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中国史论

刘建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刘建平  

页数:

43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正在经历GDP增长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兴奋崛起,也发生着假冒伪劣化的痛苦病变;中国不曾放弃社会理想和国际正义,但为什么陷入普遍的职业欺诈和周期性恶化的外交?“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话语无法处理文化衰颓、文明危机意义的叙事,新世纪的中国学术要反思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前提、实践主义的独断理性假设、发展主义的合法化主张,在实证的历史研究中建构知识体系,在有根据的知识和有逻辑的思想前提下论证价值。

作者简介

  刘建平,法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中日关系、中国政治及外交,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等多种学术刊物发表专题论文50余篇,有论著《新中国的原点》、《战后中曰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部 革命:思想的传播与权力的越境
革命政治过程中理论的生成:“新民主主义”溯源与辨流
苏联、斯大林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及其体制的确立
毛泽东的美国观与新中国“一边倒”国际战略的形成
野坂参三与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新中国对日外交思想探源
第二部 建国:信念与谋略的政治、外交射程
新中国1951:农业合作化决策的过程及其政治学意义
意识形态陷阱:国家工业化战略与农业合作化高潮
作为政治改革思想先驱者的刘少奇
苏联、斯大林与新中国初期的对日外交
“一边倒”冷战体制下和平共处的限度:朝鲜战争后中国
外交政策的调整
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过程及其国际政治学意义
中国国际战略的概念和历史阶段
第三部 反思:中国问题的知识确认
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新世纪的命运
在比较历史研究中理解民族主义:伪问题与真问题
历史与政治学视野中的党史文献编纂
当代中国口述史的发展及其文化身份
社会史学视野中的公共安全问题
社会冷战论:在政治史、社会史研究中理解中国
化解人权与主权之间的紧张:国际法准则和中国历史的逻辑
战争责任问题与革命外交遗产
中国的日本论和对日外交危机
战争记忆重构:后殖民文化的国际传播学分析
“西藏问题”视野中的西方与中国
边缘性焦虑:“不高兴”中国的病理分析
从世界历史和中国问题理解全球化:知识、话语、体制的主体性思考
从思想共同体重建共同体精神
后记

章节摘录

  最后,苏联、共产国际支援中国革命固然适应了中国革命者追求历史进步的理想需求,但事实也证明,其目的首先在于苏联的国际政治利益而不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人民的权利——从大革命时期对与苏联结盟的中国政府的期待,到土地革命时期的“武装保卫苏联”;从抗日战争中“武器给了资产阶级,书籍给了无产阶级”,到解放战争时期寻求对中国东北的控制;其所谓“土地革命”也不过是以土地的所有权使农民“革命化”的工具行为策略,而并非法定农民的主体性权利。我们看到,在国际政治的意义上,中国革命过程的一个方面就是争取独立自主而避免被苏联利益“工具化”的斗争。对此,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期间曾有精辟的揭示,他说:“王明问题的关键、症结之所在,就是他对自己的事(指中国革命问题)考虑得太少了!对别人的事却操心太多了!”①可谓对不研究中国问题、不关心中国前途但紧跟“武装保卫苏联”指挥棒的“左倾”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深刻鞭笞。但也必须注意到,中国革命过程中思想输入、理论传播的载体是共产国际的代表、指示以及斯大林、联共与中共中央的联络,作为接受者的思想独立人格必然经过奋斗、挫折后的反思才能形成;而且,仅有思想自觉也不足以建构中国的主体性,中国主体性的建构有赖于人民民主形成的国家能力。但苏联、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所传播的土地革命思想是把土地所有权作为使农民“革命化”的工具策略,即在实行土地革命与否、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有无等根本利益问题上不断变换策略操作以适应所谓政治需要,而欠缺中国革命利益本位、尤其欠缺农民权利本位的政治合法性思考。从建国前后的事实来看,苏联、斯大林这种东亚地缘政治学框架下的革命传播学和土地政治学对中共党内一部分高级干部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尽管中央领导集体包括毛泽东本人曾经批判民粹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条件论,但毛泽东在1948年9月的政治局会议上仍然提起共产国际指导下召开的中共六大,认为六大决议案“根本上是对的”,“今天我们所做的基本上仍未超过这个纲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中国史论 PDF格式下载



老师要求的,一人一本


这本书很好,能够收到启发,但是没有想象中的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