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与之言集

钟叔河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4-1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

钟叔河  

Tag标签:

无  

前言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日: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夫子在这里讲的是知(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会看人说话,说不得的话无论如何不会乱说,故能“不失人,亦不失言”。但我本庸人,并非智者,所以总是失言的时候多。一九五七年两大失言,一是“自由民主多点好”,二是“希望党外能办报”,结果当了二十二年右派。“文化大革命”中两大失言,一是“古旧图书烧了难得再印”,二是“自家天下怎么越乱越好”,结果判刑十年坐了九年。两次的结果都相当严重,全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惹的祸。 中国有句古话,“言多必失。”西方亦有谚语,“沉默是金。”明哲保身的道理,古今中外皆然。智者之所以能称智者,正是因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失言的人其实也未必一点都不明白,但他并非智者,限于天分,想智也智不起来。他所看重的,不过是一个庸人也就是普通人(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应该享有的一点权利——“言”的权利而已;而要争权利,即不得不付出代价。 孟子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之别,我看就在于能言还是不能言。虽有“猩猩能言,不离走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的说法,好像禽兽也有能言的例外:但它们所能者只是本能的呜叫,或是声音的模仿,根本不可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人类语言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反而言之,人类忝称万物之灵,有一张能言的嘴巴,如果只会在求食求偶时大呼小叫,或者只能照着主人的样哇啦哇啦,也就无异于猩猩和鹦鹉了。 周作人说过,嘴巴的用处有三:(一)吃饭,(二)接吻,(三)说话。前两项关系到生命的维持和延续,极为重要,但与猩猩鹦鹉的行为并无本质不同;第三项虽与生死无关(王实味、张志新等又当别论),却是人在生物界中独一份的权利。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期限顶多一百二十六年(人寿世界纪录),想不白白废掉可惜,真的还得趁早。如今开始讲和谐了,和字口边禾,人口要能吃饱,看来是做到了;谐字言边皆,让人皆能言,也应该能够做到吧。 所以,有媒体记者来访问,只要所问的答得出,我都愿“与之言”。我想,记者代表广大的受众,总不会都是“不可与言”的吧。这次吴兴元君希望出版我的自传,我说还没有写成哩;他又提议将报刊上发表的访谈记录编成这样的一册,我即乐于从命。因为出书不过是访谈的延伸和扩展,“失人”还是“失言”的得失,实在也无须过于计较。它们对于个人来说,影响有时的确严重;但若从社会文明进步的大趋势来看,亦终归只是大江东去的袱水和漩涡,无碍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结局。 文本均据报刊原载,但记录未经本人校核过的,这次都由我作了必要的订正和补充,使符原意。答问所谈,有时不免重复,刊出在不同时候的不同报刊上也许呒啥,印在一本书里就不很妥当了,所以又不能不有所删节(如未删尽,敬请原谅)。报纸标题字数过多或渲染过当的,也不能不作些改动。但仍将原有标题、刊载日期和记者署名于文末分别注明,没有署名的则多系电话或书面访谈。有两次访谈是多人一起进行的,就只将本人的发言留下了。 二千零一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于长沙城北之念楼。

内容概要

  因“要思想”被打成右派
  因“污蔑攻击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被判刑十年
  因坚持出版周作人的书,被攻击“偏爱汉奸”
  而杨绛先生说:“锺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本书为钟叔河历年接受媒体记者访问时发表的谈话记录,实际上是一部社会文化评论集。文本均据当时报刊发表的原文,因发表前多未经本人过目,故此次作了必要的订正。
  访谈的范围相当广,虽然很多都是从编书谈起。《走向世界丛书》和新编重印周作人著作,本来都是震动和影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和
九十年代的书。它们的酝酿和产生,它们遇到的坎坷和曲折,反映了这一时期气候的变化、人事的浮沉和编者的心迹。答问谈得很细,涉及很宽,也很少隐饰。
  采访的题目本不限于书,答问的内容更不限于题目,有时像口述自传,有时又在谈古论今。比如他对“蔡伦造纸”和“郑和航海”的质疑,自幼阉割入宫的太监,怎么会懂得造纸和航海?对作家办书院、大学生读经的不看好,说书院从来不是作育士大夫的主渠道,说只有三家村学塾才读《三字经》也读不出人才。……

作者简介

  钟叔河,湖南平江人,一九三一年生。一九四九年进报社当编辑,一九五七年“反右”被开除后劳动维生,一九七○年又以“反革命”罪判刑劳改,而不废读书。一九七九年平反到出版社,即着手编印《走向世界丛书》。一九八三年力争将新编《曾国藩全集》列入国家规划,后又组织实施。一九八五年首倡重印周作人著作,在湖南中止后,仍独力编成周氏散文全集,易地出版。
  学术著作有:《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史学论文集)、《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笺释》等。散文作品有:《小西门集》、《笼中鸟集》、《念楼序跋》、《书前书后》、《念楼学短》(五卷)、《记得青山那一边》等。编辑作品有:《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知堂书话》、《知堂文选》(四卷)、《过去的大学》、《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唐诗百家全集》、《唐宋词百家全集》等。

书籍目录

自序
01.中国人怎样看西方(1982.4与Chinese Literature)
02.谈《走向世界丛书》(1985.12与《香港书展特刊》)
03.呼吁出版自由(1986.11与《人民日报》)
04.自己的点子和音色(1988.1与《文汇读书周报》)
05.走向世界的反思(1988.3与《人民日报?大地》)
06.从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1992.5与《文汇报》)
07.追思钱锺书先生(1999.1与深圳《风采周刊》)
08.跟书一辈子(2003.9与《书人》杂志)
09.我用我的杯喝水(2003.10与《深圳商报》)
10.老新闻的新价值(2004.4与苏州《名城早报》)
11.谈办国学院(2005.6与《潇湘晨报》)
12.从牢房走向世界(2005.7与《文学界》月刊)
13.谈作家办书院(2005.7与《中国青年报》)
14.留住外地的读者(2005.9与《北京日报》)
15.出版泡沫谈(2006.1与《中国图书商报》)
16.一个平凡的读书人(2006.2与《南方都市报》)
17.送别张中行先生(2006.3与《瞭望东方周刊》)
18.自由的心境最重要(2007.5与《研究生在线》)
19.丛书背后和里面(2008.1与《三湘都市报》)
20.喜读的书和读不懂的书(2008.2与《新闻周刊》)
21.启蒙的作用(2008.5与《南方都市报》)
22.发人深省的力量(2008.5与《新京报》)
23.大河在这里转弯(2008.6与《中国青年报》)
24.走向世界刚起步(2008.11与《河北青年报》)
25.人不会永远安于封闭(2008.11与《广州日报》)
26.钱锺书和我(2009.1与“红网”及《晨报周刊》)
27.谈告密(2009.4与《湘声报》)
28.说说我自己(2009.6与《南方人物周刊》)
29.走向世界路正长(2009.6与《深圳晚报》)
30.生活简单,思想复杂(2009.7与《新京报》)
31.圆了一个梦(2009.7与《文学报》)
32.谈谈周作人(2009.7与《河北青年报》)
33.编书和写书(2009.7与《晨报周刊》)
34.书评和书话(2009.11与《新京报》
35.谈“时务学堂”(2010.4与《长沙晚报》)
36.不伤知音稀(2010.6与《深圳晚报》)
37.从鸦片战争说起(2010.7与《新京报》)
38.出版也要有理想(2010.9与《新京报》)
39.不很适应时下的风气(2010.10与《潇湘晨报》)
40.目标就是One World(2011.3与《潇湘晨报》)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01 中国人怎样看西方 1982.4与Chinese Literature○《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三十六种,都是一八四七至一九○七年问亲历欧美日本的记述,是传统中国人开始接触现代西方后的反应,很值得向国外读者推荐。现在请先介绍几种最早的记述好吗?●《走向世界丛书》中写作时间较早的几种书,是中国人对西方国家进行直接观察的最初印象。原来在厦门替美国商人当通事的林鍼,于一八四七年(清道光二十七年)随商船去美国,一八四九年回厦门后,写了《西海纪游草》一书,用古诗加注和骈文的形式,介绍其在海外见到的新鲜事物。如美国于一八四二年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路的情况是:梅隔百步竖两根木杆,杆上架设铁线,铁线两头各有人管理;将二十六个字母编为暗号,由这一头发出暗号,那一头立刻就能收到。书中还写到了刚刚发明的照相机,称之为“神镜”,说它依靠药品的力量,能够利用日光,照出花鸟人物的模样,并将其留下影来,他已经学会了使用它。

后记

这是一部传记性的采访笔记。全书刊出了四十篇采访稿,向读者讲述了老一代出版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如同一幅多角度的画像,细致勾勒出他的性格特征、生活历程;透过一个个生活镜头,深人了解他的出版理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省思,表现了他独特的洞见和思想;还有他对现代出版方向的重大影响,及其所编《走向世界丛书》对今日中国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潮流激荡下,钟先生等一代知识分子的曲折经历恰恰成为这个时代的缩影,也折射出中国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他们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同时又浸染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样的双重背景自然就产生了自我认知和外界环境的冲突,他们一再被拉离正常轨道,但仍坚持走向世界的道路。 在时代大潮中,一个个体命运的沉浮,一场社会的复杂变革,随着钟先生的讲述慢慢展开……


编辑推荐

《与之言集》编辑推荐:它们的酝酿和产生,它们遇到的坎坷和曲折,反映了这一时期气候的变化、人事的浮沉和编者的心迹。答问谈得很细,涉及很宽,也很少隐饰。采访的题目本不限于书,答问的内容更不限于题目,有时像口述自传,有时又在谈古论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与之言集 PDF格式下载



喜欢钟叔河得人不用多说了。


钟老写了他被打成“右派”前后的经历和生活,深刻反映了那时人们的由于被剥夺了思考的自由,而产生的人情的冷漠、人性的堕落、对人的不尊重。


帮同事买的,值得一读.



钟老的很多,值得我们晚辈学习,他的百折不饶,他的勇于担当,他的不唯上。。。。。。


可以多看


虽然很多话是颠三倒四地重复,当然,正确的话,重复再重复,也还是真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