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

钟坚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钟坚 主编  

页数:

517  

内容概要

本报告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组织完成的关于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形势的权威性著作。 创办与发展经济特区,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研究经济特区具有独特的价值。 本报告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时代背景,以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特区为事实根据,考察了中国经济特区(包括台湾地区的经济特区)创办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了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教训,分析了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透视了中国经济特区未来发展前景。 本报告特点主要有:一是以经济特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以探讨经济特区产生、发展及其运行的规律,研究中国经济特区从酝酿、创办至今的历史;二是研究范围从经济特区一种形式到多种形式,不仅研究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及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综合型经济特区,而且研究了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型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工贸型经济特区)和保税港区(贸易型经济特区);三是把台湾的经济特区纳入本书研究范围,系统地介绍和研究了台湾加工出口区和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主要经验;四是运用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最新统计数据,数据完整,信息量大。

作者简介

钟坚,1965年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主要从事中外经济特区和港澳台经济等领域的研究。独立撰写出版《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深圳与香港经济合作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台湾经济性特区的发展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大试验:跨世纪的中国经济特区》(武汉出版社,1995)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美国世界日报、CSSCI等转载或收录近30余篇。主持完成10余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获多项省市科研优秀成果奖。社会兼职: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软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中国经济特区创办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海南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保税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调研报告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发展调研报告台湾加工出口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台湾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经济特区创办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二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  所谓经济特区,是指主权国家或个别地区在其境内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开放政策和特殊管理体制,以此实现特定经济目标的特殊区域。从世界和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情况看,经济特区主要有五种发展模式。  (一)贸易型经济特区  这是一种以减免关税为主要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外贸、外轮和各种商品,发展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特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自由关税区、自由边境区、自由银行区、自由保险区、自由企业区和海关仓库等均属此类。中国内地的保税港区、香港自由港、澳门自由港、台湾自由贸易港区都属于此种类型。这类经济特区是一种在国际航海线上条件优越的港口国家或地区,实行特别的关税管理制度,以促进本国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管理模式。它规定外国商品在该区可以免税进出,自由存储、分类、包装转运和简单加工,借以吸引外国船只和商品进入港区,发展贸易和转口贸易。由于其经营范围主要在商业、金融、保险等流通领域,它往往不能同中心城市或毗邻地区的工业发展有效地协调起来,因而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向附属地区“传播效益”的功能。  中国内地目前设立的12家保税港区就属于这种贸易型经济特区。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有: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税收和外汇政策,在区位、功能和政策上优势更明显。中国内地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与国际上自由港概念接近,不仅在地域范围上大于普通保税区,而且享受港口与保税区的联动效应。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