4 小结第3章 企业生产者利他行为的学习与演化 3.1 基本模型 3.1.1 模型假设 3.1.2 匹配和模仿过程 3.2 利他型员工比例的渐近性分析——ODE情形 3.3 利他型员工比例的渐近性分析——SDE情形 3.4 企业员工利他程度的演化分析 3.5 利他程度均衡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 3.6 小结第4章 有限理性行为假设下经理的激励机制与行为调整 4.1 一个参数化委托一代理模型 4.2 一维梯度动态系统下的激励机制 4.3 二维梯度动态系统下的激励机制 4.4 经理努力水平的持续性随机调整模型 4.4.1 基本框架 4.4.2 σ=0时模型的分析 4.4.3 σ1≠O时模型的分析 4.5 随机稳定性分析 4.6 小结第5章 管理型企业和企业家型企业形成过程的演化模型 5.1 企业家和管理者形成过程的描述 5.2 基本模型 5.3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5.4 演化分析 5.5 数值模拟 5.6 小结第6章 企业组织模式选择——单种群演化模型 6.1 企业组织模式选择的连续性模型 6.2 连续性模型的演化均衡 6.2.1 演化均衡分析 6.2.2 数值例子 6.3 企业组织模式选择的离散模型 6.4 利润函数对企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 6.5 小结第7章 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两种群演化模型 7.1 企业组织模式选择的两种群演化模型一(EMTP-1) 7.1.1 国外企业群体在国外市场进行产品竞争的情形 7.1.2 国内企业群体和国外企业群体存在贸易的情形 7.2 数值算例 7.3 演化均衡分析 7.4 企业组织模式选择的两种群演化模型二(EMTP-2) 7.5 EMTP-2的稳定性分析 7.6 小结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书的主要结论 8.2 本书的创新之处 8.3 今后的研究方向 8.4 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交易费用理论则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以机会主义行为假设为前提,即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⑦William-son(1985)认为,“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采用非常微妙和隐蔽的手段,会耍弄狡猾的伎俩”,如说谎、欺骗、偷窃和毁约等。交易费用理论强调组织运行中的问题只能靠治理结构“事后”解决,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推论:如果交易一协约双方仅仅建立在承诺的基础上,那么未来的风险是很大的。这种将企业的自发行为设定为不惜采取欺骗手段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新古典式的对交易费用节约的理性计算的观点显然失之偏颇。Dietrich(1999)也指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是在一个静态的分析框架中考虑问题,不能说明一个动态背景下企业的演化。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应用古典经济学及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构建的模型一般以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较少考虑随机因素。即使所考察的经济系统存在不确定因素,也往往被过滤掉而集中于一些重要变量的平均值研究上。这些理论上的缺陷和不足使我们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 1.1.3演化经济学:一个新的视角 随着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和批判,演化经济学借鉴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和自然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经济现象和行为的演变规律,它审视并修正了新古 典经济学关于完全理性、利润最大化和静态均衡等假设,克服了其机械的、还 原的、简化的观念,对微观经济个体采用有限理性假说,以多样性和复杂性代替简单同质性,重视经济问题中的随机因素和筛选机制,在调整过程和时间 问题上,强调描述“尘埃是如何落定的”而不仅是尘埃落定之后的世界。③这些 根植于新思维方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新的角度反映了经济行为人的互动 关系,为我们研究企业组织治理的演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视角和坚实的 理论基础(盛昭瀚、蒋德鹏,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