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德] 马克斯·韦伯 著,[美] 斯蒂芬·卡尔伯格 英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德] 马克斯·韦伯 著,[美] 斯蒂芬·卡尔伯格 英译  

页数:

386  

译者:

苏国勋,覃方明,赵立玮,秦明瑞  

Tag标签:

无  

前言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成名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下简称《新教伦理》)的中文新译本,是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斯蒂芬·卡尔伯格2002年新版英文译本并参照德文原文翻译的。《新教伦理》德文初版于1904~1905年问世,修订版于1920年刊行,由帕森斯翻译的英译本于1930年出版,根据这个英译本由于晓、陈维刚等翻译的该书的中文全译本于1987年出版,此后2007年又有台湾学者康乐、简惠美同样根据帕氏英译的中译本在国内出版。既然已有两个中文全译本出版在先,何必再重做一个新译本于后呢?或者说,这个中文新译本有什么必要性呢?  简单说来,主要是由于不同中译本所根据的两个英译本具有不同特点,可以扩展读者的视野,兼收并蓄地从不同方面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帕氏的英译本对韦伯思想传播到国际学术界可说居功至伟,多次在美国被再版重印并被转译成不同文字在各国流传。然而帕氏译本的目的主要是为学术研究,阅读对象是针对谙熟西方文科经典的专业学者和在校大学生,而卡尔伯格的译本是针对身处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读者,他们囿于时代和条件的变迁而对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明史的兴衰过程无暇深入探寻,为此卡氏译文在力求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尽力照顾到可读性和便于理解性,不仅对原著内容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学术概念、术语作出了比较详细的注释,而且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文化典故给出了解读,还对韦伯行文中简略提及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和地点做出了校勘和说明。

内容概要

韦伯的《新教伦理》一书出版迄今已近一个世纪,它是20世纪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之一,也是社会科学中引起广泛争议的著作之一。在将近70年的时间中,韦伯那具有无穷影响力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又有了一个新版英译本,译者卡尔伯格是世界知名的韦伯研究专家。卡尔伯格的译文优美而又严谨,为我们呈现了韦伯这部关于宗教和经济的经典研究的出色译本。在第三版英译本中,卡尔伯格尽可能地保留了韦伯的写作风格,并给出了他自己的精密描述和因果推断。他对韦伯作品中的词汇进行了标准化,从而促进了人们对韦伯作品的理解。
此次中文版的翻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社会理论家苏国勋先生领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老中青三代共同努力,并参考德文原著,在比较三联版和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版的基础上,历时三年译出。译者们本身在这一领域有多年研究,他们根据国内和国际上关于韦伯研究的最新发展,澄清了长久以来人们对韦伯一些概念的误读。这项权威的和可靠的学术工作,将成为社会科学中韦伯译著的一个里程碑。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与涂尔干、马克思一起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斯蒂芬?卡尔伯格(Stephen Kalberg)
国际公认的韦伯研究专家。波士顿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哈佛大学

书籍目录

中文新译本序言/苏国勋
英文新译本序言/斯蒂芬?卡尔伯格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绪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上篇 问题
 第一章 宗教归属和社会分层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第三章 路德的“天职”概念
下篇 禁欲主义新教的职业伦理
 第四章 现世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
  A.加尔文宗
  B.虔信派
  C.循道宗
  D.浸礼运动诸教派与教会
 第五章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绪论》注释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注释
《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注释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词汇表
姓名索引
主题索引

章节摘录

  路德相信,他的天职观念来自《圣经》的权威,但一般而言,《圣经》的权威实际上青睐的是经济传统主义。特别是《旧约》从未表达过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程式化道德的观念。在《旧约》的经典先知书里找不到天职概念,而在别处也仅在零散不全的篇章里可以看到这一概念。有一个非常类似于天职观念的宗教观念被严格限定在以下意义上进行表述:每个信徒都必须安守自己的“生计本分”,而让不信上帝的人去追逐物质利益。这就是《圣经》里所有那些直接论述职业的篇章的意思。《塔木德》在这一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但这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缺口,而不是能从根本上摧毁这一观念的缺口。耶稣的立场,以古典的清明,清楚地体现在古代近东的典型祈求中:“请赐给我们今天的食物。”进而,在耶稣的教诲中拒斥现世如其所是的激进要素的出现,诸如在[所有制的罪恶]这一概念中所表明的,排除了现代“天职”观念与耶稣个人有任何直接联系。  在基督教的使徒时代,正如在《新约》里以及特别在圣保罗的著述里所表述的,在人们世俗职业里的天职的概念,要么被视为无关紧要,要么像在《旧约》里那样,基本上被视为经济传统主义的方式。最初几代基督徒满怀着对世界末日的期望,这一期望应对这一无关紧要和这一传统主义负责:因为所有的变化都有待主的降临,所以虔诚者只有希望仍然待在原来上帝召唤他时所在的地位和职业里——并继续像过去一样劳动。以这种方式,信仰者就不会陷入赤贫,从而给其他信仰者同伴增加负担。并且,最终,等待的时期只会持续短暂的时间。  路德在大约1518年到大约1530年这段时间的思想发展中,开始支持经济传统主义,并且日益坚定。他在这段时间里是通过他自己精神状态的棱镜来阅读《圣经》的。”在路德从事改革活动的最初几年里,由于他基本上根据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来理解天职,路德关于现世活动的适当类型的思想被与圣保罗的那种漠视现世的末世论(表述在《新约·哥林多前书》720~24)有内在亲和力的观点支配。路德坚信,处于各种地位的人都可以得救;将重要性赋予人生的这一短暂朝圣之旅中的天职的类型,将是无意义的。因此,路德论证,追求超出自己需要的物质利益,必定是个人缺少上帝恩典的迹象。确实,因为追逐利益显然只有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才可能,所以这一追逐必然被视为毫不含糊的丑恶行为。”  随着路德自己日益涉足世俗事务,他对在一项天职中工作的意义的评价也日益增高。与此同时,他逐渐越来越将每个人特殊的天职视为上帝对这个人的一项具体旨意:某一特定位置所义不容辞的任务必须予以履行,因为神圣的天意已经将这个信徒置于这一位置。在农民起义[1524~1525]和同宗教狂(Schwarmgeister)发生冲突之后,巧路德逐渐将客观的历史秩序——上帝将个人置于其中——视为神圣意志的直接表现。他日益强调神意力量的作用,尤其是其对生活中彼此不相关事件的影响,这导致他越来越强调神圣意志作为“宿命”的重要性,这是一个证明与经济传统主义相切合的观念:个人从根本上应当待在上帝最初给他安排的天职和地位之中。他在此生中的努力应当仍然限制在他既定的生活情境的边界之内。  因此,由于路德的经济传统主义从一开始就系于保罗对现世的淡漠,所以,他的经济传统主义后来发展成一种对于神意的日益强烈的信仰,将对上帝的无条件顺从”与对个人命运的无条件屈服等同起来。这种思想方法绝不可能使路德在天职中的工作与宗教原理之间建立起一种本质上新颖的联系,或者一般而言,为这样一种联系系统地阐述坚实的理论基础。”教义的纯正乃是路德的教会唯一正确无误的标准,这种纯正本身就妨碍他在伦理领域发展出任何新的观点。对路德来说,这一教义在16世纪20年代的[农民]起义之后就越来越不可更改了。  因而,路德的天职概念依旧与经济传统主义相关联。作为一项神圣的教令,天职是必须服从的东西:个人必须把自己“托付”给它。路德著述中的这一论调压倒了另一种也出现在他思想中的观念:天职中的工作是上帝赋予人的一项任务,或者实际上是唯一的一项任务。”正统的路德宗以后的发展甚至更强调托付给天职这一观念。  就伦理行动而言,路德宗并未涉及关于责任的禁欲观念。因此,任何超越日常生活的程式化伦理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一旦人们认识到路德宗的这一方面与其中心特征相联系,它对伦理行动的消极后果就变得显而易见。路德宗的中心特征是:告诫信徒要服从世俗的权威以及把自己托付给他被赋予的生活环境。这些对服从和托付的告诫在早期阶段构成了路德宗唯一的伦理方面的贡献。“  正如下面当我们转而讨论中世纪的宗教伦理时将予以解释的,路德所阐述的天职观念大部分已经被德国神秘主义者探讨过。[约翰内斯]陶勒尔(Johannes Tauler)[1300~1361]建立了宗教天职与现世天职具有同等价值,而修院形式的禁欲主义的工作与侍奉具有较低价值的原理。”这些立场都来源于他赋予灵魂心醉神迷一沉思冥想地接受圣灵的方式以决定意义的观念。因此,与神秘主义者相比,路德宗以某种方式实际意味着一步倒退。与神秘主义的观点(这经常令人想起部分虔信派教徒、部分贵格会教徒的信念心理)相比,(对路德,更多的是对他的教会来说)理性职业伦理的心理基础变得相对不稳固了。”仍有待证明的是,路德仍然怀疑神秘主义倾向于禁欲主义的自我约束(self-discipline);他将这样的自我约束视为通过善工(good worlks)而获救的一种形式。出于这一理由,路德教会里的神秘主义不得不越来越消退到背景之中。  因此,迄今可以确定的是,路德的天职观念对于我们在此寻求答案的问题[资本主义精神的出现]只有不确定的影响。在此我们不想牵涉更多。”必须注意,这一结论决不意味着路德对宗教生活的革新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事实恰恰相反。然而,我们现在只能看出,路德宗对这一精神展开的意义并不直接来自路德及其教会对现世职业天职的立场。其他新教宗派可能更清楚地建立了天职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联系。现在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是,转向那些以一种比路德宗更直接的方式在实际生活和宗教信仰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教派。  加尔文宗和其他新教教派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所起的显著作用前面已经提到了。路德在[瑞士改革宗神学家乌利希]茨温利(ulrichZwingli)[1484-1531]”的身上发现了一种与他自己“相当不同的精神”,路德的精神传人也特别是在加尔文宗身上发现了这种精神。天主教出于报复心理,从早先直至今天一直都认为加尔文宗是它真正的对手。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斯蒂芬·卡尔伯格的译文优美而又严谨,为我们呈现了韦伯这部关于宗教和经济的经典研究的出色译本。韦伯的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界定了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社会学的性质……这项权威的和可靠的学术工作,将成为社会科学中韦伯译著的一个里程碑。  ——Bryans.Turner,剑桥大学  我很高兴看到这本极其重要的著作在出版了一个世纪之后有了一个新译本。卡尔伯格在让这本书变得通俗易懂,同时忠于原著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EgonBittner,布兰迪斯大学  能够读到卡尔伯格对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出色的新译本.我们真的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卡尔伯格教授重新唤起了我们对宗教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这一研究领域的兴趣。  ——J.MiltonYinger,欧柏林学院  经过卡尔伯格一丝不苟的翻译和极其出色的校注之后,韦伯的这部经典文本现在终于在英语世界中得到了它应该享有的待遇。  ——WilliamOuthwaite,苏克塞斯大学


编辑推荐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值20周年社庆之际,奉献给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新礼物。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力求展示三方面的主要特色。其一是时代意识;其二是问题意识;其三是开放意识。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将始终坚持把“弘扬科学精神,服务理论创新,译介世界精品,借鉴先进文明”作为编辑的基本理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PDF格式下载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参照国际公认的韦伯研究专家斯蒂芬•卡尔伯格的英译本,并参考德文原文翻译编译的。众所周知,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他二者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与爱米尔•杜尔凯姆(Durkheim))。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对韦伯的学术渊源和成就赞誉说:“韦伯的头脑容量大得惊人,影响他思想的因素多种多样。他不是哲学家,但在大学读书时就熟悉大多数古典哲学体系。他不是神学家,但他的著作表明他广泛阅读过神学书籍。作为经济史学家,他几乎读遍了这个领域以及经济理论的一切著作。他具有第一流的法律头脑,对法律的历史和原理了如指掌。他对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东方社会的历史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在本部著作中,韦伯以宗教为研究切入点,论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起源,以及宗教伦理与经济行动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资本主义精神”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理性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著作是韦伯1904~1905年分两部分发表在一部分社会科学杂志上的。1920年经过韦伯增补后成书发表,这些增补内容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其中包括韦伯对发表于1907~1910年各种杂志和报纸上批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文章的回应,以及对同行著作的回应等等,这些增补相当有学术价值,更有利于读者去了解韦伯的思想。斯蒂芬•卡尔伯格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以可读性和易理解性为目标,又增加了大量的标识,比如说明某些人物、地点、群体和文献的尾注,阐明韦伯论述的重要尾注以及统一了全书关键术语的翻译等等。同时,斯蒂芬•卡尔伯格保留了韦伯原著中两种重要的有助于阅读的方式,那就是通过斜体字引导读者关注重心和通过双引号来标示意义的细微差别。经过增补、标注和编译的本书在忠实于原著译文保留韦伯研究完整性的基础上,更适合现在的读者(学者、大学生等),尤其是一般读者。


这段时间由于思考和阅读的倾向性,小子我系统性地认真参读了一点儿梁漱溟、费孝通、孙隆基等中国学者的著述,发觉小子我思维的闪光啊,从未逃逸大师们思想的精华。而就在这个过程中,由书找书,按图索骥,又读了其他一些,而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则是重中之重。当年读《新教伦理……》时,只是为读而读,甚至是为使用大师的某一观点而读,所以现在依然懵懂不清。而现在读来,味道截然不同——尤其是新版本的英译,以及新版本的汉译,都是不可多得的(尽管看的时候,免不了要在关键时候对照英文版,小子德文尚不到入门级别)。单单是苏国勋的汉译序言,就让小子我兴奋不已,还是与我的近期的思考不谋而合。当你真正从内部需求上去读一本书,尤其是一部经典,那么,与大师之间那种神交已久而不觉、相见恨晚的感觉,足以让人乐不思蜀。这本书,一定要读。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为何要读,那将是一件美差事。


韦伯被誉为大思想家,是担得起这个“大”字的,思想之大者,在于自圆其说,韦伯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解释我不敢说揭示了真实,然而在于从他的视角看去,能构成完整的系统便难能可贵了。
同时,此书是根据经典英译版翻译的,对于原文的意象表达总还是有一些不明了之处,我想要打破语言的桎梏,还是读原文比较好,然而学习德语,总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看以后有没有德译本的出来吧。
虽然本书已经堪得一读了,文法还是比较流畅的。


韦伯是西方三大社会学家之一,这是他的代表作,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马克思的著作可以结合起来看。书的装帧质量很好。


苏国勋作为国内研究韦伯的权威专家,加之他基于卡尔伯格新英文版的转译,期待更加接近韦伯的本意。


新教伦理这本书,是韦伯早年成名的著作,表述了他对于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的关系认识,对个人来说很有学术价值


买这本书是冲着罗克斯伯里的名号去的,随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名号给我的印象也不错,就买下来了。
买回来看了才发现,中译者有四人,却也带来了至少两种不同的翻译风格。有几章的翻译简直是糟糕透了!完全按照英语的行文风格翻译过来,结构、逻辑、话语都不知道按照中国语言的习惯改一改。结果就是翻译的不伦不类。比如开篇的前两章,很多段落我甚至都得根据中文再翻译回英语之后再去理解,费时费力!
不过有些段落翻译的质量却不错,比如关于各宗教教派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容,就翻译的比较简洁。虽也不是很好,但起码行文比较流畅。看来这四位中文译者的功力互有参差,成书之后也没有统一全文的风格。

如果是第一次阅读《新教伦理》的,向各位推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或者是陕西人民出版社,比较易懂。但是如果是专门为了罗克斯伯里的研究成果去的,鉴于大陆还未有其他出版社做过相同的出版功课,本书还是一个无奈之举。如有可能,还是从海外购买英语原版比较好。


如果想了解何为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为何产生在西方,为何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请回归到宗教中找寻答案,而韦伯的这本著作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幅总体的画卷。不可多得,值得研究。


韦伯是和马克思,迪尔凯姆齐名的社会学奠基人,这本书可以看作韦伯正对时代特殊问题的社会学观念的体现。


也许是厌倦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创造资本主义的论点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反马克思的愤青就别看了,伟人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他与马克思都认为意识形态与个人、集体的行为有密切联系,是行动的前提。读了它会让你对韦伯着迷,甚至能重塑你的世界观。


收到书后,就决定要好好看,而且要看完,但是发现看这样的书容易走神。但是还是一口气把序言给看完了,感觉卡尔伯格很严谨,同时,苏国勋等翻译的也很好,只是,这样的书会比较适合搞研究的人看吧,一般我们看完后要好久才能消化反应过来,对于西方历史文化不懂的话,看起来其实还是有些吃力的,不过书的确是好书,无论从印刷到内容,都值得啊,从这一点来讲,还是比较推荐的。


马克斯韦伯是个举世闻名的人物,这本书早就听说过,可是没时间买来看,刚到,一定好好拜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要想了解西方,这些最好读一读。书还没看,这本应该是翻译得不错的一本书。


老师极力推荐我们看马克思韦伯的书,这书的质量不错,内容很专业


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精神二位一体,如果确实精神很容易引发市场失灵。什么是市场经济的精神韦伯给出了他的思考与观点。


马克思韦伯的这本书名著,读起来不是那么轻松的


韦伯的巅峰之作,无疑是这个领域我们永远的经典


韦伯的书很有值得深思的力度,在本人眼中比马克思要更能给人解决困惑。


马克思·韦伯的书太深奥了


韦伯巨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


韦伯的经典之作


翻译版本最好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必读~_~


政治学的老师说这书的翻译是最好的 而且里面还有卡尔伯格的导论和苏国勋的序言 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果断有用 比其他几个版本要好。。。


不用多说,欲了解资本主义,该书是首选!就是不知该译本怎么样?看看再说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中国也急切需要新伦理。当然不会是新教伦理。考虑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可能是新佛教伦理?


个人学习的是社会学专业,本科期间就听说过这本书,现在读硕士,老师一再提及,发现已经不能回避了,于是订购——阅读——收获,现在的就是推荐了。出版质量也不错。


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相信物质决定意识。但也不能否认、无视其他学说,应该从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吸取有益经验,来丰富发展自己。这是一部宗教与资本主义的经典研究,值得借鉴。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到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个人该遵循一些什么规则,秉持什么样的精神,我们的国人,仍旧处于萌芽中,认真的学习和阅读此书,相信都会受益良多。
买此书也是送给正在培养的团队年轻人,希望他们多多开阔自己的视野,增进对社会发展认识的全方位扩展。
值得推荐的好书。


真是不可多得的一本社科类好书。对于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德美,三次工业革命发生在美国,对于这个历史、经济和文化问题,首次从宗教和宗教伦理的角度进行了详尽的解释。翻译和印刷都很不错。绝对值得收藏


西方社会科学奠基人之一的经典著作!


算是目前翻译得比较好的一本。喜欢马韦的同学不要错过~有资本主义精神的地方才会有资本和制度。


社会学经典!!


对社会学感兴趣,买来读一读。


好书,对于研究资本主义值得一读。


初看此书,是自然辩证法课上要求交论文从图书馆查到的,立刻被宗教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继而影响社会约束的思想吸引了


这个是第三个版本了,好好阅读,重要无比的图书!有助于理解当今社会


罗克斯伯里的分析令人信服,问题是翻译的时候很多词汇有点串门了,不太好


一直以来要看这书,最近才有时间阅读,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借鉴和吸收,不是照搬国外的思想,中国文化“有容乃大”“包容创新”


购买这样一本在我看来如此枯燥的书籍,实在是很纠结。

文学概论老师,外国文学老师都在推荐这本书,一听名字,自然的囊了鼻子,资本主义?还是理论性

东西,各种纠结。

但是,还是买了,既然老师强烈推荐,肯定有理由。

目前正在慢慢的慢慢的读~多了解一点东西总是好的。


改动太大了,哎,中国社会好啊,他们会为你着想,怕你看不懂,然后按着他们的意思编一下,你爱看不看。


现在愿意看这种书的人太少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看穿浮躁社会的慧眼,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和正文内容一样多的注释,给不熟悉西方文化传统的人提供了理解此书的捷径。


对书的内容本身我不想多说了,主要是这个版本是比较好的一个版本,推荐


老师推荐的这个版本,但是觉得翻译的很难理解,但是后面有导读很不错


经典之作,慢慢研究


经典著作,还是应该好好阅读


该书对于时下国人情感冷漠和信仰缺失的现状来说,很有必要推广阅读,可以作为医治民族劣根性的一剂良药,也由此可以反思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愚民思想特别是建国后思想教育或运动的灾难性后果。对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学说之各自优劣亦可引发人们思考。


中国大陆上每一个关心政治关心民族前途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转而去做梁濑溟他们当年未竟的事业——从土壤改造做起——培育现代公民意识。


唯心主义的资本史学观


这个版本的翻译还算可以,内容不算特别艰深,适合阅读


这个值得研究研究


书很厚,值这个价钱,翻译很好


很不错的一本书 编排很好 又有原著 又有导读


翻译得让人看不懂


翻译的也还差强人意吧


这本书性价比还是高,比同类的翻译更好些!


值得细细阅读的书,出版质量也不错。


书中的精彩分析发人深省。即便在今日中国,其中的许多观点仍然可供参考。


比较深的一本书,需要时间慢慢读。


大学专业知识书 这个版本的比上学的时候看的通俗的多啊


以前就看过这本经典的书,这次买是收藏的,还不错


写的很好,喜欢岳南的文风很久了,内容和《陈寅恪与傅斯年》有些重,以内都是那个时代的大师嘛,,所以,看了这个,就不用看那个了~~


这个版本是所有版本中最好的,收到书证实没有选错,正在阅读中……


经典之作 非常好 值得常读


给朋友买的书,说质量非常好,内容非常不错。
正在阅读着


大学生读恐怕都很晦涩


书挺好,注释和正文对半开!


这是一套书中之一,这套都不错的。


我觉得就我这样的经济门外看,这书值得一看,内容很多,十分丰富。


说实话读不懂,老师也说很难,慢慢体会


很专业 不错的书 当当的东西确实不错


经典啊,值得珍藏的好书。


好的不用说,经典名著。


经典,永远值得收藏。


视角很新颖,很经典的一本书


确实是划时代的作品


老师强烈推荐的书,还没读。


很值得一读的书,受益匪浅~~


书不错很满意的 同学说很划算


值得细细阅读的书


注解较详细。


推荐同学们都在网购,很好的书。


很不错的书,需要研读


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让我受益匪浅的书,我会看完它的


老师介绍的书,今天刚收到,翻了翻,挺好


书很不错,质量也还好


之前没接触过此类的书,很长见识啊


是我度过的第一本。。。。。这么好的书


这本书有很大篇幅在进行分析和解释,不错


内容和质量都不错,挺好的


这本书的质量很好 看起来很不错呢 觉得非常值得


还没有认真看呢。


很好的一本书,老师推荐的,就买来看看。只希望以此来激励我认真学习的道路,加油吧!我的人生!


代同事购的,很满意


  问题:资本主义精神一即资本主义企业(即具有相当理性化的资本主义核算的),在经济文献允许我们做判断的所有文明国家中都是早已存在的。在中国(宋代的儒道释没能提供ideological framing)、印度、巴比伦、埃及,在古代地中海地区,在中世纪及近代,都一直存在着“,然而,近代西方却发展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主义,即以自由劳动力理性组织为特征的资本主义。
  
  路德宗教改革的天职观:天主教认为神职人员的工作才是神圣的,而新教认为尘世间的劳动是每个教徒的天职(calling),也是神圣的工作,是新教徒为上帝增加荣耀,从而使自己灵魂获救的唯一手段。
  
  加尔文的预定论(predestination):人最后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是事先给定的。新教提出,人是否受上帝恩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被反映,提出了神迹(sign),一个受上帝恩宠的人在他的天职上表现为成功人士。工作比人出色,钱挣得比人多。
  
  路德天职观和加尔文的预定论结合,使人们努力做一件世俗工作—可以被宗教支持—— 一个行为变成道德就容易传播。
  
  禁欲(asceticism):荣耀上帝,所以我不能将钱用于享乐,我还是一个穷人(圣经中说富人不能上天堂)
  
  再与禁欲结合——一方面辛勤赚钱,另一方面又不用于个人享受,导致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获得更多钱的。
  
  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伦理之间有一种选择性亲和,如果只深究其中一种,那么两者都无法被理解。
  
  


  两年前的读书笔记,献给苏老师和我的老师。
  
  原来读一本书真的会爱上一个写书的人,而且,读的还不是文学作品。
  从合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韦伯征服我的原因,似乎并不全是因他的深刻,我爱慕的,是那双在矛盾中依然如炬的眼,当然,还有他那阴郁与诗性并存的人格。不过,抒情完了还是要现实一点,初读时,因为韦伯艰涩的语言和不断向前推进的逻辑,我丝毫没有心情去思考韦伯是个什么样的人,当然也没有想到,原来韦伯试图解释的,是在现在看来依然重要,甚至比一百年前更加险峻的现实。
  绪论中,韦伯便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他的疑问,“哪些情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那些在西方,而且仅仅在西方出现的,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有效性的文化现象?”。反复读这句话,我不禁想起半年前第一次听人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时,贴给韦伯的“文化决定论者”标签,当时懵懵懂懂,倒是记住了这个“解读”(现在看来说“误读”似乎更贴切)。没想到正文才第一页,韦伯似乎就有回应这一争议的趋势,我于是迅速绷紧了神经。
  无愧于“百科全书式人物”的评价,在谈这些文化现象时,韦伯考察了巴比伦的天文学、中国的史学、印度的自然科学……细数完这三个东方文明古国之后,韦伯竟又写了音乐、建筑、教育机构、文职人员等等。在这种近乎天马行空的论述中,韦伯指出了上述种种文化现象无一例外的指向了这样一个结论——只有西方文明才具有理性。坦白讲读到这里时,我是有些怀疑的,韦伯仅用看上去像是“归纳推理”的方法,就得到了东方世界没有理性的结论。我开始有点相信韦伯是个“文化决定论者”的说法。
  接着,借由这些诸多文化现象,韦伯便着手讨论具有根本重要性的经济因素,即现代生活之命运的力量——资本主义。提到资本主义,“追求利润”便是不能绕开的话题,在韦伯看来,“逐利”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这倒是让我想起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观点,在对资本主义本质“获利性”的论述上,他们似乎是一致的。然而,韦伯有他的思考,他认为资本主义存在于任何时代和个人。有了这层铺垫,韦伯便得出了资本主义存在于全世界的结论。同时,西方的资本主义有其独特的前提:家户与经营场所的分离和理性簿记的产生,这两个前提以及后面提及的西方社会法律和行政管理的支持,带来的便是只有西方的资本主义才首次应用了的理性的计算。韦伯进一步指出,经济理性主义的产生不能只依赖于技术的应用,而应该取决于人们践行理性生活方式的能力,这种能力被韦伯称为“精神气质(ethos)”。
  不知为何,看到韦伯口中的“精神气质”,我便立刻想起了鲁迅写中国人的劣根性、沙莲香的《中国民族性》,还有前几天买的英格尔斯新著《国民性》(英格尔斯在书中考察了“众数人格”的定义和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不禁感叹起韦伯的前沿。在我的理解中,韦伯的精神气质就是在强调一种主观能动、要“知行合一”才能完成资本主义交给人们的任务,而不光是在客观上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精神气质和技术水平应当是实现现代资本主义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而韦伯花费大量笔墨想要说明的,就是作为必要条件的精神气质。
  到这里,我有些暗喜,尽管对其中很多细节部分(诸如那些文化现象的理性面和自由劳动组织的观点)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我尚且还能紧跟着韦伯的步伐,看到了他将要开展的任务——解释这种精神气质的起源。
  韦伯认为这种精神很难用概念去定义,他便选择通过资本主义精神代表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番话作为例证。富兰克林说,时间是金钱,信用是金钱,金钱有孽生、繁衍的本性……在韦伯看来,这些话中隐含了一个重要的伦理:个人有增加自己财富的责任。并且,“获得多多益善的金钱,但这同时又严格摒弃一切对金钱的自发享受,将赚钱作为对人生的目标,而不是满足物质的手段。”接着,韦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他说,资本主义精神无疑在“资本主义发展”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这点可以通过“对黄金的渴望”在任何时期都存在来支持。但是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精神必须打败经济传统主义才能立足,才能找到和它自己相适合的“现代资本主义”。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韦伯强调,现代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是一种彼此“适合”的关系,他并没有说精神“决定”了形式。看到这里,我好像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韦伯真的不是一个文化决定论者那么简单了,韦伯的叙述中,一切都有可能是原因,一切也都有可能是后果。可什么样的人才能担负得起这种只是被社会容忍的精神?韦伯说,这种人是冷静、坚定、精明、全心全意地献身于事业的。但似乎从个人幸福来看,“喜欢工作”这一行为看起来是非理性的,于是韦伯就好奇,这种非理性如何被容忍,又究竟来自哪里?
  在韦伯开始论述宗教时,我发现自己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缺乏基本的宗教常识。看着满书页的天主教、新教、清教、归正宗、加尔文宗等等宗教“高频词语”的出现,我有些失去了耐性,但好在韦伯选用了一个有趣的调查研究的案例作为他论述的切入点。这一调查的结果指向了一个让我有些惊讶的结论:在任何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那些高端的人才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不是天主教徒也不是别的其他教派!这一现象引起韦伯的好奇,为什么那些富有的人几乎都是新教徒?经过考察,这些新教徒的富有,并不是由于代际间的财富转移(通俗点说,这些新教徒的富有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富二代),同时,从教育选择和职业选择来看,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也是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些经验表明,这些新教徒既有精明的商业意识又有对宗教信仰的虔诚,而这一种结合尤其体现在加尔文宗、贵格会教徒身上。在论述完这些既有的事实之后,韦伯接下来的任务便是从“宗教的纯粹特性”中去寻找新教精神和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之间的内在亲和性。
  通过路德的宗教改革,韦伯敏锐地考察了“天职”这一概念。天主教将救赎寄托于来世,而路德将救赎寄托在了现世,并通过天职将工作和道德相连接。按照弗兰克的话就是,“现在每个基督徒都终身成为僧侣”,过取悦上帝的生活的唯一方式变成了现世的工作。然而路德宗是支持经济传统主义的,他也认为个人应当限制在上帝最初给他安排的天职和地位之中,这便意味着对上帝的无条件顺从是以屈服自己的命运为代价的。在韦伯眼中,这样的观点显然不足以支撑资本主义精神。
  放弃了路德宗,韦伯试图从禁欲主义新教的担纲者中去寻找答案。他最先注意到了加尔文宗的预定论,预定论是说,“只有小部分人才能得救,并且一经决定不可改变”,这就导致了救赎“被归因于个人自己行动的有益后果的观念被摧毁”,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命运都被决定了,谁也帮不上忙了,教会没用了、甚至在当时连私下的忏悔都没了。所有人都开始自问:我是否被选中?我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被选中?读到这,我似乎可以想象人们在感知“预定论”时的那种孤独与绝望,谁不希望自己被上帝选中呢?
  这样一个将人置于巨大紧张中的教义无疑是残忍的,但神奇的是,预定论在教义中所宣扬的,带来的却是信徒们在客观世界中恰好相反的行动效果,这就是说,清教徒的本意只是努力工作在世俗生活中经营好自己的天职,但这却在不经意间导致了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牧师的劝诫中,我看到了对预定论的解释,信徒应当视自己为少数选民,不坚定的信仰只能来自上帝恩宠的不完整后果,并且在职业的天职中无休止地工作是被推荐为获得关于个人属于选民之列自信的最佳手段。我想,就是这样一种“我思故我在”的力量,使得新教徒们从巨大的紧张中缓解出来,开始迈向为上帝增添荣誉的道路。我不懂宗教,但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宗教带来那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哪怕是在“预定论”这样令人紧张的教义前,宗教依然能为新教徒送去一份身心的安宁。
  但正如韦伯在最后一章中感叹的那样,时代变了,宗教已不再具有权威,资本主义精神的宗教基础已经彻底崩塌了。“宗教产生勤劳和节俭,勤劳和节俭不可能不产生财富,财富的增长,傲慢,愤怒和对现世一切事物的热爱也增长”,这样一组不难理解的递进关系,揭示着属于宗教的旧时光已一去不返了,曾经一度祛魅的美好世界竟又入了魅。这是一个非理性的时代,是一个“看见”与“看不见”的时代。就好比说,我们看见了科层制给政府带来的规范和效率,却看不到科层制相互推诿扯皮、没有人情味的一面;我们看到了在衡量一个学生时,分数作为直接考量的方便,却看不到盲目追求分数分数背后个人价值的迷失;我们看到了流水线下物质的极大丰富,却看不到传送带后工人们内心的空虚和紧张。学校、政府、工厂,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组织都在有条不紊的践行理性的精神。这两天一则“作家为评副高职称考12年英语计算机未过”,更是让我看到制度理性的恐怖,太多硬性的标准让选择变得简单,却让过程变得难看。我不禁又想起最近炒得很热的桑格尔新著《金钱不能买什么》,书中所述,便是过度理性的市场下的迷失——我们不给市场建构一个自身活动的范围,任凭其肆意扩张,使得那些从前没法用金钱购买的东西成了“明码标签”的商品。
  在研究时,韦伯总是时刻保持对宗教的清醒,保持着将宗教作为一项研究的理性,然而在现实中,非理性给人的“铁笼”,却让韦伯开始念起宗教的好——他不是不忍心看到宗教的逝去,而是不忍心看到失去了宗教基础的资本主义。韦伯知道,宗教对于人这样既有理智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动物的意义,它是价值合理性的。于是面对宗教基础的崩坍,便有了这句著名的话:清教徒想要成为拥有职业天职的人;而今天我们被迫成为这样的人。
  既然眼前已是如此无力的社会,个人究竟何去何从?在韦伯对清教徒的认识中,我们可以获得个人选择上的两点认识——遵从内心,以行动化解紧张。在韦伯眼中,清教徒并不将自己的解脱建立在幻想之上,似乎那是一种自我欺骗式的,就像我们在面对某次较难的考试时,总会自我安慰老师不会出难题一样,这样一种基于幻想的纾解韦伯并不赞同,我们真正该做的,就是加紧复习,因为只有用复习这一行动,才能化解心中的紧张。但问题似乎又来了,行动真的可以化解内心的紧张吗?或者说,行动所化解的紧张,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紧张吗?我们如何确保行动不是机械的自我调整,不是一种外显的自我安慰呢?就比如说,高考后不少同学在填报志愿时都以父母的意志为主,很多人不是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是去了自己不了解的专业,这样被动的选择无疑要承担一定的紧张,于是有一部分人就选择通过努力学习自己的课程(学习作为一种行动)来化解自己最初的紧张,然而,你只要问他是不是真的热爱自己的专业就能知道他的行动到底有没有化解这种紧张,就能知道他所做得是否是自由意志下的选择。
  可见,行动的成败是有学问的。我们如何在紧张、冲突时作出符合自己意志的、正确的行动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内心的认识。清教徒是遵循内心的一类人,尽管遵循的是教义中预定论带来的启示,但韦伯认为预定论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们忠实于自己,你们就必然会得出在主观上有意义的特定最终结论”。但其实遵从内心远没有想想中的简单,如果说脱魅前的教徒们受教义所限做出的选择并不一定是自由的话,那么现在,在脱魅之后,个人面对的依旧是充满了规则的世界。比如说在对金钱的认识上,现代社会认为“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样严酷的现实让不少人放弃了心中的理想,举个更现实的例子:因为工资的高低被当做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很多当年怀揣新闻理想的年轻人,因为看到记者不高的工资就选择了放弃,成为了“没有精神的专家,不懂感情的享乐者”当中的一员。
  当下中国之现状,无疑给个人的选择造成了更多的困扰。正如韦伯所说的,“我们面对的,不是花丛锦簇的夏日,而是冰冻冷酷的冬夜。”人们按照改革开放过后市场经济的模式开始改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改革过程中,社会矛盾日益扩大,人们的贫富差距太大,贪污、拜金等等社会问题频出。这意味着人们在选择中更难遵循自己的内心,而韦伯倡导的,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献身精神在里面。自由意志便意味着既不能受外部的干扰和自己内心情绪的变化,颇有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觉在里面。
  说实话,我一直特别敬佩能在这个时代坚持理想的人,他们拥有一个温暖的心和坚实的外壳。温暖的心用来坚持梦想,而坚实的外壳则用来抵御外部的压力。我想起康德那句老话: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在我们给自己做出选择之前,在我们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代价之前,让我们先向那些依靠心中崇高道德准则行事的人们干杯吧!
  当然,我也毫不保留的爱上了这个一旦怀有道德感便能平息胸口怒火,不然就是眉头紧锁随时准备与人论战的可爱的社会学家。我总能想象他坐在海德堡的屋里,研究着手边的《旧约》,偶尔听听古典音乐,再擦一擦他在斯特拉斯堡服役时的肩章的模样,他带给我的思考,仍将在我今后的读书中延续下去。说实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到最后,于我而言已经不仅是什么“世界宗教的社会心理学”抑或“观念对于社会变迁的作用”这种社会学视野的讨论了,也不仅仅是对于现代性的回应,因为韦伯所关注的,是我们每个人在寒冷冬夜下的选择,这是一个多么简单又多么复杂的问题啊!
  


  
  本书成书于1920年,时值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工具理性扩张,价值理性失落,宗教信仰缺失。人被禁锢于理性的“铁笼”之中,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现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危机。马克思韦伯从精神角度出发研究资本主义兴起,揭示了社会的文化气质与经济发展之间内在的深刻联系,企图探索现代资本主义走出困境的出路。韦伯借鉴在资本主义早期曾经作为孕育资本主义精神、催生理性资本主义的重要精神动力——新教伦理的特征,希望重建基督教伦理,从而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再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
  书中,他以资本主义精神为线索,从资本主义精神的外部表现、内部特质、自我否定三方面,分析资本主义精神的合理性、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生成关系、新经济伦理对新教伦理的替代。
  
  “什么是资本主义?”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马克思最早地使用“资本主义”这个术语以来,实际上它的精确定义却一直存在着争论。在韦伯的全部研究中, 他曾使用过“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和“政治上的资本主义”等不同的术语, 而其讨论的核心则是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为利润而生产;二是通过合理化的组织方式来生产。在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定义上,本书彻底颠覆“资本来到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这里,“资本主义”被当作一种文明,是18世纪以来在欧洲的科学、计划、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的发展结果,是西方文明的体现。
  西方文明的独特特征——严密系统
  首先,资本主义精神必然与贪欲有关?事实上, 马克思、 桑巴特等人就是这样看的。但韦伯认为,“贪得无厌绝对不等于资本主义,更不等于资本主义精神”。相反, “谋利、获取、赚钱、尽可能地赚钱, 这类冲动本身与资本主义并不相干。这种冲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都见之于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我们连一个奥运会都要高喊“更高更快更强,”可以说,凡是具备了或者曾经具备客观机会的地方, 这种冲动对一切时代, 地球上一切国家的一切人都普遍存在”。恰恰相反的是——“资本主义等同于节制, 或至少可以等同于合理缓和这种不合理的冲动。”
  其次,资本主义为何选择西方?一、强大的精神信念。在西方,人们公认“一个严密组织系统(行政/国家)”的合法有效性。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投资家。韦伯引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来说明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 将其概括为珍惜时间、讲究信用、用钱生钱、勤劳、节俭、守时、公正、谨慎、诚实等。这些品质绝不单纯是立身处世的手段,而是一种独特的伦理,这种伦理将挣钱视为人生的唯一目的, 但挣钱方式必须是合理的。“在现代经济秩序中,只要合法,赚钱就是职业美德和能力的结果与表现”。在这里, 我们看到, 以职业为中心的伦理观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这一点,塑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企业家。所以韦伯说,“ 一个新型企业家只有性格异常坚强,才能避免丧失忍耐自制,避免道德上和经济上的败落。而且除了远见卓识和活动能力之外, 只有非常鲜明和高度发达的伦理素质, 他才能博得绝对不可缺少的顾客和工人对他的信任。”三、无处不在的理性。理性主义或合理主义是近代西方思想的主线,对于韦伯来说,资本主义精神的合理主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合理的技术。2、合理的管理。合理的法律结构和行政管理结构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因为合理的现代资本主义不仅需要技术生产手段, 而且需要一种可靠的法律体系和按章行事的行政管理制度。没有这些, 纵然可以有冒险和投机者的贸易资本主义, 以及各种受政治左右的资本主义, 但绝不会存在由个人首创、拥有固定资本和确定计算的合理企业。这样一种法律体系和这样的行政管理, 能以如此完善的法律和形式为经济活动服务, 也仅见于西方。3、合理的组织。韦伯认为,“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哪一个时代, 曾经出现过与现代西方完全相同的那种现象, 即社会的整体存在, 社会生活的政治、技术和经济条件, 绝对而且完全依赖于一个经过专门训练的官吏组织”。“由劳动的合理的资本主义组织,是资本主义精神的独特反映, 其前提条件有二个, 一是经营活动与家庭的分离;二是与此密切相关的合理簿记。4、 合理的宗教。韦伯看来, 促使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动因是宗教改革后的新教, 尤其是加尔文教。要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需要一种与资本主义精神相适应的新教伦理,那就是“必须把劳动本身当作唯一目的、 当作天职去完成。但是这种态度绝不是天性的产物。单是低工资或高工资不度, 它只能是长期、热诚教育过程的产物(依赖于宗教教育)。
  新教伦理—— 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特质
  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 础的合理行为, 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真正的资本主义,是“一种要求传统伦理认可的确定生活准则。”这样的生活准则,可以暂且理解为“理性。”
  这部分的论述中,韦伯详细分析了新教的产生与发展, 阐述了新教的天职观念和预定论。他认为,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徒具有一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精神,这精神是理性经济行为的内在冲动力的源泉。换言之,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特质。它不仅构成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根基,而且构成了资本主义在西方赖以得到巨大发展的精神动力。韦伯认为, 根据新教“救赎论”的“财富观念”和“时间观念”建立起来的“天职” , 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主要包括: 一、以劳动作为人生根本目的的求职观念。即“上帝的神意已毫无例外地替每个人安排了一个职业”人须衡常不懈地践行艰苦
  的体力或智力劳动, 这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二、以服从神意为宗旨的分工观念。新教主张社会的劳动分工和职业分工是神意安排的直接结果,主张从动分工的成效来洞悉上帝作如此安排的目的,“正规的职业乃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三、 以克尽天职为目标取向的财富观。衡量职业的道德标准必须根据它为社会提供的财富的多寡来衡量, 但 “你须为上帝
  而勤劳致富, 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
  韦伯的理性资本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制度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市场使私人企业的核算制度能够最有效地发挥作用。宗教观念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就形成了一种经济制度独特的“社会精神气质”。资本主义不仅表现在经济活动中,而且它还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独特的、具有本身动因的价值体系,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它所涉及到的实际是一个关于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义问题。韦伯正是从这种观点出发,开始考察宗教伦理与经济生活的关系,探讨这种理性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塑造与被替代
  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看,一、它是一种精神力量(宗教改革后的天主教伦理和道德)对另一种精神力量( 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伦理和道德)的否定, 它自身最终也被资本主义发展后所形成的新精神力量否定;二、它是一种精神力量( 新教伦理和道德) 对一种物质力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诱导和支持而最终被后者否定,物质否定了精神,但新生的精神力量又诱导和支持一种新的力量, 形成一种新力量对旧既有力量的更替。
  新教伦理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形成,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会带来对新教伦理的挑战。
  
  资本主义精神是一种合理的谋利和尊重伦理的生活态度,一种将赚钱视为天职,但又不是为了个人享受的观念或精神气质。
  书中,韦伯认为,新教伦理的“预定论”塑造了资产阶级的典型人格;新教伦理的“天职观”哺育了近代经济人;新教伦理的入世禁欲主义直接影响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增加了资本的积累。
  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文化转型的分水岭,将原本是神学的信仰设定,最后变成积极改造世俗的力量源泉。新教伦理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动力支持,从而造就了欧洲近代的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文明。
  
  
  PS:这个文章有点艰涩哈,我写的有点冗长。小伙伴们多包涵。
  重要概念解释我放了一个“禁欲主义,”有些宗教方面的概述我就不写了,部分观点参照这个《宗教伦理的大地之根与世俗经济的精神引导》(cnki)。
  禁欲主义:
  禁欲主义分为出世禁欲主义和入世禁欲主义。
  出世禁欲主义一种是传统的禁欲主义,它以天主教为代表。其特点是完全不关心现世和一切世俗事务,主张虔诚地向神祈祷,等待天国的到来,把人仅当作神的工具或“奴裨”,对现世采取宗教性的“禁欲态度”。
  入世禁欲主义是宗教改革后新教的禁欲主义,是一种世俗的禁欲主义。入世禁欲主义不同于中世纪的出世禁欲主义,它不是在宗教生活中,而是在世俗事务中寻找自己的禁欲理想。其特点是力求做到在世俗职业中亲证自己是上帝挑选的工具。要获得拯救,不是隐居,而是积极参与世俗生活。
  
  


  大三东西文化比较课程选了这本书,读书报告一篇。
  
  作为16-17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物,新教伦理所鼓励的近乎苛刻的自律行为被认为是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的重要起源之一。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自律行为从来就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但是如果仔细地考察中西方不同的伦理观念,会发现自律行为对于各自伦理的意义有着根本性质上的差别。对新教而言,自律行为是体现上帝荣耀的宗教手段,而对儒家而言,却是人生的世俗目的。这种差别,是基于两种伦理中出世与入世观念的根本差别的,并且在后来更进一步成为决定中西社会不同命运的要素之一。
  一、 两种自律的性质不同
  作为研究经济发展与伦理之间关系的划时代人物,马克斯.韦伯向我们揭示了自律行为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教的基本行为指导,主要出于体会超验的上帝的荣耀这一新教基本理想。而儒家伦理中对于此岸的重视,也为之此打下了基石。
  作为新教中影响最大的两个教派,加尔文宗提出的预定论和浸礼宗提出的良知理念导致了自律精神的提出,前者开辟了道路,后者则进一步补充完善,共同基于体会上帝的荣耀的理想。预定论认为上帝是一个超凡先验的存在,人无法靠自我进行拯救,所以人的命运需要由上帝根据“他亘古不变的意旨”所预先安排定,“为了体现上帝的荣耀,一部分人与天使被预先赐予了永恒的生命,另一部分则预先注定了永恒的死亡。”而上帝这样做的意旨是不受任何世俗制约的,因为“一切归于上帝伟大的恩宠”。 良知理念则认为每个人都会得到拯救,良知则是上帝给与个人的启示,通过出于良知而非利益欲望的行为方式,才可以与上帝同在。两者的结合便很快带来两个意识层面上的结果。第一,人的命运,他是否能得到救赎,完全具有了外在客观的意义,已不再受自己的努力和情感左右,这就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切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出于对自身命运的单一关注,“因而成为对所有形式的感官文化的根本的敌对情绪的基础”, 这些敌对的对象包括一切仪式、巫术和冥想之类的宗教行为,这与中世纪基督教盛行的现世修行以求救赎的传统形成对比。第二,新教徒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依据上帝的意旨所组织实践的,每一种工作里都含有上帝的意旨在里面。既然宗教修行无济于事,那么只有通过努力工作,保持良好实用的美德,这样才能够证明自己在接受并体会上帝的荣耀,“认识得救的选召” ,心里才由茫然彷徨到坚定自信。因此,“他(新教徒)的行为才是以他自身内一种为上帝的荣耀而工作的力量为基础的。” 这意味着往昔宗教仪式的作用和地位转移到世俗工作中来,使之成为与超验的上帝进行沟通的唯一途径,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因此坦率地称之为“天职”(Calling) 。这两种意识相辅相成,形成良性互动,并且直接导致了自律行为的出现。一个新教徒愈关注自己的救赎,便愈感到孤独,愈需要充分体会上帝的荣耀,从而愈能感受到自己在受到恩宠。因此,为了更充分地实现与上帝同在的崇高理想,为上帝服务,就必须使自己不受到冲动而又无用的情感影响,防止懒惰和堕落夺走自己的选民资格。于是,用自律的行为理性地控制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自然成为不二法门。显然,这一切带有浓厚的出世色彩,正如韦伯所总结的:“通过将其伦理建立在预定论的基础上,加尔文宗得以用今生今世就已预定为上帝的圣徒的精神贵族来代替僧侣那种出世的、超世的精神贵族。”
  与新教伦理相比,儒家伦理则关心的是现实生活本身——具体来说,是现实人际关系,一般对超验一类的概念漠不关心。“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从这一点出发,儒家追求的目标在于现实的实现,而非来世的拯救。它要求人在现实中追求至善和谐,而遵循固定传统的社会秩序即“礼制”,节制欲望的自律行为,这本身就是整个社会的善。从历史上看,最初,礼制带有直接的功利主义色彩,可以趋利避害。费孝通先生认为,传统的生活方式保证了长久居住此地的人们继续生活下去,但是人们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改变会带来破坏,有了敬畏之感 。后来,为了保证礼制的稳定,人们给它赋予了善的内涵在,使之逐步理论化、系统化,不再是“本来没有多少道理可讲”(李泽厚先生语)的外在秩序,而转化成了内在的善。这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孝道成为道德的源头。因为孝道体现了对传统服从,具有教化作用。而它的基础是亲子血缘关系,对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强调孝道的这种善,不仅为人内心所认同,更可以保证传统的延续。因此,孝道自然就被染上了“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的色彩,成为基本的善。另一方面,儒家以孝道所体现的善为基础,推己及人到一切现实关系中 ,并将礼制放在现实关系中来进行考量和解释 ,从而赋予了其善的内涵,标志就是仁义思想的出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因此在儒家看来,礼制是人的善性而非上帝的善性的体现,即是人的尊严和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所以遵循礼制不仅仅是为了功利或表现出有教养,更是人的内在本质的体现,所谓“人之必须扩充此善端者,因此乃人之所以为人也。” 同时,儒家将善形而上为天地自然之善(值得注意的是,这依然是在可观察可感知的现实范围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可见,含有自律行为的“中”与“和”就是善的中心,也是自然的体现,人们遵循礼制,不仅可以实现人的现实价值,更可以实现人的理想价值:与自然同一,达到至善。这就是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因此,人之所以要“克己复礼”,并非是为了某种超验而不切实际的理想,而是因为这就是人的价值。不同于新教伦理那种“理性地把握世界”,韦伯认为儒家伦理是“理性的适应世界” ,其“实质是美学的。” 冯友兰先生也认为,类似祭祀这样的礼仪活动对于儒家而言是诗意的存在,表达人们内心的价值追求。恰恰在新教伦理中,诸如此类的礼仪活动是对上帝而言是不实用的,因而也是不必要的。
  二、两种自律的结果不同
  由于各自对于善的体认不同,因此中西方伦理中的自律行为所产生的作用均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在西方,自律行为导致了对工作的崇尚,而在中国,自律行为导致了对生活的崇尚。但是有一点至少是相同的,就是二者都偏重于其中一端而忽视另一端。
  韦伯在本书中写道:“清教禁欲主义竭尽全力所反对的只有一样东西——无节制地享受人生及它所能提供的一切。”这句话精辟地点出了自律行为在新教伦理中的作用。对自诩上帝选民的新教徒而言,既然“惟行动最能伺奉上帝,增添他的荣耀”,那么就应该“完成主所指派于他的工作,直到白昼隐退。” 因此,新教徒的安息是在彼岸,而非此岸。对财富的一切追求均会导致懈怠,耽于世俗享乐,影响世俗工作的完成。并且,在新教徒看来,世俗享受代表着肉体崇拜,这与对上帝的超验崇拜是根本冲突的。但是,如果理性地追求并使用财富,将之用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面,就会被认为增添了上帝的荣耀。因此,新教徒,尤其是极端的清教徒,痛恨一切对世俗享受的追求,甚至包括艺术活动。而崇尚实干,工作是他们的理想,而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勤奋、责任、诚实、理性是他们的品格,具体则表现为对资本的计算、合理组织劳动、社会专业化分工、交易的诚实公平……说理性资本主义得以从他们身上开始发展,并不是偶然的。
  而在儒家伦理中,由于世俗自然是善的,那么就要“天人合一”,在世俗生活中,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去体现善,也即是遵循礼制,进行自律。因此儒家的自律行为强调人的行为举止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除此并无别的禁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之所以成为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原因即在于此。因此,儒家伦理对于世俗享受的正当追求并不排斥,因为这不仅不会对人际关系造成多大影响,反而会增添生活的情趣。这从中国的艺术成就可见一斑。至于追求财富方面,中国人固然节俭,但这种节俭“基本上就是农民把钱藏在袜筒里式的聚财” ,属于为个人生计打算,与新教那种为增添上帝荣耀而勤俭并用于社会的做法存在性质上的根本不同。儒家伦理其实也并不排斥对财富的正当追求,因为“仓廪实而知礼节” 。它反对的只是一切不正当的追求手段,因为这会破坏世俗关系,从而破坏了善。由于注重生活,中国人的精力自然较少放在如何有效发展生产等社会工作方面,韦伯认为,这就是为何中国有理性资本主义产生的土壤却没有开花结果的伦理缘由 。
  三、结语
  简单一点说,新教认识到的是上帝的善性,所以才把自律行为当手段去体会,而儒家认识到的是人的善性,这一善性本身就是自律行为。从自律行为对中西方所带来的社会作用上的殊异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是必须以某些牺牲为代价的。新教伦理选择了自我牺牲,而儒家伦理的自律行为,并不是一种自我牺牲,反而是自我价值和尊严的体现,因此,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长期停滞以及最终为西方所超过,不能说没有社会伦理方面的原因。


   上次老师指定一本,没读书,挨批了!
   这次不敢!
   提前温习一下“通读全章,却可以隐约感受到一种倾向或一种独特的“精神”文明:精于职业,精于赚钱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同时与这样一个词语相联“天职”。我们可以在其它的文本中找到韦伯对“资本主义”的界定:“凡是在生产经济中,一群人的需要,不论是什么性质的,是通过企业的途径得到满足的话,那么就是资本主义。简言之,理性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从事资本核算的企业,即应用现代会计学,编制资产负债表,通过计算来控制生产效率的生产性企业,)。上述韦伯对资本主义的定义,也许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但无疑可以抽取几个相当有概括性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理性、资本主义企业、资金核算、计算。可以说:资本主义作为西方社会变迁的结果之一,依赖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社会精神即韦伯所说的“个人或集体总的态度”或说“社会组织或个人态度问题”的理性化。这种理性化是属于韦伯所界定的关于社会行动的四种理想类型中的一种:“伦理理性的行为”,这类社会行动可以根据行动所具有的对固有的自觉信仰来界定,如此,它是独立于任何功能动机的,仅仅受制于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标准。我想这一理想类型的定义无疑正是理解韦伯宗教社会最重要的钥匙。因为属于这一行动类型的人从事行动时“主观上常常认定行为具有无条件的,排他的价值,因此不会考虑行动的后果及完成行动的条件是否具备。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行动仅仅服务于他们的尊严、义务、美、信仰或是某件事情的重要性之信念,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不计任何后果、条件。虽然资本主义一经成熟,理性化充斥整个社会,人们便会抛弃上帝。正如《新教伦理》一书结尾时韦伯不无担心的那样:“当竭尽天职已不再与精神和文化的最高价值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当天职观念已转化为经济冲动。从而也就不再感受到的时候,一般地讲,个人也就根本不会再试图找什么理由为之辩护了。”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已从“价值理性行动”转变成“工具理性行动”时,韦伯悲哀地说:“没人知道将来会是谁在铁笼里生活。”这便成了另外一个问题了。
   希望不要再次挨批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