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团队边界管理、凝聚力和效能间关系研究

石冠峰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石冠峰  

页数:

206  

内容概要

《团队边界管理、凝聚力和效能间关系研究》运用层级回归和结构方程分析技术检验了团队边界管理整合模型,深入剖析了边界管理、凝聚力与效能间的关系,证明以边界管理视角构建具有凝聚力的高效团队具有重要意义。《团队边界管理、凝聚力和效能间关系研究》在团队层面的边界管理研究丰富了团队边界管理的理论内涵,准确阐释了团队运行规律和边界管理动态平衡机制。《团队边界管理、凝聚力和效能间关系研究》提出的以边界管理视角整合团队内外活动为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并启示管理者必须维持内向与外向边界管理的动态平衡,才能引领团队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

石冠峰,1969年生,201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石河子大学副教授,企业管理硕士点负责人。当前主要从事组织管理和团队建设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该领域陆续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数篇分别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等CSSCI期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三节 研究框架设计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书对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群体与团队
第二节 边界、边界活动和边界管理
第三节 团队凝聚力
第四节 团队效能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内向边界管理与外向边界管理
第二节 边界管理对团队效能的影响
第三节 凝聚力对边界管理与团队效能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
第四章 团队边界管理整合模型
第一节 团队边界管理整合模型的理论架构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中涉及的基本假设
第五章 研究设计和方法
第一节 变量的测量水平与概念模型的水平
第二节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第三节 问卷设计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抽样设计
第五节 问卷发放和回收
第六节 问卷预试与修改
第七节 正式研究数据分析与结果
第六章 假设检验和结果
第一节 边界管理活动对团队效能影响的假设检验
第二节 凝聚力的中介效应假设检验
第三节 边界管理整合模型的路径分析
第四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书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第四节 本书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二,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存在对团队的误解和误用。组织中的基本工作单位是指由执行特定组织目标的多个个体组成的次级组织实体,是执行组织任务的基本工作单元。例如,组织中的永久部门、项目小组、临时任务小组、中高层管理团队等。这些基本工作单元既可能是一般的工作群体,也可能是具有凝聚力的高效团队。当前,通过团队建设,将这些基本工作单元转化为团队,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已成为组织的普遍做法。但管理者发现,团队建设常常会失败。在这样的背景下,团队建设的迫切性要求管理者和研究者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认识群体与团队的真正含义是团队建设的首要问题。群体是一定数量的人以集体形式存在的,他们界定自己是其中的成员,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心理上能觉察到彼此,并且当这个集体的存在被其他人承认时,群体就存在了。在组织管理实践中,人们常常将一群一起工作的人称为“团队”,比如将那些基本工作单元都称为团队。然而,这是一种误解,。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与真正的团队相差甚远,因为它们并没有表现出团结、有效合作、共同目标和主动建设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的精神特征。人们往往会把这种在一起工作的群体误认为是团队。实际上,这种关系非常友好、在一起工作的一群人只是一个工作群体,而不是团队。团队是这样一群人的集合:他们在执行与组织相关的任务过程中相互依赖,共享一个或多个目标,对结果共同负责,隶属于一个设定其边界、限制其活动范围并影响它与组织中其他工作单元进行交换的特定组织,团队成员将其自身视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实体,并且被其他人也视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实体,他们需要维护边界并超越团队,甚至组织边界处理好各种关系。团队首先是一个群体,但二者也有区别。群体与团队最重要的区别是:团队具有团队精神,即主动建设和维护团队凝聚力的意识,而群体则没有。团队精神是团队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团结、合作,为实现共同目标愿意贡献自己的智慧、能力和力量。它与凝聚力紧密相关,人们通常认为团队精神就是凝聚力的体现。


编辑推荐

《团队边界管理、凝聚力和效能间关系研究》是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团队边界管理、凝聚力和效能间关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