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科大讲堂

刘迎秋 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刘迎秋 主编  

页数:

全2册  

字数:

1800000  

内容概要

“社科”,是社会科学的简称,现代的学术范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已经成为人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即便你对数、理、化非常精通,但是对“社科”却一无所知,那么,说你基本上还是“现代文盲”,可能不会过分。道理很简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不懂“社科”的人,要想理解现代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过程中的众多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把握其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哪怕这个规律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虽然不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一定是十分困难的,起码是要付出较多代价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很多发达国家更重视社会科学家参与国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由于社会科学家的国是参与,才较大幅度地提升了这些国家的治理及其运转质量与效率,加快了这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福祉的提升。当代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经验也反复表明,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感召力、影响力甚至领导力的大小,通常也是与这个国家的领导核心成员是否具备较高的社会科学修养和素质正相关的。
“大讲堂”,则是近年来才在中国流行起来的一个古典色彩十分浓重的现代概念。到目前为止,较为有名的类似概念,除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外,还陆续出现了北大的“世纪讲堂”、清华的“卓越讲堂”、南开的.“南开讲堂”,等等。“讲堂”的英文表达是Lecture
Room或Lecture
Hall,以表讲话、上课、传经授业的专门场所之意。实际上,此类传经授业的讲习场所自古就有。如据《后汉书.翟鯆传》记载,“光武初兴,憨其荒废,起太学博士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即“讲堂”早在古代社会就已经是讲学授业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后的?朝历代都少不了以“讲堂”做讲学授业主功。在历史上,类似的讲堂有很多。例如,清末民初曾有过著名的北洋陆军讲武堂和云南陆军讲武堂等。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出现了类似于讲堂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该讲习所于1924年6月30日由林伯渠建议、由彭湃担任主任,7月3曰正式开学),更有过在董必武等支持和帮助下于1927年3月由毛泽东创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作。

书籍目录

上册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和平崛起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理论框架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公共财?建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抉择
 循环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
 企业发展战略和自生能力
 农村人口基本健康保障指标的政策含义
 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考
 中性财政政策与政府赤字和政府债务
 中国改革攻坚的重大战略转变
 破冰而出的中性财政政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深化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经济波动、体制改革与长期发展
 中国国有企业渐进式改革:历史、现状与展望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主要趋势分析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线索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和对策思考
 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中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区域经济若千理论前沿问题
 经济学前沿导论
 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
 关于中国工业化的若千战略问题
 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形势与政策走向
 经济学热点分析
 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
  ——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
 营养、健康与经济发展
 宏观调控的三种可能结果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差距与政府公共政策
 转型时期的卫生问题与健康公平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
 关于产能过剩的看法
 制度逆向安排:劳力剩余、失业严重和分配不公的深层症结
 中国经济的增长与波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商品住宅市场发展中的几个金融问题
 分位数回归导论
 贸易顺差与贸易摩擦
 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
 关于金融稳定的几个问题
 破除政治经济学ABC的迷雾
 提高开放经济水平的三?政策
下册
 农村医疗救助效果分析
 我国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研究
 中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研究
 经济史与经济学如何“双赢”
  ——“源”“流”之辨
 传统经济评价之一:经济重心与区域经济发展
 浅谈历史学中的经济与经济学中的历史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十一五”规划
 清朝前期的财政
 太平天国起义对清朝财政的影响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朝财政的影响
 晚清的财政规模与清末财政改革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前沿问题
 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从传统走向现代
  ——欧洲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历史
 通货危机与王朝倾覆
 新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历史研究概述
 中国的国家区域政策展望
 我国制造业技术标准与国际竞争力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分析
 ……

章节摘录

插图:只能完善这项制度,而且有可能有必要完善。如何完善呢?以往政策制定程序是先试点后推广,这样做有助于减少制度实施的成本,探索有推广意义的制度模式。辽宁作为试点省份,其方案基本要点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不仅限于养老保险,还包括失业问题、生活保障问题、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问题。具体对辽宁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试点的要点如下:①对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明确定位。个人账户是为了防范未来风险,不能随意动,但降低比例为8%。企业不再为个人账户交钱,企业交的钱进入社会统筹,解决目前的养老金发放,不够的部分由中央财政补足。②做实“个人账户”。即补足个人账户已被用掉资金。③切断个人与企业终身劳动关系,推进下岗向失业并轨。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下岗职工的制度,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身份与失业有差异的,不仅不用交失业保险,而且提供各种机会就业鼓励创业,三年出中心进入社会,当时压力很大,又延迟三年。但辽宁试点决定下岗职工直接进入社会保险,在中心的尽早出中心,但解除保留在中心的劳动合同也是要花钱的。中央财政补助一部分钱用于解除在中心的劳动合同。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年限24个月,进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辽宁试点评价总体是肯定的。(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评价1.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基本框架基本建立这里的“相配套”亦可以称为“相独立”。传统概念上把社会保障制度称为一种配套制度,即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建立此项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相补充。应该看到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社会保障制度,而不仅是配套的制度。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是围绕“配套”来改革的,目前越来越认清:其功能并不仅仅是“配套”而且是一项基本制度。不管怎么说,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逐渐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架构已经完成了。过去企业包办一切,而现在职工的社会保障由社会解决。基本构架就是社会救助层面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社会保险层面的五大保险制度(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社会福利层面还在逐渐发展。


编辑推荐

《社科大讲堂系列丛书:经济学卷(套装上下册)》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科大讲堂 PDF格式下载



书好似放在仓库好长时间,有点脏,内容几丰富,有关分析案例比较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