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静寞夕阳

叶敬忠//贺聪志 社科文献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社科文献  

作者:

叶敬忠//贺聪志  

页数:

484  

Tag标签:

无  

前言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必然。我国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规模远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更庞大,独特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与之相联系的户籍制度,使得上亿农村务工人员只能“城乡两栖”、“无根飘零”,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农村地区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方式,而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青壮年劳动力别乡离土、长期在外,必然会动摇家庭养老的基础,影响到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由于子女的外出,农业生产、照看孙辈、人情往来等重负都压到了留守老人身上,导致很多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令人堪忧。留守老人问题、尤其是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能回避的沉重话题。  然而,长期以来留守老人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尽管近年来开始有部分媒体报道、有少量研究涉及,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还只是基于二手资料的推断或简单的定性描述,非常缺少建立在深入调查基础上的系统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自2006年11月组织并开展了“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力图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对留守老人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诠释。  本研究在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输出最为集中的五个省份,即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和四川省,各选择一个县,每个县选取两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一个行政村,共计十个行政村作为研究社区。实地调研采用了问卷、个案深度访谈、半结构访谈、小组访谈法,完成了每个调查地点的社区概况、留守老人和非留守老人的问卷与案例、留守老人相关群体的小组访谈以及县、村干部访谈等,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另外,研究还设计了对在北京市的务工人员的调查,以考察外出务工子女视角的留守老人问题。  本书所呈现的是该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介绍,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子女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的现状与所受影响,包括对留守老人群体的人口学特征与留守原因的分析,以及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劳动负担、代际关系、隔代监护等角度对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全面展示和子女外出务工对这些方面所产生影响的分析;第三部分为留守老人的应对策略与社会支持,分别从留守老人自身能动地应对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以及外部对留守老人的支持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是留守老人群体的多元性分析,从地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空巢与非空巢、是否隔代监护以及居住安排七个维度论述了留守老人群体内部的异质性;第五部分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对留守老人问题进行了审视,包括外出务工子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非留守老人及其他角色;第六部分是专题讨论,对实地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与留守老人相关的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我们希望本研究可以全面、深入地展现农村留守老人的真实生活世界,揭示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产生的影响,表达留守老人的现实需求,提出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干预行动。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老人群体的关注和关心。希望本书可以为从事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学术参考;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者以及从事农村老年人工作的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政府和社会制定社会政策和采取干预行动提供依据和参考。本研究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继续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由叶敬忠教授主持,参加人员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是贺聪志、王伊欢、张克云、李春艳、赵勇、安苗、陈世栋、呼占平、范旸、吴惠芳、杨照、潘璐、饶静、那鲲鹏、黄颖、刘娟、辛允星、刘鹏、张亚鹃、赵康、王奕、孟祥丹、田坤、梁振华、刘剑鹏、李伟军。本书是课题组成员历时一年半的集体研究成果。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异常艰辛。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世界极其复杂,这一特殊群体不仅自身存在性别、年龄、是否丧偶、是否监护孙辈等不同特征,其外出和不外出子女的数量、关系、居住安排、是否分家、外出特征等也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些牵涉人口、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缠绕,不能简单地加以分类,更难以找出清晰的脉络。或许正是因为老年人问题的复杂性,国内外关于这一群体深入的实证研究不多,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文献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从概念界定、研究设计开始就陷入了重重困难。我们用了数月的时间来查阅资料、进行研究设计,尤其是在2006年的寒冬,大家挑灯夜战,共同斟酌、讨论、争论,经历了一遍遍修改,最终才确定了研究方案。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实地调查才是更大的挑战。每到一个调查地点,组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多个群体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了更能贴近和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大家吃住在农户家里,每天起早贪黑,步行穿梭于各个分散的村庄和住户之间,忍受着炎炎烈日、蚊虫叮咬和水土不服带来的各种困扰和煎熬,随时提防被狗咬,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重负超乎想象。尤其是对每位老人的调查时间平均需要长达三个小时左右,老人群体极少有人会说普通话,方言加上老人因疾病、听力、智力等退化造成的特殊沟通障碍让每个调查人员苦不堪言,对高龄老人进行调查更为困难,一个简单的问题往往需要扯开嗓门重复多遍。当结束调查、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时,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苦涩,发出的声音都已沙哑。实地调研结束后,课题组立即开始了问卷整理核对、录入、数据输出、讨论研究发现、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及讨论与修改工作。整个研究过程也是对每个课题组成员毅力、耐心和责任心极大考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家有过疲倦和劳累,有过困惑和挣扎,有过争论甚至是冲突,但最终达成了共识,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也更加清晰、更加深入。正是课题组所有成员团结一起、夜以继日的辛劳和付出,才使得我们的研究成果得以及时出版,在此对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工作表示感谢!  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118)、中国农业大学“985工程”中国农村政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以及德国EED基金会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在调查过程中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的省、县、乡、村的各级干部,尤其是不分白天黑夜、雨天晴天,带领我们走村串户访问农民的村干部们;也深深感谢尽己所能为我们提供饮食住宿条件的所有农户,以及为我们充当“翻译”的众多村民!  我们要真诚感谢所有接受过我们调查的留守老人、非留守老人、务工人员和其他村民。我们尤其要感谢我们的研究对象——留守老人。所到之处,这些或在家操劳,或行走路上,或忙碌于田间地头的老人无不对我们的来访表示欢迎。他们放下手中的农活,热情地端茶倒水,不厌其烦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还在结束后往我们的手里塞满吃的、为我们指引道路。这些老人生活俭朴、拮据甚至贫困,从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甚少,或者根本就分文皆无。他们一边要佝偻着身躯劳作于阡陌之间,一边还要拉扯着孙男孙女,再次经历抚养过程的劳累。他们在默默操劳的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与担忧、生活的各种压力以及孤独与寂寞的煎熬。出乎意料的是,老人们在说起这一切时竟都神态平静、淡然置之,语气中充满的是对外出子女的体恤和理解,极少有对现实生活的抱怨。只有当被问及自己卧病在床的照料情况、独守在家是否孤单时,这些面容沟壑纵横、布满沧桑的老人才会蓦然沉默、表情僵凝,背过身去,有的形单影只的女性老人已经在擦拭眼角。试问,谁愿意自己辛劳一生,最终却落个“老无所养”?谁在残年没有对儿孙绕膝承欢的天伦之盼?而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所表现出的对现实生活的隐忍和挣扎,对子女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虽努力掩饰却依旧从目光中流露出的苦涩与无奈,以及被家庭、社区、政府和社会忽略和遗忘的现实,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受震撼,心情因此而负重,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陷入了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的思考。  人们常常用“夕阳”来比喻老年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农村留守老人毫无怨言地苦守田园、默默老去,同时又在竭尽所能释放所有余热和能量的现状,更应该被喻作“夕阳”,他们是静默的、寂寞的“夕阳”。正是基于这样的隐喻,本书最终定名为《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本书想传达的是,农村留守老人这种群体性的隐忍和沉默,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对美好晚年和安享天伦的诉求,他们只是把所有的渴盼都深埋在了心底,不料却因此变得更加弱势。面对记忆中熟悉的留守老人们,我们只能以此书来回报他们!

内容概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子女外出务工,必然导致留守农村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子女角色的缺位,从而动摇家庭养老的功能。很多农村留守老人不但基本的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需要承受繁重的劳动负担和教养孙辈所带来的各种压力,需要自己应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由此引发了留守老人经济贫困、照料缺失、精神孤独、安全隐患大、劳动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农村老年人是社会人口中的一个弱势群体,而农村留守老人则由于社会转型过程所造成的结构性断裂变得更加弱势。 本书以若干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社区的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对子女外出务工后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与所受影响、留守老人的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留守老人群体的多元性、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老人以及其他相关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展示和分析。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把留守老人的真实生活现状和现实需求呈现出来,以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老人群体的关注和关心,并为相关部门制定社会政策和采取干预行动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简介

叶敬忠,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干预社会学、发展理论、发展规划与社会问题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著作有《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关注留守儿童》、《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发展项目教程》、《社区发展中的儿童参与》、《参与•组织•发展》、《农村发展研究(上、下)》、《国际发展项目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与创新》、《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Processes of Enlightenment—Farmer Initiatives in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部分 研究介绍 1.研究设计 2.文献综述第二部分 子女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3.留守老人的人口学特征 4.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 5.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 6.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 7.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 8.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的代际关系 9.留守老人的隔代监护 第三部分 留守老人的应对策略与社会支持 10.留守老人的应对策略 11.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第四部分 留守老人群体的多元性 12.不同地区留守老人的差异 13.不同性别留守老人的差异 14.不同年龄段留守老人的差异 15.不同婚姻状况留守老人的差异 16.空巢与非空巢留守老人的差异 17.是否隔代监护留守老人的差异 18.不同居住安排留守老人的差异第五部分 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老人 19.外出务工子女视角的留守老人 20.留守妇女视角的留守老人 21.留守儿童视角的留守老人 22.非留守老人视角的留守老人 23.其他角色视角的留守老人第六部分 专题讨论 24.全球化技术与留守老人 25.留守老人的互助与合作 26.留守老人与贫困 27.留守老人与疾病 28.丧偶留守老人 29.留守老人与宗教信仰 30.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两难选择 31.留守人口与社区公共空间 32.留守人口社区支持的文化束缚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导言  农村留守老人作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伴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已经成为我们今天不能回避的沉重话题。但迄今为止,留守老人群体依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关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盲区。为此,自2006年l1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组成了“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课题组,从多个侧面和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和考察了当前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留守老人的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留守老人群体的多元性、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老人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主题。该导言部分是对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的摘要.  一 子女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一)留守老人的人口学特征  留守老人样本主要以低龄和中龄组老人为主体,高龄老人比例较小。留守老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非常低,普遍在小学及以下水平。约三成的留守老人处于丧偶状态,其中女性留守老人的丧偶率明显高于男性。留守老人在劳动和经济活动方面的参与程度非常高,八成的留守老人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留守老人家庭主要以隔代家庭、夫妻家庭和独居家庭为主,子女外出导致留守老人的家庭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隔代化和空巢化趋势,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比例都分别达到了半数左右。七成以上留守老人有同住子女外出,并且半数以上的留守老人的同住子女已全部外出,目前身边尚留有同住子女的留守老人不到三成。半数以上留守老人与所有子女均已分家,外出者主要为已分家子女,四成以上留守老人有不分家子女外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静寞夕阳 PDF格式下载



很详细的一本书。


这本书不错,为我写有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论文带来了些灵感。


第一次买这本书,质量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