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单菁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单菁菁  

页数:

27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浪潮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网经济社会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关系一个庞大社会群体的自身发展与福利,更直接关系我国城市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真正建立。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着重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心理层面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状况及其内在影响因素。研究指出,在经济生活方面,尽管目前农民工的转移动机日益多元化,但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其市民化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社会生活方面,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重构对其市民化具有重要作用,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过程,不是由都市性取代乡村性的替代过程,而是在乡村性上增加都市性的吾加过程。在制度设计方面,随着各地的改革步伐加快,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门槛已逐步弱化,但附着在户籍制度之上差别化的福利安排所导致的较高市民化成本,正在成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又一重要门槛。建立多元化成本分摊机制、突破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门槛将成为未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作者简介

  单菁菁,生于江苏,长于北京,社会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城市蓝皮书)副主编。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发展战略及城市问题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北京、天津、海南、江西、贵州、西藏及广州、深圳、珠海、杭州、郑州、昆明、西安、三亚、中山、苏州、都江堰、防城港、金沙汀流域、怒江流域等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专项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所级重点课题、青年基金课题、省部委及地方委托课题等59项,其中主持课题28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3项,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2项、青年基金课题1项、所重点课题2项、省及地方委托课题19项;参加了17部学术著作的撰写工作,其中任(副)主编3部、合著14部;出版专著《社区情感和社区建设》,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多篇,撰写研究报告50多篇,向国务院提交了10余项政策建议,总字数200多万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研究回顾第三节 问题与假设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二章 中国农民工的市民化状况——以城市融入为主要视角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第二节 进城农民工的生活满意情况第三节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情况第四节 进城农民工的心理融人情况第五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及其特征第六节 小结第三章 经济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生活状况第二节 经济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关系第三节 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第四节 影响农民工经济生活和市民化的就业壁垒第五节 小结第四章 社会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状况第二节 社会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关系第三节 弱关系的应用——进城农民工的自我发展第四节 小结第五章 制度设计与农民工市民化第一节 相关政策的历史演进第二节 制度设计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影响第三节 当前农民工政策的缺陷分析第四节 新时期的农民工诉求及其政策改进第五节 小结第六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借鉴第一节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第二节 国内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做法第三节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杭州经验解读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二节 对策建议附录1:外来人口城市融入状况调查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节 问题与假设  本书研究的角度同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以往有关农民工的研究大部分是从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流动规律、社会层级、地域分布、资源配置、社会管理等角度人手,进而从宏观层面对政府决策、社会组织以及制度安排等作出建议。而本文则希望在制度、机制等宏观层面的分析之外,能够回到农村流动人口的日常生活中去,透过他们在城市中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了解他们如何在城市这片新天地中重新构筑起属于自己的社会网络和生活范式,借以追寻他们开创新生活的足迹和实现市民化的心路历程。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农村外来人口研究的基础应该转入日常生活的层面,先撇掉在他们身上的各种结构指涉,返回到他们亲手构建并生活在其中的生活世界,通过追踪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以及连带出来的行为方式、意义脉络和价值取向来勾画他们的生活轨迹。  一般认为,农民工融人城市的市民化过程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这种职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能够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最后,这种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使其逐渐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即农民工融人城市的市民化过程包含了3个层次,或称3个递进阶段:经济层面的进入与立足,社会层面的参与和适应,以及文化心理层面的认同与融人,这也是我们此次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3个基本维度。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