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与行动

肖扬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肖扬 编  

页数:

355  

内容概要

  《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与行动》从理论研究、行动干预和男性参与方面系统反映了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成果和现状,集中体现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学者对针对妇女暴力问题的学理性研究,展现了“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确立10年来中国在法律政策、警察干预、司法干预、法律援助、心理支持及综合性干预方面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揭示了新形势下针对妇女的性骚扰、拐卖/骗、网络暴力、语言暴力、姻亲关系和亲密伙伴暴力的特点与趋势。书中富有哲理的思辨、独到的见地和鲜活的经验将为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行动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致辞理论研究篇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之发展进路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理念与体系建构对中国反家庭暴力机制的再思考针对妇女的暴力:一种基于性别的恐怖主义“家庭暴力”在中国的“社会问题化”——殴妻现象合法性的确立与丧失机制分析婚内强奸的概念界定及构成特征婚内针对女性性侵害的法律应对论丈夫对妻子的性暴力——以刑法学为视角家庭暴力背景下女性犯罪宽宥论——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思考如何处理女性犯罪家庭暴力下受暴女性犯罪的量刑与执行途径——以受虐妇女杀夫案为切入点“人身保护令”之意义、瑕疵及完善建议家庭暴力与婚内赔偿——基于现行法律制度的辨思对农村家庭暴力的实证研究对施暴者进行教育的心理学基础行动干预篇发挥优势 履行职能 积极推进反对家庭暴力工作妇联组织在反对家庭暴力中的作用推动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论家庭暴力之刑事司法干预家庭暴力危险的阻却——“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实践探微及程序构建家庭暴力施暴者的行为分析与警察干预策略在社区中赋权妇女——天津市“半边天家园”社区反家庭暴力干预模式的实践启示婚姻暴力的城市社区干预个案研究农村中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特点、影响因素及社区干预建议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医疗干预:实践价值与路径探索——以医疗干预首家试点医院铁营医院为例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心理救助反对家庭暴力中的妇女非政府组织——以南京市宁街道“老人、妇女、儿童庇护所”为例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探讨家庭暴力干预手记:来自一线工作的思考——对陕西妇女研究会反家暴综合干预项目实践的思考反对针对妇女多种形式的暴力与男性参与篇

章节摘录

  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之发展进路  夏吟兰 郝佳  摘要: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的发展进路与社会正义观的发展紧密相连。家庭暴力是对社会正义的践踏,违背了社会的基本正义理念,禁止家庭暴力是社会正义理念在家庭关系中的拓展。禁止家庭暴力,实现社会正义必须由国家承担责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并通过国际公约和国家立法予以保障。  关键词:家庭暴力 社会正义 国家责任  一 家庭暴力违背了社会正义的基本理念  正义,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柏拉图将其看做一个人或城市内的敌对部分处于适当和协调的状态;20世纪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伊丽莎白·安斯康柏(Elizabeth Anscombe)认为正义是好人的一种美德;桑德尔更是将正义视为社会制度之第一美德。罗尔斯(John Rawls)则从制度层面对正义进行了注解,他认为:在某些制度中,当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没有在个人之间作出任何任意的区分时,当规范使各种对社会生活利益的冲突要求之间有一恰当的平衡时,这些制度就是正义的。可见,正义首先是一种价值目标,其次体现为一种道德范式,最终,要落实到制度层面,使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都能充分享有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素,如自由平等、生命安全、人格尊严等。  家庭暴力是众多暴力形式中的一种,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我们可以对家庭暴力作这样的理解:家庭暴力是对人类对美好和睦家庭生活追求与向往的冲击;如果将家庭视为一种制度性存在,家庭暴力就是对这种制度下家庭成员及家庭整体所处的“恰当的平衡”的破坏;家庭暴力是对家庭关系网中个体间亲密关系的破坏,是对家庭成员的尊严、身体、自由等主体性要素的剥夺。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与行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