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

主编/董皞 李俊夫 副主编/涂成林 黄文波 黄石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主编/董皞 李俊夫 副主编/涂成林 黄文波 黄石鼎  

页数:

332  

内容概要

《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1)》(作者董皞、李俊夫)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被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家皮书系列”,由广州大学、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联合编撰,在全国公开发行。《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1版)》已是连续第六年出版,由总论篇、规划篇、房地产开发篇、旧城改造篇、住房保障篇、城市管理篇、遗迹保护篇等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诸多研究城市问题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广大科研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广州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物。本报告指出:2010年,在亚运会带动下,广州城市建设平稳推进,建筑节能成效显著,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兑现了“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的承诺。房地产调整政策得当,全年房价泡沫指数低于30%,仍处于较为理性的、可控的范围。城市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民众参与度不断提升,“网络问政”蔚然成风。展望2011年,广州城市发展既面临良好顶层设计、南沙开发等契机,同时也面临后亚运时代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瓶颈、交通压力巨大和楼市上升等诸多问题。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应该加快建立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搞好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城市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巩固城市生态环境;采取多元化方式解决城乡建设资金难题;推进科学规划、公交优先,缓解交通压力。

作者简介

董皞,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2008年12月至今任广州大学副校长;
李俊夫,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现任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涂成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2010年4月起,担任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
黄文波,现任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兼职教授。
黄石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理学硕士。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并任广州市社科院城市现代化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书籍目录

总论篇
规划篇
房地产开发篇
旧城改造篇
住房保障篇
城市管理篇
遗迹保护篇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章节摘录

  二 温哥华市、青岛市、深圳市公众参与实践个案  (一)温哥华市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个案①加拿大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方法、途径和程序最具代表意义,其中最有名的是加拿大温哥华市的城市规划过程。从其公众参与过程我们可以一窥加拿大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全貌。温哥华市城市规划中,鼓励少数民族和青年人参与规划当中,并组织志愿人员参与城市规划过程。  城市规划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收集设想阶段,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对市民分类,每一个活动小组提出对温哥华市未来的设想。规划人员将这些设想收集起来,将设想用图形和形象模型表现出来。讨论设想阶段,通过设想图形、模型展示会和专题讨论会收集公众意见,并分类确定出规划的主题和可能的选择。作出选择阶段,将专题讨论会中确定的主题编成“作出选择”实用小册子,每个主题给出4~5个选择,并注明选择的后果,通过发放“作出选择”实用小册子,得到市民反馈资料。再将市民对未来的选择分析整理成四种不同方向,通过展示这四种不同方向未来的发展结果,让市民选择其中一种。送交市议会表决阶段。规划小组根据所定未来方向确定一种建议草案,公布于市民,市民可以对其提出观点,最后修改的建议草案交由市议会审批表决。  (二)青岛市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个案  青岛市是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较早和较为成熟的城市,从1985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宣传开始,公众参与走过了一条不断完善、充实、提高的道路,从城市发展等宏观总体规划到建筑、街区等微观城市设计,从单纯的规划展示到依据公众意见调整规划编制,从规划专家、各职能部门到普通市民,从实物展示到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传媒手段的使用,青岛市城市规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公众参与制度。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