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
2008-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296
无
本书紧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与就业这一主题,围绕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工作与生活、工作和生存的基本政策环境,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及其作用等内容展开论述;记录了学界、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关注、探讨和实践、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农民工扶助和支持工作的关切与努力,也必将推动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政府、企业和民间伙伴关系视角下的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与就业(代序)上篇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工作与生活 当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状况 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作环境 农民工外出务工率的地区差异——“民工荒”的另一种解释中篇 进城农民工工作和生存的基本政策环境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问题及政策建设 信息技术支持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的一种探索下篇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作用 壮大NG0为农民工维权作出贡献 服务与倡导相结合的农民工服务模式——“协作者”的尝试 “农家女”的培训就业与社会融入——农家女助学金项目的执行与思考 运用文艺形式维护工友权益 建立专门机构,培育专职律师,构建农民工维权体系 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创就业培训新途径 关于农民工社会融人的探索 微软“潜力无限(UP)”项目外部评估报告附录 政府、企业和民间伙伴关系视角下的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与就业研讨会纪实 第一单元 农民工的流动、工作与生活 第二单元 进城农民工工作和生存的基本政策和环境 第三单元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作用 第四单元 企业与国际组织对进城农民工的支持与帮助 自由讨论 农民工社会融入趋势的展望 第五单元 微软合作者工作交流
上篇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工作与生活 当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状况 四关于人力资源配置的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如果能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这种配置本身就会有巨大的收益。总的来看,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更倾向于采用政府指令和制订计划的方式配置人力资源,改革开放以后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的方式配置人力资源。 从这个角度看,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的城乡分野的户籍制度,本质上就是对城市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一种配置。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其原因主要是担心过多的城市人口会加重粮食的负担,担心没有足够的农业劳动生产者,食品供应会出现短缺。尤其是在经历了1959~1961年的三年粮食饥荒以后,就更加坚定了将多数人口配置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决心。 在一段时间里,我们甚至采取了反城市化的策略,试图将更多的人口迁入农村。例如,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曾动员数以万计的城市居民迁移到农村。再如,“文化大革命”期间,动员和安排千百万知识青年、国家干部从城市迁往农村。总之,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城市和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倾向就是试图最大限度维持较多农村人口和较少城市人口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放松了对农村人口流人城市的限制,中国才开始从人口的城乡逆向流动转变为城市化的正向流动。尤其是在1982年以后,由于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的经济政策,农民工流入城市骤然增多,从此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民工潮”。 从宏观结构的角度看,大量农民工流人城市,表现为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迁。农民工流入城市并不是政府计划运作的,而是农民工自主的一种选择。对于农民工的市场型流动,笔者曾在四川、重庆地区十余个县对外出农民工的家庭做了问卷调研。
无
读完了再写!
在当当买书很明智
观点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