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球冷战

[挪威] 文安立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

[挪威] 文安立  

页数:

435  

字数:

557000  

译者:

牛可 等  

Tag标签:

无  

前言

为《全球冷战》的中文版作序,对我来说是很高兴的事。自我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中国留学,我与这个国家的联系已经延续了30多年;而观察这些年来中国的发展,也成为我职业生活中的一项要务。虽然本书主要是关于国际体系的问题,对中国直接着墨不多,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某些对中国的关切仍居于本书历史解说的中心位置。毕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在冷战中发育成长起来的,而当代中国的政治结构也是在那个年代构建起来的。中国与冷战的关联纷繁复杂,我希望中国青年学者担负起一个富有挑战的责任,即从中国的角度出发解释中国和冷战的关系。牛津古典学者加斯帕•格里芬(Jasper Griffin)说过:“我们带着两种动机去看待历史。一种是对过去的好奇心,关心的是发生了什么,谁做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还有一种是理解当下的愿望,关心的是如何对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经历和我们的未来期望予以定位和解释。”和古代史一样,最好的当代史著述也通常是同时由两种动机来驱动的:一种是视过去为过去,一种是把过去当成现在。本书的主旨符合格里芬教授的教导,它讲的是今天的世界,是20世纪后期最强大的两个大国,即美国和苏联如何接连不断地干涉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变迁进程,并通过这些干涉影响了许多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重要的国家政权、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换句话说,选择这样的主题,就说明本书无所忌讳地采取了一种面向现实的立场,尽管这是一本由历史学家所撰写的历史著述。这本书源于我对冷战中的两个超级大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的动机和决策的兴趣,而且我感到,既然当前我们可以从双方得到新的档案材料,那就有必要对它们的动机和决策加以重新考察。然而,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本书的主题却变得更加宽泛了,因为我发现,如果不同时探究美苏两国的冷战干涉政策的意识形态起源以及引发超级大国干涉的第三世界本身的政治变迁,要理解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决策是不可能的。这样,这本最初旨在考察干涉的书就逐渐变成一本关于第三世界变迁进程的书。它的视角转向了“南方”。这样一种转变并非完全出自历史学家式的好奇心。毫无疑问,这一转变也映照了我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非洲和亚洲所度过的那许多时光。那时我还很年轻,我兴奋地见证了那里所发生的社会和政治变迁。对那些力图创造一个更公正、平等的社会的人们,对那些在外国干涉面前捍卫自己的共同体的人们,我怀有深切的同情。这种深切的同情和强烈的兴趣在我身上至今犹在,尽管我情愿自己已经丢弃了那种以简单的政治手段去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念想。有了这种经历,我当然不可能写出一本只从超级大国的视角出发的关于第三世界的冷战史的书。概念和定义我的一个研究语言的朋友曾以朋友式的嘲讽(乃至于其他意味)向我指出,我对概念术语的选择,相对于该书的主题而言,是多么的合乎时代变迁:“冷战”和“第三世界”都是20世纪后期的新词儿,它们被套用于不同的意图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创造出那个时代某种最基本的霸权话语。我的那位语言学家朋友当然是对的。这两个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都不存在,它们被使用的方式是一种信号,要你明白在20世纪最后一场大冲突中你是站在哪一边的。“冷战”是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1945年首次使用的,用以对苏联和美国各自的世界观、信条和社会结构,对双方之间即将来临的未予宣战的战争状态发出悲叹。奥威尔发现:“原子弹(可能)剥夺受剥削阶级和受剥削人民发起反抗的全部力量,甚至可能会将这种炸弹的拥有者们置于平等的地位上。由于征服不了对方,所以他们很可能继续统治那个位于它们之间的世界。”尽管“冷战”最初是一个含有批评意味的词,但在20世纪50年代它变成了一个标示美国人对他们和苏联之间的战争状态的概念:没有宣战的进攻性的遏制。而在苏联人一方,他们在戈尔巴乔夫之前从来不正式使用这个词,因为他们坚持认为他们自己的国家是“和平”的,只有“帝国主义”是侵略性的,这与美国(以及西欧)领导人使用“冷战”指称苏联威胁庶几类似。“第三世界”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起先是在法语中,然后又被引入英语。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亚非各国领导人在后殖民主义时代首次举行高峰会议,“第三世界”一词才广为人们所用。“第三世界”这个词暗合法语的“tiers état”(第三等级,即那些人数最多但在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群体中代表权最少的阶层)一词,意指世界规模的“人民”、全球性的多数,他们曾经遭受殖民主义的践踏和奴役,但现在正在获得最广大的影响力。这个概念还用来表示冷战格局中的一个特定地位:拒绝接受超级大国及其意识形态的统治,寻求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的替代方案,为新近获得解放的国家提供的“第三条道路”(但愿这一表述不会与如今的布莱尔式伪善混为一谈)。所以,我对这两个词汇的使用就可能会被一些人认为指向了两个相反的方向:“冷战”一词标示着可能出现的规模最宏大的西方精英的工程,而“第三世界”的所指则是殖民主义时代和后殖民主义时代的边缘化过程(以及反抗这种过程的斗争)。已经有一些批评指出,由于我把其中一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概念之中,所以我抹杀了这两者之间的界限——我不自觉地使其中一种话语囊括了另一种话语。在重新阅读了直至冷战时代末期的第三世界冷战相关文献之后,可以说我有点儿赞同这种看法:在这些大多由美国人所撰写的著作中,又大多是力图否定第三世界内部的革命和激进运动的,其理由是这些革命和运动都是由苏联挑动或者受其支持的。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所谓冷战在概念上和分析上与“南方”无干的看法是错误的。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美国和苏联的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第三世界各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国际和国内框架。如果没有冷战,非洲、亚洲,也许还有拉丁美洲,都将完全不同与其今日之状况。第二,第三世界的精英中形成的政治方案,往往是他们对冷战两大对手——美国和苏联——所提供的发展模式的有意识的反应。在许多情况下,第三世界领导人对一种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经常意味着他们与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一个紧密勾结,导致他们采行后来经常对他们的人民带来灾难的发展模式。对在第三世界发生的冷战的第二个方面的考察之所以极为缺乏,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对前冷战斗士和他们的反对者来说都是最难以接受的。从我们这本书的目的来说,我对关键术语的界定是直截了当的。“冷战”指的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全球性冲突主宰国际事务的那一段时期,大体上是1945—1991年间。“第三世界”是指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曾经处于欧洲(或者说泛欧洲,包括美国和俄国)主宰之下的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全球”意指大体上同一时间内发生在几个不同大陆或者其影响波及几个大陆的进程。“干涉”意指一个国家内各种力量相互配合、由国家政权力量主导的试图决定其他国家的政治方向的努力。以上是一些简短的、操作性的定义,它们只在本书的特定语境中具备上述含义(但这些定义在任何更广泛的语境下都显然会面对挑战)。由于本研究既要讨论第三世界革命的起源和过程,又要讨论伴随这些革命的超级大国干涉,所以不免要做出一些困难的取舍,以免篇幅膨胀到两三卷的程度。本书集中关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在这段时期,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的冲突达到顶峰,而第三世界的各种事态发展对更大范围的冷战格局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后文将要说明的,这并不是说在早期阶段第三世界对冷战冲突不重要,而只是要表明:到20世纪70年代时,第三世界的状况和两个超级大国的能力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使得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所发生的事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中心地位。同样,在本书各章中,并非所有超级大国介入的第三世界冲突都被赋予同等的重要性。相反,我予以最多关注的是那些外来干涉为事态发展规定了框架和方向的冲突。比如,对于阿以战争或者印巴战争(这些冲突在更大程度上是由冲突各方自身的地区性根源——而非冷战的大背景——所驱动),本书就未予深入讨论,而只是给出概述而已。这种限定使得本书有可能在其他问题上做到全面细致,比如在前三章中,我既追溯超级大国干涉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演进,又讨论了后殖民主义时期的第三世界政治状况。本书所涉及的地理范围有限,从而能够使始终为篇幅感到担忧的编辑们稍感放心,但我也必须就此提醒读者:虽然冷战是20世纪后期国际史的中心论题,但绝不是国际史的全部。其他重要历史现象——比如东亚的经济崛起和政治伊斯兰(political Islam)的高涨——的起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与冷战相分离的,有它们自己的故事。有的时候,这些故事与超级大国冲突的故事并行(正如我曾在别处讨论过的,这些第三世界的地方性事态最终压倒超级大国冲突的因素而成为国际事务的支轴)。在内容更广泛丰富的20世纪后期的历史当中,冷战只不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但是,正是冷战塑造了我们所知的以欧洲现代主义思想的两大敌对版本为基础的国际体系的形态。冷战中的中国角色中国有超过50年的历史是受冷战因素主导的;而且,如果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创党算起,中国受冷战影响的历史还要更长。与在第三世界其他任何地方一样,在中国,冷战也不仅涉及对外政策上的结盟关系,而且关乎发展模式的选择。中国内部的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截至1949年的冲突,首先是有关中国是要采纳苏联倡导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还是要继续推行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展开的与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的整合的。这一斗争的结果决定了中国在两代人的时间里对待国际事务的基本方针。和冷战中无数次出现的情况一样,在中国,也是国内因素压倒了国际因素,尽管国内因素也受到意识形态的全球对抗的强烈影响。正如我在其他地方所解释过的,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内战的结局受到“二战”后冷战向全球扩散的进程的影响。就此参见Oddd Arne Westad, Cold War and Revolution: SinoAmerican Rivalr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4-1946(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该书有中译本:文安立:《冷战与革命:美苏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陈之宏、陈兼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对中国来说,由于美国支持国民党而苏联支持共产党,国内局势受国际因素影响之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两个联盟中,无论是中国人方面还是外国人方面都心怀猜忌。但这种联盟关系也设定了一种长期延续的有关于意识形态影响以及政治和战略合作的格局。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受到了苏联早先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的强烈影响,而两国的联盟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联盟对中国的影响极为深远,但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关于中苏同盟的概览,参见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在探讨》(增订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另参见杨奎松:《走向破裂: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联书店,1999年。1978年以后中国急速转向改革开放,似乎把这一段历史远远抛在了脑后,尽管20世纪50年代创设起来的一些制度和架构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对苏联而言,中苏联盟也对它以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苏联对华援助是全世界有史以来两个国家之间施行过的最大规模的援助计划,而两国关系在1960年以后的破裂还影响了苏联此后在世界其他地区搞类似计划的所有努力。或许也可以说,正是由于中苏分裂,美国才得以成为在全世界占据优势地位的超级大国。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和当中犯下的错误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处于孤立地位。它与苏联的敌对迫使它逐步寻求与美国达成某种形式的和解,因为中国领导人担心中苏对抗会导致战争。中美之间的缓和使得两国在1973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结成一种类似同盟的关系,北京和华盛顿借此携手遏制苏联。这种紧密合作的情形一直持续到1989年。几乎可以肯定,中美协作对苏联国际地位的衰落起到了重要的催促作用。一些学者指出,中国的对美政策是苏联输掉冷战的一个关键原因。毫无疑问,无论中美关系密切程度如何,也无论这种关系是否一种“交易婚姻”,它都在改革开放早期影响了中国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中美关系也极大地增进了中国最初在国际贸易中的机会,因为美国希望中国进入外国市场,从而提升其经济实力,这样它才能更有效地对抗美国的主要敌人苏联。1991年苏联的崩溃主要是由其国内原因造成的,尽管它已经为反对它的国际联盟所削弱。对中国而言,苏联始料未及的轰然倒塌,使得它处身于一个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在其中占据绝对优势的世界。从战略上看,这个单极世界体系的突然出现也许是后期阶段的冷战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这使北京面临这样一种局面:美国将对作为幸存的共产党国家的中国施以更多的敌对性关注,而与此同时美国的优势却在加强。虽然美国的政策依然是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的整合,并鼓励中国内部改革开放的推进,但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却再也无法回到1989年之前的那种亲密状态了。而且,尽管“9•11”袭击事件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使之在近十年间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中东,但毫无疑问北京和华盛顿如今都把对方视为全球性对手。这样看来,中国的国际事务之所以是今日这般状况,不能不说与冷战大有干系。我们有理由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展对这一历史阶段及其影响的研究,无论是在全球层面上、地区层面上,还是在中国国内层面上。新的中国档案材料的开放对冷战史的研究极为重要,而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尽快有所进展(特别是中共中央的档案)。最后,从中国对外事务的长期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和冷战的关系十分重要。我个人的看法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和冷战的关联,有必要将这一问题置于19世纪清帝国开始崩溃以来的长期历史趋势之中。为了进一步阐发这一观点,我撰写了一部书来讨论1750年以来的中国对外事务,题为《动荡不休的帝国:1750年以来的中国》(该书亦将有中文版问世)。观点和结构本书认为,深深植根于美国和苏联自身政治生活的意识形态催促着它们去干涉第三世界。华盛顿和莫斯科固守于它们各自关于欧洲现代性的观念(这两个国家都把自己看成是欧洲现代性的继承者),为了证明自己的意识形态的普世适用性,它们竭力按照各自的主张去变革世界,而新独立国家的精英也因而成为了它们的竞逐对象。美苏认为,通过推动自由或者社会公正的空间扩展,它们也就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保障了自身的安全。它们都感到,为了自己也为了第三世界,它们必须承担起对于第三世界的特定使命,而这种使命只有它们自己的国家(state)才能担当得起来;而如果没有它们的介入,第三世界就会在当地人的手中陷于沉沦没落。所以,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把发生在“南方”的冷战看成是欧洲殖民干涉和欧洲控制第三世界人民的努力的继续。我坚信,未来的历史学家必然会以这种方式看待这个时代,把这个时代看成是构筑全球控制的最后阶段。冷战中的干涉手段和直接动机与晚期殖民主义时代的“新帝国主义”惊人地相似,那时的欧洲统治者就开始着手将当地人从愚昧、污秽以及他们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中解救出来。在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欧洲人的意识形态依据始终如此:通向未来的道路已经被他们自己发现了,他们有责任帮助第三世界的人民走上这条道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一直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援助朋友或者反抗敌人的美苏两方的顾问们都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牺牲精神。冷战特有的精神气质(ethos)对于那些怀抱着它的人来说,足以引发兴致和豪情,其程度至少比得上它所取代的帝国主义精神气质之于当时的欧洲人及其共谋者。[在采访为人遗忘久已的第三世界中的各个人民共和国的前领导人时,我经常想起印度作家尼拉德•乔杜里(Nirad Chaudhury),他把自传题献给过去的英帝国:“我们当中所有美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都是由英帝国创建、塑造和加速的。”]然而,一个关键的区分还是必须要指出。在我看来,与其把美国或者苏联宰制外部世界的形态当作“帝国”来谈论,还不如从具体的时间维度上来描述它们。与现代早期开始的欧洲扩张有所不同的是,莫斯科和华盛顿的目标不是剥削和征服,而是控制和进步。虽然这种区分有点空泛,但对理解冷战话语本身却是至关重要的:帝国主义基本上是在事后才获得其社会性自觉的,而在冷战中,这种自觉意识却是从一开始就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的。美国和苏联对20世纪初期的欧洲帝国主义实践的批判是真诚的,是从其意识形态观点中生发出来的。事实上,冷战干涉中一些惊人的暴行——比如在越南和阿富汗所发生的——只能由苏联或者美国之于它们力图保卫的他国人民的责任感来解释。冷战干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意识形态内战的延伸,其残忍惨烈也只有内战才能制造出来。本书力求参照以往的殖民历史去理解冷战,这一点影响了本书的结构。前三章论述的是发生在第三世界的冷战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起源问题,具体途径是历史地考察美国人、苏联人和后殖民时代的第三世界领导人的动机。第一章讨论美国人对非欧洲各国人民的认识和思考的演变,以及这种思考与美国认同(identity)、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的演变。这一章指出,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伊始就已然存在的关于自由、进步和公民权的话语为持续至今的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干涉奠定了一个意识形态的框架。第二章考察苏联的第三世界相关话语的起源问题,所涉时段自苏联帝国诞生迄至后斯大林时代。这一章揭示了布尔什维克党人如何继承过去的许多问题,又是如何通过对现代性的正确形式的强调而改造了这些问题,并力图通过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对外政策将这种现代性的正确形式传播到世界其他部分。第三章集中考察第三世界对欧洲殖民主义的抵抗以及反殖民主义革命运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发展演变,就此完成对各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历史起源的概述。该章阐释了反殖民主义运动与早期冷战冲突之间的关联,也说明了一些第三世界领导人是如何在两种相互竞争的意识形态之间做出选择,而另一些领导人又是如何把自己置于同时反对两种意识形态的立场上的。第四章和第五章讨论反殖民主义抵抗不断取得的成功与美国的冷战干涉主义的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章指出:1945—1960年间,美国对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政策有助于第三世界作为一个在国际政治中有意义的、象征着之于西方宰制的抵抗的概念的出现。第五章考察古巴和越南反对美国控制的对外政策,并考察了这两个国家何以成为激励其他地方的革命的焦点地带——尽管大体上是以创造性误读(creative misunderstandings)的方式,而非直接的传授。第六至第八章考察了冷战末期美国和苏联对第三世界的干涉和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若干关键史例。第六章概要地考察了南非反种族隔离和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国际性方面,同时也集中考察了安哥拉内战和与之相伴随的冷战干涉。第七章讨论埃塞俄比亚革命及其与美国,特别是与苏联的关联,并考察了埃塞俄比亚—索马里战争如何促成了社会主义在非洲之角的瓦解,又是如何对超级大国之间的短暂缓和造成了不利影响。第八章显示,伊斯兰教在伊朗和阿富汗的扩张是如何摧毁了当地政权的现代化事业,而苏联又是如何决定施加干涉,以在喀布尔再造一个现代化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权。最后两章和结语讨论了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世界冷战及其之于当代世界的影响。第九章概略地论述了里根对左翼革命政权的进攻以及在阿富汗、安哥拉和中美洲开展的反苏攻势。这一章还讨论了使里根的攻势得以获胜的全球性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第十章讲述了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如何在经历了短暂的对第三世界介入之后即决定从第三世界的冲突中抽身,他又是如何试图本着各国自决的原则构筑国际秩序但未获成功的。结语评估了冷战之于第三世界的影响,以及冷战如何助长了后来持续不断的对外来干涉的抵抗。结论还讨论了干涉主义如何削弱了苏联和美国,又是如何在当今继续困扰着美国的对外政策。超级大国干涉和第三世界革命这两方面的相关文献卷帙浩繁,众多学者的高见使我获益匪浅,在此处的致谢乃至于后文的注释中,我都难以将他们的贡献一一列出。非常奇怪且对研究者们尤其有害的是,迄今为止这两方面的研究在学术思想的意义上仍然是大体相互分离的。它们似乎是在各说各话,而不是跨越知识的边界去讨论对各自都有意义的问题。这种缺陷之所以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个领域里最重要的研究都为学科界限所分割:历史学家和国际关系专家关注的是干涉的各个方面,而社会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则一直在研究第三世界革命及其后果。我的目标则是,从所有这些带着自己的研究目标的学科中汲取洞见(尽管我自己的学科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会一次次地表现出来)。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我能够写出这本书的关键原因在于在(前)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档案开放程度有了非同寻常的提高。直到10年前,冷战史学者在美国和西欧之外还极少看到档案材料,但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利用苏联和东欧的资料,甚至能够越多地获得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档案文献。原始材料的扩展给这个研究领域带来了发生深刻变革的机遇,而我希望这种变革不仅发生在其总体研究路径和阐释方面,而且也能够使这个研究领域对更多人产生影响和助益。本书也正是为了推进这两个方面的进程而做出的一项努力。在此我要感谢牛可教授及其团队翻译本书中文版,他们所完成的是一项精良的工作。文安立2012年1月于剑桥、伦敦

内容概要

  发生于21世纪的冷战如何为当前世界的种种冲突——包括反恐战争——奠定了基础?如何塑造了当前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美国、前苏联的第三世界政策如何激起了后者的牴触、最终将苏联拖垮并对美国造成了持续至今的压力?在研究干涉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反抗干涉的革命运动的演进过程当中,本书在衔接历史和当下这个方面比任何其他冷战相关著作都做得更好。
  《全球冷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作者驾驭多边档案史料的功底。作者不但使用了公开出版的史料集、回忆录、博士论文,而且触及了大量为世人所不了解的多边档案,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史料梳理技艺。作者为我们详细地描述了美苏两国干涉第三世界国家的全景史画,并着重展现了二者彼此相异的意识形态诉求和策略手段。而且,他将笔触一直延伸至21世纪初的当代世界,将冷战干涉史的影响与当代国际热点问题紧密、妥当地联结,显现出其炽热的现实关怀热情。

作者简介

  文安立(Odd Arne
Westad)原籍挪威,现任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ES)国际关系史教授,冷战研究中心主任、《冷战史》(Cold war
History)主编以及多卷本《剑桥国际冷战史》(Cambridge Cold War
History)主编之一。他于1989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挪威诺贝尔研究所研究部主任。他是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中涌现出的最负盛名的中青年学者之一。在国际冷战史学界,文安立原以研究中国与冷战的学术成就而著称。移席伦敦经济学院后,他开始将研究的视角扩展到了整个第三世界与冷战的研究方面,开设了大量的相关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致谢
前言
第1章自由的帝国:美国意识形态与对外干涉
 一、“在每一场竞争中”
 二、“外国人”和反共主义
 三、欧洲之外
 四、“作为市场的世界”
 五、现代化、技术和美国全球主义
第2章正义的帝国:苏联的意识形态和对外干预
 一、俄罗斯帝国和它的历次革命
 二、共产国际与第三世界
 三、界定干预:伊朗、中国、朝鲜
 四、苏联对第三世界的再发现(1955—1960)
第3章革命者:反殖民主义的政治和变革
 一、殖民主义及其后果
 二、反殖民革命
 三、创建新国家
 四、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第4章创建第三世界:美国对抗革命
 一、美国与第一波后殖民危机
 二、伊朗、苏伊士与美国的新角色
 三、美国与非洲的非殖民化
 四、拉丁美洲:从桑地诺到卡斯特罗
 五、第三世界与冷战经济体系
第5章古巴与越南的挑战
 一、中苏分裂与第三世界
 二、作为革命榜样的古巴
 三、越南和东南亚
 四、冷战与超级大国的缓和
第6章非殖民化的危机:南部非洲
 一、南部非洲的解放运动与超级大国的冷战
 二、葡萄牙帝国的崩溃
 三、安哥拉内战
 四、非洲的冷战与超级大国缓和的衰落
第7章社会主义的前景:埃塞俄比亚与非洲之角
 一、埃塞俄比亚革命及其反对者
 二、苏联—埃塞俄比亚联盟的形成
 三、奥加登战争
 四、苏联的干涉主义和缓和的瓦解
第8章伊斯兰主义的反抗:伊朗和阿富汗
 一、伊朗革命与冷战
 二、苏联与阿富汗革命
 三、内战和阿富汗共产党的分裂
 四、苏联的干涉决策
 五、伊斯兰主义者的反应
第9章20世纪80年代:里根的攻势
 一、第三世界的分裂和里根攻势的缘起
 二、尼加拉瓜的战争
 三、阿富汗战争
 四、美国和圣战
 五、援助、贸易和意识形态
第10章戈尔巴乔夫的撤退与冷战的终结
 一、戈尔巴乔夫的攻势
 二、在阿富汗之外
 三、苏联撤军的原因
 四、第三世界的终结
结语:革命、干涉和大国的崩溃
译后记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自由的帝国:美国意识形态与对外干涉一、“在每一场竞争中”美国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一个将其对外政策立基于领土扩张的干涉主义国家。美国所发出的革命性信号——自由人和自由企业——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对欧洲列强构成了挑战。即使是在19世纪初那些不相信“天佑”的极少数人看来,引导美国人凝聚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核心理念,同样也就是驱使他们夺取美洲的广袤土地并按照自己的意向改变这片土地的那些理念。这些理念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美国意识形态,后者从联邦时代(federal era)到冷战时期一直驱动着美国精英处理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这些核心理念中,首要的是美国人的自由观念——这一观念有其特定的界定和延伸。在美国公民看来,自由是使美国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要素;是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state)存在的意义所在。然而,美国的自由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人文条件维系的。杰斐逊在法国大革命消退时指出,美国人由于他们的财产权,由于他们的良好条件,乐于支持法律和秩序。这样的人可以安全地、便利地把控制公共事务的总体权力保留在自己手中,并保留一定程度的自由;而在欧洲各城市的暴民手中,自由将会被扭曲,以至于对任何公共和私人事务都构成破坏和毁灭……但即使是在欧洲,人们头脑中发生的变化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科学解放了那些具备阅读和思考能力的人们的思想,而美国的范例更是激起了人们对权利的憧憬。一场起义由此发生了……这场起义最初失败了,因为其所依靠的是城市当中的暴徒,而他们沦落在愚昧、贫穷和恶习的影响之下,不能将其行为限制在理性限度内。但人类终将从这最初的灾难性混乱中恢复过来。对这位美国第三任总统及其继任者而言,如果没有私人财产权和源自这种特定权利的为建立社会秩序而付出的努力,则自由将无从谈起。所以自由并非人人皆可享有,而是属于那些有财产并受过教育,并因而拥有成为共和国公民所必需的独立性的人。在联邦时代,美国人已然广为接受的一种想法是,如果大多数欧洲人能够为美国典范所启蒙,那他们也能达到这种地位。而且从民族的意义上说,这种开化所可能发生的范围在20世纪获得了扩展。然而,直到冷战来临,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包括欧洲人先前带到美洲的非洲裔人的内部殖民地“内部殖民主义”(internal colonialism)指在同一个社会内部的不同地区和种族社群存在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不平等的,甚至是压迫性的关系。处在弱势一方的地区和族群即可被称为“内部殖民地”。——译者注)都还处在这个文明开化圈之外。美洲原住民和拉丁美洲人也被排除在外。杰斐逊在1813年致信拉法耶特称:“我的朋友,我和你一样真诚地希望看到南美洲的解放。这些国家将从外部压迫下获得解放,我对此几乎毫不怀疑。但我研究的结果使得我无法预期他们能够维持一个自由的政府。这些国家的人民沉溺于愚昧无知当中,而且因偏执和迷信陷于野蛮状态。尽管如此,杰斐逊对拉丁美洲人依然怀有一丝希望:“光明最终将照进他们的头脑之中,我们树立的典范将长存不倒,而这会成为指引他们前进的鼓舞和榜样,长久以后将使他们获得实行自治的资格。”在美国意识形态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反集体主义(anticollectivism)——独立的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共和主义者,但群氓却不能。集体象征着18世纪的美国革命者担忧其共和国衰败的一切理由。在美国之外,不自由状态的实质是他人通过封建依附关系所强加的控制,或者是他人通过党派或者运动所施加的诱导,像在法国革命中那样。在美国(并且越来越多地在其他国家),抵制这种奴役的方法在于教育和以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但一代又一代人也认为存在这样一种危险,即如果美国不能照料好和保护好自己的自由,则历史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而且美国的自由有可能会因外来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固守美国精英所不认可的文化认同的移民而受到损害。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愿接受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力。事实上,美利坚合众国最初两百年的意识形态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如何避免强大的政府(state)这一主题的。例如,在18世纪末,为了使美国的宪法为各方所接受,包括宣战权在内的几项权力就必须从行政部门手中拿走。一百年以后,这种反中央集权主义使美国没有像欧洲那样把国家作为社会改革的工具,并在意识形态上对采取这样的路线的国家充满疑虑。在20世纪,尽管美国也屡次尝试进行国家主导的改革,而且在绝对的意义上联邦政府也有了巨大的扩张,但这样的态度在美国人看待世界和自己的世界角色的方式上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作为“理性行为”的源头的科学,也自始就是美国人对自己的新国家具备普世意义的信念的一个支撑。美国是根据启蒙运动的“科学原则”创生出来的第一个国家。这意味着美国是其他国家追随的先驱——用杰斐逊的话说,就是“照射进他们头脑之中的光”。但这也意味着,在19世纪,一种美国认同开始与现代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它在技术与美国的现存社会秩序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要想变成现代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仿效美国的榜样,从“古代的”(亦即后来所谓的“传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中解放生产力和创新精神。到20世纪,美国人唯一的参照系就是美国——我们可以说,美利坚合众国在它诞生伊始就发出了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早期美国的“理性行为”的一部分是市场——仅以产品和服务自身的货币价值为基础,不受庇护关系或者需求的制约而进行的交换。我们已经看到,虽然托马斯•杰斐逊和很多19世纪的美国人一样认为自给自足的农民才是理想的公民,但即使是他也承认他的同胞有一种“对航海和商业的天然兴趣”,而这一点就足以使他——作为总统——派遣海军部队去北非为美国商船护航。当美国在19世纪晚期推进工业化时,资本主义市场成为所有美国人身处其中的现实,而以各种形式参与这种交换则成为美国身份的象征。当美国出口在19、20世纪之交迅速增长时,这种对市场的信念也转变为一种对开放的国际市场的自利信念;而在这个国际市场上,美国公司以其赚钱的本事和商业组织经常成为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虽然这种信念并不经常意味着外国人可以获得美国市场的准入,但自由市场依然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资本主义和普世自由相关优越性的一种观念和逻辑延伸。在通过1812年战争成功地保卫了他们参与国际贸易的权利之后,19世纪的美国精英将注意力投向建国之初就立下的扩张之志。到了19世纪末,扩张的目标首先在于美洲大陆,因为欧洲殖民帝国在美洲大陆的存在之于美国人所规定的自由是不可容忍的。在杰斐逊任总统期间,美国领土大约有80万平方英里,到1848年这一数字达到300万平方英里;1867年美国从俄国手中取得阿拉斯加后,其领土面积超过350万平方英里。按照历史学家布拉德福德•帕金斯的话说,只有上述最后一次开疆拓土算是一宗“和和气气谈成的买卖”。其余的各次,包括路易斯安那、佛罗里达、得克萨斯、西北部以及1848年从墨西哥手中夺来的土地,都要么是靠战争要么是靠战争威胁而得来的。1845年“天定命运”一词被首次使用,这种说法认为美国获得北美大陆是“天定命运”。而这个神话无非是现实中一个实实在在的帝国主义计划的表达。然而,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干涉乃是针对于美国原住民的。以理性和进步的名义,美国政府试图控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灭绝17世纪以前就居住在今天美国的土地上的各个民族。这些干涉针对的是那些直至19世纪初还控制着美洲大陆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尽管帝国主义者并不承认这一点)。关于如何对付那些由于“理性行为”水平太过低下而不配享有自由——作为美国的礼物——的国家,这些干涉也为美国提供了一个框架。“控制”(control)成为了美国跨越海洋向那些尚与自由无缘的地方扩展其影响力的得心应手的方法。Frederick Hoxie令人信服地指出,对美洲原住民的屠杀,既是美国对土地和资源的贪欲的结果,又是将他们确定为敌人的意识形态的产物。就如何控制那些还不配享有与美国白人同等程度的自由的人这个问题而言,随欧洲人一同到来的非洲人聚居地同样至为重要。虽然最迟到了19世纪,大多数美国人越来越反感奴隶制,但由于担心黑人缺乏“理性行为”,会扰乱美国的进步,所以黑人仍然必须被严加控制。进入重建时代之后,南方的种族主义和北方的“改善”计划仍旧有效地剥夺了黑人的公民权利,直至20世纪后期——我们将会看到,这两种控制技术都被用于海外,并最终对美国的自由观念构成挑战。到了19世纪末,当美国作为跨洋帝国主义大国而兴起的问题首次出现之时,外来移民的两面性问题对许多美国人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一方面,美国人当时认为不断增加的移民对美国的成功是一种肯定(这和冷战时期以及今天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北方的白人越来越担心“不可同化的外来户”的到来会对“美国价值”构成威胁。从1870年到1920年,随着美国接受了2600万新移民,种族和民族的相关成见最终决定了新移民在美国社会的初始“定位”,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决定了什么人将被排除出美国社会。1882年出台的“排华法案”是这一系列法律中的第一个,该法案是在移民限制联合会(Immigration Restriction League)等力图排挤“劣等种族”的组织推动下制定的。该法案宣称,施行此类排斥意义重大,因为自由移民将使得美国人无法履行它的全球责任。美国矿工联合会(United Mine Workers of America)一名来自怀俄明的代表在1904年说:我们认为,与1776年时一样,今天的美国代表着独立和最高贵的人性;而正如我们在我国的矿区和其他产业里所看到的,日本劳工什么也代表不了。日本佬和中国佬一样,无论公司付给他们多少,他们都愿意干活;而且他们通常会把自己的工钱的一部分交给一个被称为“老板”的日本中介人,这毫无疑问是为了在技术上规避禁止契约劳工的法律。在“天定命运”的观念牢牢地在美国人对其本国角色的认知中扎下根之后,有关这种使命在哪里到头的问题的争议也变得越来越多。既然这是一种本质上属于普世主义和目的论的意识形态,那它的适用范围岂能止于北美洲的海岸线?在19世纪初,对更远地区的干涉局限于政治支持,而且在干涉南美洲的几个案例中,美国也无非是向某些它所中意的集团和运动提供物资援助。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在1812年指出,美国必须在展现同情和使用军力之间做出区分:无论自由和独立的准则已经或者将要出现在哪里,她的心愿、她的祝愿和她的祈祷都将来到这里,但她并不到海外去寻求破坏的恶魔。对所有人的自由和独立她都怀有美好的祝愿,但她只是她自己的独立和自由的战士和捍卫者。但到了19世纪的最后10年间,一种论调却越来越强有力,即美国有责任在其新确定的边界以外帮助其他人获得“自由和独立”。有下列几个原因导致了这种转变:内战后美国工业化的成功和沿资本主义路线对社会秩序所做的重组提高了美国精英对他们的国际影响力的信心;对北美的征服无远弗届,但美国却也没有兼并墨西哥的拉美裔“劣等”民族,并且未曾在加拿大问题上冒与英帝国发生冲突的危险;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非洲和亚洲大肆攫夺领土,使得先进国家如何与欠发达民族交往的问题被摆在美国面前;美国神职人员此前已经开始将19世纪的社会控制和社会改良运动推向海外;最后,美国的商业扩张引发了美国人对海外市场的新兴趣,或者至少是一种担心——如果有什么地方出现了新的市场,会落入他人之手。将美国占领夏威夷(1897)以及在美西战争尾声中占领菲律宾和古巴看成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剧烈转折是错误的。无论是在商业还是政治方面,美国在东亚的介入都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毕竟是美国兵舰在1854年打开了日本对西方贸易的大门。1846—1848年发生的墨西哥战争(后来在日本成名的马修•佩利马修•佩利(Matthew Perry, 1794—1858,另译为“柏利”),美国海军将领,1852—1854年两度率舰队(“黑船”)进入日本,强迫日本政府签订通商条约,是为“柏利叩关”。——译者注曾在这场战争中立功)也使美国与加勒比美洲和中美洲的联系交往变得更为密切。1855年,美国人威廉•沃克尔(William Walker)自立为尼加拉瓜的统治者,到19世纪末更有众多冒险家争相效法。Frye Jacobsen注意到,沃克尔最终不是被尼加拉瓜游击队推翻,而是被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ius Vanderbilt)所颠覆,因为其航运利益与沃克尔相冲突。(Barbarian Virtues, p.39)范德比尔特(1794—1877)是美国航运和铁路巨头,著名的范德比尔特企业家族的创始人。——译者注。如我们所知,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干涉主义并未止步古巴:在1898—1920年间美国曾有至少20次在该地区动用其海军陆战队。然而,19世纪90年代的特别之处在于,麦金利和罗斯福时期的美国联邦政府愿意为其控制下的海外民族承担政治责任。历史学家把美国跨洋帝国的建立看做一种偏离常规的情况,认为这是美国对欧洲帝国主义高潮所做出的短期反应,是为适应欧洲帝国主义所创造的世界体系而做出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看法是对的。通过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像吉卜林在诗中所呼吁的那样英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在1899年发表《白人的责任——美国和菲律宾》一诗,敦促西方担负起“白人的责任”,去服务和教化那些“半是邪魔半是儿童”的殖民地人民。这首诗经常被认为典型地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气质。——译者注,美国在西方大国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而,美国的帝国主义者的问题是,美国很快就变得不只是西方大国中的普通一员了:就其经济和军事力量而言,它不再有必要顺从或者承担一种与其意识形态不相符合的角色了。美国已经不只是帝国主义大国中的普通一员,而是正迅速地成长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捍卫者和平衡者。这样一种角色正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正式承担起来的,而这种职责的适用范围也包括欧洲本身。在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及许多他的同时代人看来,参战的决定意味着美国可以开始重新塑造世界了——在这个世界上有如此多的错误需要纠正,而美国的经验正可以作为一种范型。到1917年,威尔逊已经断定:干涉是达成“合理的和平解决方案和重建世界秩序”的唯一可行途径。正如在其“十四点”中所反映出来的,威尔逊认为对世界有利的也必然对美国有利。二、“外国人”和反共主义在美国人对全球事务的总体看法中,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象征着欧洲及各主要欧洲大国几乎衰落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欧洲是最先放射出杰斐逊所说的“光明”的地方,却因血腥和仇恨的恣肆横流而沦落衰朽。现在轮到美国这个战争的胜利者和战后无可争议的最强大国家来匡扶正义了。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在国内外都是一位干涉主义的改革者,也是一位(政治)“科学家”。他认为美国的使命是创造一种防止未来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国际秩序,所以把目光集中在两个主要问题上:民族主义和革命。理解他对这一双重挑战的应对方式,对直至20世纪末的美国对外政策话语是至关重要的。在威尔逊看来,民族主义(用他的话说是“自决”)是唯一能够造就稳定的国家(state)的机制;而在美国的援助下,这些新建立的国家能够走上通往民主之路。但是,正如战争所表明的,民族主义还有另一面,其中充满了那些使德国陷入灾难命运的狂野、粗鄙的特性。总统在战争中已经注意到,在“积极的渴望”和“无政府”(这或许是威尔逊最爱用的指称这种恶劣状态的词汇)之间仅有一线之隔,而他在战后欧洲的局势中看到了大量的无政府状态的例子。虽然威尔逊对民族自决的支持使得多项建立民族国家的规划在中东欧的战争废墟上成为现实,但他还是拒不对其他许多国家的民族主义予以支持,尤其是当他担心激进主义和社会主义会成为动荡的根源的时候。威尔逊对动荡失序的恐惧来自他早年在重建时期的弗吉尼亚的经历,这种恐惧使得他在达成欧洲和平协议的过程中接受了英国和法国对稳定的而非民众意愿的强调。在欧洲以外的世界,正是欧洲殖民主义的负面结果在“一战”后构成挑战。欧洲殖民主义者并没有把他们所照管的民族提升到更高的文明水平,反而是剥削和虐待他们,由此造就了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的温床。印度在19世纪曾经常被视为良善的殖民统治的典范,但即便是对印度等英国殖民地而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也变得越来越持批评态度。但是,从一开始,美国这种重新兴起的反殖民主义批评就面临一个问题,即拿什么来取代殖民主义?由于欧洲人在其文明开化的使命上屡次失败,则殖民地真正的独立只能导致更多的混乱和苦难。在威尔逊看来,在美国的家门口发生的墨西哥革命,就是一个表明这种不稳定会带来什么后果的可怕例证。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俄国革命及其后果的出现,美国人之于不稳定和愚昧的后果的恐惧更加严重。最初在1917年时,很多美国人对沙皇政府的倒台表示欢迎,因为他们把沙皇统治视为欧洲最反动的统治形式,希望新政权能够走上多少类似于美国革命的道路。但是很快地,布尔什维克的威权集体主义,以及他们对“继续革命”和国际主义的强调,就使得美国精英当中曾经存在过的善意消失殆尽。相反,在此后很多年里,苏维埃共产主义越来越被认为是美国精神(Americanism)的死敌,因为它把自己阐述为一种替代性的现代性,而且还是一种贫穷和被压迫的民族借以在不必复制美国模式的情况下改变现状的道路。到1918年,美国政府就加入其他帝国主义大国的行列,对布尔什维克实施军事干涉。美国在战后不愿在威尔逊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中领头,这往往被归因于美国的主张在巴黎和会上被欧洲丢弃后产生的蒙受政治欺骗的感受。但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所谓“孤立主义”在对外交谈判的疑虑之外有其更深刻的根源。随着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大国,移民人数大增,在“一战”前的几年里达到高峰。虽然许多美国人在原则上同意有必要输入劳工,以与美国工业的生产力(以及其出口能力)相适应,但他们还是担心“新的”移民群体在意识形态上所隐含的意义:自由的原则能否经受拉丁裔、斯拉夫裔和亚裔移民——这些人在种族意义上被认为不具备理性行为的美德——涌入的考验?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参与是否会污损美国国内的民主理念?大多数美国冷战时期的领导人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在那个年代,美国人当中存在一种想法,即欧洲和世界还没有准备好接受美国的秩序、组织和权利观念,而这种想法又与他们对移民所产生的影响的担心交织在一起。在意识形态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观念是相互促进的:如果说美国以外的那些国家尚未达到必要的文明水准,从而能够接受美国的福音,那从这些国家来到美国的人们又将如何呢?移民会压垮美国民主,移民会以外部大国已经无法做到的方式击败它。应对这种挑战的办法是限制“低度文明化的”各民族向美国移民,并对已经置身美国的人实施美国化改造。对国内的异族人实行美国化改造的一个障碍是那些在他们来到美国之前就污染了他们的思想。到了20世纪20年代,共产主义已成为这些思想当中最具威胁性的一种,这不仅是因为它的革命集体主义,而且是因为它号称要代表一种比美国所提供的更为先进的现代性版本。在美国精英看来,这样的声称不仅在实质上是错误的,而且对植根于他们的意识形态之中的普世主义和目的论构成公开挑战。对于这样一种旨在以不同的原则,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构世界运行秩序的另一种普世主义意识形态,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国外,美国人都不容它获得容身之地。在这种观点看来,共产主义以及潜在的各种形式的集体主义,都可被归类为欧洲的传统主义和反现代特性,而这种东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展现出其灾难性的影响。因而,自1921年以来,美国共产党的存在就被赋予一种意识形态上的重要意义,这与该党一直未能赢得众多追随者的状况极不相称。在许多美国人看来,正是这样一个政党的存在(以及有组织犯罪等其他社会弊病),使得在国内实行美国化改造和保持警惕成为必要。与此同时,对于为美国化改造所损害的一些人来说,美国共产党的存在在大萧条时期为时不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一种信号:即便是在美国,也可以设想别的社会组织办法。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在逃脱南方制度化的种族压迫后曾为时短暂地加入美共,他以蔑视的态度写道:我们这个太年轻也太新的美国,因为孤独而纵欲贪欢,因为恐惧而好勇斗狠,它执拗地把世界上的事情看成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神圣的就是罪恶的,不是高尚的就是卑贱的,不是白的就是黑的。我们的美国啊,它被事实、被历史、被各种进程、被必然性吓坏了。它抱持着这么一个简便办法:诅咒那些无法理解的,排斥那些看上去不一样的;它把自己裹进一件正义的斗篷,以此安慰自己的良心。尽管如此,大多数美国人都对大萧条期间威权型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在欧洲的成长心怀疑惧。虽说共产主义在很多方面构成了最初的挑战,但共产主义信条(特别是斯大林主义形式)和当代的其他政治主张(例如法西斯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之间的相似之处不难找到,它们都是之于美国的挑战。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8年的国情咨文讲话中称:“在一个高度紧张和混乱的世界上,在一个稳定的文明遭受挑战的世界上,每一个力求保持国内的和平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和平的国家都有责任使自身变得足够强大,以确保和平解决冲突的那些基本原则能够得到遵守,而这些原则是秩序存在的唯一的最终基础。”尽管美国人以为他们从“一战”中获得了教训,正是这些教训使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历届美国政府都对直接军事干预持怀疑态度,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对外政策仍很难说是“孤立主义”的。相反,在这20年间美国取得了一个突破: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特别是之于第三世界而言。在拉丁美洲,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力量,而在1920—1940年间,美国对东亚的出口之于东亚进口总量的份额几乎提高了两倍。大萧条迫使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考虑美国所需的新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思想随着美国的商品输向四面八方,其影响之大,是那些正在为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而忧心忡忡的美国人很少能认识到的。这种影响远比美国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本身所产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在城市流行文化方面,美国在欧洲和第三世界树立起了现代性的典范,其传播的观念会使现存的那些关于身份、阶级和认同的观念大受削弱。美国国内精英认为美国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压力,而国际社会却认为美国财大气粗且发展迅速,这种认识上的两极化状况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在大萧条所造成的美国政治的裂隙当中。罗斯福新政及随之而来的国家主导的改革受到一些人的欢迎,认为这是对集体主义的一种必要让步;但另外一些人则担心政府的新政是“外部”影响强加给美国的,将导致政治、文化和道德衰落。“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路线都是反共的,但后者在20世纪30年代乃至于后来在冷战的大部分时期对军事干预的疑虑远胜于前者。两者都把自己对美国的国内角色的解释延伸到国际事务上,保守派指责他们的对手“对共产主义软弱”,而自由派则声称保守派不愿意为了“使民主在世界上获得安全”而付出代价。美国的冷战世界观主要源于其对大萧条做出的反应,其冷战战略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日本在1941年的进攻佐证了美国人的这样一种观念,即干涉主义和全球改革对美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美国想重新获得安全感,则“恶魔”就必须被消灭干净。使“二战”及其后续事态发展成为美国全球改革的实验室的,是自由派对美国对外政策意识形态的解释。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威尔逊一样,富兰克林•罗斯福也认为“积极的民族主义”能够最有效地抗拒威权主义意识形态;但两者之间也有一个关键的差别,即此时的美国能够也应该巧妙地督促着改换这类民族主义和改革(这些民族主义者们期待在他们的国家摆脱了敌人的威胁之后推行改革)的内容。如同在美国一样,受美国教导的改革能够对那些曾经梦想开展革命的人加以引导,将其能量引向“现代化”的方向。就此,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44年10月谈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时作出承诺:“我们将不再让我们作为一个成熟的国家而生存的愿望受到阻碍,我们要去拓展无限的空间。我们将承担起我们全部的责任,施展我们全部的影响力,把我们的帮助和鼓励带给所有渴望和平和自由的人们。”美国“二战期间”对中国的介入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足以说明华盛顿如何力图指导那些被认为缺乏改革所需的技术、教育和道德力量的盟友政权。中国领导人蒋介石把他与美国的结盟视为一种权宜之计——首先是为了对付日本,在日本战败之后是为了对付中共;而在华盛顿,许多人把中美合作视为一张变革中国社会和国家政权的空白支票。但当蒋介石无意接受美国“训导”这一点显露无遗之时,美国仍不撤出其介入,而是企图以其他愿意听从美国劝导的反共分子取而代之。虽然这一套做法在中国最终失败了,这却成了此后在亚洲其他地方一再出现的一种干涉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国的敌人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这证明美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击败任何邪恶力量。而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这还证明了全世界都欢迎美国精神,欢迎美国的产品和美国的思想。且不论中国、朝鲜和伊朗,即便是在欧洲,美国所看到的也是各国人民迫切需要从古老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压迫中挣脱出来;他们的生活与美国人如此不同,以至于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就构成了对美国全球使命的挑战。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表明,如果这些社会拒不接受美国进步模式的影响,而为错误的现代性形式(如德国帝国主义或者纳粹主义,以及日本军国主义)所绑架,则它们将会陷入何种境地。按照杜鲁门在1947年3月就希腊和土耳其提出的说法,在“混乱和无序”扩散之前,其他国家必须得到美国的援助。一个明显的情况是,“二战”中与苏联和英国的结盟对美国领导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保守派的确曾批评罗斯福政府在对苏关系问题上过于“幼稚”(这部分地是攻击其国内改革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批评收效甚微。罗斯福和他的主要顾问们似乎都相信,美国参战本身就可以推动另外两个主要盟国转向更“民主”或者更“进步”,因为美国毋庸置疑是三大国中最强的一个。因此,“二战”的胜利就不仅是盟国的胜利,而且也是美国生活方式本身的胜利。战时,它在生产和武器上胜过它的敌人;而现在,按照它自己的想法改造它的敌人和盟友的时候到来了。三、欧洲之外美国之所以干涉第三世界,可谓创生美利坚合众国之初衷的一部分。当托马斯•杰斐逊针对北非沿海的海盗(按照美国人的观念,这是21世纪的恐怖分子的前身)采取干预措施时,其目的不仅在于保护美国商业,也在于推行美国的行为准则。这也是在向外部世界宣告:美国不惜在海外推行其意志。这一宣告后来在“门罗宣言”中成了针对拉丁美洲的一种教条。美国之所以如此宣告,其根源在于:在西欧列强建设的海外帝国与美国通过西进扩张和推行奴隶制度的双元进程而建立起来的大陆帝国或者“内部”帝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关系。尽管美国关于非欧洲人的话语有很多起源于殖民时期他们与美洲原住民的交往,但这个新生的共和国的非欧洲世界相关主要镜像是围绕着美国境内曾经存在的奴隶制度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像一些历史学家那样,把美国的第三世界政策看成是美国之于外部事务的一种事后反应是一个双重的错误。在美国建国后第一个世纪里,非洲在这个新生共和国的内外政策中均居于中心地位,而非洲人在其中占据中心地位的时间还更长。正是通过围绕奴隶制度的斗争,美国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中的很大部分才得以成型,而美国在20世纪所代表的那种自由样式也才得以界定。从19世纪关于奴隶制的南方重建的冲突中,生发出了为20世纪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所用的两个关键镜像,即“解放”(emancipation)和“指导”(guidance)。解放,被用来指称消除奴隶制的根源,而这首先并非基于美国的经济需求,而是在于使奴隶制得以产生的那些社会的“愚昧、贫穷和恶习”。于是,这就提出了一种对大多数非欧洲农业社会的指控,也意味着一种判断,即只有变革这些社会的当前情势,才能防止奴隶制的再次出现。就此而言,“解放”就成了一种具有特别的紧迫性的全球议程,因为奴隶制在美国已经存在,而且被视为对自由的直接威胁,尤其是因为反奴隶制的美国北方人感到雇佣劳动力(经常被称为“雇佣奴隶”)和大规模移民威胁了他们自身的人身独立。“指导”以及指导的对象即那些“受监护人”(ward)的概念,在内战之前和内战当中美国人对非洲裔美国人的镜像中是一个突出的要素,而且在重建时期成为关键的议题。由于他们的欲望,前奴隶们被认为是些不能对自己加以控制的人。所以,与新来的移民相比,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同美国意识形态争夺影响力的新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诸如社会主义——的引诱,从而回到他们古老的、也更坏的“欠发达”农业社会的道路上去。对很多美国人来说,重建的整个计划,以及非洲裔美国人为争取平等和公正而展开的激烈斗争,正好说明他们需要指导。在南方,白人精英通过政治暴力和恐怖剥夺黑人的权利。在北方,往往正是试图消除城市里的贫穷和罪恶的改革者击碎了黑人的梦想,因为他们坚持要以非洲裔美国人顺应白人社会为他们最终“同化”的条件。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热切的改革愿望不仅是美国国内政治的关键,而且对美国的海外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神职人员的扩张。在19世纪中叶美国强行打开中国和日本的大门之后,美国的传教士也扩展到这两个国家,而且不断向包括非洲在内的其他国家扩展。传教士在传播“现代性福音”——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和消费主义——上作用巨大,但他们在传播基督的福音方面却不那么成功。这让美国国内的信众深感困惑,即便传教士送回国内的报告夸大了他们所拯救的灵魂的数字。在20世纪前20年中,很多美国人开始认为“异教的土著”(特别是对东亚人)对美国通过传教士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毫无感戴之情”。在20世纪初的美国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古巴(美国在1898年的战争中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随后又给予它被监护人式的半独立地位)的相关看法中,“不知感戴”和“浪费机会”的说法也是随处可见。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评论家一再重复19世纪的一种论调,即拉丁美洲人不适合共和主义,但是他们又补充道,古巴的“民主”是从内部被颠覆的,而美国人本来已经在这个岛国播下了民主的种子。古巴等国的拉美领导人不仅没有汲取美国的经验,而且承袭了他们的前殖民统治者最恶劣的做法。他们就这样浪费了华盛顿提供给他们的自由和进步的机会。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位国务院官员在给即将赴任的使节们训话时说:“美国极少收获他人的感谢”,这个世界很少感谢教师、医生和警察;而我们同时身兼这三种身份。但是他们可能最终会改变对美国的看法,会对美国怀有尊敬和爱戴——一个人回想起他青年时代的教师时,一个孩子回想起塑造了他的品格的父母时,油然而生的就是这种情感。20世纪美国以殖民手段推行其发展模式的唯一对象是菲律宾。和古巴一样,菲律宾是在美西战争后被美国夺取的;但和那个加勒比海岛国不同,这个东南亚群岛国家作为一个依附国被置于美国的直接控制之下。对菲律宾的占领,让美国获得了一个尝试着将美国理念移植进入一个异质文化的机会。虽然菲律宾人最初对美国的殖民工程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但到20世纪30年代很多美国人已经确信:这个依附国里已经发生了足够多的进步,从而可以在10年内获得独立。在华盛顿,贸易保护主义者、“新政”改革派和财政保守派形成联盟,为非殖民化进程制订了一个时间表;当然,他们也都明确认为美国应该在这里保留其军事基地以及大部分的政治影响力。菲律宾被认为是美式改革的一大胜利:它给一个从前对这样的未来想都不敢想的一个亚洲民族带来了“自由的新生”。也即,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干涉日程是远在1945年(或者说1941年)之前就制订好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是新的机会和新的要求;华盛顿有很多人相信,作为主要的战胜国,美国获得了改造世界的机会。但是在美国循此而行时,战争中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大国苏联对美国的独特使命提出了挑战。在欧洲内部,美国的中心目标是通过马歇尔计划推动经济重建,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确保安全。这两项任务都是旨在对抗共产主义,随后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成为了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的关键要素。不过,构成后来美国对欧洲以外地区的新方略的范本的,是对日本的改造。尽管美国的谋士们对应以多大的幅度改造日本没有达成一致看法,但是在基本方向上并无争议:只有使之变得更像美国,日本这个唯一的非欧洲军事和经济大国才能获得拯救。成功的关键不仅是重建日本的制度,而且要重新塑造“日本的头脑”。专门为驻日占领军放映的一部教育影片中称:“我们面临的问题存在于日本人的脑袋瓜当中。日本有7000万个这样的头脑,它们在生理上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头脑没有什么两样,实际上是由和我们自己的头脑一样的物质所构成。和我们自己一样,这些头脑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这完全取决于什么样的思想被装了进去。”美国占领当局为日本人“洗脑”的手法是强迫、诱导和提倡尊重公意的混合,所强调的中心内容是国家(state)在美国国内外政策中即已获得的新角色。与在欧洲施行马歇尔计划时一样,在改造日本的初始阶段,制定目标的是旧日里操持罗斯福“新政”计划的那些老手,他们的所作所为反映了关于国家所能承担的角色的一种相当积极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是美国海外政策中所未有的。虽然随着冷战展开,新政派很快失去了在占领当局和美国整体对外政策中的影响力,但是直至罗纳德•里根的战后历届美国政府都远比他们的前任更愿意为了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动用国家权力。通常,国家权力意味着有当地政府在美国指导下推行一系列计划。美国在日本的经验为其第三世界政策设定了许多目标,而马歇尔计划则提供了达成目标的手段。正如马歇尔计划的一位主要负责人保罗•霍夫曼(Paul Hoffman)在1951年所说的:“我已经在欧洲学会了该如何在亚洲做,因为在马歇尔计划之下,我们已经找到了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实行成功政策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在政治和文化上对当地精英加以诱导、打开当地市场,以及军事援助和训练。总括起来,这些手段的目标就是造就新的国家政权,使之既能成功推进本国发展,又能为美国的对苏联及其盟友“遏制”政策承担责任。虽然许多历史学家夸大了杜鲁门总统在“二战”后所受到的要求美国撤离邪恶的外部世界的国内压力,但是很明显的是,很多美国人之所以支持美国在海外的永久性军事介入和在第三世界的干涉政策,完全是由于美国和苏联的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是,苏联作为另一个主要的战胜国赫然兴起,这对任何介入欧洲或亚洲的大国都是一种挑战。但是美国的意识形态立场始终是,苏联力量在战后的蔓延已然使得两个大国的敌对成为冷战,如果不加抑制,必将导致共产主义在全球扩张。在美国的精英看来,苏联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也意味着另外一种形式的现代性的兴起,而美国自1917年以来一直对此予以抗击;在20世纪40年代末,与奉行共产主义理念的大国达成任何妥协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对苏联版本的救世主式的现代主义特别不幸的是,正当其影响达到顶峰之时,恰逢美国也消除了制约其承担全球使命的最后因素。国务院官员约瑟夫•琼斯(Joseph Jones)在1955年发问:“到底是什么牵制着美国的对外政策?答案是:对我们对外政策的制约在遥远且不断向后退的地平线上。所谓的制约因素其实就是我们——出于诸种实用主义的目的——认为我们所能达到的目标,就是在任何时候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实现的目标……(马歇尔计划的经验表明)那不是掣肘,而是华盛顿的政治家们影响其他国家的政策、态度和行为的无限可能性。不过,美国走向全球干涉主义的过程也伴随着国内关于美国可以使用的方法的激烈政治争议。特别是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及朝鲜共产党人企图武力统一国家之后,“新政”自由派受到右翼的攻击,理由是他们未能更及时有力地推行干涉主义。在约瑟夫•麦卡锡参议员和他的政治盟友们看来,蒋介石决意抵制美国所施加的要求其改革的压力,并不足以成为美国在他的政权行将被共产党人推翻之时依然限制对其援助的理由。麦卡锡对一个由意识形态盟友构成的世界的期待达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他攻击新政派在战后时期没有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击败共产主义:在世界上的一个地方准备用经济援助抗击共产主义,在另一个地方则是用军事援助;而在第三个地方(亚洲)却是把一切都交到共产党手里……我们知道,在雅尔塔我们受骗了。我们知道,自雅尔塔以来,那个政府的领导人一直在有意或者无意地欺骗我们……我们比他们所希望于我们的更自由,我们准备为了我们眼中的正义而战斗,但是我们在战斗中不能将自己置于那些喷了香水的浅薄的外交官的领导之下。虽然麦卡锡的好战言辞最终让他身败名裂,但是他还是可以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中看到自己的很多目标。在朝鲜战争末期,艾森豪威尔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大多数美国人为在海外扩展美国理想而付出牺牲的意愿是有限的。他的政策是用秘密干涉手段,辅之以与当地精英结盟,而不是动用美国的军事力量,这种政策成功地颠覆了伊朗和危地马拉的温和左翼政府。美国提供给第三世界的援助首先是军事援助(1954年军援占全部对外援助的95%,而在1960年占50%以上),其中的意图是阻止左翼政府掌权,同时帮助当地精英抵御苏联的压力(到1961年为止,一半以上的美国外援都给了所谓“前线国家”)。从美国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体结束的非殖民化浪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美国精英欢迎欧洲殖民帝国的瓦解,因为这意味着扩展美国的政治和经济自由观念的机会。这同时也意味着,两次世界大战后大大衰落的欧洲精英可以专注于抵御共产主义和国内改革。马歇尔国务卿在1949年关于北约的会谈后曾指出:“当我们面对提升欧洲安全的问题时,我发现稍具战斗力的法国军队都被派驻在印度支那,而且我发现稍具战斗力的荷兰军队都被派驻在印度尼西亚;唯一没有像样的部队的地方就是西欧。”非殖民化意味着第三世界从此成为了美国的责任,不再是欧洲的责任了。然而,在另一方面,非殖民化也意味着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在第三世界占上风的危险增加了。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美国在越南、马来亚、菲律宾所支持的打击共产党游击队的战争,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的独立后政权的激进倾向,甚至美国对危地马拉和伊朗的成功干预,所有这些都使艾森豪威尔政府相信第三世界还没有为民主做好准备;而中国人和印度尼西亚人在“二战”期间和“二战”后对美国确保他们自由的努力不怀感戴之心,也说明他们并不认同美国所试图推进的那些原则。既然如此,那么,通过秘密战略扩大影响力就比通过援助和贸易赢得朋友的公开努力更可行。假如美国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或者说假如美国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基础,艾森豪威尔式应对第三世界挑战的应对之策就可能还会再延续上一二十年。然而,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扩展了美国民主的那种改革冲动,同样推动着美国对海外改革的重视。对于缺乏耐性的战后一代来说,仅仅在第三世界遏制共产主义是不够的。既然他们为扩大非洲裔美国人等先前被剥夺了权利的其他族群而奔走呼号,那么,重弹第三世界人民没有为民主做好准备的老调就越来越不合时宜了。而且,即便他们确实没有为民主做好准备,美国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民主的目标。美国政治中的左右两翼都强调有必要扩大美国在海外的介入,尽管左翼不强调苏联的威胁而着力申述援助的必要性,而右翼则强烈要求采取更具进攻性的遏制措施,同时更强调赢得盟友的重要性。而在第三世界“争取心灵和头脑的战争”这个问题上,这两种路线汇合在一处,相应的政策路线在肯尼迪、约翰逊两任政府内被构建起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综合性策略在越南的失败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干涉主义的批判。不过,当美国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已经变得具有强烈干涉主义性质的时候,这种批评并不是针对其动机和世界观,而是针对其在海外的经济剥削和国内的商业垄断之类的主题上。四、“作为市场的世界”在一些人看来,美式资本主义一向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轴。他们认为,只有更深刻地理解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在经济方面不断上升的作用,才能把握美国的对外事务的政治层面。在20世纪,这种思想流派有两个基本分支。一个分支是激进的平民主义(populist)——有时表现为孤立主义——的思想路线,它认为特定的商业利益集团的势力自19世纪末以来就绑架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决定着美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方向。另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观点,它将美国政府(state)视为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在争夺市场份额的国际舞台上它体现的是这个阶级的利益。不足为怪的是,由于美国贸易和投资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强化的优势,由于其总体的经济增长,经济因素(无论是阴谋性的还是结构性的)在对美国的全球角色的解释中被置于中心位置。在1900年前后,在20世纪20年代以及60年代,美国干涉主义都曾在国内受到持续的批评;这些批评中的关键论点都是说政府影响市场的做法使美国的理念受到了削弱。在那些反对占领菲律宾、威尔逊的干涉和越南战争的人当中,有许多并不把市场在美国对外政策当中的角色视为综合性的美国意识形态的应有组成部分,而是认为工商界的恶劣影响误导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在1900年,布赖恩严厉谴责“商界的论调。这种论调所基于的是这样一种理论,即为了经济利益可以正当地开战,用军队和暴力赢得贸易机会是有利可图的……帝国主义对军队的承包商是有利可图的;对那些把活的士兵送到菲律宾,再把战死的士兵运回来的船东是有利可图的;对那些利用特许经营权牟利的人也是有利可图的”无论是在冷战之前还是在冷战当中,都曾有过特定的商业利益集团对美国的对外干涉行为发挥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影响的时期;但是历史记录显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通常情况下,从杰斐逊到里根的历任总统都对只知道赚钱的商人颇不耐烦,至少是在他们本人入主白宫之后。那些走进椭圆形办公室为自己的公司说项的银行家、投资商和出口商经常受到冷遇,这种情况有点像苏联的政治理论家、科学家、对外友好协会的会长们试图就对外政策提建议时在克里姆林宫受到的待遇。但是这决不是说,资本主义市场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微不足道。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商业利益有系统性作用的论述是正确的:美国精英自始至终主张(尽管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增进自由的市场交换是美国在海外的“国家利益”的核心。总统们会拒绝资本家个人的要求,但是没有一位总统不把保护自由的市场交换视作他们的核心职责。在伍德罗•威尔逊还是一位政治学家而不是一位执政者时,他对这种责任有过如下表述:“由于……制造商坚持将世界作为一个市场,所以他的国家的旗帜会追随着他,对他关闭着大门的那些国家必须被摧毁。金融家获得的权益必须得到国务部长们的保护,即使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不顺从的国家的主权受到损害。”美国经济在19世纪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这使得美国远在其成为军事和政治上的超级大国之前就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上的超级大国。从1774年到1909年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3.9%,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它每年的经济产出比三个欧洲主要国家(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总和还要多。虽然当时美国经济仅有一小部分涉及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今天依然如此),但美国出口已然长期构成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53年美国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3%,到1950年占20%。美国在19世纪是资本的净流入国,但是到1918年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并将这个地位一直保持到1981年。美国经济巨兽对世界其他地方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而且不仅仅是在贸易方面。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之初,纽约和伦敦联手打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国际资本市场,通过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将美国资本输往世界各地。在1897年到1914年期间,美国的海外总投资增长了5倍,而通过欧洲公司参与殖民地开发,通过对墨西哥、古巴、中美洲以及在较小程度上对拉丁美洲其他地区的直接投资,相当部分的美国对外投资与第三世界产生了联系。虽然美国对第三世界投资的相对规模再也没有回到“一战”前的水平,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的范围却发生了显著的扩展,纳入了更多的国家、产业和产品。到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总量的一半,所以在此时谈论美国版本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其所有重要经济决定都会影响美国市场,也都会受美国市场的影响——就顺理成章了。但是,尽管在冷战时代美国在经济上和金融上拥有绝对优势地位,事实证明美国是一个不情愿的经济帝国主义。在各个历史时期(也许除了20世纪70年代),在吸引资本方面,美国的国内市场一直居于首要地位,因为美国总是处于与外部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完全相反的状况:富有,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地理位置有很强的流动性,而且政治稳定。尽管获得更多收益的期望总是驱使美国资本前往第三世界,但这些对第三世界的投资很少能真正获得丰厚利润。在冷战期间,政府总是希望私人公司增加其在海外特别是在第三世界的投资,以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并增进当地“发展”,但鲜有成功的案例。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华盛顿之所以一再将援助投向第三世界,原因之一正是美国工商界自身缺乏投资意愿。新的国外市场的作用似乎一向主要在于为美国商品提供更高水平的“价格弹性”;当技术造成生产扩张时,通过出口剩余可以避免国内市场的价格下滑。对那些希望美国在冷战中动员资本主义的力量的人来说,同样麻烦的是关税问题。我们已经看到,美国意识形态的一个关键成分是不受制约的商品交换的观念。但在美国历史上,较之商品交换的概念,更宽泛一些的自由贸易观念从来都是对己不对人的:就美国国内贸易以及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开放而言,自由贸易是可取的;但总体而言,这个概念并不适用于外国对美国的出口。美国人的道理是,因为“不自由的”外国工人制造的产品会将美国公民的工作机会和收益抢夺殆尽,来自外国的进口会威胁美国的自由。故而在19世纪,美国通过大规模的进口替代和禁止性关税(首先对纺织品,后来又对钢铁及相关产品)等措施来刺激本国经济——此类措施正是当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允许第三世界国家实行的。在冷战期间直到1980年左右,这种措施一直得到了国会多数的支持,尽管历届政府都试图使第三世界国家获准进入美国市场。冷战期间,真正重要的并不是第三世界之于美国经济的重要性,而是美国之于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的重要性;而且这种重要性首先并不在于双边贸易和对外投资,而在于产品和生产模式。在第三世界的人们看来,美国是高端产品的产地,是机器生产消除了繁重劳动的地方,是生产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在有海外旅行或者工作经验的美国人看来,美国产品的经久耐用,别国人民对美国的生活和技术水平的仰慕,都有力地证明了美国精神的优越性,而且使他们油然生出一种期望,即将美国的经验复制到这些国家。对于那些素质较高,却又不相信可以在他们所熟知的地方实现美国梦的“当地人”来说,另外一条途径变得越来越重要。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取消了对外来移民的种族主义的原属国籍的配额制度,以工作技能取代种族作为主要的移民准入标准。与19世纪农业中形成的情况相同,失业成为这些移民前往美国的部分原因,因为当地产品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使资本主义在世界上获得安全的期望,以及美国资本家个人无意于对这一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的令人失望的状况,使得冷战中历届美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把力量投入对第三世界的广泛的援助计划。塑造这些政策创议的,仍然是美国战后在日本和西欧的经验:与援助挂钩的是受援国必须允许美国进入其市场,允许美国公司汇出其利润;同时作为援助的条件的还有政府改组,并且将共产党人和左翼社会党人排除出政府。援助的目标经常以惊人坦率的方式告知受援国,这个目标就是要改革这些国家的政府和社会。国际发展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通常译为“国际开发署”。该署为1961年“国际发展法”(Ac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所设立,旨在以美国发展援助和发展指导推动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考虑到当今汉语“发展”和“开发”在使用上的不同,译为“国际发展署”更为妥当。——译者注宣称:“旨在影响宏观经济和部门政策的成功之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要远远大于援助所提供的附加资本和技术。”20世纪50年代对市场的神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意识形态中资本主义因素的一个相当极端的表现。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右翼发起的反对新政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的扩张的政治运动。另一个是国际上的集体主义提出的挑战,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挑战在第三世界更加明确,来自苏联的推动也更加公开有力。约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在1954年写道:“我个人已经确信,如果我们不以某种方式加倍努力地赶超共产党提高生产水平的巨大努力,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共产主义将变得难以抑制。”无论是国内动向还是国际挑战,都趋向于在美国对外政策中重新肯定市场的意义——但是,更大程度上是作为意识形态,而不是作为剥削性的做法。在冷战的第一阶段,美国逐渐地承担了一种对世界经济的体系性的(systemic)责任,无论是就欧洲而言还是就第三世界而言,美国都力图发挥塑造世界经济的作用。在这一使命当中,意识形态和具体策略密切契合:第三世界必须选择市场,这部分地是因为必须通过贸易来维系前帝国中心(西欧和日本)的生存,并由此既遏制共产主义,又降低第三世界国家对进入美国市场的需要。对第三世界的援助成了应对所有这些挑战的办法。1956—1960年间,虽然存在对苏联入侵的担心,但是对第三世界的所有官方援助中有将近90%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中又有60%—70%来自美国。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取得独立,是否接受这些援助成了摆在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面前一个关于原则和优先选择的严峻问题。在美国方面,支撑着这种策略和联盟的是这样一种信念,即曾经对美国起作用的东西一定也会对全世界起作用。美国人丝毫没有想到他们曾经的关税和贸易禁运的做法与现今对照会构成一种莫大的讽刺,而只是一味地通过“全球发展教育”(global development education)教导全世界要开放市场和鼓励当地私人资本的增长。发展被简化成一个选择问题,而发展的典范即是美国及其自由企业。在美国在海外举办的展览上,美国的产品就是美国成功的证据;用一位记者的话说,这展示了“洗衣机、洗碗机、真空吸尘器、汽车和电冰箱所提供的自由”。对美国人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正如贸易必然引进产品一样,产品也会引进思想。五、现代化、技术和美国全球主义随着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扩张,以及前来美国求学的外国人的迅速增加,此时出现了众多旨在建立一种美国精神相关理论模式——以对抗共产主义的理论模式——的著述就毫不奇怪了。学界权威和政府高官都强调在国内的教育和海外的工作中都必须确立这样一种模式。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在1957年强调指出,第三世界的精英正在为他们的国家和社会寻求一种新的具体模式,而美国社会科学家的责任就是制订出这样的模式。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是美国社会科学的旗舰组织,成立于1923年,总部设在纽约,宗旨是推进社会科学内部的跨学科交往并促进专业化社会科学学者关注和处理公共和政策问题。——译者注这种需要被认为是紧迫的:西方的经验并不像马克思主义所勾勒的那样,是一个明确清晰的社会变迁图景,而是一系列混乱漫长而又细琐乏味的、缺乏英雄色彩的社会进程,其中很少有什么具体的东西能够激发第三世界青年知识分子的热情。为了了解当代世界,就必须考察“发展中地区”的政治体系,并将其与西方的发展作比较。普林斯顿教授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Gabriel Almond)说,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一种规范性工具,而且是“向政治学的科学性迈出的一大步”。作为一项智识进取,后来所谓的“现代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样具备诸多实证主义的特性,而且,“现代化理论”的这些实证主义的特性正是前者有意树立起来的(之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事实上,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两种理论分别都是“高级现代主义”的一种形式,它们都以“决定论”的形式强调以工业和技术为中心的各方面现代发展的一致性。哈佛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以其发表于1937年的《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启发了许多战后现代化理论家。他曾宣称,全面、稳定的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只能通过政治和文化价值的变革获得实现。但和马克思不同的是,帕森斯认为,为个体适应社会结构而提供各种机会——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在帕森斯、丹尼尔•勒纳(Daniel Learner)和沃尔特•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哈佛教授罗斯托原文如此,当属不确。罗斯托在1950—1961年间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此前此后均无哈佛经历。——译者注1960年的《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后来成为现代化理论的关键文本——在这些人看来,他们所描述的变迁形式已经在美国发生过了。但是还存在大量“不成功的现代化”案例,包括德国、苏联和中国等,所以有必要探寻一种关于从“传统”到“现代性”的道路的宏大理论。罗斯托尝试影响政策制定的首次努力是他与其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马克斯•米利坎(Max Millikan)合著的《一项建议:有效对外政策的关键》(A Proposal: Key to an Effective Foreign Policy)。罗斯托和米利坎在书中指出,美国在全球面临的挑战是重大而直接的。他们写道:“我们正处在一场伟大的世界性变革当中。多少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大部分在政治上都处于消极怠惰之中。在美国和西欧以外的地方,甚至在西欧的一些地方,社会状况直至最近仍基本上被固定于以孤立的村庄为中心的那种低生产力农村生活的形态当中。变革的可能性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遥不可及。”但是两次世界大战、非殖民化和交通通讯的提高已经使得“以往消极冷漠的人们”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不幸的是,存在这样一种危险:越来越多的人会确信,他们实现新的期望的唯一途径是暴力变迁和放弃民主制度。这种危险……由于共产主义的存在而大大加深了,而这并非因为这种意识形态确实具备某种真实的吸引力,而是因为共产党人看到,通过把共产主义描述为一种实现社会机会、经济发展、个人尊严和民族自信心的道路,他们可以利用“期待提高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rising expectations)所提供的机会。不过,罗斯托和米利坎认为,美国可以通过积极的干涉抵消共产主义在第三世界的威胁。他们写道:“当我们为创建更美好社会的积极而实际的问题而奋斗时,美国社会就处于其最佳状态。我们自己的大陆在整个19世纪就提出了这样一种挑战……我们的绝佳机会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已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成功地创设了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技术,可以在既没有强迫又没有社会失序的情况下实现民众的广泛愿望。”这两位社会科学家希望“赋予历史上形成的美国使命以新的意义和活力,而这种使命就是要看到民族独立和人类自由的原则扩展至整个世界。”虽然有点自我陶醉和囿于自身经验,但是美国主

后记

2011年,我们推出了美国著名外交史专家沃尔特•拉费伯尔的《美国、俄国和冷战》。此书聚焦于冷战的两大主角,以美国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详尽介绍了冷战的起源过程及后冷战时期的美俄关系,透过这一部著作,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冷战的诸多细节,同时领略充斥着大国间冷暴力的利益博弈。沃尔特在研究过程中对本国的材料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并将批判的锋芒在更大程度上指向了美国,某种意义上,这一著作更像是一部“战后美国外交史”。时隔一年,牛可老师以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其出色的译文,将当代美国历史学家文安立所著《全球冷战》呈现在读者面前。与沃尔特不同的是,文安立以全球的视角在殖民主义经验的背景中探析冷战,不仅关注20世纪后期美苏对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不断干涉,更关注两大强国干涉下第三世界的变迁过程。同时,原始材料的扩展使作者可以从苏联和东欧,甚至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获得丰富的档案文献,以一种更客观现实的立场,去诠释冷暴力的世界以及它如何影响了后冷战时代世界局势的演进。文安立通中文,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非洲和亚洲居留,亲眼见证了那里所发生的社会和政治变迁,而这也是本书叙事的主要时间段,这一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的冲突达到顶峰,第三世界的事态发展也对更大范围的冷战格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多数研究战后欧洲与北美历史的学者在涉及冷战时,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更关注冷战的形成,而沃尔特和文安立则将视角大胆地延续了对后冷战时代的思考:《美国、俄国和冷战》第10版修订到9•11之后美国外交和防卫策略的变化及2006年国际关系冲突,而《全球冷战》更是将视野放大到第三世界,清晰而精彩地讲述冷战如何“塑造”了当今时代。由此,两书堪称冷战史的标尺性著作,一定可以给对冷战感兴趣的读者乃至冷战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理路和方向。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5月


编辑推荐

《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对以美国为中心的冷战必胜论构成挑战,也是对第三世界在冷战史中的总体缺位状况做出弥补最为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必将成为21世纪初冷战国际史主要趋势和成就的经典之作。《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集中关注美苏在第三世界的冲突达到顶峰,而第三世界对冷战大格局的影响也变得空前重要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对冷战时期的美国干涉和对抗的复杂故事篇章故事进行了精彩而清晰地叙述,通过深入了解第三世界的当地因素,叙述超越了大国对外政策史的撰述模式,而与这些国家的本国史有机地融通起来。作者分析了冷战对第三世界历史和现状的影响,并有力地显示了美国的干涉主义在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根本连续性,以及这种干涉主义对第三世界和美国自身的伤害。得出结论冷战塑造了我们的时代。同时,作者对第三世界“那些试图创造一个更公正平等的社会的人们和那些反对外国干涉捍卫自己的共同体的人们”“怀有深切同情”。作者以全球的视角在殖民主义经验的背景中探析冷战,不仅关注20世纪后期美苏对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不断干涉,更关注两大强国的干涉下第三世界的变迁过程。档案利用的“国际化”也为拓展了研究视野,较之冷战史“旧研究”,后冷战时期的“新研究”越来越多地使用多边档案与研究资料,以对重大事件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国际史”书籍……同类书籍很少像本书一样在时间和地域上涉猎广泛,并充分汲取相关的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知识,整体看来,还没有哪个历史学者像文安立一样广泛且深入地考察了冷战世界的方方面面之间的关联……这是一本独创性的作品,必将对冷战研究产生长久的影响。——《历史论评》(Reviews in History)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全球冷战 PDF格式下载



本书与《美国、俄国和冷战》都是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经典冷战研究著作,本书曾荣获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值得细读!

★学术丰碑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以美国为中心的冷战必胜论构成挑战,也是对第三世界在冷战史中的总体缺位状况做出弥补最为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必将成为21世纪初冷战国际史主要趋势和成就的经典之作。

★共时叙事 本书集中关注美苏在第三世界的冲突达到顶峰,而第三世界对冷战大格局的影响也变得空前重要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对冷战时期的美国干涉和对抗的复杂故事篇章故事进行了精彩而清晰地叙述,通过深入了解第三世界的当地因素,叙述超越了大国对外政策史的撰述模式,而与这些国家的本国史有机地融通起来。

★现实情怀 作者分析了冷战对第三世界历史和现状的影响,并有力地显示了美国的干涉主义在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根本连续性,以及这种干涉主义对第三世界和美国自身的伤害。得出结论冷战塑造了我们的时代。同时,作者对第三世界“那些试图创造一个更公正平等的社会的人们和那些反对外国干涉捍卫自己的共同体的人们”“怀有深切同情”。

★全球视野 作者以全球的视角在殖民主义经验的背景中探析冷战,不仅关注20世纪后期美苏对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不断干涉,更关注两大强国的干涉下第三世界的变迁过程。档案利用的“国际化”也为拓展了研究视野,较之冷战史“旧研究”,后冷战时期的“新研究”越来越多地使用多边档案与研究资料,以对重大事件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


文安立的又一大作,选取的视角独特。以往在研究冷战史时,学者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美苏及其各自领导的两大阵营上,对冷战中“边缘”地区的第三世界关注度不够高,而该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


本书资料丰富,议论高屋建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当下息息相关的冷战,文安立告诉我们:它并没过去,我们还在为它付出代价。


全面介绍的冷战时美苏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相对比较客观和中立。


独特视角描写冷战前后,世界格局形成。


书里使用了公开出版的史料集、回忆录、博士论文,而且触及了大量为世人所不了解的多边档案,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史料梳理技艺。


着实够厚的一本书哇!要花大力气读了。
主要对第三世界国家反殖民主义运动的相关部分比较感兴趣,希望读下来对分析当下有所帮助。


不是美国人写的,观点还算独立。


非常有深度,值得细读


书不错,送货也还算快,慢慢阅读


好书,牛可老师的团队翻译水平是赞的。


这个上批评你不错,希望能有所收获


书是好书,可惜印刷质量太差,居然有5页空白,浪费了。


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也是类似的视角。中国在美苏影响下的抉择。
当做冷战入门书来看,搭建框架。
封面其实有点吓人。


看冷战,了解过去,对照如今,冷战还存在


从冷战中国网上看到推荐的,质量还不错


小孩在书店里看到,对冷战历史感兴趣。快递速度蛮快。


周五订的书周一就到了,质量不错,还没看


书晚了两天才到,而且书背面还有划痕!


希望结合原文,再辅之以中文译文阅读


不管是封面还是内容都很不错,就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厚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更多的人去读。


对于这段冷战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人类能开发出心灵感应的本事,那么世界能避免多少误会和错误,该有多么美好啊。


翻译长句生硬,各种错别字、各种词语颠倒。这个出版社完全没有责任心与商业道德!!!


挺值得看,对我来说还挺深奥,要慢慢读了,印刷,纸张都很好。


书的质量挺好的,一次买了还能多书,还没时间来得及看!


冷战史专业的名著


冷战的书


冷战模式


历史思考具有现实意义


特价买的。可以!慢慢看。


全球冷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