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袁易明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袁易明 主编  

页数:

296  

Tag标签:

无  

前言

深圳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经济特区研究的高校之一。1983年,成口深圳人学特区经济研究所,1996年,更名为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200l年正式组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并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也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中唯一以研究经济特区为宗旨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入21世纪,经济特区在我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现象,需要我们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我们将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坚持经济特区研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把经济特区研究从一种形式研究延伸到多种形式研究、从国内经济特区研究延伸到国外经济特区研究,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经济特区研究的新局面和新境界。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和较大影响的经济特区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资料信息中心。

内容概要

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特区的研究,我们特主办了《中国经济特区研究》集刊。 “经济特区”的名称是我国的首创,因为在我国建立经济特区之前,世界上还没有这个称呼。然而,世界上经济特区问世和发展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经济特区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得到蓬勃发展,至今风靡不衰。所谓经济特区,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的地域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特殊管理体制,以此实现特定经济目标的特殊区域。从世界和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情况看,经济特区主要有五种发展模式:(1)贸易型经济特区,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等;(2)工贸型经济特区,如出口加工区、自由工业区、保税区等;(3)科技型经济特区,如科学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4)综合型经济特区,如中国的深圳、巴西马瑙斯自由贸易区等;(5)跨境型经济特区,如欧盟、东盟等。就整个中国内地而言,除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上海浦东、天津滨海7大综合性经济特区以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设立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设立了15个国家级保税区,自2000年后设立了59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05年来又设立7个国家级保税港区。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特区已从一种形式到多种形式,从沿海到内陆,甚至西安、成都、乌鲁木齐等内陆和边远地区都设立了不同形式的经济特区。过去我们一谈到经济特区,就是指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冠名为“经济特区”的5个经济特区,而其他更具有经济特区属性的各类经济特区则排除在外,这未免太“机械”了。实际上世界经济特区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中国内地几乎具有经济特区的所有主要模式。

作者简介

袁易明,男,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方向带头人,深圳市政府软科学专家委员会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长期致力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主持或承担过研究课题35项,正在主持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开放条件下泛珠三角地区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竞争力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教育部课题),“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源供给研究”(教育部课题),“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研究”(广东省重点学科重点课题),“高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对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广东省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世界国有经济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平等——效率的替代与选择研究等。

书籍目录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 中国所有制改革对效率改进的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与调整 转型时期我国城镇贫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论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 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中国经济特区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研究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程、成就与启示 科学发展观在深圳的实践 老特区新构想 论中国对外开放的递进 中国西部成都都市圈的经济集聚和外向功能效应研究 服务外包的本质及形成机理研究体制借鉴与区域合作研究 借鉴香港体制优势,完善社会基础制度安排 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地缘经济的影响 深港金融合作:理念、定位和路径 深港合作:发展历程与总体评述 试论“c>2+2+1:珠江口—粤港澳发展湾区” ——全球化区域协作时代的一个“东亚发展范式”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日本地方自治体的财政改革及其现状 ——基于制定“关于地方公共团体财政健全化法律”和“三位一体”的改革回顾 中俄经济体制转轨的成效比较及其启示 日本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构造和养老金保险制度的比较后记:关于《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章节摘录

中国经济转型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林毅夫(世界银行 纽约)摘要: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把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作为暗含的前提,但是,转型中国家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不具有自生能力。当所实施的经济政策忽视这一现实时,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痛苦,可能出现有“休克”、无“疗法”的尴尬局面。为此,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经济和发展经济问题时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一个变量不仅在政策制定上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必要发展。这样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明晰其经济职能,避免继续采用扶持不符合比较优势、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使发展中国家能稳定、快速地向发达国家收敛。关键词:自生能力 转型经济 现代经济学 发展战略。

后记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致力于中国经济特区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培养单位。其前身是于1983年成立的深圳大学特区经济研究所,首任所长为著名经济学家、深圳大学原副校长方生教授。中心长期坚持中外经济特区、深圳与珠三角经济、港澳台经济三个方向的研究。中心创办和发起了“中国经济特区论坛”、“中国经济特区研究工作联席会议”等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已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成为了一个特色鲜明的重要学术和政策研究机构。《中国经济特区研究》是由我中心主办、定期出版的理论刊物,着重反映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与中国经济特区建没的重大理沦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本刊主要栏目有特约专稿、热点探讨、比较与借鉴、专题综述(或调研报告)等。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8年第1期)》着重反映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与中国经济特区建没的重大理沦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本刊主要栏目有特约专稿、热点探讨、比较与借鉴、专题综述(或调研报告)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