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性别与服务对象满意

李亮,杨雪燕,李树茁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李亮,杨雪燕,李树茁 著  

页数:

249  

Tag标签:

无  

前言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以人口与社会系统工程方法为手段,以公共政策创新为导向,重点研究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性别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所致力于跨学科、交叉性地研究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前沿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追踪前沿动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既进行理论研究和分析,又注重改善社会现实,建立实验区,进行社会干预和实践;强调与各级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社会的紧密合作。研究所注重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承担并成功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目前正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所在弱势群体保护与发展、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条寓理论研究、政策分析和创新、社会实践、政策传播和推广于一体的、用于解决重大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新型研究范式和路径。

内容概要

本书应用系统工程分析思路,在已有的商业领域的顾客满意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融合社会性别视角,结合中国生殖健康服务系统的分析,提出中国的生殖健康领域的服务对象满意模型,建立并验证服务对象满意及其相关心理行为因素的测量模型。本书还根据服务对象满意模型建立分析框架,采用路径分析对服务对象满意的心理行为机制进行分析,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服务对象满意的社会文化机制进行分析,分别从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者两个层次研究了服务对象满意形成的心理行为机制和社会文化机制。其结果对于推动生殖健康和社会性别相结合的干预,真正实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让服务对象满意的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殖健康福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后本书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

李亮,男,1979年9月生,河南省正阳县人。200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要从事人口与公共政策、社会性别与生殖健康等领域的研究。杨雪燕,女,1970年3月生,安徽省安庆市人。200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人口与公共政策、社会性别与生殖健康等领域的研究。合著《社会性别基础读本》、《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社会性别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李树茁,男,1963年9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199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博士学位。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分析和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合著《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中国儿童生存的研究与实践》、《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和《社会性别公平分析》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标 第四节 本书框架和结构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第一节 生殖健康服务领域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服务对象(顾客)满意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服务对象(顾客)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社会性别意识的理论研究 文献综述总结第三章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服务对象满意模型 第一节 生殖健康服务领域的服务对象满意和社会性别意识 第二节 中国生殖健康服务系统分析 第三节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服务对象满意模型和分析框架 第四节 分析策略第四章 数据来源和变量测量 第一节 潜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测量项目 第二节 数据采集 第三节 心理行为变量测量模型分析 第四节 社会文化变量测量 变量测量总结第五章 服务对象满意形成的心理行为机制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描述性分析结果 第三节 心理行为机制路径分析结果 第四节 心理行为机制讨论 第五节 心理行为机制模型的意义第六章 服务对象满意形成的社会文化机制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描述性分析结果 第三节 社会文化机制分析结果 第四节 社会文化机制讨论 第五节 社会文化机制模型的意义第七章 服务对象满意整体模型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整体模型分析结果 第四节 整体模型讨论 机制研究总结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 服务对象的调查问卷 附录 主要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程序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系统的功能结构和体系结构分析,已经证明传统服务和现代服务的差异,同时也提供了服务对象满意研究的分析层次,即服务对象层和服务提供层之间的关联。因此中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即以此作为起点,将社会性别意识,包括传统性意识和现代性意识作为判别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者的互动方式和感知方式的重要依据,并将它们引入对于服务对象满意的解释。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别意识的传统性和现代性决定了他们在服务过程中的角色期望和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到他们对服务过程的感知和服务满意的形成。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系统运行的主要规则如下。(1)生殖健康服务中的社会性别关系。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以女性的生殖功能为核心,生育和避孕节育的责任都由女性承担,男性存在相应责任的缺失。男性的主要责任是“家庭传承”,男性在性生活中占据主导和控制地位,而女性在是否采取避孕以及采取何种方式避孕、是否进行性别选择性流产时,都要考虑整个家庭的利益,最终由其丈夫和公婆决定。在生殖健康服务中,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下的生殖健康服务并不触动社会性别规范,只在现有的服务框架下提供服务,认为生殖健康概念只和育龄妇女有关,男性以及其他年龄段的女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并没有太多关联,但育龄妇女只是人口控制的最有效工具,她们的需求和权利应该是人口控制的服务目标(鹿立、李秀云,2001;刘鸿雁,2003)。

后记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行的以控制人口数量为重心的计划生育政策迅速普及了避孕节育方法,满足了避孕节育需求,基本实现了中国人口向低生育率的转型,但中国生殖健康领域中长期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公平现象日益凸显,未满足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需求居高不下。生殖健康与权利、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和社会性别公平是构成生殖健康概念框架的三个基本要素。1994年底,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的“两个转变”,启动并逐步扩展中国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让服务对象满意和让社会受益而达到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新途径。同时,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促进要致力于在健康和权利方面实现公平,确保女性和男性平等享有机会与资源,使所有的人达到其最完美的健康状态。生殖健康、服务对象导向和社会性别公平理念的普及和实践需求,要求我们基于社会性别视角深入研究生殖健康领域的服务对象满意,设计相应的干预策略,推动生殖健康和社会性别的结合,真正实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让服务对象满意的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最终促进人口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编辑推荐

《社会性别与服务对象满意:中国生殖健康服务领域意识研究》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学术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性别与服务对象满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