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职位适度规模与优化配置论

王振海 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振海 等著  

页数:

277  

字数:

249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公共职位数量规模比较分析与合理配置研究”的主报告。研究共分为五章: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内涵界定与研究现状、公共职位数量规模比较、我国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现状解析、公共职位数量规模优化配置对策思路、公共职位数量规模优化配置分层实证分析。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解析公共权力运行,主要内容是在古今、中外纵横两方面的比较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关系现状进行分析,为我国公共职位的合理规模配置寻找可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内涵界定与研究现状 一 公共职位及其数量规模界定 (一)公共职位 (二)政府规模与公共职位数量规模 二 国内外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研究梳理 (一)国外几种典型理论研究视角 (二)我国关于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研究 三 数量规模在公共职位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意义 四 逻辑结构与思路第二章 公共职位数量规模比较 一 古今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统计与比较 (一)古今公共职位数据统计指标 (二)古今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统计 (三)古今公共职位数量规模比较与解析 二 中外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统计与比较 (一)中外公共职位数据统计指标 (二)中外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统计 (三)几个重要指标的国际比较 (四)中外公共职位数量规模解析 三 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合理标准 (一)古代中国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依据 (二)国外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标准 (三)当代中国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标准及判断 (四)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的影响因素 (五)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均衡配置第三章 我国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现状解析 一 我国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行政成本攀升,行政效能下降 (二)地方政府机构积重难返 (三)人力资源配置错位 (四)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结构失调 二 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官吏组织的自我膨胀性 (二)政府的唯一性与垄断性 (三)公共职位的自身优势 (四)公共管理发展的自然需求 (五)“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六)政府本质异变与职能缺位第四章 公共职位数量规模优化配置对策思路 一 编制立法: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刚性管理 (一)提升政府效能 (二)完善编制监管法律体系 (三)依法设职,因职定编 (四)缩小设置层次,增大设置幅度 (五)加强执法监督,拓宽监督主体与客体范围 二 推进行政改革:限制权力与职位的过分膨胀 (一)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二)政府职能主干化 (三)市场化、社会化分权 (四)行政体制改革与大部制探索 (五)权责一致与职位分析 三 人力资源配置引导:消除公共职位特权 (一)淡化“官本位”思想 (二)公共职位职业化 (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 “出入口”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公共职位扩张 (一)坚持公务员考录制,广开“入口” (二)重视提高公务员素质 (三)完善官员绩效考核机制 (四)能上能下,畅通“出口” 五 职位监督:约束职务消费高速增长 (一)重塑政府成本意识,构建廉价政府 (二)通过财政预算控制职位编制扩张 (三)强化审计工作,控制资金使用 (四)加强职位监督,规范职务消费第五章 公共职位数量规模优化配置分层实证分析 一 有效政府及评价方法 (一)有效政府的含义及特征 (二)有效政府效能的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 二 中央层面公共职位数量配置分析 (一)1978年以来我国公共职位数量简单回顾 (二)1978年以来我国公共职位配置的特征 (三)中央层面公共职位数量效能的分析 (四)中央层面公共职位数量优化配置模型 (五)我国公共职位配置的评价 三 省级层面公共职位数量配置分析 (一)省级政府的沿革与职能 (二)地方政府公共职位数量的演变 (三)省级政府公共职位数量配置效率的测度 (四)影响公共职位数量配置的因素 (五)省级政府公共职位数量优化配置模型 (六)山东省级政府人员数量配置的评价 四 副省级层面公共职位数量配置分析 (一)副省级城市职权 (二)副省级城市公共职位数量规模比较 (三)结论 五 县级层面公共职位数量配置分析 (一)县级政府的内涵 (二)县级政府的历史变革 (三)县级政府的组织体系与机构设置 (四)县级政府公共职位数量分析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职位适度规模与优化配置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