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之家
2011-10
新世界出版社
(美) 皮特·厄雷,Pete Earley
328
无
两年前,我们全家在女儿的倡议下,从旧金山的东湾驱车到西雅图,再从那里乘邮轮到阿拉斯加作为期8天的海上旅游。开车北行,沿途有些风景虽很迷人,但长途跋涉难免感到单调疲乏。女儿给大家播放了一部名叫《卧底中情局》的有声读物,主人公是中情局的反苏谍报处处长奥尔德里奇·埃姆斯。他为了满足妻子的物质欲望,自愿充当克格勃卧底,使美方遭到严重损失,其中包括至少lO名美国间谍被克格勃处决。书中讲的全是真人真事,描述又绘声绘色,我们都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一直把整个故事听完。后来我才知道作者名叫皮特·厄雷,是一位以纪实和调查性作品闻名的当代美国畅销书作家。我一直从事跨文化传播的工作,离休后也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北京后,我先后从国内外得到作者的六部非虚构作品,看后感到的确名不虚传,由此萌生了把作品介绍到国内来的念头。 皮特·厄雷原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他的第一部纪实作品《间谍之家》于1988年底出版后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职作家。此后的几年里,他又陆续出版了好几部成功之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在此期间几乎断绝了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因此他的名字和作品不为国人所熟悉。至今为止,他先后出版了12部书,其中大部分为纪实和调查性报道,曾获得众多奖项。他本人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评出的畅销书作家。 很快,新世界出版社和北京新知跨文化传播公司接受了我的倡议,与作者联系版权也十分顺利,于是决定共同推出“美国畅销书作家皮特·厄雷纪实和调查性作品系列”。四部书中有两部是间谍题材:一部是本文开始提到的《卧底中情局》,另一部则是他的成名之作《间谍之家》,讲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约翰·沃克为首的间谍网出卖美国军事机密的大案。这两桩间谍大案案发时间都距今有20多年之久。在此期间,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互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两者之间的间谍战如火如荼。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否缓和了呢?据厄雷引用俄国对外情报局(简称SVR,克格勃的继任机构)一名前特工的话说:“冲突并没有结束。除了名称,一切都没有变。只不过现在美国被称为主要目标。” 2010年6月在维也纳闹得沸沸扬扬的、冷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交换间谍,以及最近的事态发展似乎证明了这一说法。当时,美方用刚刚拘捕不久的10名通过非法移民长期潜伏在美国的俄国间谍,来交换4名在俄国服刑的西方间谍。在俄方间谍中有一个名叫安娜·查普曼的年轻性感女子特别受到西方媒体的青睐和渲染。这个被称为“能置人于死地的荡妇”不久前又成为这一间谍案后续报道中的新闻人物。就在今年6月底,莫斯科地区军事法庭开庭审判此案时证实,负责掌控安娜·查普曼等人组成的间谍网的俄国对外情报局上校亚历山大·波捷叶夫,实际上是一名为美国效力的双重间谍,正是他出卖了在美国的那个间谍网的全部成员,并在美国拘捕他们前夕逃离了俄国。法庭对他进行缺席审判时,安娜·查普曼是重要的证人之一。 看来。紧张的间谍战还在继续。间谍和爱情一样,都是作者们和各种媒体的永恒主题。读一些这方面的书,不仅可以增长见识,也有助于感悟人生。 以间谍为主题的书很多,与作者主题完全相同而抢在他前面出版的书也有好几本。那么,皮特·厄雷的作品又有什么特色呢?首先,他的书没有任何虚构或想象的成分,完全是历史的真实。这一点读者看完他的书后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其次是他报道的深度。他不仅准确而生动地重现了曲折复杂的案情,而且深入到书中主要人物的灵魂深处,活灵活现地揭示了他们的贪婪和堕落,从而反映了人性的险恶。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可以在热情拥抱投奔美国的俄国好友之后,立即转过身去向克格勃告密。约翰·沃克为了延续和扩大自己的间谍“生意”,不惜用尽心机,针对各人不同的弱点,引诱和哄骗自己的好友、哥哥和儿子,把他们拉入自己为首的间谍网。 谈到作品的深度,不能不钦佩作者的认真和执著。他不是一名赶浪潮的作家,从不匆忙地把自己的书推出来,而是首先一门心思下工夫收集第一手材料。为了写《间谍一家》,他首先争取到对间谍网首犯约翰·沃克的独家采访权,先后共进行了23次采访,每次平均长达7小时。他还花了几百个小时对沃克的10名近亲进行了访问,花了更多的时间对87位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与此同时,他还广泛阅读一切可能接触到的文件和资料,其中包括大量的庭审记录、约翰·沃克私人日记和来往信件,以及联邦调查局的报告和监听录音笔录。 最后的成果是一部叙事翔实深入,人物丰满逼真,文笔流畅生动的杰作。虽然《间谍之家》在案情公布后两年半才出版,但这并不妨碍它行销30万册,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接着又被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拍成电视连续剧。《出版周刊》称赞《间谍之家》为“同类书中之经典”,我个人也相信它将作为世界间谍史中的一部优秀著作流传于世。 皮特·厄雷以同样的力度来写《卧底中情局》。他是在狱中对该书主人公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单独采访的唯一作家,时间长达数周之久。这在埃姆斯刚被捕不久、案件还处于高度敏感期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该书的序言描述了他们第一次戏剧性的会见。开头的一句话就是埃姆斯问厄雷:“你是怎样闯进监狱的?”答案我可以冒昧用一句话来概括:作家的智慧战胜了司法部门的官僚主义。 总的来看,皮特·厄雷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除了高超的采访技巧和勤奋的工作态度以外,他本人的诚实和公正也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华盛顿邮报》说,“厄雷是一位客观公正的报道者,他坚持不让自己的感情影响到故事,充分体现出了他对新闻纯洁性的坚守和对于追寻事实真相的读者的尊重。”另一位作者写道,厄雷的写作特色——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商标——是让书中的人物自己讲述他们的故事而不加评论。 这种做法听起来似乎不难,但做起来绝非易事。正如皮特·厄雷所说。对于一个作家而言,“重构”一个事件总是很难的。人们可能会说谎,记忆会不完整,偏见会起作用,错误会出现,对所说的话、达成的共识或协议、对所做的事,人们会由衷地持不同意见。在不同的时间里,厄雷选择让一个人来回忆书中的某个具体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事件都至少被两个,通常是更多的其他渠道证实之后,才被收录书中。 皮特·厄雷在《致中国读者》中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他有两项任务。一是采访新闻人物。二是揭露社会不公。他的两部间谍书就是深入采访新闻人物的结果,而他的调查性报道《间接证据》和《疯狂》,则是他揭露社会不公的代表作。 《间接证据》讲述的是美国南方的一桩死囚冤案。在介绍他的这部书前,不能不提到在美国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今年已85岁高龄的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她毕生仅在1960年发表过一部题名为《杀死一只反舌鸟》的作品,但它却成为对美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小说之一。有一项社会调查甚至声称它对普通美国人一生的影响仅次于《圣经》。作者以20世纪30年代她的故乡南方小镇蒙罗维尔发生的事情为素材,描写了一个黑人如何被指控强奸了一名白人女子,在他的辩护律师证明他无辜以后,那个全部为白人组成的陪审团仍然判定他是强奸犯,最后一群愤怒的白人把他处死。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刻成为全美的畅销书,获得了1961年普利策奖,被拍成电影,几十年来被许多公立中学列为必读书,李本人2007年还获得了总统自由奖章。 20世纪80年代末,皮特·厄雷发现,就在哈珀·李描写的故事的同一南方小镇,发生了一桩与李的小说中讲述的故事极为类似的案件。一位名叫华特·麦克米利安的黑人被指控杀害了年轻貌美的姑娘朗达·莫里森。他还被指控杀害了邻近城市的另一位白人女子,他被判处死刑,当时已在死牢里待了一年多。之所以还没有被执行死刑是因为有一位新来的名叫布莱恩·史蒂文森的黑人律师,他在代表一个民办公助的法律援助中心查阅死刑案件的档案时,发现麦克米利安的案情存在许多疑点和不实之处,于是他接受了被告的委托,代表他上诉要求重审。 皮特·厄雷决定把这个案件作为他创作该书的主题。因为他想知道,从哈珀·李讲述的故事所处的20世纪30年代,到类似案件发生的20世纪80年代末,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小镇在种族关系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被指控杀害了两名白人女子的麦克米利安是否得到了公正的审判? 经过采访当事人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皮特·厄雷写出了《间接证据》,一部被人称为“新版本的《杀死一只反舌鸟》”的作品。他的书表明,被告麦克米利安没有经过审判就被关入死牢,这首先是司法程序上的错误。麦克米利安无任何犯罪记录,而3名证人中最主要的证人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白人惯犯。证词更是互相矛盾,存在明显漏洞。法庭还蓄意扣押了有利于被告的证据。更为重要的是,至少有6名证人证明被告在案发时在家里参加当地教会组织的“炸鱼”义卖活动,根本不可能在现场作案,但仅仅因为他们都是“黑人”法庭便不予取信。幸运的是,史蒂文森律师坚持正义,排除各种困难和障碍,终于使亚拉巴马州刑事上诉法庭于2003年3月宣布,这是一桩因审理错误而造成的冤案。麦克米利安在死牢里待了6年后被宣告无罪释放。 《间接证据》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并获得了艾德加真实犯罪最佳报道奖和罗伯特·F.肯尼迪奖。《纽约时报》在它的书评栏写道:“厄雷先生巧妙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他把采访材料、侦查员的报告和法庭上的证词编织在一起,表明这个体制如何慢慢地、但却又是无情地把套在麦克米利安先生脖子上的绞索收紧……《间接证据》让读者看完后感到义愤。” 如果说皮特·厄雷写《间接证据》是有准备、有计划的,那么他写《疯狂》却纯属偶然。一天,他突然获知他远在纽约上大学的儿子迈克,原来只是偶尔有些幻觉,已发展成严重的精神病,而回到家里后他又拒绝服药。按照美国当地的法律,已成年的精神病人,除非他对自己或别人构成“迫在眉睫的危险”,医生和家属是无权干预的。在厄雷眼看无法救助他儿子的情况下,迈克的病情日益严重,直到他有一天破窗闯入私人住宅,并毁坏了他人的财产。住宅里的警报器响了,来了一批警察把他拷走,接着他面临两项重罪的指控。 皮特·厄雷经过长迭3年的采访和调查发现,迈克的不幸不过是被隐蔽起来的全国性大悲剧中极小的一部分:美国有35万精神病人被关在各级监狱里,还有50万精神病患者被判缓刑,其中不少人流浪和露宿街头。每年刑事司法系统要处理的精神病患者多达100万人。厄雷书中的大量生动故事说明,美国“疯狂”的精神卫生体制及相关立法和司法的缺失,已经给无数的家庭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疯狂》一书的出版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在过去5年里,作者已经应邀在全美50个州中的46个州作过演讲,他两次应邀到美国国会作证,他所居住的弗吉尼亚州还邀请他帮助重新起草该州有关精神卫生的法律。他还被邀请到巴西议会、冰岛精神病学会和葡萄牙最大的精神卫生维权组织做有关精神卫生的演讲。作为一部推动了精神卫生改革的全国畅销书,《疯狂》获得了美国精神病学会等组织颁发的各种声名显赫的奖项。它还是2007年普利策非虚构类奖的两项候选作品之一,该奖为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因为他的书,美国有好几个州在对待精神病人的方式上已经有所改变。美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训练项目来培训警察,教他们如何正确应对精神病人。其他社区也已经设立了一些项目,将那些关押在各级监狱里的精神病人尽可能转移到那些可以帮助他们康复的治疗项目中去。在一些城镇,法官们专门为那些被逮捕的精神病人设立了特别法庭。这种特别法庭让法官们能够将这些犯人送去治疗而不是关进监狱。至于作者的儿子迈克,在过去4年里,状况一直都很稳定。现在他的正式工作是到各级监狱里去给那些精神病患者提供咨询,帮助他们加入治疗项目。 《疯狂》一书中还表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精神病患者的漠视甚至歧视,也是使精神卫生领域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疯狂》中播写的少数人物,其中包括有献身精神的精神科医生、护士、法官、律师和社会工作者,他们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为精神病患者孜孜不倦地工作,关爱他们并力主进行重大改革。正像著名影星、奥斯卡奖、艾美奖的多次获得者蓓蒂·杜克所说:“《疯狂》一书是上帝送来的礼物。面对精神病患者,许多人要作出选择,而这部书将会打开他们的心扉。我们当中会有数不清的人对厄雷和他的儿子迈克充满感激之情。”这显然是她的肺腑之言,因为她自己也曾饱受精神病的折磨。 今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皮特·厄雷10月的日程表上,已经安排了在5个城市做6次演讲的活动。他已经成为美国精神卫生体制改革的热情鼓吹者和精神病患者权益的坚定捍卫者。 皮特·厄雷在《致中国读者》中说,“中国和美国差异很大。但我们都是国际社会的成员,通过共享我们的故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并成为朋友。”就我个人来说,他的四部书的确也加深了我对美国的了解。例如,关于美国的种族歧视,我过去通过读书和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有所体会。但《间接证据》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加深了我对这个问题的长期性、顽固性的认识。美国的立国思想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这是使美国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疯狂》一书有力地说明,不问具体情况一味强调这种自由和权利会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美国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国家,美国人也非常自信。《间谍之家》告诉我们,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在下意识里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别的国家的人会背叛自己的国家,而美国人不会,因而即使在美国的一些军事和情报部门,人事和安检制度也是相当松懈的,这样才使像沃克和埃姆斯这样的人能长期进行间谍活动而不被发现。 为了出书一事我和皮特·厄雷先生经常通信,并互以朋友相待。我感到他是一位谦虚和善的人。前两天我刚收到他应邀写的《致中国读者》,信中他还说正在完成一部新书,要在月底交稿。我也不时在他的个人网站(www.peteearley.com_)上看到他写的一些颇有意思的博客。可见他在百忙中并没有忘记笔耕。他从未来过中国,曾来信表示非常向往。鉴于他以纪实和调查性作品著称,马里兰州的高撤尔学院曾请他开过一门课,专门讲授这两种报道的写作。他还应邀到美国多所大学讲学。他在新闻学实践和教学两方面的经验,加上在精神病问题上的丰富阅历和研究,使我又有了通过有关单位邀请他来华访问的想法。这是我的希望,也可能是他的梦想。 汪有芬 2011年8月21日
约翰·沃克没有道德观,只有难以抑制的控制欲。他想要获得赞美和权力,却丝毫年在意会为此付出会么代铁——只要这代价是别人替他付出的。
皮特 • 厄雷(Pete Earley) 原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他的第一部作品《间谍之家》出版后一举成名,成为专职作家。他擅长深入挖掘现实题材,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并用笔耕来帮助纠正社会不公。从1988年起,他先后出版了12本书,曾获得众多奖项。
引言
一 东窗事发
二 成长历程
三 通敌卖国
四 家庭
五 迈克尔
六 阴谋败露
七 约翰
1985年5月20日凌晨3点半,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华美达酒店763室的电话响了。 小约翰·安东尼·沃克拿起电话,“喂?” “这里是前台!”一个男人激动地说道,“出事了!有人在停车场撞了您那辆蓝白相间的车!您最好快点儿下来!” “好的,”约翰冷静地答道,“我这就下去。” 约翰想这是个阴谋。自己做私家侦探调查离婚案的时候,一模一样的把戏不知用过多少次。显然,有人想让他离开自己的房间。不过,这人是谁呢? 约翰怀疑大难临头了。前一天,也就是5月19日,周日,他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的家驱车到马里兰州,向苏联克格勃的一名情报人员递交了一包窃取的政府机密文件。这可是出卖祖国的行为,约翰本想得到20多万美元的面额为50美元或100美元的旧钞,不料交接过程出了岔子,而且是大岔子。 坐在旅馆的床沿上,约翰开始回忆自己在过去的15小时里走过的每一步,试图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判断出正在楼下大厅等他的是什么人。昨晚与克格勃的会面早在四个月前就安排好了。那天是1月19日,他与苏联的接头人在维也纳一个秘密场所见面。克格勃和它的情报人员最喜欢在那里碰头。走过展示女士奇异内衣的橱窗时,约翰把一个装有翻拍美国海军机密胶卷的小包塞给了他的接头人。一会儿的工夫,这个苏联人也已经把昨天见面的详细指令交给了约翰。 约翰尽可能按照指令行事。中午刚过,他就离开家,驱车沿着64号州际公路从诺福克驶向里士满,在那里他又开上了通往首都的I-95高速公路。一路上,约翰都小心地遵守着每小时55英里①的限速,但是每小时至少有一次他会把他崭新的福特小型面包车减速到每小时20英里,然后加速到每小时70英里,从后视镜里看看是否有人在模仿他。他在一本畅销的间谍小说里读到过这种叫做“干洗”的防御性驾驶技巧。整个行程平安无事。此时是周日下午,交通并不拥挤,因为还要过些日子,路上才会挤满脾气暴躁、皮肤晒得通红的海滨爱好者。他们在大西洋海岸边过完周末后懒洋洋地返回华盛顿。 开往华盛顿的这四小时路程让约翰感到厌烦。穿过波托马克河进人马里兰州华盛顿北部的郊区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入住华美达酒店休息。但是约翰要事先探探路。尽管他的苏联接头人警告过他不要在预约时间前驶近接头地点,约翰还是下了高速,向华盛顿西北部的一个叫做浦尔斯维的村庄驶去。克格勃选择的交接地点总是在偏远的地区,约翰害怕在夜里迷路,总是提前几个小时到达,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他一边沿着柏油路迅速地行驶,一边挑出几个重要的标志物——一座小桥、一所小学、一家杂货店——这样夜里他就可以从容应对。他觉得路线没有问题,便马上掉头向东开往罗克维尔市的华美达酒店。驶进停车场时,约翰确信没有人跟踪他。一切似乎正常。他告诉自己不必担心,竭力平复接头前常出现的忐忑心情。在过去的18年里,他充当苏联间谍,在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郊区完成了30次投递任务。毋庸置疑,这次也会像过去一样顺利。 约翰住进他的房间,洗了脸,在旅馆餐厅吃了牛排晚餐。他感到精神焕发,就回到了车里向浦尔斯维驶去。约翰要在离波托马克河岸的几英里处的石头山里和小溪旁,把窃取的机密文件交给一名克格勃特工。这是他间谍工作中最危险的一个环节。苏联人大可以放心地同约翰走在维也纳狭窄的街道上,但在美国境内,与约翰的任何私人接触都是极其危险的。在里根时期联邦调查局对于间谍活动盯得比以往更紧。 考虑到国家安全,联邦调查局从不透露它的反问谍技巧。哪怕在证人席上,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对他们是否对造访驻华盛顿苏联大使馆的人进行偷拍也不置可否。然而约翰的克格勃接头人曾告诉他,无论是在华盛顿还是在纽约、洛杉矶的苏联外交据点的外面,这种做法都司空见惯。他还向约翰抱怨联邦调查局的其他做法。他说,驻华盛顿苏联大使馆的所有往来电话都遭到窃听。在美国工作的苏联人,机动车辆上要使用外交牌照。这些牌照由美国国务院配发,并且每年都用可以辨别车主国籍的字母进行编码,以便警察和联邦调查局进行跟踪。驻华盛顿的苏联人出行也受到限制,未经特许,不得到大使馆25英里以外的地区活动。虽然美国国务院宣称这种做法是在美国外交官在苏联出行遭到限制之后才实行的,约翰的接头人可不这么看。“你们的政府很狡猾,”他告诉约翰,“它逼得我们采取行动,继而又歪曲事实。我们对你们的外交官很客气,他们却利用了这一点,所以我们要限制他们。然后你们的政府就说我们不公平,要对我们进行限制。其实,我们认为他们早就想这样做了。你们政府的动机和目的总是秘而不宣的。” 为了避免被联邦调查局察觉,克格勃精心策划与约翰见面的每一步。1967年末,约翰走进驻华盛顿苏联大使馆,要求出售海军机密——这是他与苏联人的首次接触。从此之后,他们在美国国内面对面地打交道仅有一次。那是两周后他在一个购物中心与克格勃特工的会面。此后,苏联人告诉他,他们只在欧洲见面。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双方在美国的所有交往都使用情报投放点。多年来,约翰多次使用投放点,已经是个老手了。“你是最有经验的,最棒的。”他的克格勃接头人一次主动地夸奖约翰,这大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你说得太到位了!”约翰回答道。 约翰昨天投递了情报一正如克格勃所交代的那样——拐进一条人烟稀少的狭窄马路。和刚才从诺福克市开车来时一样,他改变车速,看看是否有人跟踪。 苏联人把一个空七喜牌饮料瓶立在预定地点的马路右边路沿。这个不显眼的信号告诉约翰,他的克格勃联系人就在附近,准备接头。下一步就看约翰的了。开了5英里以后,他停下来把一个七喜瓶立在路边,暗示他已准备就绪。他继续开往投放点,把那捆机密文件投放在电线杆和钉有“禁止打猎”标志的那棵树附近。约翰为克格勃准备了129份窃取的海军机密材料。这些8英寸×10英寸①的机密文件包在一个白色的塑料垃圾袋里,以防雨淋。就是苏联人也左右不了天气。他把这捆文件藏在一个杂货店用的褐色纸袋底部。这个纸袋里装着一个空的健怡可乐瓶、一个用过的消毒酒精瓶、一个旧棉签盒,还有一张香皂包装纸。就在约翰丢下这个包裹的同时,克格勃也会在几英里以外的地方给他丢下一包现金。苏联人也会把给约翰的钞票放进塑料袋,藏在一个装满垃圾的杂货店使用的纸袋里。 到此时为止,一切进展顺利,但是当约翰到达苏联人的投放点时,他找不到那包钱。更糟的是,当约翰返回他的投放点想取回海军机密文件时,装有文件的包裹也不见了。夜里,他检查了好多次这两个投放点,杂草里、灌木丛里、长得颇高的草丛里都进行了仔细搜索。快到午夜时,他放弃搜索,返回了旅馆。 回到763房间后,一开始约翰认为自己被联邦调查局发现了,但他又感到迷惑不解,因为并没有人要拘捕他,或是阻止他离开浦尔斯维地区。他想,或许只是苏联人搞错了,把钱放错了地方。这样的事以前也发生过两次。 凌晨3点30分的电话铃响,更增加了他的疑惑。“我猜电话是联邦调查局打来的。不然会是谁呢?肯定不是苏联人。”约翰后来回想道。但是编造他的车被撞这样的故事也太可笑,太差劲了。“我真不敢相信有哪个执法人员竟然愚蠢到会用我的车被撞这样的故事。这也太不合乎情理了。 P2-4
“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惊险故事,一个让普通家庭感到恐怖的故事……” ——《今日美国》 “美国最具破坏性的间谍网的头条新闻后面最权威的背景故事。从中可管窥到令人咋舌的苏联对美国的核机密的渗透……皮特·厄雷的调查新闻理念和叙事能力,使《间谍之家》成为我所读过的最棒的真实的间谍冒险故事。”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纳尔逊·德米尔 “《间谍之家》揭露了一个操纵他人的高手,一个因为只忠于自己而轻易就会背叛,的人。” ——《每月一书俱乐部》 “厄雷讲述了一个……现实世界里叛国的故事。这里没有触及灵魂的反省,没有任何背叛时的痛苦决定,不管这是背叛自己国家、朋友、职务上的信任、邻居、家庭或干脆自己的工作。沃克的背叛,正如书中所明确阐述的那样,就是为了金钱。” ——《华盛顿邮报》 “虽然该书的节奏和结构如同小说一样编织得天衣无缝,《间谍之家》实质上仍然是一本深入调查、一丝不苟的纪实作品。其结果便是一幅对一个既邪恶又平庸的人的不同寻常的、入木三分的画像,对通常都会拒绝别人多了解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的剖析一一个自欺欺人,将自己的错误行为视同正常的自我陶醉者的嘴脸跃然纸上。” ——《纽约时报》书评 读《间谍之家》是个紧张刺激的过程。皮特·厄雷不愧为训练有素的调查记者和文字精准的作家,对于如此复杂的案件,他的采访扎实、全面,写作冷静、尖锐。他将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与文学作品的精描细画完美地结合起来,引领读者认识那些无缘企及的社会角落和独特人群。 ——著名调查记者 安顿
约翰·沃克,克格勃称他是最棒的间谍,美国人称他是最恶劣的间谍。他为克格勃服务长达18年,他使克格勃破译了上百万条美国军方信息。他利用人性的弱点,精心计划,步步为营,把自己的兄长、儿子和最好的朋友拉下水,组建起了美国史上最有破坏力的间谍组织。皮特·厄雷通过对约翰·沃克的独家采访,揭示了冷战期间最成功的间谍的内心世界。 皮特·厄雷的《间谍之家—约翰·沃克间谍网内幕》销量30万册,被美国《出版周刊》称为“同类作品中之经典”,名列《纽约时报》全国畅销书。PBS将作品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并获得三项美国电视艺术最高奖艾美奖和两项金球奖提名。
无
《间谍之家》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间谍纪实小说,不如说是揭露人性的一本书。它没有普通的间谍小说那样悬念重重,但是依旧引人入胜。小说从约尼的成长史展示了他是如何沦落为通敌卖国的罪人。父亲的失败和无能促使他要改变现状,然而他却跌入贪婪和堕落的深渊,无法自拔。备受冷落的妻子酗酒成性,虐待子女,为了挽回丈夫的爱,甚至和他一起去投递情报。而约尼并不领情,他仅为了一人之利,利用自己的朋友,甚至自己的子女,不惜一切代价,。。。。
紧张,精彩,拿在手上就放不下了。
非常喜欢,内容精彩
满意,新书闻着有书香!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