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

杨启光 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

杨启光 编  

页数:

215  

前言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丛书》是一套在教育专家引领下,全部由一线专家教师撰写,给普通教师阅读的教学行为指导书。读后,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书中没有空头理论的烦琐分析,就像你身边有一位共事多年的挚友,向你倾诉他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烦恼、经验与教训,和你一起分享他教学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其魅力在于真实、朴素、实效,可操作性强,让人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侧耳聆听,你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大量的调查表明,广大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不少困惑。比如,如何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正确地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把握教学的呈现行为与教学指导的行为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去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如何实施教师、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特别是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评价?我认为,这些困惑大多是操作层面的,并不涉及新课程改革的立场、态度,而是由于对新课程解读的肤浅、表象和形式化而生成的。尽管大家记住了新课程的有关概念和要求,却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和把握,更没有内化为指导行动的基本观念,对形式的追求往往胜过了对本质的追求。这些来自课程改革实践本身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审慎的分析,去寻求解决的方案。这套丛书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编写者先把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候诊案例”中呈现出来,对这些似曾相识的案例进行剖析诊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提供若干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然后提出若干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对策性建议,达到帮助广大一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内容概要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依据现代语言发展规律与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理念,按照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选择小学英语教学基本内容为主要线条,力图通过典型的案例来努力矫正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建构小学英语教学的科学理性精神,积极推进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归纳为八个话题。话题的选择,主要囊括了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实践问题,同时又尽可能地体现先进科学现代的教学思想,力求将必要的语言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汇人鲜活的案例之中,达到既能找准问题,又能高层次地形成普通的共识,以进一步推进教学水平的发展的编写目的。在每一个话题中,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列出若干个问题,具体讨论相关的教学技能。这些问题力求突出重点、带有普遍性以及突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性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讨论包括五个部分:候诊案例、诊断分析、借鉴案例、专家建议和探究讨论。“候诊案例”与“借鉴案例”材料新颖且具有代表性;“诊断分析”与“专家建议”符合现代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和当下的教学实际;“探究讨论”着眼于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索与研究。

书籍目录

[话题一] 教材的分析和使用Q1 如何分析教材和把握教材Q2 如何更好地用教材教Q3 如何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Q4 如何开发使用其他教学资源[话题二] 课堂教学的设计Q1 如何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Q2 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Q3 如何设计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Q4 如何设计高效的教学活动Q5 如何选用教学方法Q6 如何设计教学媒体[话题三] 课堂教学的教案编制Q1 如何考虑整个单元主题的连续性Q2 如何在教案设计中确定教学的重点Q3 如何在教案设计中关注学生Q4 如何在教案设计中使用教师手册[话题四] 课堂教学的过程Q1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情境Q2 如何把握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Q3 如何关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Q4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实践活动的有效性Q5 如何运用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话题五] 语言技能的教学策略Q1 如何开展小学英语的听力教学Q2 如何开展小学英语的口语训练Q3 如何开展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Q4 如何开展小学英语的写作训练Q5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话题六]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能Q1 如何使用情境教学方法Q2 如何使用直观教学方法Q3 如何使用全身反应教学方法Q4 如何使用趣味游戏方法Q5 如何使用任务活动方法Q6 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童谣[话题七] 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Q1 如何培养学生听的习惯与能力Q2 如何指导小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Q3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Q4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话题八] 课堂教学的评价Q1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Q2 如何把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内容Q3 如何理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主体Q4 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Q5 如何评价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Q6 如何评价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章节摘录

  案例一的教学设计就有这样的一种倾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usually和often放在一起反复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以前学习过的usually来掌握often的用法,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由于两个单词的内涵相同之处多而不同之处少,反而造成了混淆;而小学生年纪小,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更是难以从词义上来区分两个单词的意思。  在案例二当中,教师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分析得十分详细,从单词到词组再到句子,一一陈列出来,无一遗漏。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发展仅用“对于生病类单词的掌握及运用”一句话带过。其实,教师把这一句放在重点和难点这一栏里,已经在下意识中感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对学生的起始能力状况没有具体表述,也没有对学生能力训练的进程作交代,更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群体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在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不仅要考虑知识内容的连续性,更要考虑学生能力发展的连续性。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的影响,在我们目前的教学设计中,关注知识学习更多于关注能力发展。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在思考单元教学设计的连续性时,还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现象,即文化的丢失。其实,语言只是一个载体,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化的丢失从表层来分析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不周全,而其深层的问题在于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就是教育观的问题。为传授知识而教,为取得成绩而教,为应付考试而教;不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为社会的需要而教,这就是文化丢失的根本原因。在案例三中,我们发现,文化被过滤掉了。教学设计中简单罗列了几个中外的节日,每一个节日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表述,让学生来猜。这个教学活动貌似很生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万圣节的烛光、圣诞节的铃声、复活节的巧克力蛋,欧美国家孩子们在这些节日中获得的无限快乐,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永远都隔着一层戳不破的纸,他们可以知道,但是他们不能感觉到。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