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公司治理
2009-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高新伟
255
无
河南大学经济学科自1927年诞生以来,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了。一代一代的经济学人在此耕耘、收获。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罗章龙、著名经济学家关梦觉等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留学日本的著名老一辈《资本论》研究专家周守正教授从香港辗转来到河南大学,成为新中国河南大学经济学科发展的奠基人。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以后,周先生率先在政治经济学专业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河南大学于1981年首批获得该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79年,我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门的《资本论》研究室。1985年以后,又组建了我校历史上的第一个经济研究所,相继恢复和组建了财经系、经济系、贸易系和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经济学院。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经济学类全部4个本科专业、18个硕士专业、3个博士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省级重点学科点、2000多名师生规模的教学研究机构。近30年中,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且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培训了大批专门人才。
本书主要对近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运行情况进行介绍,并对制度设计与运行情况之间的差异进行说明。由于公司制度在近代中国有一个逻辑演进的过程,治理机制的变化较大,为了更好地把握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书中将近代公司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有代表性的公司的治理机制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近代公司治理进行总体评价,并揭示近代公司治理在总体上失效的根本原因。本书的最后,对公司治理在中国成功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性探索,认为制度创新应基于中国国情,以集体主义取代西方的个人本位。而其关键点则在于人民公告的培养,因为任何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背后都有道德方面的诉求。
高新伟,1969年生,河南商水人,1993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文博学院,取得历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师、河南大学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主要成果:在《天津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并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导论 一 基本概念界定与选题意义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不足 三 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应用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公司治理机制(1872-1911年) 一 中国公司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近代中国面临的危机及对“富强”的追求 (二)西方公司的示范效应与华商附股行为 (三)传统民营企业中的公司制因素 二 政府控制下的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企业 (一)公司制度的移植与官督商办模式的选择 (二)官督商办企业的制度安排 (三)官督商办企业中的官商矛盾 (四)多元权力博弈下的官商合办企业 三 清末民营公司的初步实践及其治理机制 (一)清末国家工商政策的调整及《公司律》的颁布 (二)清末民营公司的发展状况 (三)清末民营公司的治理机制第二章 民国中前期的公司治理机制(1912-1936年) 一 投资环境的变化与私营经济的扩张 (一)投资环境的变化 (二)私人资本的扩张 (三)私人资本投资近代公司的状况 二 近代家族公司的治理问题 (一)核心家族的利益保障机制 (二)家族内部的利益调节 (三)中小股东的权益保障 (四)企业集团法人控股治理的探索 三 北洋政府时期官僚参股公司的治理问题 (一)官僚投资近代企业概况 (二)北洋政府时期官僚资本投资公司的治理机制第三章 民国后期的公司治理机制(1937-1949年)第四章 近代公司治理机制的总体评价与分析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公司治理机制(1872—1911年) 晚清时期,在外国公司的示范效应下,经过商人与政府的博弈,先后产生了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几种公司形式。由于传统政治的影响,这些公司在进行经营时,并没有完全按照西方公司的模式进行治理,并出现了种种弊端。不过,问题的出现,也对公司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创新。 一 中国公司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公司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并非中国经济逻辑发展的结果,而是通过移植西方的制度实现的。“中国初无公司之名,公司之法创自泰西。”近代公司在中国的产生,是在西方公司的示范效应下,进行移植的结果。当然,公司制度的移植,是以特定的历史条件为背景的。只有深刻地理解这一背景,才能更好地把握公司制度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其治理特点与不足。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