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政治建设与政府治理
2011-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湘林 佟德志 严洁 主编
320
无
在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理念中,和谐是其重要的政治文化和思想精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偕化;序,故群物皆别。”千百年来,政通人和、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核心价值。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国家治理的许多新问题和社会快速转型的一系列挑战。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质性政治层面上,它包含了大众政治文化的转型和培育、政治制度的构想和设计、政府决策理念的转型,以及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效能的提高。 《全国首届政治学博士后论坛文集:转型期的政治建设与政府治理》汇集的论文包括了三个部分:政治文化、政治民主、政治经济学与公共政策。论文作者围绕着如何在政治与政府治理层面上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分别对这三个领域中涉及的一些议题展开了阐述和研究分析。
徐湘林,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政治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北京大学任教,从事比较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政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长期研究中国政治改革与国家治理。担任职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成果有《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专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论文)等。 佟德志,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攻民主理论。先后在北京大学、耶鲁大学做政治学理论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了10余项国家等各类科研项目,专著6部(独立完成2部),译作8部,论文80余篇,先后获得教育部以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博士论文获2005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并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 严洁,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科学定量研究方法和中国政治研究。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自1995年以来,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多项大规模抽样调查。与沈明明教授等人共同创立了“GPS/GIS辅助的区域抽样方法”,其研究成果已在China Review (SSCI)上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江汉论坛》、《开放时代》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第一部分 政治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文化转型人、文化、教育关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研究的再认识及展望离“家”出走的道家政治哲学第二部分 政治民主民主理论的批判与重建对民主的实质、普遍性及共同标准的几点认识和谐社会构建的协商民主维度之探析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及其特点政治效能感的测量方式与信度水平评析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民主”南京市实证分析第三部分 政治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保守自由主义国家观及其批评者分权制衡与制度正义——转型中国制衡资本权力路径的若干思考浙江省经济政治发展案例述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反腐倡廉实践的历史分期和特点分析财政类型与现代国家构建预算增量、预算控制与财政发展中国关税保护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后记
2007年以来,先是成思危副委员长痛斥“无道德资本”,认为中国企业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不仅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自己也已经不能容忍①。紧接着,温家宝总理提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②。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把这两个领导人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洞察与判断有机结合起来,反思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资本权力不断膨胀的基本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制衡资本权力将成为转型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史使命。 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在现代社会,资本是具有巨大压制性的力量,并且其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压迫性越来越强大。在全球时代,资本的稀缺性和高流动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相对于民族国家的优势,更遑论无组织的一般消费者和普通公民了。莫斯卡就认为在众多物质力量中,有一种力量能够轻而易举地统御国家的一切其他力量,有时甚至敢违反法律的明文规定,更不用说违背公平正义原则了,这种力量就是流动财富,即金钱,或确切地说,是强有力地组织起来的那部分金钱③。伍德也认为市民社会使私有财产及其拥有者们能对人民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发号施令,这权力不对任何人负责。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