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出思维的误区

[美]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

[美]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  

页数:

236  

字数:

213000  

译者:

张晓辉,马昕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的第9版,依然力图保持我们这本批判性思维小书的成功之处。自本书问世后,很多来自各地的读者经常为本书的改版提供友善的建议。在这次的改版中,我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教学经验,酌情采纳了其中的一部分建议,希望我们作出的改变能让本书的第9版“更上一层楼”。几十年来,我们为这本书在众多国家、各个语种的读者中获得成功感到极大的喜悦,但我们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在我们的很多公共讨论中:对证据的蔑视随处可见,用词不当的现象频频发生,所剩不多的理性也被漫天的叫嚣争吵声遮盖得干干净净。当争论出现的时候,我们必须去判断孰是孰非、何去何从,这对于日常生活的成功来说十分关键。我们根本无法对这些问题置若罔闻。就算我们能置若罔闻于一时,它们也很快又会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既然我们始终无法逃脱面对问题的命运,就勇敢地接受挑战吧。你需要努力去做个批判性思考者,这样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明辨是非,给出最理想的答案。本书能在这方面助你一臂之力。我们依据自己总结出的新重点和读者的新需求,不断对本书内容作出调整,但我们始终将保持本书原有的特点放在第一位。比如,我们常常会想到本书其实可以增加许多内容,这些内容想必能让本书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我们最想做的还是保持本书的易读性与简洁性。故我们只能舍弃那些会让本书变得繁复的内容,它们还是更适于用在对批判性思维更深入的讨论中。使用本书并且从中受益的人,都对本书的清晰明了大为赞赏。至于个别没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的读者,也一定可以理解,为大众读者写作要求我们略去许多事实上很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本书针对的是更加专业的读者,我们一定会将这些内容收进来。这一版和前几版一样,在保持批判性思维简易指南这一基本框架的同时,作了一些修订。许多本书学生的批判性见解,使我们这一版的修订受益良多。本版的新特点有如下述:1. 我们为习题提供了答案,并重写了旧版的习题,就像读者在心里应对这些习题的挑战一样。然而我们觉得知晓答案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说,远不如去聆听接受、拒绝、修正以及组织答案的点滴过程来得有效。这是依据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1933~1982),美国现代派作家,教育家。——编者注]的重要比喻得出的,他曾经批评教师与教练员,说他们只是为学生演示如何砍伐知识之花,而未曾表现如何播种、除草、施肥、修剪,而得到美丽的花朵。2. 新增的第二章,重在揭示批判性思维的社会性及互动特征。我们的思考、学习及辩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所以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保证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对话能持续进行。本章引导读者把价值观概念视为批判性聆听他人观点的一个关键维度。把价值观的概念置于本书的开篇处,可以强调其应得的地位,而把对价值观假设的探讨移到第6章,可以把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整合起来,也能使本书所有关于假设的讨论都集中在第6章进行。本章也强调了批判性思考者的价值观。通过认真思考这些价值观,我们不仅明白了批判性思维为什么如此缺乏,也了解了人们为什么越来越渴望掌握批判性思维技巧。3. 新增的最后一章描述的是批判性思考者要面对的许多心理及认知方面的障碍。本章的主要观点在于指出,我们需要始终警惕马虎草率的推理方式。例如,关于一厢情愿式思维的部分就强调,这种推理方式是谨慎思考的持久性障碍。在本章中我们向读者表明,人们在进行推理时是有多容易听凭想象而不顾客观事实,从而希望读者能够合理利用本书提到的批判性思维技巧来改掉这种错误的推理习惯。 有一个现象需要引起重视,那就是很多受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人,不能把自己的知识转移至日常生活当中——比如看医生、评价政治演说等场合。他们虽然清楚该提出什么问题,却总是不去提问,就算提问会带来极大的好处也不能促使他们行动起来。当我们意识到这种疏于提问的现象普遍存在时,就确信需要进一步强调ARQ(正确提问),以克服批判性思维过程中的障碍。这一新增的章节,就体现了我们为此所做的努力。4. 我们在本书的关键部分补充了若干插图,方便一些视觉型学习者进行视觉学习[新西兰学者尼尔•弗莱明提出的VARK模型中包括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其他两种为听觉学习和动觉学习。——编者注]。5. 我们继续扩展了线上资料库,作为本书内容的补充。这些资料可见http://www.pearsonhighered.com/以及http://prenhall.com/browne/。前面的链接是教师指导,后面的则是学生指导。教师指导部分提供了许多实用策略,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也有介绍如何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其他特定场合的策略。另外,教师指导还包含一系列简明的建议,这些建议采自我们两人总共75年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经验。第八版曾经强调过社交技巧的重要性——即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批判性思考。但后来我们发现片面强调社交技巧的重要性是有欠考虑的,这种做法忽略了社会性因素对批判性思维的消极影响。于是在这一版中,我们在强调社交技巧的同时又提出了一点新的建议来进行补充——就是不断鼓励读者通过特定的方式构建属于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充分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对自身的积极作用。这一想法源自我们日本同事的发现,他们了解到日本学生并不希望对他人推理中的错误品头论足,然而一旦这些学生将批判性思维看做提高自己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就会把它当成一种技巧来学习,并作为一种习惯来坚持。我们的学生也很不愿意对他人的推理进行批判,因为他们清楚批判可能会招致他人的不满。但当他们意识到批判别人也有益于反思自身时,也就不再抵触了。我们鼓励学生把批判性意见的表达看做对被批判者的尊重,而不是无理的冒犯。本版我们着重改进了我们的网站。新版网站的结构根据章节而定,含有大小、难易度不一的各种习题。另外,学习者还需要见识一下我们提供的那些相对来说比较有力的论证,我们着重强调了这些论证中特别有说服力的地方,想借此为读者示范一下一个好的推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前面几个版本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我们大家有一种共同的好奇心——就是想知道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我们到底应该相信什么。我们的意志处于一众专家和骗子的围攻之中,他们喋喋不休地宣称应该吃这些那些、做这些那些、信这些那些,要给他们提出的所有观点分出个所以然来,实在是难于上青天。我们都明白要想不上当受骗,就得尽可能地寻求帮助。我们都想要在确立一个想法之前能够思虑周全。我们从大量亲身经历与观察中发现了本书存在的必要性,这从一开始就一直是我们创作本书的动力。首先,我们发现学生和普通市民对“专家”、教材作者、教师、律师、政客、记者以及电视评论员的依赖程度正日益加剧,这种依赖程度着实令人吃惊。在世界的复杂程度突飞猛进的同时,人们却在以更快的速度地沦为消极的信息受体,不加批判地接受耳闻目睹的一切。令人忧虑的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对于要接受什么和拒绝什么,都无法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我们除了按常规依赖专家之外,又往往无从选择。生活太过复杂,无法单靠我们自己的信息而做出所有决定。专家们都在煞有介事地宣称自己是最正确的,如果我们必须依靠专家的话,又该如何能在营营嗡嗡的专家堆里做出选择?批判性思维就可以帮我们解答这一问题。它提供了一整套过滤装置,让你在相信专家的观点之前先给它过滤一番。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专家意见可信度都一样,批判性思维能让人们在选择专家的意见时独具慧眼,辨识出哪些是真知灼见,哪些是无稽之谈。多年来向学生传授批判性思维技巧的经验使我们深信,人的能力固然有别,但是若以简化的形式向他们传授这些技巧,他们都能成功地学会怎么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对自己就社会问题做出理性选择的能力产生更大的信心,即使面对那些之前没什么接触的问题也能应对自如。因此,我们创作的这本教材,做到了很多其他书没能做到的事情。本书阐述了一整套可以被推而广之的完整提问技巧,而我们讨论这些技巧的形式,又并不是那么一本正经。(我们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而非专业群体。)本书有个特点值得强调,就是它的应用范围远远超越课堂,遍及无数人生经验。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习惯与态度,能够推广到消费、医疗、法律以及一般道德选择方面。如果医生说让你动手术,问问他本书提及的那些批判性问题该如何回答,说不定能帮你保命呢。你问本书对于哪些人来说特别有用?我们教授过的读者遍及各种不同的能力水平,还真难以想到本书对什么样的课程派不上用场。事实上,前面的八个版本即已经应用于法律、英文、药学、哲学、教育、心理、社会、宗教和社会科学诸课程,以及很多的中学课堂。本书倒是有一些特别适用的领域。普通教育课程的教师开课时,会被学生要求解释课程要求,不妨用本书内容来回应他们。重在说明文写作的英文课程,也可以将本书内容作为说明文写作前评价论点的范式,或者让它充当一个问题清单,来提醒作者动笔时需要避免哪些问题。本书特别适用于培训未来的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因为本书明确指出了很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老师们应该促进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尤其重要的是,本书总结了一种评价性思维的规范方法,让学习者有规律可循。虽然批判性思维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公式化,但在学习一些和批判性思维一样对认知能力要求较高的技能时,却能从这一套完整方案中获益良多。比如对于一些学习技能发展类课程,如果把我们对批判性阅读与思考过程的逐步展示补充到这些课程的内容当中,应该会使这些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本书还可以作为教授批判性阅读与思维技巧课程的重点内容。虽然本书来源于我们个人的教学经验,却差不多能为所有人的阅读与聆听提供指导。任何一个批判性阅读者都应该把本书中阐述的技巧当作理性决策的基础。不论一个人所受正规教育的程度如何,本书中强调的批判性问题都能够提高他的推理能力。有许多人对本书的第9版贡献良多。我们要感谢Prentice Hall下列评论家的宝贵意见:Stephen Bryar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tacey Curdie, Plymouth University;Sandra Cusak, Heald College;Jessica Green, Sacramento State University;David Jone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Indiana;Jennifer Richrath, Illinois Central College。我们的学生永远是改善本书建议的主要源泉,有几个人在这方面表现尤其杰出。本版尤其得益于Bethany Nanamaker提供的帮助,也从插图作者Tom Jech的帮助中获益不少,他的创造力在这个网站中www.tomjech.com有充分展示。

内容概要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被各种观点欺骗、洗脑、裹挟、操纵的风险,我们的意识频频陷入一众专家、政客、媒体、意见领袖的围攻之中,个体思想的独立性岌岌可危。如果你不想总是头脑空空、任人摆布,如果你不想带着混沌的大脑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如果你想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决策,就赶快用批判性思维武装你的大脑吧。
  本书是资深学者写给大众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书。它不像很多学术读物那样充满了拖沓冗长的概念和定义,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一套实用性极强的批判性提问技巧。在争论中,你只需提出10个极具代表性的批判性问题,就能让诸多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那些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也许这本小书并不能让你拥有像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非凡的大脑,但它绝对能够让你成为一个头脑清醒、不易上当受骗的聪明人,一个有着独立精神、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思考者。

作者简介

M·尼尔?布朗
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长期从事批判性思维研究工作。曾受聘为数十所学院和大学培养教职员的批判性思考技巧,并任职于《韩国批判性思维期刊》编辑委员会。1989年,荣获教育促进支持协调会“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头衔。
斯图尔特?M·基利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言1
第三版序言3
第九版序言 5
第一章 正确提问的益处1
1.1引言2
1.2批判性思维来了3
1.3海绵与淘金:两种思维模式4
1.4 淘金式思维示例6
1.5淘金:提出批判性问题8
1.6“正确答案”9
1.7 先问问“谁关心?”10
1.8 弱批判性思维与强批判性思维11
1.9令人满足的淘金式思维12
1.10有效交流与批判性思维13
1.11实践的重要性13
1.12正确问题小结14
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行为15
2.1价值观与他人16
2.2批判性思考者的基本价值观18
2.3思考与个人情感20
2.4保证对话继续进行22
2.5 避免团体迷思的危险24
第三章 论题与结论是什么?27
3.1论题的种类29
3.2寻找论题30
3.3寻找结论31
3.4寻找结论的线索33
3.5在演讲与写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34
习题35
答案示例36
第四章 理由是什么?39
4.1理由+结论=论证41
4.2提问过程的开始42
4.3有助于找出理由的词语44
4.4 理由的种类44
4.5厘清理由与结论46
4.6 在演讲与写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48
习题41
答案示例43
第五章 哪些词语有歧义?51
5.1令人困惑的词语多义性53
5.2找到关键词语54
5.3检查歧义之处55
5.4确定歧义之处56
5.5语境与歧义59
5.6歧义词、定义和词典60
5.7歧义与鼓动性语言62
5.8澄清歧义的局限性65
5.9歧义与写作和演讲66
5.10总结67
习题67
答案示例68
第六章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73
6.1确定假设的一般方法76
6.2价值观冲突与假设77
6.3从价值观到价值观假设78
6.4典型的价值观冲突79
6.5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传播者背景80
6.6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结果81
6.7寻找价值观假设的其他线索82
6.8自行寻找价值观假设83
6.9价值观与相对主义85
6.10寻找并评价描述性假设85
6.11 阐明描述性假设86
6.12寻找描述性假设的方法88
6.13别去分析无关紧要的假设90
6.14描述性假设和你自己的写作与演讲91
习题91
答案示例92
第七章 推理中是否存在谬误?95
7.1通过提问法寻找推理谬误98
7.2以评价假设为起点99
7.3发现其他常见的推理谬误101
7.4寻找转移注意力的把戏109
7.5花招:回避问题111
7.6推理谬误小结112
7.7扩展你对谬误的认识113
7.8谬误与你自己的写作和演讲114
习题114
答案示例116
第八章 证据的可靠性有多大Ⅰ?——直觉、个人经验、证言以及诉诸权威119
8.1证据的必要性120
8.2找出事实性声称122
8.3证据的来源123
8.4直觉125
8.5个人经验和轶事的危险性126
8.6证言127
8.7诉诸权威128
8.8引用者援引其他引用者132
8.9小结133
习题134
答案示例135
第九章 证据的可靠性有多大Ⅱ?——个人观察、研究、案例以及类比137
9.1个人观察138
9.2科学研究139
9.3研究结果的问题140
9.4研究样本的概括性144
9.5存在偏见的调查和问卷145
9.6批判性地评价基于研究的论证148
9.7案例149
9.8类比150
9.9小结155
习题156
答案示例157
第十章 是否存在竞争性原因?161
10.1何时需要寻找竞争性原因163
10.2竞争性原因的说服力163
10.3侦察竞争性原因166
10.4真正原因还是原因之一167
10.5竞争性原因与科学研究168
10.6导致组别间差异的竞争性原因170
10.7混淆因果关系和关联关系171
10.8混淆“此后”和“因此”173
10.9独立事件或行为的解释175
10.10评价竞争性原因176
10.11证据与你自己的写作和演讲176
10.12小结177
习题177
答案示例178
第十一章 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181
11.1不可知的、有偏差的统计数据183
11.2令人困惑的平均数183
11.3移花接木186
11.4通过省略信息让统计数据具有欺骗性187
11.5风险统计数据和遗漏信息189
11.6小结190
习题191
答案示例192
第十二章 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195
12.1找出遗漏信息的好处197
12.2不完整推理的必然性197
12.3有助于找出遗漏信息的问题198
12.4负面观点的重要性201
12.5无法填补的被遗漏信息203
习题203
答案示例204
第十三章 可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207
13.1假设和多种结论209
13.2 二元思维:思考多种结论的障碍209
13.3两面还是多面?210
13.4寻找多种结论212
13.5“如果……”句型的创造力212
13.6多种解决方案作为结论213
13.7意识到多种结论带来的解放效应214
13.8 所有结论并非生而平等215
13.9小结215
习题216
答案示例217
第十四章 克服批判性思维的障碍219
14.1回顾已知的障碍220
14.2出卖我们的心理习惯221
14.3一厢情愿229
14.4结束语230
译后记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正确提问的益处 1.1引言 任何一个喜爱电影的人,都会关心时下的新电影拍得到底怎么样。我们是马上去看,还是等我们常去的租片店摆出来,或者干脆不看?电影行家铺天盖地,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们听谁的见解好呢?见解得来容易,人人都有一种,但哪个电影行家有本事给我们一个可信赖的见解?哪个权威人士能正经地拿出点有说服力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结论?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影迷。不过正和读者你一样,我们才不想去把所有电影看个遍,但要定下来看哪个不看哪个就难了。要是想叫这个选择简单些,我们通常去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可是,一进到这个网站,你就会发现电影行家们彼此之间也总是针尖对麦芒。选任何一部你想看的电影,看看这片子的影评,你会发现,无论有多少影评人厌弃它,也总会有人对它赞不绝口。同样,挑个影史上最受欢迎的电影,再来看看影评。如何?也有行家对它嗤之以鼻呢。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医生、议员、建筑师、管道工,还有侦探在他们自己内部对于特定环境下该如何行事都众说纷纭。这些专业人士尚且如此,我们这些意见接收者又该怎么办呢?对于这一问题,这本书里有我们所知最好的答案。你得学会一些技巧、树立一些态度,这样你就能自己决定该采用哪个见解。 作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你必须对所见所闻作出选择。有一种选择,是只消原原本本把你遇到的一切接受下来。如果你不假思索地这样做了,就会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东西,任谁也不想做别人的精神奴隶吧。 还有个更为积极、也足以让你自豪的选择,是自己提出问题,力求对事物的价值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本书正是为喜欢第二种选择的读者而设的。我们会给你很多指导,教给你该问哪些问题,什么时候提出这些问题,不过目前我们想说的唯有一句话:通往合理结论的途径,始于提问。 1.2批判性思维来了 批判性聆听与阅读——换句话说,就是对你听到和读到的东西进行系统评价——需要一整套技巧与态度,而它们是围绕着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批判性问题建立的。我们将逐一学习这些批判性问题,力求有朝一日能综合运用它们,确立可行的最佳决策。如果效果理想的话,这些问题会变成你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你在一本书中读到的文字。 我们本来也可以把这些问题列成表单,告诉你照着做即可,但像现在这样以一个问题体系的形式来表达,更符合好奇、质疑、智力冒险这些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要在思考时做到绝对谨慎似乎是个永远无法完结的计划,是个不断寻找却无法到达结局的故事。批判性问题为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提供了一种激励与指向,它推动我们孜孜前行,去不断追寻更完善的见解、决定和判断。 所以,我们所谓的批判性思维,指的就是: 1.意识到一系列彼此关联的批判性问题; 2.有适时提出和回答这些批判性问题的能力,以及 3.有主动运用这些批判性问题的意愿。 本书的目标,就是促进你在这三个方面的发展。 批判性问题要求被询问的对象作出回应。我们在通过这些问题告诉他:我对你的想法十分好奇,我想有进一步的了解,帮我一下。我们提出这个要求并不是要挑衅对方,这反而是我们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批判性问题能够提醒所有听到问题的人(包括我们自己)留意他们想法中的漏洞,并为他们的改进工作指引方向。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是出自想完善自己想法的愿望。因此你提出批判性问题的最关键目标就是:为改良自己的想法和结论找到更正确的方向,制定更完善的计划。

后记

我与《走出思维的误区》一书结缘,算来已经有二十年了。那时候我应朋友之邀南下路过北京,见到正与苏里在北京理工大学北门附近开起万圣书园的甘琦,她邀我翻译这本小书。于是我欣然留在北京,整日泡在北图的工具书阅览室,这样完成了本书的翻译。与我合作的王全杰先生,便是万圣书园著名的“蓝鬼”标志的设计者。 我说这是本“小书”,当然是仅就该书的篇幅而言。就其在批判性思维训练方面的地位和影响来讲,此书却绝不在小。在美国它是一本广受欢迎的思维训练教材,至今再版不衰。而在90年代的中国,它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算得上形塑新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少数几本译著之一。 应该说,本书之能够广受欢迎,原因还是很明显的。而今国内引进的思维训练教材可谓多矣;相较而言,本书依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结构上,本书思路相当清晰,完全从帮助读者建立新的思维习惯人手,完全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出发,准确有力,实用性强。在行文上,本书亦不去进行空中楼阁的理论建构,而是以实例分析为起点,一步步引领读者了解批判性思维的模式与特点,读来如醍醐灌顶,真有整个思维框架都为之更新的大振奋。 同时,在中国引进这样的著作,便尤其适逢其时。我们向来不习惯批判性地考察问题,而多半采用赞美式思维、肯定式思维。赞美的反面是诋毁,肯定的反面是否定。这令到我们往往在两分法的落后思维套路里打转,不懂得如何批判性地对待对手,当然也就不懂得如何尊敬对手,吸收对手的长处。《走出思维的误区》称得上诊治国人思维弊端的良药,其意义还不仅在于教我们如何怀疑如何批判,更在于告诉我们对于对手的重视和尊敬。在90年代的中国,引介这种原则的意义非同小可;这不能不归功于甘琦和出版此书的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洞见和睿智。 而今后浪出版公司译介此书,已经是它第三度落脚大陆学界。本人以前译者的身份再次忝列其中,心里惶恐莫名。惟愿此书面对新一代读者,亦能收到最大功效,帮助读者破除固有的思维陋习,养成卓越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媒体关注与评论

“批判性思维” 可以是一种思想的技巧,也可以是一种思想的习性,意思是你非得到太阳背后看太阳,到山背后看山。它甚至暗含着某种思想的野心:你不仅想理解太阳,也想理解阴影,你想理解世间乃至世外升降明灭的一切。 ——甘琦(出版人,《走出思维的误区》中文首版企划) 微博时代,全民开讲,上至国计民生下到八卦娱乐,任何主题都有可能引发一场舌尖上的血案。每当看到板砖横飞、鸡同鸭讲的混乱场面,我就忍不住想要改写克林顿当年的那个竞选口号:“笨蛋!重要的是逻辑!”今天的公共空间,大批判的气氛日益浓烈,而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却付之阙如。就此而言,我甚至认为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好好阅读《走出思维的误区》这本书,从中学习如何正确的提问,理性的分辨以及有条理的论证,须知这是民主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必备素养。 ——周濂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独立思考是可贵的。而与之相对,那些不会思考的人很可悲:因为不会思考,所以甚至不知道自己不会思考。 这本薄薄的册子不知道让多少人“睁”开了眼睛,“打”开了思路。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


名人推荐

“批判性思维”可以是一种思想的技巧,也可以是一种思想的习性,意思是你非得到太阳背后看太阳,到山背后看山。它甚至暗含着某种思想的野心:你不仅想理解太阳,也想理解阴影,你想理解世间乃至世外升降明灭的一切。——甘琦(出版人,《走出思维的误区》中文首版企划)微博时代,全民开讲,上至国计民生下到八卦娱乐,任何主题都有可能引发一场舌尖上的血案。每当看到板砖横飞、鸡同鸭讲的混乱场面,我就忍不住想要改写克林顿当年的那个竞选口号:“笨蛋!重要的是逻辑!”今天的公共空间,大批判的气氛日益浓烈,而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却付之阙如。就此而言,我甚至认为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好好阅读《走出思维的误区》这本书,从中学习如何正确的提问,理性的分辨以及有条理的论证,须知这是民主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必备素养。——周濂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独立思考是可贵的。而与之相对,那些不会思考的人很可悲:因为不会思考,所以甚至不知道自己不会思考。这本薄薄的册子不知道让多少人“睁”开了眼睛,“打”开了思路。——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出思维的误区 PDF格式下载



批判性思维这个概念在国内是近几年才被重新重视起来的,人们越来越关注真相,越来越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正确的提问方法和思维技巧。这类书有很多,前几年轻工业出的《学会提问》是比较好的版本,但是翻译校订和印刷质量一般。第9版又有一些更新,这次后浪出版公司的译稿不错,又做了一部分修订,印刷质量也提高了许多。坊间戏称此书是“防忽悠手册”,虽然戏谑,却也实在。砖家横行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人们在更多领域成为“知道分子”,敢与专家对峙,这就是进步。而这进步,需要知识的武装,批判性思维则无疑是其中最基本的装备之一。推荐给广大学生和各领域工作的人。


老外的书大都浅显易懂。本书讲了批判性思维的几个原则,里面还提到了许多明显是谬误却不知道怎么反驳的示例,获益匪浅


很不错的书,教会批判性思维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本书,看起来貌似推翻了一些日常的思维方式,但是事实上确实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的已经涉及到了。很值得边读边思考,要想真正把思维练就出来,这本书还是推荐多度两遍的~


思维的误区,要怎么避免,如何才能正确的思考。


不错,走出思维误区!


一个的聪明,可以从其思维的品质来评判的,学会优秀的思维,看此书


现在的社会太复杂了,很多事情真真假假,我们一定要自己多思考,多判断,不可盲从!这本书是个不错的指南!


看了这本书才明白,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保证我们做正确的选择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不错!


最好的最经典的思维训练书!评价一直都很好!


这本书有两个平行的书,另一个名字叫学会提问,那个是根据最新的第十版翻译的。我觉得那个名字翻译更好!书绝对是一本好书!


读文科多了,看看这本书能让自己有重新开发思维的感觉


慢慢品味 学到不少东西 对于每日混沌的头脑 是一瓶清醒剂


非常颠覆思维,是一本发人深思的好书!


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思维,转变观念,开阔眼界,成功人生。


的确可以纠正思维上谬论。


一看就必须是老外写的,没看完,因为想问题想得我头都痛了


这本书给这么高的评价,那是值得的,它确实让我学到了:在这个各个专家或砖家观点充斥的环境中,让我学会了辨别哪个是真专家,哪个是真砖家。这本书的第三版,我也看了的都可以,而且我也推荐给了我周围的人,他们说这本书,确实是货真价实的


希望如书名一样走出自己的误区。


好深奥啊,想真正理解不容易哦!


看完有思考,但是能不能用于实践还在自己


很棒,设计的案例和问题都很有针对性,很有启发,值得好好读


孩子选的课外读物,还没看呢。送货超快。


书很不错,送货师傅也很不错!


书挺干净的,没有弄脏,没有包装皮,不过印刷挺好的


挺好的书 不错


很好,发书的速度很快


还不错的书,配合逻辑学导论再看


开卷有益,不错的书


原本只是为了凑够五本然后一本免费而选的,大致看了下,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书不是很厚,比较精简且有条不紊,但似乎我的选择没错呢。


需要提高逻辑推理的童鞋都有必要 买一本 挺有条理的书


看完了电子版的又把实体书买了,挺适合的,呵呵


首先书的质量还不错,当然最喜欢的还是书的内容,是本好书,值得一读再读。


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了批判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一本书,很受用


要趣味阅读体验,就是这本书


好书就要收藏了慢慢看,趁着低价收藏


我还没看了。不过随便翻了一下,应该还好啦


挺好的,比起在书店买又便宜,一样的知识


很值得一读,受益匪浅。


我强烈推荐。对写作文也很有帮助的,可是想法也不要太偏激了


可以很好的教你如何质疑


阅读改变思路,改变人云亦云


别人推荐的 看过一些片段 真的很不错


我会认真地阅读


很有意思,推荐。


不算很厚,很实用,很简洁。


非常不错,点赞。


不错哟╭(╯&;epsilon;╰)╮


收到的新图书破损啦


包装精美内容生动,但是页数太多


还没完全看完,再版10次果然是有道理的。推荐


大学时代就看过这本书的前面版本,受益匪浅。如今出新版,在书店看到,再拿起来看,仍旧觉得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一日不动脑就懒,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看过的人,也不一定就理解掌握了方法。这样经典的书,多次更新版本,正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实际运用中顽强的生命力。多看有益。


批判性思维指南,确实很不错,引导我们如何理性的思考。。。


内容是很经典实用的。只是作为中国人,看这种外国思维的书,无论从用词,案例还是表述方面,都有点吃力


正在读,感觉蛮有用的,特别是在企业里工作的人,需要些理性思考


主作者是经济学出身,另一个是心理学,道理讲的比较明白,但是不够幽默,可以看看。


书略翻了几页,感觉不错,希望内容和想象的差别不大。


内容不错,但是要能够在使用的时候想起


不太注意这些小的细节了,好象是退货又发给我的


这本书的各方面看起来都很不错呢!


业余时间看看,对自己有帮助


经典丛书,先收了慢慢看。


大部分是理论,运用还是要看自己。


随便看看,值得学习


我师父推荐的,网上看了电子版,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


粗粗的翻看了一下,感觉还可以,但要具体看了再说了,呵呵!!


本来试读章节看了一点想买就买了,结果发现纸张质量真的很不怎么样,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送给朋友,到时要听听反馈意见。


书很薄,就是教人质疑


有点偏向于语文写作的贴士


排版有点不够紧凑啊 相对有点闷


不想大热天麻烦快递师傅,懒得退了,将就看吧。


可能相对会比较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不推荐阅读


同一原著译者不同,中文名称还不一样,还以为是不同的书呢,害我只好退掉一本。这本较之<学会提问>所译版本更新些,比它新了两章节。至于翻译是否正确,因没对照原著,所以暂不评价,但仅从翻译的中文句子上看,直译得有点生硬。买时不要买重哦。


作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之作,本书在90年代就曾被有识之士引入中国,对于思维向来被动保守的中国人来说,这一来自大洋彼岸的思维训练教材正是精准地击中了国人沉积数千年的精神宿疾,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而今在这个在人人各执一词,口沫横飞的微博时代,公共空间内多的是无理谩骂,缺少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按照本书所教的方法去浏览微博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微博都漏洞百出,并不可信。每个人都应该好好阅读《走出思维的误区》这本书,从中学习如何正确的提问,理性的分辨以及有条理的论证,须知这是民主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必备素养。


用我的亲身体验向所有渴望清晰思考的人真诚推荐!


1.从过滤到批判,拨云见日。2.如果只是为了避免自己深陷误区而读这本书,那就太低估这本书的真实价值了3.其严谨,你学会了它的批判方法,也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4.摒弃功利心,让读书更加纯粹。


信息含量,偏见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深陷其中,如果不想随波逐流,拥有自己独立公正的评价和主张。强烈推荐你阅读此本书。此书越看越精彩,不是一次就能全部吸收,需要大量的警惕的分析,谨慎的结论,丰富的知识和体验,到老你都会发现,我们最终都无法战胜自己的成见和主观意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封面为黄色《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原价18,我花了9块钱买到这本是第九版,我花了14块。看了之后发现,两本书内容基本上一致,课后问题也几乎一样。翻译有少许不同,就是封皮好看了,开本大些,排版好看一些而已。机械工业出版社还将出版这本书的第十版,就是预售的那本《学会提问》,标价是26.2元。至于要选择那个版本的话,见仁见智了。如果和我一样是实用主义者,第七版是不错的选择,够实惠,看书就是为了看它的内容嘛。不过要补充一下,这本书的确是一本非常棒的书,我看了不下三遍了。给四颗星的原因是,对出版社的这种做法表示不满。


这本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起在,文轩书店买的,但是收到的两本书都有破损,不得不说,卖家给一本破书我就说忍了,做生意也不容易,但是我买的所有书都是坏的,这不就是故意吗,不能忍啊


书是好书.和几十年前看到的不一样.内容还行.只是没有以前版本里的例证多~


这本书就是让自己自省的。


非常好的一本书,读了非常有益


很好的一本书,提供了一种全角度的,不偏颇的思维方式


适合初次接触逻辑得人看


是我想要的那一本,很好


对于本书内容没有阅览,不做详细评述,但本书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20多页的空白页,这个有些夸张了吧


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内容远远多过‘要怎么做才可以这样’。前半部分还可以,以后后半部分内容会更充实,错了!后面没有读下去的必要。


内容很有条理,不过要多看多用才能掌握


看了前面几章,便看不下去了,感觉总要集中精力,按照书上说的,不仅要分析书的内容,还要仔细甄别正在看的内容


首先本书有作者亲身经历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很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个人认为想要真正读懂本书必先好好跟上作者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明确所需要的东西。但不足的是本书的质量还需更提高。


嗯,不错!!!!!!!!!


正品没问题,看了介绍才来买。


本书的目的是鼓励我们关注批判性思维


发货快,包装好,可以购买


看完了,彻底进误区了


好书,不错,值得慢慢阅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