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谭琳,姜秀花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谭琳,姜秀花 主编  

页数:

983  

前言

在中国妇女研究会成立10周年之际,《妇女研究论丛》作为学会会刊推出这本学术文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镌刻着时代发展与中国社会变迁中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足迹,也蕴涵着中国妇女/性别研究之花徐徐绽放中的明艳。10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日臻完善,保障民生、促进公平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在这一背景下,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男女平等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妇女发展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促进妇女发展各方面政策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这些积极的进展既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妇女组织的不懈推动,也与妇女/性别研究者基于严谨的研究而进行的积极倡导密不可分。中国妇女研究会在推动妇女/性别研究纳入社会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主流,促进妇女/性别研究成果社会转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妇女研究论丛》作为该会会刊,已经成为中国妇女/性别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记载了这10年来妇女/性别研究学术视野的不断扩展、研究主题的日益丰富、研究方法的更加科学,以及学术队伍的成长与壮大。

内容概要

这本文集是对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妇女研究论丛》近5年来登载的优秀研究成果的集中再现,反映了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在学术视野、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发展变化。既呈现了妇女研究者对北京《行动纲领》关切领域的一贯关注,也凸显了学者与实际工作者对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现实问题的深刻省思,特别是对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分析,充分体现了研究者敏锐的学术洞见和真切的人文关怀,以及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作出的知识贡献。该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推动中国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进程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妇女/性别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 两性和谐的哲学理解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从男性气概的改造到促进男性参与 劣势积累与制度公平 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 社会性别主流化:香港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经验及启示 将妇女/性别研究纳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 中国高校女性学制度化模式分析 中国女性学的学位教育 女子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回顾 社会性别与法学研究 关于高校女性文学课程建设的理论思考 本土策略与方法:文学专业方向中妇女/性别学科建设与发展 中国当代性别哲学研究发展 女性人类学发展及其中国本土化尝试[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分析]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情况的制度分析 论中国保障妇女权益法律理念的变迁——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各地实施办法修改为例 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兼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现途径 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公共政策的赋权性分析——中国和韩国国家层面公共政策的比较 “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与社会政策视角分析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差异分析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实施 维护失业女工的生育保险权益——各省区市《失业保险条例》和《生育保险条例》研究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实施过程的社会性别分析——以天津市大港区为例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镇医疗保险改革——以上海模式为例 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转变前后性别利益的比较分析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女职工劳动保护 女职工劳动保护与性别平等——《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专题讨论 福利权利是个人的还是家庭的?——从性别视角看福利供热制度改革与社会公平重建 有关传播法规与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危机社会的性别反思:香港“非典型肺炎”的经验 河北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状况研究[妇女组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 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遇和障碍 “社会中的国家”与妇联的政治资源 NGO话语与民间妇女组织的自我认同 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与农村妇代会组织的异化——基于河南宇县的调查分析, 妇女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状况、问题及建议——四川仁寿县清见柑橘协会和清见果业合作社案例研究 论中国小额信贷中女性的核心地位和妇联的作用 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运动实践探索——“双学双比”活动评估报告 基金会内部控制分析与评价——以“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内部控制分析与评价为例[妇女与教育研究][妇女与健康研究][针对妇女的暴力和性骚扰研究][妇女就业与收入研究][妇女的政治参与研究][妇女与媒介传播研究][妇女与反贫困研究][老年妇女问题研究][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研究]

章节摘录

[妇女/性别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两性和谐的哲学理解二 两性和谐的形态从人类诞生到今天,人类社会经历了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这几个社会形态,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而构成人类社会的男女两性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历了朴素的男女互补、男性统治、女性解放这样几个时代,今天正迈向男女两性融合的时代。不管人类社会是否经历了女权时代或者父权时代,都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男女两性共同繁衍了人类,使人类生生不息。在这一过程中,两性的和谐一直作为人类的永恒追求被渴望着、追求着,人类也一直在寻找和调整着两性和谐的方式。因此,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两性和谐的理解和追求不同,两性和谐的内涵也就不同。在过去,夫唱妇随是一种和谐;在现代,男女比翼齐飞也是一种和谐;在未来,两性融合更是一种和谐。所以,两性和谐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和谐两性关系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基本形态或三个基本阶段:人的依赖性时代,群体本位的“依赖的和谐”;人的独立性时代,个人本位的“独立的和谐”;人的自由个性时代,类本位的“自由的和谐”。人的依赖时代是以群体本位为特征的,这种依赖关系又分为对称型的依赖关系和不对称型的依赖关系。对称型的依赖关系是史前时期男女两性的生存方式,因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人在自然界面前还无能为力,人还受自然界的奴役,人们只有互相依赖,结成某种共同体,才能生存下去。这种共同体最初表现为以血缘为基础的原始共同体(原始群、氏族、部落等)。而在原始共同体中,男女只有采取合理的分工,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此,依据人的生理构造和特点形成了男人狩猎女人采集、男人捕鱼女人纺织、男人守卫家园女人繁衍后代的两性分工格局。在这种分工中,男女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共同为生存而合作和相互依赖,这也许是最适合人类最初的生产活动的组织形式。


编辑推荐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2005~2009)集萃》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里面的资料对我帮助挺大


还行,不过买重了。 当当网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