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共党史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共党史  

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页数:

107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国际环境和党制定的外交方针、对外关系的初步展开、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放全国的胜利进军、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西藏的和平解放、大规模的剿匪斗争等。

书籍目录

第一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10月-1956年9月)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一、开启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二、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和实施三、中国大陆的统一四、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斗争五、建立国营经济和新的经济秩序六、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第二章 抗美援朝战争一、反对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三、朝鲜停战的实现第三章 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一、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二、全社会的民主改革运动第四章 恢复国民经济与各项建设的展开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的贯彻二、农业互助合作事业的初步发展三、民主建政和民族工作的开展四、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和教育文化事业的改革五、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六、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七、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第五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三、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第六章 全面实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大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二、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三、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七章 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实行二、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进展三、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四、增强党的团结及审干肃反运动五、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第八章 争取有利于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一、出席日内瓦会议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出席亚非会议与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二、围绕台湾问题同美国的斗争第九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一、农业合作化的加速完成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二、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四、过渡到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第二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第十章 党的八大和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一、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面临的国际形势二、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一系列新方针的提出三、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第十一章 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学说二、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三、反右派斗争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二、“大跃进”运动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四、“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第十三章 九个月的初步纠“左”和纠“左”过程中的探索一、对“左”倾错误的初步觉察二、纠正“左”倾错误的初步展开三、在纠“左”中对若干问题的新认识第十四章 庐山会议纠“左”的曲折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思考一、庐山会议从纠“左”到反右的逆转二、全党范围的“反右倾”斗争及其严重后果三、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问题的探索第十五章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全面调整一、调整方针的提出和初步贯彻二、七千人大会与全面调整的决策三、各领域的全面调整和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四、维护民族团结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变革第十六章 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党的外交方针和中国对外关系一、为维护国家主权同美国、苏联进行斗争二、中国周边形势的变化和为坚持和平外交政策的努力三、与美、苏两大国对抗格局的形成第十七章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一、国民经济调整的继续和完成二、60年代前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业绩三、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和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第十八章 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左”的错误的发展一、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二、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严重估计及其政治影响三、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过火批判第十九章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总结一、突出成就和基本经验二、探索中的曲折及基本分析第三编 “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66年5月-1976年10月)第二十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一、“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二、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三、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和“十六条”四、“文化大革命”迅速扩展到全国第二十一章 从“全面夺权”到党的九大一、“全面夺权”导致“天下大乱”二、中央领导层反对动乱的抗争三、“全面内战”和试图控制局面的努力四、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十二章 “斗、批、改”运动与7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一、战备高潮与“斗、批、改”运动二、7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第二十三章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及其覆灭一、九届二中全会与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矛盾的激化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第二十四章 批判极左思潮和落实党的政策一、“批林整风”运动二、落实党的各项政策三、批判极左思潮的中断与十大的召开第二十五章 外交战略的转变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一、外交工作受到冲击和对外关系的初步修复二、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三、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出现第二十六章 1975年的全面整顿一、“批林批孔”运动和毛泽东批评“四人帮”二、挫败江青集团“组阁”阴谋的斗争三、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四、对邓小平的错误批判导致整顿中断第二十七章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一、“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二、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全国性抗议运动三、党在关键时刻扭转危局第二十八章 对“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基本分析一、“文化大革命”内乱的严重危害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若干进展三、“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第四编 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第二十九章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左”的指导方针的延续一、揭批“四人帮”运动的开展和“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提出二、国民经济的复苏和急于求成倾向的出现三、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三十章 拨乱反正的局部进展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平反冤假错案和澄清教育科学文艺领域的是非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三、真理标准讨论对拨乱反正的有力推动第三十一章 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一、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外交工作的积极成果二、改革开放和工作重点转移的酝酿三、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实现结束语 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基本经验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大会在团结、民主、庄重、严肃的气氛中开幕。毛泽东致开幕词。他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自己的议程中将决定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事宜。毛泽东充满自信地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的致词表达了历经百年奋斗终于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会共举行八次全体会议。在第一天的全体会议上,中共代表刘少奇发言说: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政党的资格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其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一起,在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忠诚合作,来决定中国一切重要的问题。特邀代表宋庆龄致词说: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胜利实现,因此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民革代表李济深发言说:新民主主义国家为了真正反映民意和有效地为广大人民服务,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展开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经济的、国防的、文化教育的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我们所当采取的优良制度。民盟代表张澜发言说:革命难,建设亦不易。在一个经过长期战争的国家从事建设,更是难上加难。我们要把握住千载一时的建国机会,精诚团结,共相勉励,以完成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历史使命。工商、科技、文艺等各界代表发言说:要把以前靠帝国主义的经济体系完全扭转过来,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下,努力为人民服务,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而奋斗。


编辑推荐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套装上下册)》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共产党历史 PDF格式下载



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是一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错的好书,值得阅读购买。


不错,就是有点旧的感觉,可能是刚好我碰到的是本样品~~


书籍很好,质量很好,没有错别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