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研究 2006年秋季卷 总第4期

周晓虹,谢曙光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周晓虹,谢曙光 著  

页数:

231  

前言

  作为新兴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研究”( China Studies)可以看做是1949年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横空出世所引发的一种必然的学术反应。而当1978年由改革开放所引发的“第二次革命”兴起之后,这门首先发端于“西方”的学术至少在如F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研究阵容不断壮大,尤其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加入了对其生活其间的社会的研究;二是逐渐脱离冷战时期作为“中国观察学”所带有的实用主义倾向和意识形态的束缚,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并在近十年以来显示出走向繁荣的迹象。  不过,考虑到“渐进式改革”所引发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景观的剧烈变迁,考虑到中国社会空间固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它的尚不确定的“复兴”可能造成的对于其本身和整个世界的同样不确定的影响,我们不能不承认,作为科学的“中国研究”似乎才刚刚起步。与这个巨大有机体浓缩了19、20和21三个世纪,凝聚了农业、工业及“后工业”三种社会的博大厚重相比,与它的庞大人口及其散发的无尽能量相比,与它的让人兴奋又令人困惑的矛盾性相比,现有的中国研究依然显得单薄、单调和单纯,从能够切近它的适当的研究方法,到足以解释它的经得住验证的理论,都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从对于其制度和状况的具体描述,到对于其文化和哲学的抽象归纳,也依旧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

内容概要

  《中国研究NO.4》有主题研讨:中国农村研究;研究论文;书评与随笔。《中国研究》是关于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  《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于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书籍目录

发刊词中国农村研究专题从村落的对外关系反思农村研究方法论的几个范式杨德睿集体主义的传统与再造杨渝东村政瘫痪:其中的腐败、民怨与抗争——山西省郭村的个案研究程平源后税费时代下的村政谢燕清论文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行动逻辑——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李永刚中国组织中的可信赖感研究——一个社会网视角的分析罗家德戚树诚赫曼?W.史密斯城市化与宗族变迁——以深圳凤东社区为例周大鸣孙箫韵国家与社会的博弈空间——创建初期的居委会的社会属性及其国家化郭圣莉中国劳工问题——一个新的评估陈佩华渐入圣域:虔信徒培养机制之研究卢云峰书评时空位移中民族性的迷失——从《自我的他性》所想到的岳永逸英文目录与摘要稿约

章节摘录

  中国农村研究专题  集体主义的传统与再造杨渝东  在2006年5月南京大学的“新农村”调查活动中,我担任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调查组的带队老师。按照活动“一个名村对应一个非名村”的总体调查设想,我们组选择了邻近华西的三房巷村作为对照村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让我们在看与听的时候,不断思考两个村的相同与不同。初与村民接触,让我们感觉有意思的是,在这两个已完全看不到农田,摸不着村落边界,城市化外观格外醒目的村庄中,很多村民还在用“我们队”、“大队”、“集体”等词汇来描述他们的生活。这让我们在几乎感受不到丝毫农村气息的村庄里,强烈地意识到眼前的地方曾经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交谈的人曾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些农民对他们早已消逝的村庄还有清晰的记忆。在三房巷村,当我们向随意碰到的一个中年村民询问该村原来的土地边界时,他不假思索地就给我们在纸上画了出来,并如数家珍地指出东南西北又各与哪几个“大队”相毗邻。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这些村民对于农业集体时代的记忆,实际上与他们仍然在进行着类似于“集体主义”的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也意识到,要真正理解这两个村庄,他们曾经经历、现在正在经营的“集体主义”是关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研究 2006年秋季卷 总第4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