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
2012-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仙飞
206
222000
西方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学说是在一定的哲学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哲学方法论在其理论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视域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公共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供需理论等方面批判地分析其理论贡献和局限,从而发现: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是动态的、不平衡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我们批判地分析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的贡献,也为我们克服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的局限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成因和克服的可能方向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马克思主义视域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由李仙飞编著。
李仙飞,1975年7月生于福建仙游,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现就职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8篇。已出版专著一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主体研究
第二节 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效率研究
第二章 公共服务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创立阶段:社会政策学派与公法研究阶段
第二节 发展与成熟阶段:公共经济学研究阶段
第三节 反思与改革阶段:新公共管理研究阶段
第三章 公共选择理论与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路径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第四章 制度主义理论与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第一节 制度主义理论传统
第二节 制度主义理论路径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第五章 博弈论与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第一节 博弈论的核心目标
第二节 博弈论路径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第六章 供需理论与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第一节 亚当·斯密的供需理论
第二节 萨伊的供需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的供需理论
第四节 公共产品供需理论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域之批判性分析
第一节 公共性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市场之公共性
第三节 “看得见的手”:政府之公共性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视域之公共性选择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视域之批判性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之异同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供需理论视域之批判性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节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视域之公共产品供需理论
第十章 结论
版权页: 一是公共产品的估价或评价上的困难。官僚机构提供公共产品所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衡量缺乏准确的标准和可靠的估算方法及技术。同时,要合理确定社会对某一类公共产品需求的数量,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机构的规模以及对这些机构绩效的评估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按照沃尔夫的说法,并没有一个公式能够说明政府活动的产出的必要和最小的限度,也没有简单而一致的标准可以用来准确衡量“非市场”规模的大小。 二是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垄断了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竞争机制。市场竞争迫使私人企业设法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那些不以最高效率的方式来有效使用资源的企业最终将被淘汰出局。然而,在公共机构中却没有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公共机构提供公共产品并未面临直接的竞争,即使它们低效率运作,仍能持续生存下去,造成了“X低效率”。也就是说,由于没有竞争的对手,官僚机构有可能过分投资,生产出多于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如不适当地扩大机构、增加雇员、提高薪金和办公费用,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 三是政府机构及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私人企业经理具有降低成本追求利润的动机,其企业有创新激励机制,而政府机构没有这方面的机制,其官员也无利润动机。由于官僚不能把利润占为己有,加上公共产品的成本与收益难以测定,所以,与企业经理不同,官僚的目标并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机构及人员规模的最大化,以此增加自己的升迁机会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也许某些公共部门的效率与私人企业一样高,但却存在另一种浪费,即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部门具有超额生产公共产品的内在倾向,这种“过剩”的产品或服务最终是以社会所付出的巨额成本为代价的,是一种社会浪费。
《马克思主义视域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由李仙飞编著,《马克思主义视域之西方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理论》以“西方公共服务供给理论”问题为中心,有机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成果,并进一步发展了相关学科的现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