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与文化
2011-7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美] 杜朴,[美] 文以诚
411
张欣
无
《中国艺术与文化》自2001年初版以来,已被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院校采用为教材。2006年,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保持通俗易懂的风格基础上,更能迎合读者对新知的渴求。
以往艺术史教材多以类别如山水画、书法、陶器等为纲,本书则打破国内编写此类教材的窠臼,以中国人所熟知的朝代入手,兼陈这一朝代或阶段的社会背景、宗教等信息,还原艺术本身的历史场景,使其具有更多的社会性。本书以开放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一窥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门径,知其梗概,启发志趣,在吸收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对中国艺术文化史的认识。
同时,本书实现了历史文本和图像的完美融合。作者精心挑选358幅图片,随文配图,间以考古和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达到图为文之辅,文为图之质的境界。中译本挑选书中的精美图片作为彩插,相信读者必将为那流光溢彩的艺术之美所折服。
杜朴(Robert L.
Thorp),早期中国艺术领域的权威学者,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艺术史和考古系教授,著述丰硕。杜朴博士除了在远东广泛的游历和田野考古工作,还合作策划了几个重要的展览,并受邀在每个以中国艺术收藏著称的美国博物馆做讲座。
文以诚(Richard Ellis
Vinograd),1995年起任斯坦福大学艺术和艺术史系主任,晚期中国(宋代至今)艺术领域备受尊崇的学者,获得众多奖项和荣誉。著有《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Boundaries
of the Self: Chinese Portraits
1600—1900),在 许多重要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和书评。文以诚博士经常受邀以演讲者、评审或研讨者的身份出席有关中国艺术和文化的会议和论坛。
张欣,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第一章 史前渊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1.1 村落社会
村落生活
死亡和墓葬
1.2 物质文化:制造器物
红山和良渚文化的玉石
陶器
仰韶文化
东部沿海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1.3 物中的思想
动物和人的形象
第二章 青铜时代早期:商和西周
2.1 早期国家和社会
城邑
商王祭祀
君王和政体
战争
2.2 面向贵族的手工生产
青铜礼器
分析的条目
功能
器型和纹饰
母题和含义
2.3 商周之外
第三章 青铜时代晚期:东周
3.1 国家和社会
周代城市
战争:国之大事
3.2 服务于精英的手工生产
奢华的生活方式
服饰
漆器
玉器
铜器铸造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3.3 礼仪和写实
葬礼
写实艺术
3.4 更广的视野:北方和西南民族
第四章 最初的帝国:秦汉
4.1 帝国和社会
秦统一
汉代体制
秦汉都城
汉代社会
描绘精英生活
4.2 宫廷赞助和奢华艺术品
漆器、金属制品和玉器
4.3 帝国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
皇帝
秦始皇陵
汉代帝陵
神话和肖像
魂魄和死后世界
4.3 中土之外:边域民族
第五章 佛教时代:分裂阶段
5.1 国家和社会
北方都城
南方帝陵
北方贵族墓葬
5.2 佛教传布
中亚和凉州佛教
北魏供养人
洛阳的宫廷资助
敦煌:早期叙事性图画
北齐的资助
5.3 奢侈品和精英艺术
炻器和釉
书法
绘画
5.4 中土之外
第六章 新帝国:隋唐
6.1 国家和社会
新都:大兴城和长安
皇家陵墓
宫廷生活场景
6.2 佛教的国家资助
寺庙和佛塔
龙门大像龛
敦煌唐代石窟
敦煌的佛教题材
藏经洞
6.3 精英生活和精英艺术
都市生活
书法
绘画中的世俗题材
6.4 中土之外
第七章 宋代技术和文化
7.1 记录日常生活
7.2 艺术的技术和经济
宋代建筑和城市
陶瓷制造
7.3 风格和品位的社会调和
7.4 建构山水
7.5 艺术文化
宫廷文化
女性文化
文人艺术和文化
艺术文献和话语
诗意绘画的多样性
佛教艺术文化
建筑
雕塑
宋代佛教图像志
禅宗艺术
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个人和城市艺术
8.1 艺术和官方意识形态
8.2 宗教艺术和建筑的官方资助
8.3 景德镇的制瓷业
8.4 文化精英的个人艺术
8.5 城市艺术
第九章 艺术体系与流通:晚明至清代中期
9.1 木刻版画插图
9.2 文人书画
正统与文人画的命运
9.3 欲望和记忆的艺术
怀旧的遗民艺术
9.4 商业和家居艺术
民居建筑
硬木家具
苏州手工艺品
国内市场的瓷器
城市职业画家
9.5 宫廷艺术
宫殿建筑
宫廷佛教艺术
宫廷艺术品
9.6 国际艺术
外销瓷
其他外销工艺品
清朝宫廷的欧洲艺术和欧洲艺术家
欧洲对中国的印象
第十章 19—20世纪中国艺术的身份和群体
10.1 自我形象
10.2 群体场所和公共空间
10.3 后文人艺术和国画
10.4 实用艺术
插图和设计艺术
通俗艺术
10.5 政治艺术
反映战争、反抗的图像和宣传画
政治空间和艺术机构
讽刺与抗议
10.6 跨国艺术和先锋运动
10.7 历史的艺术
延伸阅读
译后记
出版后记
版权页: 插图: 葬礼 仪式化的丧葬是耗费心力的大事,也是东周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除了编纂于这一时期的礼仪文献,其他思想家(荀子、墨子、庄子)也对此做出论述,有些人,如墨子,质疑丧事的铺张。尽管有批评的声音,王侯还是为其后事耗费巨资。墓地成为较大城市的重要特征,齐王的陵寝建于从南俯瞰临淄的山丘上,中山王的陵园占据了都城外的宝地(见图3—7),赵国的邯郸(河北)和今江陵(湖北)附近的楚国都城有大量坟冢,凤翔(陕西)秦国的陵区占地21平方公里,有18个墓群。王侯陵寝的周围一定还分布着成千贵族墓冢,本章讨论的多数器物都出自墓葬。 这一时期的墓室是复杂的地下建筑,有些模仿生时的地上居所。棺椁置于石床上或以石块、木炭和防水膏泥密封,所有墓室似乎都可进入,自上修葺,墓道或有或无。随州曾侯乙墓的墓室宽21米,长17米,比安阳附近任何商代王室墓葬都大,中室的空间足以容纳图3—22中所见的庞大编钟支架和大量礼器,东室放置着曾侯乙和八个女子的棺椁及一条狗,西室发现了l3具其他侍者(乐师?)的棺椁,最小的北室出土了4500件兵器,堪称军械库。如此庞大且保存完好的墓葬绝非常见,对多数精英阶层而言,墓室中外椁嵌套内棺,还有两个或多个随葬器物箱。 越发注重以廉价的陶制明(冥)器代替青铜礼器成为东周时期的特点,燕下都(河北易县)、临淄(山东)附近齐国都城、江陵(湖北)附近楚国都城、凤翔(陕西)附近秦国陵园的墓葬都出土了大量陶制明器,一般为灰陶,在数量、器型和纹饰上模仿铜器组合,礼仪文献称之为凶器或明器。事实上,低等级精英墓葬中以明器为主。另一古代习俗是殉葬,尽管受到儒家等学派的抨击,男女奴婢,如驭者、乐伶和侍从常面临殉葬的命运。至春秋晚期墓葬中出现了陶俑,最初作为侍从的随葬品,最著名的例子是战国中早期山东的齐墓和山西的晋墓出土的小陶俑(图3—23),用细软黏土制成,低温焙烧,彩绘,扮演舞伎和乐伶的角色,有时还配以乐器。尽管几个地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简单陶俑,南方则出土了许多木俑,但多数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没有这种替代品。
《中国艺术与文化(插图修订版)》图片丰富—有些作品以前几乎从未刊布过,并设有专题栏目。这部久被期待的著作既反映当前的学术研究,又通俗易懂,满足了学习中国艺术的师生们的需求。
无
外国人的视野,但是学术性和资料性都很强,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好!
商品很不错!对于全面了解中国艺术和文化价值很大!
二位作者都是国外比较权威的中国艺术史学者。内容很丰富。
有些观点和国内的很不一样,比如对夏和商时代存在的看法。值得了解
艺术与文化的精彩
将艺术放到特定的历史人文环境去理解其价值和意义,非常好
学艺术的人可以读读
装帧良好,内容新颖,从西方人的角度认识中国文化,在视野上不同。
介绍中国历史或者文化的书籍有很多,但是这本书是我看过的角度最新的一本。
老外写得,看问题,梳理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
图文并茂,对理性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帮助。
他认为中国历史从商朝晚期开始
虽然是各大家推荐的书籍。但由于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中国美术史。内容也显得比较浅显。不过插图倒是很丰富。
与国内艺术史一起看,大有裨益。
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最初是在一老师的手上见着的,他给我推荐说是一本好书,当时我拿在手上随便翻了翻,便决定要看一看。回来下单,书到得很快,拿在手上,异常的高兴。先是细细品读了各位老师的推荐语,又看了前言部分,觉得花这点钱很值得。还没有读完,不过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一些观念的质疑很有启发。好书,希望早些读完。。。。。。
该书有不少闪光之处发人深省,但如果再详细一点就好了。也许限于篇幅吧,感觉有点把艺术史简化了的感觉。
很多是在写历史 毕竟不是中国自己人写的 但还是蛮好
终于买到,学习中国美术史必备。
挺好的一本书,在当当买还是超值的.比书店便宜多了.而且第二天就送到.
外国学者角度新,深度够!
和国内的美术史教材不一样
我是美术学专业的在校生,以前在图书馆看过这本书,这次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本。序作者郑岩先生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导师,希望能拜入他的门下。
就打五折的价钱来说这本书挺值了。可能因为成本的关系,插图不是全彩的,这一点比较遗憾,内容可以看看,总体还是很好的一本书。
非常好的一部书,启发思维。
是一本好书 获益匪浅
送货快,包装好,好评!
当初为了应付人文课买的,后来看着看着觉得内容还挺不错的,不过后来课程紧张中断了也没有看完,里面的插图不错
突然来了兴致想买些这样的书看看,今天收到这本书,随便翻了翻,很喜欢,光滑的纸张,精致的内容画面。希望会给我很好的期待,慢慢看吧。
印刷很好,虽然不是第一次印刷。内容很丰富,这本书我找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
我觉得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操作工看这些书有意思吗
送书挺快,快递服务也不错。
作为入门级别的书很好,世界图书出的这个系列的确很经典
物流态度好 书也很精彩
当当质量放心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专业的书籍啊
喜欢赵的字
图文并茂,有参考价值
书后半部分有被水泡湿过的印记,起皱了,封底也有些破损,对当当小失望。。。。。。
个别句子口感比较涩,有个别印刷错误
用老外的方法论写反而能看懂,
内容按时间逐步推进,可惜是外国人写的
与单纯议论艺术和文化不同,杜朴眼中的中国文化与政治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既有深入讨论的一部分,也有通俗易懂的表达语言,翻译还行,相比一些外文著作来说,可读性较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老外对中国艺术与文化的认识,
不错的艺术理论书籍!
为了做出站报告,买的这本书,插图还是和内容结合得较好,是属于文化与艺术史的结合,文化资料的丰富性,有时会淹没艺术史的脉络.
应该算是基础知识的普及,是本概述性的书籍。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文化轮廓。值得一读和收藏。不满意的是纸张有点薄微泛黄,图片基本是黑白的(特别是关于古代绘画作品就显得很那一接受了)也不是很清晰,留下了遗憾。
还没看,不敢妄言。换一种视角看中国文化
老师推荐 没得说
看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角度.
若是封面再好一点就更完美了。
对于学这个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得人来讲,应该算是不错的补充。
看了几页,真心觉得一般,相对于巫鸿、高居翰的书来说。
听说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自己也收一本吧
内容还可以 就是插图黑白 不能很好反应
书不错,内容丰富,图片也多,可惜图片不是全彩。因为是翻译过来的书,总觉得句子比较长,读起来不是特舒服。有兴趣的亲们可以看看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也是艺术文化和历史结合起来讲的。没有这个内容多,但是好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优美。两本书都看看,感觉不错。
中国艺术与文化(插图修订版)是本好书!
不错的书。就是感觉有点脏。
大家之作 内容详实,图片精美。是教科书类的读物,评论很到位,是艺术类书籍中的精品
赞叹的一本书
老外写的,学习!
很好的书!绝对正版!推荐!
好书,美轮美奂,推荐大家都看看。
中国艺术与文化
从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艺术
大16开 很厚
双十一300-150
2000年9月我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听到有位先生发言,他说,在中国,20世纪是“教材的美术史的世纪”,21世纪将是“问题的美术史的世纪”。如此概括20世纪未必全面,但的确很传神。
中国拥有世界上第一部绘画通史的著作,即晚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但是,这个伟大的传统在19世纪末萎缩为皇家收藏的清单和排他性的绘画门派史。当中国转化为现代国家时,中国美术史的写作首先是将“过去”看作总体的传统,清理出一本总账,通史的写作是必须的功课。这本总账的建立基本上是循着“美术”(fine arts)这个新词,套用西方和日本书写的格式,并把中国原有的“画学”纳入其中,这种做法也与新式美术学院系科的划分方式一致。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部分美术史系建立在美术学院而非综合性大学,这就使得按照“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进行分类的基本框架更为合法,并成为长期稳定、影响广泛的范式。中国的美术史教科书预设的读者主要不是公众或其他学科的研究者,而是美术史系隔壁的艺术家及其学生们。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通史的写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学科的定位。
这本美国人写的《中国艺术与文化》作为中国美术史的通论性著作,其标题中多出了“文化”两字,在我看来,这本身就反映了美国中国美术史研究一个重要的变化。
大致说来,美国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传统上主要有两个派别,一派强调研究艺术作品材料、技术和风格,另一派别则强调探讨艺术作品内容、意义及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两派分歧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术史学在欧洲发展时不同的立场与方法。
据我所知,近年来美国多所大学选用了这部书作为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材。这部书的标题明确地将“艺术”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联结在一起,反映出中国美术史研究一种时代性的变化。
“文化”一词的包容性和模糊性,还使得这部书所讨论的问题超越了传统美术史的框架。虽然其核心仍旧是美术史,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化史,但是读者会注意到,书中不再按照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分门别类地组织材料,而是转向了对于视觉艺术史的叙述。“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概念虽然依旧存在,但作品的技术和物质形态不再是基本的分类标准和叙事脉络,背后的社会历史也与这些作品紧密地联系起来。
诸如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元代沉船瓷器与国际化贸易、管道升的绘画与作者性别、从费丹旭到张晓刚与家庭概念的转化……作品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元素全都融为一体,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元、多维结构。这些变化与近几十年来美术史,乃至整个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使得这部书充满新意,生机勃勃。
记得前段时间,我请一位学生帮忙收集各种新版本的中国美术史教材。她从网上书店一下子找到几十种,快递公司送来满满两箱。从那两箱子书来看,新世纪虽然已过了十年,但21世纪仍在延续。令人难过的是,其中至少一半著作的结构和内容大同小异。
借着两位美国学者的著作说到这件令人尴尬的事情,有点“家丑外扬”之嫌。但是,中国美术史的写作早已不是中国人关上门来自己做的事情,读他们的书,我们又如何能不想这些事儿呢?
□郑岩
不谈文化,美术难以构成一部“史”
郑岩
出版社约我为《中国艺术与文化》的中文版撰写序言,巧得很,收到电子邮件时,我刚读完这部书的英文版,书还放在案头。我很高兴这部写中国的书能以中文出版。我与两位作者并不熟悉,此前只在书上“见”过杜朴教授,与文以诚教授也只有一面之交,所以,我只能拉拉杂杂地写一点阅读的感受。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作为中国美术史(或称“艺术史”,下同)的通论性著作,其标题中多出了“文化”两字,在我看来,这本身就反映了美国中国美术史研究一个重要的变化。
大致说来,美国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传统上主要有两个派别,一派强调研究艺术作品材料、技术和风格,另一派别则强调探讨艺术作品内容、意义及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两派分歧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术史学在欧洲发展时不同的立场与方法。例如,属于前一派的巴赫霍夫是瑞士美术史家沃尔夫林的弟子,而沃氏是形式主义研究最重要的学者。巴氏在二战之前来到美国,他研究中国的青铜器、文人画,但却不懂中文,也没有到过中国。这样,他的研究就必然限定在形式主义的范围内。巴氏的学生罗越也以研究中国绘画和青铜器著称,他在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对商代饕餮纹进行了类型划分和排年,所依据的主要是博物馆的藏品,但其基本结论却被殷墟发掘所获的新资料所证实,显示出这一流派强大的学术能量。该流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是:如果承认“中国艺术”也是艺术,那么它们必然符合一般艺术(实际上是西方标准的“艺术”)内在的规律,人们可以通过借助西方解析艺术作品形式的方法来理解中国艺术,而无须过多涉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唯有专注于艺术自律性的探索,才可以显示出艺术史独特的价值。
后一个派别与汉学的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与巴赫霍夫同时的福开森可以看作其早期的代表人物。福氏毕业于波士顿大学,曾长期在中国生活,他在中国办报纸,创办南京汇文书院和南洋公学,与中国上层社会也有密切的交往。基于自己丰富的文物收藏及厚实的中国文史知识,他留下了大量著述,其中《历代著录画目》是研究中国书画重要的工具书。福氏主张重视中国艺术的独特性与纯粹性,他在中国文献方面的深厚造诣令人叹服。此后一些有汉学背景的学者更加强调通过文献研究中国艺术历史背景的重要性。
另外,这一派还受到图像学研究的影响。现代意义的图像学是德国学者瓦尔堡1912年首次提出的。瓦尔堡反对极端的形式主义研究,强调将美术史发展为一种人文科学。德国汉堡大学艺术史教授潘诺夫斯基为躲避纳粹的迫害1933年移居美国,他在1939年出版的《图像学研究》一书标志着图像学的成熟。图像学重视艺术作品内涵的研究,倾向于把作品理解为特定观念和历史的产物。要解释作品的内涵,必须依靠具体的史料,借重多学科的合作。这类主张自然与很多汉学家的看法不谋而合。
上述两派彼此争论,也共生共存。但是,如果试图从一位学者师资传授的“血统”来断定其学术态度的归属,则会落入中国“谱牒之学”的老套子,难以切中肯綮。实际上,许多学者的背景和立场十分复杂,如罗越本人就有着极好的汉学修养;罗越的学生高居翰则倾向于社会史的研究,大有离经叛道、欺师灭祖之嫌。两派分歧的产生既源于美术史学科本身方法论的差别,也在于如何认识中国艺术这个与西方艺术既不同、又相似的系统。说到底,面对中国艺术,西方学者既要重新思考什么是“艺术”,又要回答什么是“中国”。尽管两派对立的余波今天仍时有浮现,但从20世纪中叶开始,就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化解这种对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同时将“中国”和“艺术”联系起来,才能全面地理解中国艺术;也只有将中国艺术、印度艺术、非洲艺术……考虑进来,才能使美术史学得到更新和发展。
我对《中国艺术与文化》两位作者的师承背景并不十分了解,如前所述,门第出身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这部书的标题明确地将“艺术”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联结在一起,反映出中国美术史研究一种时代性的变化。在今天,如果不谈艺术作品本身的形式与风格,美术史将失去自身的意义;如果不谈文化,中国美术也难以构成一部“史”。在这样一个题目下,这部书就不再是一个偏执的系统,而是一种开放性的格局,作者可自如地吸收中国美术史研究两种传统之所长,左右逢源。果然,我们在书中处处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政治、经济、地域文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关注,同时,又处处可见对于作品材料、形式和母题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
“文化”一词的包容性和模糊性,还使得这部书所讨论的问题超越了传统美术史的框架。虽然其核心仍旧是美术史,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化史,但是读者会注意到,书中不再按照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分门别类地组织材料,而是转向了对于视觉艺术史的叙述。“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概念虽然依旧存在,但作品的技术和物质形态不再是基本的分类标准和叙事脉络,书中的文字常常漫溢出“杰作”的范围,流布于更广泛的视觉性、物质性材料中,而背后的社会历史也与这些作品紧密地联系起来。诸如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元代沉船瓷器与国际化贸易、管道升的绘画与作者性别、从费丹旭到张晓刚与家庭概念的转化……作品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元素全都融为一体,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元、多维结构,而与这些细节相关的历史断代、价值体系等大是大非,也相应地做出了重要的更新。这些变化与近几十年来美术史,乃至整个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使得这部书充满新意,生机勃勃。
(《中国艺术与文化》,[美]杜朴、文以诚著,张欣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即将出版)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1-06/03/content_584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