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语言翻译卷

程祥徽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程祥徽 编  

页数:

711  

字数:

913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澳门是一座语言之城。在土地不足3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万的滨海小城,流通着许许多多语言和方言。有人称它是“语言拼盘”,有人称它是“语言博物馆”。在澳门,流通量最大的语言至少有三大语种(汉、葡、英)、五大方言(粤、闽、吴、客家、普通话)。汉语流通量大,英语流行面广。英语迅速加大流通量与赌业开放、大量操英语的企业和人士涌入小城、城市国际化程度提升的新形势相适应。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必要时使用葡语,葡语也是正式语文。澳门实行中文与葡文并存的官方语言制度,但不实行(也不应该实行)事事皆用双语即所谓“双语化”政策。回归前澳葡政府推行的公务员必须是双语人的“个人双语政策”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被否定,“社会双语政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粤语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言,粤语与其他方言的差异很大,但方言的分歧不构成社会的分裂,各种方言统一在书面形式的普通话(即语体文)之下。普通话享有国语的地位,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正被越来越多的澳门人学习掌握。人少地小语言(方言)多,产生许许多多“语言问题”。中文获取官方地位的问题曾被列为过渡期的三大问题之一,而且贯穿在其他两大问题中,即“法律本地化”、“公务员本地化”都有赖“中文官方地位” 的确立;至今语言使用问题还有待解决,尤其是在立法、司法、政府公文写作等方面,人们希望这类文件能用市民看得懂、听得明、最好具备中国民族风格的汉语文表述。目前,法律语言、公文语言仍然附着大众所不能接受的“葡式中文”的幽灵,人们强烈要求尽快加以清除。

内容概要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是对过去30年澳门研究学术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文选》分社会卷、行政卷、政治卷、法律卷、基本法卷、经济卷,教育卷、语言翻译卷、文学卷、文化艺术卷、历史卷和综合卷,共12卷,每卷一册或多册。语言翻译卷是论述澳门语言和翻译问题的著作选集。所选文章涉及日常生活、学术研究、教学工作、政府行政等各方面,主要反映了不同种类的语言及方言在澳门这座语言之城交流、传播、应用的情况及由此而导致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本卷文章的作者绝大多数都在澳门生活或工作,是语言翻译生活的实践者,深切了解澳门语言翻译的现状,其文章真实地反映了澳门的情况。

作者简介

程祥徽,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香港大学哲学硕士;曾任青海民族学院教授,澳门大学(及其前身东亚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中文学院院长,澳门语言学会创会会长及现任会长、澳门写作学会创会会长及名誉会长、澳门社会科学学会监事长、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修辞学会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历时语言类 澳门开埠前后的语言状况与中外沟通刘羡冰 《澳门记略》反映的澳门土生葡语语音面貌胡慧明 论贡沙维斯著作中清代官话的语音现象朱 斌 清代中文档案中的澳门汉语词汇现象黄 翊 从Avo-gong说起——对澳门语话剧中澳门语的透视汪 春第二篇 粤语研究类 广州话和汉语史研究蒋绍愚 浅论港澳新词语的产生与使用龙裕琛 音节繁冗曳长夹缠——澳门的音译地名老志钧 粤语的“据由”助词初探丁思志 粤方言字的优化邓景滨第三篇 翻译理论类 澳门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张美芳 王克非 翻译的神话与语言的政治吴志良 试论翻译对中葡文化交流的影响孙成敖 是“两道手”还是“接力赛”?是“解构”还是“重构”?——庞德《神州集》的再思考杨秀玲 翻译风格与翻译单位、标准和方法王德春 璀璨的中华文学遗产通过翻译焕发出现代主义异彩——美国诗里的古典汉诗杨秀玲 葡萄牙语与汉语称谓形式刍议崔维孝 从澳门的法律翻译看如何处理不同文化异质同构现象李长森 澳门葡文法律中译用词研究龙裕琛第四篇 语文教学类 甲骨三题冼为铿 澳门早期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及其特点赵永新 澳门地区普通话(汉语)教学特点初探许亦峰 教授葡国学生学习中文的一些体会邓思平 对葡萄牙人和土生葡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方法俞 翔第五篇 语言生活类 谈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中文使用问题冼为铿 论港式中文黄坤尧 词尾“性”在现代中文的滥用老志钧 从命名看澳门土生葡人的文化特征黄 翊 学好葡语为我所用魏美昌 澳门多语多言现象的文化语言学思考杨启光 跨文化传意中的几个问题盛 炎 港澳博彩用语研究邵朝阳 澳门街道名称的文化内涵祝秉耀第六篇 风格语体类 风格的要义与切分程祥徽 语体风格问题的思考丁金国 论现代汉语语体的互动邓骏捷 澳门公文与内地公文的比较研究陈合宜 陈满祥 从实例看澳门公文的流弊与规范张卓夫第七篇 政策规划类 澳门的三语流通与中文的健康发展——兼评CHINGLISH 程祥徽 刘羡冰 语言规划与澳门的社会语言调查王培光 法律中译与中文法律体系之意义谭剑虹 (Goncalo de Amarante Xavier) 一项引人注目的语言计划——读《澳门语言论集》札记毕谨畅 语言规划的回顾与前瞻——兼谈澳门语言学会对语言规划工作的贡献谭汝为 澳门的中文回归之路——兼读《中文变迁在澳门》郭济修4附录 澳门语言学研究回顾与思考程祥徽 邵朝阳语言学文献目录程祥徽 王 卉

章节摘录

  我们说澳门语像“洋泾浜语”,但它并不是“洋泾浜语”,而如巴塔亚所说,是一种“克里奥耳语”。“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都是“混合语”。他们都有某种共同的特点,即:“一种语言远涉重洋,立足异域,或者作为特殊语言使用于有限的范围,或者在那里落地生根,在这个过程中,它必定和当地语言发生密切的关系,结果在基本保持原有素质的条件下使自己增加一种变体。”①但它们又有不同层次的区别。 “洋泾浜语”是指“……本地人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的外语”,因而只是“当地人没有学好的外语”,“它没有把它作为本族语的使用者”。②它只在“两个没有共通语的人们之间为了沟通的目的而发展起来”,因此“它不是任何人的母语”。③当洋泾浜语“通过有子女,并为一起抚养子女的夫妇所使用”而“具有本土使用者”,当它“不再是以有限的社会功能,仅作为一种交际语(contact language),而被要求以应付逐渐扩大的社会需求时,便称为克里奧耳语(Creole language或creole)”。在澳大利亚、拉丁美洲海地、新几内亚、夏威夷,都有由洋泾浜语变成克里奧耳语的情况,有的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民族语言,如新几内亚等。  正如上文所说,即使从《澳门记略》的出版年期算起,澳门语的存在,至今也已接近三百多年。它最初也许仅作为一种交际语而产生,但此后代代相传,不仅成为土生族群生活用语,也以书面形式用以写信、作诗、表演喜剧或戏剧等。例如,在土生葡人J.F. 马尔格斯·佩雷拉(.MarquesPereira)编著的《大西洋国》(To-Ssi-yang-Kuo 1863。1866,Lishoa)杂志中,便登有两批用澳门语记录的土生民歌“Folk-10re Maguaista”,斯拉勒.潘施(Slara Panch)在1865年3月3日用澳门语写给宁·米格拉(NhimMiquela)的书信,以及一位土生诗人米朗达·依·力玛(Miranda c Lima)用澳门语写的诗歌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语言翻译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