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著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儒勒·凡尔纳 著  

页数:

170  

前言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一直是一家愿意花大力气做大事的出版社,也是一家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有着紧密关系的出版社,儿童文学界的中坚分子们至今还记得当年它所组织的一次又一次大型的、轰轰烈烈的文学活动。这次以“小小图书馆”为名,将一批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并且是他们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网罗名下,又是一个大而优美的动作。邀请熊亮、熊磊两位先生作为艺术监制和文稿统筹,也必将会使这套丛书变得更加光彩照人。  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  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也许真的有天堂,但肯定遥不可及。因此,这样的天堂对于我们而言,实际上毫无意义——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地方,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但梦中的天堂确实是美丽的。它诱惑着我们,于是,我们唱着颂歌出发了,走过一代又一代,一路苍茫,一路荒凉,也是一路风景,一路辉煌。然而,我们还是不见天堂的影子。我们疑问着,却还是坚定地走在自以为通向天堂的路上。  后来,图书出现了,图书馆出现了——图书馆的出现,才使人类从凡尘步人天堂成为可能。由成千上万的书——那些充满智慧和让人灵魂飞扬的书所组成的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任何一本书,只要被打开,我们便立即进入了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那个世界所展示的,正是我们梦中的天堂出现的情景。那里光芒万丈,那里流水潺潺,那里没有战争的硝烟,那里没有贫穷和争斗,那里没有可恶之恶,那里的空气充满芬芳,那里的果树四季挂果——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头……  书作成台阶,直入云霄。  图书才使我们完成了天堂理想。  然而,使我们感到尴尬的是:当我们用尽天下最优美的言词去赞美阅读时,我们却同时面临着泛滥成灾的无意义的、劣质的、蛊惑人心的、使人变得无知和愚昧甚至变得邪恶的书。它们几乎与那些优美的图书一样多,甚至还要多。它们像浑浊的洪流涌人河床,淹没了我们。因为认知能力的不足和人性底部的卑劣欲望,导致了我们心甘情愿地沉湎于其中,并在下沉中获得低俗的快乐。  它们也是书,问题就正在于它们也是书。  书和书是一样的面孔,我们无法说它们不是书。有时,它们甚至比书还像书。我们凭什么说它们不是书?事情的复杂性一下子使我们陷入了似乎永不能走出的泥淖。  在如此情形之下,我们只有重提“阅读经典”的话题。  何谓经典?据我的阅读经验而言,所谓的经典就是那样一种东西:它至高无上。经典肯定是与时间有关系的,对于现在的东西,我只能这么说:它可能成为经典。经典不是不可言说的,我们肯定是能够说出它们的一些基本品质的,比如说它们的艺术性,比如说它们反映的那个问题代表了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比如忧郁、悲悯、雅致、美感、圣洁、庄重、智慧和意境等等。经典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成长而言,是属于那种打底的——打精神底子的书。只有阅读这些书,你的人生才会有厚重的人文积淀,你的思想才会强壮。它们会让你感动,会使你油然而生悲悯情怀。因为阅读了它们,你从此会处变不惊,会在面对苦难时表现出乐观和从容。它们使你获得了一种大智慧,使你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却洞若观火,品味到人生真正的大乐趣。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小图书馆”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它所选择的这些书都已经过长时间的流传与考验,是世界公认的经典;它的选题也比较全面广泛,兼顾到了各个年龄段孩子的阅读水平与趣味。并且,这些经典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能带给人永恒的感动。不管是烂漫奇幻的《绿野仙踪》,还是温情脉脉的《安徒生童话》,莫不如此。它们从过去走来,从遥远的异邦走来,是全人类共有的瑰宝。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性行为。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人类的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阅读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种智慧,我们每个人的世界是固定的,我们只能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生存,但是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视域,丰富我们的人生。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验无数种别样的人生,我们的心灵可以无所羁绊地随性遨游,那是一种真正的大自由。  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各种姿态的动物。体育竞技场、舞台、服装模特的T型台,所有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人类的四肢,是进化了若干万年之后最优秀、最完美的四肢。即便如此,人类依然没有停止对身体以及姿态的开发。人类对造物主的回报之一,就是向创造了他们的造物主展示他们的各种各样的优美姿态。  可是有一天造物主对人类说:你们知道吗,你们最优美的姿态就是阅读。  难道还有比阅读姿态更值得赞美的姿态吗?  比如,一个安静地读书的女孩的姿态,难道还不是这世界上最优美的、最迷人的姿态吗?这是一种自然的、安宁的、圣洁的姿态。这一姿态比起那些扭扭捏捏的、搔首弄姿的、做作的姿态,不知要高出多少境界。  我们应当看到,人类的那些可以炫耀、可供人们欣赏的姿态,必须是在有了阅读姿态之后,才有可能抵达最美最高的境界。而人类一切丑陋的动作与姿态皆与这一姿态的缺失有关。因为这一姿态的缺失,我们看到了笨拙、迟钝、粗鲁等种种蠢相。  阅读的姿态的养成,应从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开始。  “小小图书馆”并不小,收藏的都是大书,它通向巍峨壮观的大图书馆。  2009年2月7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内容概要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海底两万里(悦读美绘版)》通过对“海上怪物”的追踪,为我们描绘出一片片神奇的海底世界,这里有海底平原、海底森林、海底墓场、珍珠世界、沉没的大洲和古城堡……当然,除此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展示出了各种各样迷离而又神奇的鱼类世界。同时,凡尔纳还用他神奇的笔为我们设置了很多惊险的场面,使整部小说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追踪海洋怪物第二章 进入怪船第三章 私人收藏室第四章 海底打猎第五章 沉船第六章 海底葬礼第七章 珍珠第八章 鲸鱼第九章 南极遇险第十章 窒息的危险第十一章 章鱼怪第十二章 被炮艇攻打第十三章 逃离潜艇

章节摘录

  在1866年的海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令人无从解释的怪物。它比鲸鱼的体积要大得多,行动也比鲸鱼要迅速得多,形状很像纺锤,有时会发出磷光。  7月20日,加尔各答一布纳希汽船公司的喜金孙总督号,在澳大利亚海岸东边五英里处,碰见了这个游动的巨大物体。巴克船长起初还以为这是一块暗礁,他正要测定它的位置的时候,突然这个不可解释的物体喷出两道水柱,哗的一声射到空中一百五十英尺的高度。  7月25日,西印度一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哥郎号,在太平洋上碰到了同样的事情。三天内,这个鲸鱼类动物一下子走了这么远,由此可见,它的速度相当惊人。  1867年4月13日,海很平静,风又是顺风,斯卑脱亚号在一千匹马力发动机的推动下,以每小时十三海里半的速度在海面上行驶着。它的机轮在海中转动完全正常。  下午四点十六分,乘客们正在大厅中吃点心的时候,斯卑脱亚号船尾左舷机轮后面一点,似乎发生了轻微的撞击。要不是管船舱的人员跑到甲板上来喊:“船要沉了!船要沉了!”也许船上的人谁也不会在意。  安德生船长吩咐马上停船,并且命令一个潜水员下水检查船身的损坏情形。一会儿,他知道了船底有一个长两米的大洞。这样一个裂口是没法堵住的,幸好斯卑脱亚号本身的性能非常好。尽管机轮有一半浸在水里,但也必须继续行驶。当时船离克利亚峡还有三百海里,等船驶进公司的码头,已经误了三天期。在这三天里,利物浦的人都为它惶惶不安。  斯卑脱亚号被架了起来,工程师们开始检查。他们眼睛所看见的情形连自己也不敢相信。在船身吃水线下两米半的地方,露出一个很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缺口。铁皮上的伤痕十分整齐,就是钻孔机也不能凿得这么准确,这家伙在以惊人的力量向前猛撞,凿穿了四厘米厚的铁皮以后,还能用一种很难做到的后退动作,使自己脱身逃走。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阅读的姿态的养成,应从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开始。“小小图书馆”并不小,收藏的都是大书,它通向巍峨壮观的大图书馆。  ——曹文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海底两万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