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世界史

[美] 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3-4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

[美] 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  

译者:

何兆武,孙福生,董正华,陈少衡 等  

Tag标签:

无  

前言

《现代世界史》是根据英语世界经典历史名著 A History of Modern World第10版译成。作者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三人均为在西方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历史学者,于2002年过世的帕尔默教授更被公认为同时代最顶级的历史学家之一。本书刊行五十余年来,历经九次修订,并被译成瑞典语、芬兰语、波斯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汉语等多国语言,早已成为西方最受欢迎的世界史教材。商务印书馆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的建议下,曾于1988年“内部发行”推出该书第5版,广受读者欢迎,并被国内众多高校相关专业列为教材或参考书。罗荣渠先生特别推崇此书,认为其从“‘现代化’的新视角来观察近期世界历史的进程”。而今我们引进本书最新第10版,综合罗荣渠先生的夫人周颖如女士转述罗荣渠先生的意见和清华大学历史系刘北成教授的建议,定名为《现代世界史》。对中国现代化及其衍生问题的思考是我们出版本书的根本出发点。2008年1月,我们曾推出美籍华裔学者徐中约的史学巨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旨在阐明,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并非被动的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而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奋斗的结果。与之相呼应,本书所要展示的,则是这个自16世纪以来便与我们难解难分的“西方”世界,又是如何形成的。更进一步,我们还想展现的,是非西方国家在面对西方挑战时所各自做出的不同反应,以及他们如何应对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机遇和问题,而这也是当今中国曾经经历和正在面对的。作为一部西方学者写就的历史学术教材和读物,本书在对许多历史事件的看法及立场上自然难免与我国主流学术观点有一定的出入,有时甚至迥然相异。我们对此未必赞同,请读者自加甄别。但不可否认,这也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因为正是这些独立而宝贵的观点,将为眼下正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中西交流的国人提供借鉴与建议。这也是本书作者与出版者的共同心愿。本次第10版中译本拥有强大的译校阵容,其中将近一半为商务版的原班人马,新增内容的翻译审校则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部分优秀学者承担。新老两代学人共同秉持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对世界史的深刻洞察,将这部巨著的精髓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广大读者。学界耆宿何兆武先生亦翻译了本书的序言和导论,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实令本书增色不少。周颖如女士给予本书的出版大量协助,在此表示感谢。本书浩浩百余万言,跨越现代世界几百年沧桑,涉及大量人名、地名、机构名称等,若有漏误及不妥之处,烦请读者见谅并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时及时更正。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2月

内容概要

自1950 年初版以来,帕尔默等人所著的《现代世界史》便一直被誉为是一部殿堂级的历史学术教科书,并被广泛采用作教材。在近60 年的时间里,本书作者不断修订,如今已出至第10 版,其销量在同类作品中一直名列前茅,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中寿命最长、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
本书内容丰富、领域宽广,以洋洋百余万文字阐述了现代欧洲的崛起这一世界性的事件。在作者笔下,曾经默默无闻的欧洲(或曰西方),在从16 世纪初至今的五百多年里,逐渐创造出了一个辐射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体系。
作为一部将传统叙事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作品,作者在以政治和制度的演变为主线的同时,对于社会史、文化史、宗教史诸方面也作了简洁而生动的阐释。全书贯穿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情怀,思想的火花与睿智的表达时时可见,使得阅读本书成为一次美妙的思想之旅。
-----------------------------------------------------------------------------------
现代化”的概念来取代“西化”概念,这绝不仅是一个修辞上的问题,而是对观察现代世界的“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修正和突破,这在本世纪70 年代以来的西方近现代史著作中,有明显的转向。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帕尔默(R.R.Palmer)与科尔顿(Joel Colton)合著的《现代世界史》。此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以“现代世界”的形成为主线,从“现代化”的新视角来观察近期世界历史的进程。
——罗荣渠(1927—1996),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先驱
不断的创新就要求有各种不同的见解为读者提供各种不同的参照系。这里的这部书为读者所提供的,便是当今美国历史学界一部分相当流行的见解。其中的优劣得失,正可为我国有关世界史的研究和知识提供一份参照系,而并非仅只是向一般读者提供某些有关的知识而已。
——何兆武,著名翻译家,思想文化史学者
《现代世界史》不是现代化理论的图解,而是一部出色的历史叙事。历史总是比理论更丰富生动。现在一些宏大叙事往往抛弃历史学讲故事的传统,而《现代世界史》把历时性叙事与重大论题较好地结合起来,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所说的事件、局势和结构三个层面比较合理地结合起来。读者不难发现,该书既长于联系和比较,铺张了宏大视野,又洞幽烛微,揭示历史细节中的奥妙。
——刘北成,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毫无疑问,帕尔默三人所著的最新版本依然是市场上最好的世界史入门教材之一。
——乔治·J·马可波罗和戴维·J·普罗克特,塔夫茨大学
他们的著作的一个显著特色便在于写作风格,清晰,美妙。
——纳撒内尔·格林,卫斯理大学
能够作为推荐给历史专业学生求学生涯的第一本和最后一本著作,这样的作品,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不可多得的。而《现代世界史》便是这样的一部杰作。
——亚马逊网络书店读者评论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R.R. 帕尔默 译者:孙福生 陈敦全 周鸿临 等 其他责任者:(美国)乔•科尔顿 (美国)劳埃德•克莱默R.R. 帕尔默(R.R.Palmer,1909-2002),美国著名历史学家,1934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36-1977年间先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作为法国大革命研究权威,以及美法两国革命比较研究的先驱,帕尔默曾先后担任美国法国史研究协会主席(1961),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70),同时也是美国哲学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活跃成员,并被欧美多所大学授予荣誉学位。1990年,帕尔默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授予费尔特里内利奖。本书是帕尔默的代表作,此外他还著有《18 世纪法国的天主教徒和不信教者》(1939),《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国与欧洲的政治史》(1959)等。乔•科尔顿(Joel Colton),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50-1989年任教于杜克大学历史系,曾任洛克菲勒人文科学奖学金与研究项目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成员。劳埃德•克莱默(Lloyd Kramer),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北卡罗莱纳大学历史系教授,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兼职教授。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 简目 序一 用“现代化”的视角解读现代世界史罗荣渠 序二 现代世界史的标准著作何兆武 序三 历史教科书的黄金标本刘北成 致中国读者 第十版序 第五版序 大事年表目录 地图目录 导论 地理与历史 欧洲在现代史上的影响 第1章 欧洲的兴起 1.古代:希腊、罗马、基督教 希腊世界 罗马世界 基督教的出现 2.中世纪初期:欧洲的形成 罗马帝国的解体 拜占庭世界,阿拉伯世界和公元700年左右的西方 基督教会与罗马教皇制度的产生 查理曼帝国,公元800-814年 9世纪时的入侵;到1000年时的欧洲 3.中世纪盛期:世俗文化 公元1000年后的农业与封建制 城市和商业的兴起 君主国和政府组织的成长 4.中世纪盛期:教会 中世纪的教会和罗马教皇制度的发展 智力生活:大学,经院哲学 十字军,新的入侵,到1300年时的欧洲 第2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动乱,1300-1560年 5.14世纪的灾难 黑死病与其后果 中世纪教会的各种纠纷 宗教会议运动 6.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意大利城市和“人”的新概念 人文主义:“文学”的诞生 学校教育、生活风尚和家庭生活 政治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7.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 宗教学与科学 神秘主义和世俗宗教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8.新型君主国 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新君主国 神圣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的霸权 9.新教改革运动 路德和路德教 加尔文和加尔文教 英国的宗教改革 到1560年新教的巩固 10.天主教的改革和改组 特兰托会议 反宗教改革的十字军 第3章 经济重建和宗教战争,1560-1648年 11.大西洋的开放 在东方的葡萄牙人 美洲的发现 美洲的西班牙帝国 12.商业革命 商业和生产上的变化 资本和劳工 重商主义 13.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阶级 教育和政府的社会角色 东欧和西欧 14.天主教西班牙的战争:荷兰人和英国人 菲利普二世的野心 尼德兰起义 英国的卷入 斗争的结局 15.法兰西的解体与重建 政治和宗教上的分裂 内战和宗教战争 战争的结束:亨利四世领导下的重建 红衣主教黎塞留 16.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德意志的解体 三十年战争的背景 战争的四个阶段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 第4章 西欧日益强大,1640-1715年 17.大君主和均势 均势思想 18.荷兰共和国 荷兰文明和政府 外交:与英法的冲突 19.英国:内战 17世纪的英格兰 内战的历史背景:议会与斯图亚特王朝众国王 克伦威尔崭露头角 20.英国:议会的胜利 王政复辟,1660-1688年:后期的斯图亚特国王 1688年革命 21.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1643-1715年:专制制度的胜利 17世纪的法国文化 法国专制主义的发展 政府与行政机构 经济和财政政策:柯尔培尔 宗教:取消《南特敕令》,1685年 22.路易十四发动的战争:《乌得勒支和约》,1713年 1700年以前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乌得勒支和约》 第5章 东欧的变化,1648-1740年 23.三个衰老的帝国 1648年以后的神圣罗马帝国 1650年左右的波兰共和国 1650年左右的奥斯曼帝国 24.奥地利君主国的形成 哈布斯堡权力的恢复与发展,1648-1740年 1740年左右的奥地利君主国 25.普鲁士的形成 短命的瑞典帝国 勃兰登堡-普鲁士领土的扩大 普鲁士军事国家 26.俄罗斯的“西化” 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罗斯 彼得大帝:对外事务和领土扩张 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内部变化 彼得革命的成果 第6章 科学的世界观 27.科学文明的先知:培根和笛卡儿 17世纪前的科学 培根和笛卡儿 28.牛顿之路:万有引力定律 各门科学的进展 科学革命:从哥白尼到伽利略 牛顿的成就:科学的属望 科学革命与思想界 29.关于人类和社会的新知识 怀疑论思潮 新的证据观 历史和历史学的成就 对传统信仰的怀疑 30.政治学说:自然法学派 自然权利和自然法 霍布斯和洛克 第7章 争夺财富和争夺帝国的斗争 31.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32.18世纪的世界经济 18世纪的商业和工业 世界经济:荷兰、英国和法国 全球经济中的亚洲、美洲和非洲 西欧的财富:社会后果 33.《乌得勒支和约》后的西欧,1713-1740年 1713年后的法国和英国 “泡沫骗局” 弗勒里在法国;沃波尔在英国 34.18世纪中期的大战:《巴黎和约》,1763年 18世纪的战争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 七年战争,1756-1763年:在欧洲和美洲 七年战争,1756-1763年:在印度 1763年的和平解决方案 第8章 启蒙时代 35.哲人及其他 进步与提高的精神 哲人们 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 政治经济学 启蒙思想的主要潮流 36.开明专制制度:法国、奥地利、普鲁士 开明专制制度的含义 法国开明专制制度的失败 奥地利:玛丽亚?特蕾西亚和约瑟夫的改革 弗里德里希大帝统治下的普鲁士 37.开明专制制度:俄国 彼得大帝后的俄国 叶卡捷琳娜大帝:国内施政纲领 叶卡捷琳娜大帝:外交事务 开明专制制度的局限性 38.三次瓜分波兰 39.新的骚动:英国的改革运动 一个“民主革命”时代的开始 说英语的国家:议会和改革 苏格兰、爱尔兰、印度 40.美国革命 革命的历史背景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革命的意义 第9章 法国革命 41.背景 旧制度:三个等级 旧制度下的土地制度 1770年后的政治文化与公共舆论 42.法国的革命和改组 财政危机 从三级会议到国民议会 下层阶级在行动 国民议会的最初改革 宪法的变革 经济和文化政策 与教会的争吵 43.革命和欧洲:战争和二次革命,1792年 革命的国际影响 战争的来临,1792年4月 1792年8月10日的二次革命 44.非常共和国,1792-1795年:恐怖统治 国民公会 向恐怖时期过渡的背景 国民公会的纲领,1793-1794年:恐怖时期 热月党人的反动 45.宪法共和国:督政府,1795-1799年 督政府的弱点 1797年的政治危机 1799年政变:波拿巴 46.专制共和国:执政府,1799-1804年 与教会的和解;其他改革 第10章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47.法兰西帝国体系的形成 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的瓦解,1792-1802年 和平间歇时期,1802-1803年 第三次同盟的形成,1805年 第三次同盟,1805-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 大陆封锁体系和西班牙战争 奥地利解放战争,1809年 拿破仑鼎盛时期,1809-1811年 48.大帝国:革命的传播 拿破仑帝国的组成 拿破仑和革命的传播 49.大陆封锁体系:英国和欧洲 英国的封锁与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 大陆封锁体系的失败 50.民族运动:德意志 对拿破仑的抵抗:民族主义 拿破仑时代德意志的思想运动 普鲁士的改革 51.拿破仑的倾覆:维也纳会议 俄罗斯战役和解放战争 波旁王朝复辟 维也纳会议以前的解决方案 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 波兰-萨克森问题 “百日王朝”及其后果 第11章 工业、思想与争取改革的斗争,1815-1848年 52.英国的工业革命 英国的农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主义:鼓励与发明 英国工业主义的某些社会后果 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 53.各种“主义”的出现 浪漫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 激进主义、共和主义、社会主义 女权主义 民族主义在西欧 民族主义在东欧 其他的“主义” 54.堤坝与洪水:国内方面 1815年以后的反动:法国、波兰 1815年以后的反动:德意志诸邦、英国 55.堤坝与洪水:国际方面 埃克斯-拉-夏佩累会议,1818年 南欧的革命:特拉波会议,1820年 西班牙和近东:维罗纳会议,1822年 拉丁美洲的独立 会议体系的终结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56.自由主义在西方的突破:1830-1832年的革命 法国,1824-1830年:1830年七月革命 1830年革命:比利时、波兰 英国的改革 1832年以后的英国 57.西欧资产阶级的胜利 工人的挫折和挑战 社会主义与宪章 运动 …… 第12章 革命和秩序重建,1848-1870年 第13章 大民族国家在全球范围的强化,1859-1871年 第14章 欧洲文明,1871-1914年:经济与政治 第15章 欧洲文明,1871-1914年:社会与文化 第16章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1871-1914年 第1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8章 俄国革命和苏联 第19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主政治、反帝国主义以及经济危机 第20章 20世纪30年代的民主与独裁 第2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22章 冷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 第23章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后殖民国家 第24章 从帝国到民族国家:“二战”后的非洲与中东 第25章 共存、对抗和新的全球经济 第26章 对苏联式共产主义的国际反叛 第27章 变动中的现代世界 统治者与统治年代 延伸阅读:建议与书目 索引 出版后记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现代世界史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被路易十四撵走的高级贵族目前又重新在政府中出现。有一个时期,奥尔良通过大体相当于各个部的各贵族委员会来工作;支持者赞美这个制度是政治自由的复活,但委员会证明自己不能胜任,不久就被解散。法国老的高等法院,特别是巴黎的高等法院,曾被路易十四置于无声无息的状态,但在他死后又生气勃勃地重申自己的存在。高等法院最初由资产阶级法官组成,但路易十四及其继承者为了筹款而把法官职位变成可以出售的官职,并附以贵族称号以提高售价。因此,在摄政王时期,高等法院的法官职位可以出售或继承,而且几乎所有的法官都成了贵族。由于他们对官职有财产所有权,国王不能将其免职。摄政王将许多权力让予它,利用巴黎高等法院来改变路易十四的原意。高等法院扩大了自己的地位,通过拒绝实施他们认为违反法国不成文宪法或基本法的措施,要求取得立法和征税的认可权。从摄政时代一直到1789年大革命,议会断断续续地设法行施了这种权力。对法国来说,18世纪是专制主义遭到有组织的特权集团的牵制和抵消的时期。这是贵族复兴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贵族们夺回了被路易十四剥夺的许多权力。 大不列颠的议会(parliament)与法国高等法院(parlements)极不相同,英国的贵族在政治上比法国贵族能力较强。英国议会被证明是实施公共事务的一个有效机器。上院是世袭的,除主教外,大部分议员都由政府任命,构成上院成员的四分之一左右。下院根据现代概念来说并非国家代议机构。只有富人或受富人资助的人才能占有席位,他们是通过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方法在城乡当选的,几乎不考虑人口多少和人民的意愿如何。一些自治市无保留地得到承认,例如皮特家族的老萨伦。但各行各业通过政治领袖们的阴谋诡计或购买席位,设法派出代表进入下院。一些议员代表“地主集团”,另一些议员则代表“公债集团”(主要是政府债权人),还有一些议员代表“伦敦集团”、“西印度集团”、“东印度集团”等。所有重要的政治集团都可以指望他们的愿望能在议会上受到注意,因此,他们全都乐于利用这种议会渠道。议会虽然腐败、行动缓慢而且花费很大,但它是有效的机构。议会不仅是个大体的代议机构,实际上也获得了立法权。 斯图亚特最后一位君主安妮死于1714年,按照议会制定的1701年王位继承法,汉诺威的选帝侯乔治一世继承了王位。乔治一世是斯图亚特家族的近亲,一个新教徒。他是一个庄重的不会说英语的中年德国人,大半生在德国度过,他带着一些德国牧师来到英国。乔治一世从未在英国受到欢迎,至多被认为在政治上是合宜的。他不可能在英国的公共生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因而他在位期间,议会从国王那里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 主要问题仍然是1688年革命的各项原则是否应当维护。促成了这个相对不流血革命的协议,被证明是暂时的。将这次革命看作是自己的功劳的辉格党,长期以来一直是少数派,由极少数大地主贵族、伦敦富商、小商人和宗教界的非国教徒所组成。辉格党一般来说控制着上院,而下院则情况极不稳定;乌得勒支和约时期,下院的多数派是托利党。


编辑推荐

《现代世界史(插图第10版)(套装共2册)》内容丰富、领域宽广,以洋洋百余万文字阐述了现代欧洲的崛起这一世界性的事件。在作者笔下,曾经默默无闻的欧洲(或曰西方),在从16世纪初至今的五百多年里,逐渐创造出了一个辐射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体系。

名人推荐

“现代化”的概念来取代“西化”概念,这绝不仅是一个修辞上的问题,而是对观察现代世界的“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修正和突破,这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近现代史著作中,有明显的转向。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帕尔默(R.R.Palmer)与科尔顿(Joel Colton)合著的《现代世界史》。此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以“现代世界”的形成为主线,从“现代化”的新视角来观察近期世界历史的进程。——罗荣渠(1927—1996),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先驱不断的创新就要求有各种不同的见解为读者提供各种不同的参照系。这里的这部书为读者所提供的,便是当今美国历史学界一部分相当流行的见解。其中的优劣得失,正可为我国有关世界史的研究和知识提供一份参照系,而并非仅只是向一般读者提供某些有关的知识而已。——何兆武,著名翻译家,思想文化史学者《现代世界史》不是现代化理论的图解,而是一部出色的历史叙事。历史总是比理论更丰富生动。现在一些宏大叙事往往抛弃历史学讲故事的传统,而《现代世界史》把历时性叙事与重大论题较好地结合起来,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所说的事件、局势和结构三个层面比较合理地结合起来。读者不难发现,该书既长于联系和比较,铺张了宏大视野,又洞幽烛微,揭示历史细节中的奥妙。——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毫无疑问,帕尔默三人所著的最新版本依然是市场上最好的世界史入门教材之一。——乔治•J•马可波罗和戴维•J•普罗克特,塔夫茨大学他们的著作的一个显著特色便在于写作风格,清晰,美妙。——纳撒内尔•格林,卫斯理大学能够作为推荐给历史专业学生求学生涯的第一本和最后一本著作,这样的作品,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不可多得的。而《现代世界史》便是这样的一部杰作。——亚马逊网络书店读者评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世界史 PDF格式下载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世界史,值得一读,特别是有关作为现代化先驱的欧洲是如何兴起的,以及基督教的历史作用。


书很厚 挺贵的 看的不是太懂 跟中国人编的书不太一样


我买过这本书吗?没印象了


装帧、印刷很精美,内容上乘,值得购买,值得一读。


多看看外国人写的历史书,会让我们所了解的史实更全面,看法更客观。


书很扎实,内容逻辑性强,调理清晰,适合学习历史


没我想象中的好,还是能看吧


装订很好。内容也不错,是历史入门书里的佼佼者。


书写的不错,观点很独特,能诱发人的深层思维。纸张怎么闻着有点臭,该不是。。。


家里屯了好几本世界史的书,这本大概翻了一下,跟之前的不太一样,内容不错,作者是名家。


外国人的历史观念不同,值得与国内教材对比,这是中山大学考研的指定用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