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印度洋地区研究

汪戎,万广华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汪戎,万广华 编  

页数:

193  

内容概要

  《印度洋地区研究(2012/1)》主要围绕印度洋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贸易、教育、旅游等相关领域展开研究,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与印度洋地区相关的研究成果。《印度洋地区研究(2012/1)》力图打造成中国与印度洋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与印度洋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书籍目录

卷首语 推动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共同发展——汪戎/3 印度洋纵横 中印关系与中国在印度洋地区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刘建/7 印度洋地区与中印的崛起——谢钢(印度)/21 中国与印度对缅甸政策的比较(1988~2010)——李晨阳/34 印度的大国追求与印度洋非洲国家:认知与行为——亢升/60 中国与印度洋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兼论昆明的物流中枢地位——梁隆斌/84 中印问题研究 “桥头堡”建设背景下的中印经贸合作——陈利君/103 中印经济关系:洞察与展望——朱翠萍/112 中印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王宏军/137 格局、时局与变局:中印发展角逐与多国博弈——周靖祥/151 会议综述 首届“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共同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朱翠萍/179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中国是印度洋地区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地区,分布着4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5个非洲国家,如南非、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苏丹、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索马里等;22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缅甸、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有6个大洋洲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等。这片广袤的地区,占据地球水面的近20%,达7400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如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都是在印度洋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的。随后兴起的波斯文明亦曾震撼世界。约在公元前2500年,在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鼎盛时期,两河流域即通过印度洋上的海路与印度河流域进行国际贸易。我们可以说,由于文明兴起较早,由于水波平静得多,由于可以利用季风,印度洋用于海上贸易比太平洋和大西洋早。到公元一二世纪时,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已与南印度的朱罗、潘地亚等王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远古的丝绸之路和中古时期的海上香料贸易路线将这一地区的主要国家与欧洲和中国联系起来。到15世纪上半叶(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东南亚、南亚乃至东非沿岸国家,成为中国在印度洋上的航海与外交壮举。 约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阻断这些通道,于是激发了对新航线的探索。在西班牙国王赞助哥伦布向西航行寻找通往印度的海路之后5年,葡萄牙国王命航海家达•伽马环非洲航行,另寻一条通往印度的海路,以便在葡萄牙和印度之间建立贸易关系。其实,欧洲与印度的贸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但远古时代的几条贸易路线都要利用地中海,而且必须行经陆路。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各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开辟通往印度乃至整个东方的航线。达•伽马于1497年7月8日率领由4艘船和170名船员组成的船队从里斯本启程,同年11月22日绕过好望角,翌年5月20日抵达印度南部最富有的香料商港卡利卡特。这是第一支从欧洲驶抵印度的船队。达•伽马的航行开辟了欧亚之间第一条海上贸易路线。1502年,达•伽马再次前往印度,先后在卡利卡特、科钦等地建立了葡萄牙人的商业贸易据点。后来,葡萄牙人又夺得果阿,并在印度洋建立了一批海军基地,以葡萄牙海军为其后援。直到17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一直控制着欧洲同印度以及远东的大部分贸易。随后,葡萄牙遭到其他欧洲列强的挑战。例如,荷兰就试图通过印度洋控制与东方国家的贸易。


编辑推荐

《印度洋地区研究(2012/1)》秉持“国际性、学术性和战略性”的宗旨,致力于从一个大国视角和战略高度开展面向印度洋的区域发展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具有前瞻性、信息性、政策性和实用性等突出特点。旨积极报道印度洋地区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印度洋地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