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报告

苏振兴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苏振兴 编  

页数:

324  

前言

刚刚过去的2008年,拉丁美洲形势所发生的变化总体上是令人鼓舞的。拉美国家政治局势保持稳定,不少国家顺利地举行了大选或地方选举,为各国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拉美地区经济比2007年增长4.6%,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连续6年平均5%左右的增长;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5300亿美元(第三季度末),各国财政状况普遍好转。持续的经济增长使社会形势不断改善,全地区贫困发生率降至33.2%,比2002年(44%)降低约11个百分点。地区内部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多元化的外交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8年也是拉美地区形势发生转折的一年。第三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拉美的不利影响逐步加深,拉美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急剧恶化;预计2009年拉美地区经济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从而意味着自2003年以来的经济扩张期的结束。不过,在前6年经济较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当前拉美国家应对国际危机的能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08~2009)》将向读者系统展示拉丁美洲2008年发生的新变化,并对2009年的前景作出预测。为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本书的内容,我们对其中几个主要部分的观点做个简要介绍。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在新年伊始向广大读者推出的第八份有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形势状况的年度报告。  本书对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诸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做了系统介绍.对该地区相关国家的热点及焦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各国2009年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  本书以拉丁美洲的能源为专题,对中国与拉美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合作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书汇集了国内拉美问题研究专家和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全面了解当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形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苏振兴 男,1937年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专业。1964年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拉丁美洲研究所和拉美局工作,1974-1977年,任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文化专员,1981年随拉丁美洲研究所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1982-1985年)、所长(1985-1996年), 《拉丁美洲研究》杂志主编,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中国拉丁美洲历史研究会顾问,等等。
主要著作有:《苏振兴文集》(独著)、《巴西经济》 (主编)、《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主编)、《拉丁美洲史稿》第三卷(主编)、《走向21世纪的拉丁美洲》 (合著)、《发展模式与社会冲突——拉美国家社会问题透视》(与袁东振合著)、《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主编)、 《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主编)等。

书籍目录

前言 主题报告 2009年的拉丁美洲——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机遇专题篇 拉美对外能源合作政策调整及对中拉能源合作的影响  巴西开发生物能源的经验、教训  拉美地区的能源合作及其特点  外国石油公司在拉美的直接投资  拉美石油、天然气统计资料 综合篇 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治形势 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形势 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社会形势 200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外交形势国别和地区篇 阿根廷  巴西  哥伦比亚  哥斯达黎加 古巴  厄瓜多尔  海地  墨西哥  尼加拉瓜  秘鲁  多米尼加  乌拉圭  委内瑞拉  加勒比地区附录1 统计资料 附表1 GDP及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附表2 拉美地区GDP与人均GDP  附表3 国际收支 附表4 外国直接投资净额 附表5 外债总额 附表6 居民消费价格年度变化率 附表7 公开失业率(年度平均失业率)  附表8 拉美18个国家的贫困和赤贫指数(1990-2007)  附表9 拉美18个国家的收入集中度指数(1990-2007)  附表1O l7个国家的社会保障覆盖率1990年-2002年和2006年  附表11 20个国家的部分社会发展指数(1980-2010)  附表12 中拉贸易统计 附表13 中拉非金融类外国直接投资统计附录2 大事记 2008年拉丁美洲大事记

章节摘录

专题篇拉美对外能源合作政策调整及对中拉能源合作的影响 一 拉美对外能源合作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在拉美对外能源合作政策的调整中,从调整目标和具体内容看,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国家:第一类国家包括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第二类国家包括墨西哥、巴西、秘鲁和哥伦比亚。前者对外能源合作政策的调整幅度较大,强调政府对能源产业的控制力,提高了能源合作税费;后者的政策相对保持连续性,有限制地实施对外开放。从政策调整的具体时间上看,主要集中于2001-2007年期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对外能源合作政策的调整可分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001-2007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推行能源产业私有化和对外开放为特征,而第二阶段主要以加强国家对油气资源的控制权为政策取向。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拉美油气生产国推行私有化和对外开放的能源政策,但开放程度和具体时间有较大差异。阿根廷是最早完成私有化的拉美国家,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秘鲁4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放能源产业,这些国家能源产业的开放度较高。


编辑推荐

《2009拉美黄皮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08-2009)拉丁美洲的能源》汇集了国内拉美问题研究专家和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全面了解当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形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