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

蔡文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蔡文鹏  

页数:

24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参阅了大量最新解密、出版的文献资料,完整再现了从赫鲁晓夫、勃列曰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三个时期苏共上层、普通党员和民众的信仰出现危机的历程,揭示了信仰危机对苏联解体命运的特殊作用。
  苏共上层的思想蜕变导致了群众性信仰危机程度不断加深。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解冻”自由化思潮、“60年代人”现象和青年大学生“阿飞”现象等;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持不同政见者运动、“夜间人”现象和政治笑话盛行、青年大学生信仰选择个性化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非正式组织的迅速壮大、公开化的社会不满情绪、广大苏共党员和群众失去了精神支柱。
  苏联人的信仰危机及其严重后果告诉我们: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中的错误和挫折;必须正确对待无产阶级领袖的功过和是非;必须及时化解人们思想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 研究思路与框架
 五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赫鲁晓夫时期:信仰危机的产生
 一 引论:赫鲁晓夫执政前苏联人的信仰状况
 二 信仰危机产生的导因
 三 苏联人信仰危机的显现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信仰危机的深化
 一 信仰危机深化的主要因素
 二 苏联人信仰危机的深化
 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信仰危机全面爆发与苏联解体
一 信仰危机全面爆发的主要因素
二 信仰危机的全面爆发
三 信仰危机的恶性化发展与苏联的解体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一 研究结论
二 启示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苏共高层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背弃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的以戈尔巴乔夫为总书记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中,按照国际上二十五年为一代的惯例,其周围成员基本上是“二战后的一代”,是前述“60年代人”的集中会合。身居领导核心的戈尔巴乔夫,逐步将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梅德韦杰夫、巴卡京等“志同道合者”提升为政治局成员,从而右翼势力集团主导了政治局。其后,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又将上述人员笼络进总统委员会。这些“志同道合者”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号称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共产主义信仰的主要的宣扬者和组织者,他们中的一些人身上出现的不仅仅是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问题,而是背叛了科学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的问题。中国有一句“做贼不打,三年自招”的俗语,判断苏共高层领导人是否背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方面要考察他们执政期间的言行,另一方面也要考察他们在苏联解体后的言行。下面集中阐释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叶利钦三人背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式和过程的异同。  1.戈尔巴乔夫  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按照以往固定的“惯例”,成为苏共“绝对真理”的最高的、无可争议的代言人。迄今为止,很多人依然认为戈尔巴乔夫个人政治信仰是一个“谜”: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前后始终强调自己仍然信奉着所谓的“社会主义”。特别是在戈尔巴乔夫的整个执政时期,他总是打着发展“列宁主义”、革新“社会主义”等美丽旗号,在所有公开的大小会议、会见、巡视中,多次反复地、不知疲倦地声称自己忠于“社会主义”选择,宣扬“改革”是十月事业的继续,其中还有“共产党人的角度”、“工人阶级、农民和知识分子利益的反映”等苏联人耳熟能详的字眼。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或无所作为)是对已改变了的形势的对策吗?即使熟悉他的人也分辨不出他何时真诚,何时撒谎”①。总的来说,戈尔巴乔夫在执政时期对自己身边的“志同道合者”,对于国外政要、学者等人还是表现得比较“坦诚”,而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在某些场合则表现得“赤裸裸”。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