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章服之实

王亚蓉,王亚蓉 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

王亚蓉,王亚蓉 编  

页数:

222  

字数:

23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王亚蓉先生编写《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一书已成,希望我写一篇序言。我有些踌躇,甚或是有点惶然。适合作序的应该是徐苹芳先生,他了解情况较多,敦促此书的编写最力,寄望也最殷。不幸苹芳已逝,对亚蓉的邀约,我只好勉为其难。因为这是一段应该记下来并传下去的历史,是中国考古学史中不应缺少的一部分。而我,也藉此说一点感受。这本书概括记述了新中国考古工作中的一个方面——纺织和服饰考古的一段发展历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沈从文先生已在做服饰丝绸研究的工作。而自60年代初领受了周恩来总理指派的编写服饰图录这一任务后,沈先生更是全力以赴,可以说,是将后半生的全部生命都投入了这项工作。沈先生属于既熟悉历史文献又熟悉文物的那一类学者。以前鲁迅评价瞿秋白的俄文译作,曾说过:精于俄文能如秋白者,中文不如他;长于中文者,俄文又不如他(大意)。对于沈先生,我们也可以说,熟悉历史文献(主要是礼制、服饰制度方面)者未必能像他这样留心和注意联系文物,熟悉文物者又不如他那样熟悉和理解文献。无论对于正史、笔记、古今著述,还是书、文间的一些小条注释,他都处处留心;对于壁画、雕刻、传世画作以及各时代的各色文物等等,尤其有关生活活动的一些细节,更是过目不忘。他从文物实证出发,解决了不少文物和文献的关系问题,一些文物落实了它历史上的名称和用途、用法,一些历史上的制度(主要是服饰制度)也得以从文物上给予还原。对某些服饰、器物的发展源流、先后演变也都作出考释。经过他的诠释,使我们认识到古代的一些服饰、制度其实并不那么神秘,不少是我们能够理解,或者是从民俗角度可以接触得到的。经过他的工作,已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轮廓,虽然还不完整,但已为人们打开了这方面研究的大门。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原来只是编写图录的要求。我得识沈先生,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王㐨先生之介。当时他看到叶茂台辽墓丝织品图案的线图甚感兴趣。他极为热情,请张师母拿茶点招待,说,“我们合作吧”,并谈了编写服饰图录的一些想法,诚挚、亲切而温馨。我看到室内案上、墙边甚至地上,满堆着图书资料。王㐨说:因为资料太多,翻检不便,先生就将一些资料袋钉在墙上,好找一些。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手边备一些饼干点心,饥时垫一垫。点心过期了也没有关系,吃上几片土霉素片,就不怕胃肠出毛病。就是这样一位老先生,我们看他的研究考证,出入于实物和文献之中,如鱼得水,哪里知道这背后的付出。“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一联诗句如同是他的写照。沈先生的服饰研究之能够完成而且资料如此丰富,插图如此精美,离不开他的两位助手王㐨、王亚蓉的帮助。比较起来,我和他们接触多一些。这些年,王㐨在考古现场和室内整理工作中抢救和复原文物的一些工作已成为经典案例,如对满城汉墓金缕玉衣的复原,马王堆汉墓丝织衣物的揭取,法门寺地宫的发掘及佛骨的取出,营口金牛山人头盖骨的剔取,等等。他们还应邀远赴海外,对流落异域的祖国文物做整理修复,都赢得高度赞誉。这些工作既在文物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内容。王㐨的工作方法是分析文物的具体情况实施保护。我曾请他在辽宁博物馆作学术演讲,他说凡物都有自己的物性,要顺着它而不是逆着它。一件文物在地下埋藏了几百上千年,已习惯了地下的环境和它放置的状态。骤然出土,对光线、空气和干湿度都不适应,何况有的文物在出土前已有损坏。要给它时间,慢慢地适应。如同一盆花干旱已久,如一下子浇透水,花反而会死掉。如果把花盆坐在水盆里,让它从盆底慢慢吸收水分,花才能救活。王㐨对文物保护的又一重要贡献是他发明了丝网保护技术。他用这一技术成功修复了阿尔巴尼亚的国宝——6世纪和9世纪的两本残破的羊皮纸《圣经》。其具体情况本书中已有记述。这一技术的特点是不改变文物性状,不影响文物的观瞻,又具有长效性和可逆性,可说是达到了文物保护的最理想效果。其适用范围也绝不止是羊皮书而已,应该是在大量丝纸类软片文物保护中都可起到作用。提高文保水平,前景无限。对于王㐨,还应该说到他的品格。有两件事深深感动着我。一件是在增订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以后,沈先生托付的任务已经完成,他本可以腾出手来做自己的研究了,大家都知道,他对中国纺织考古的研究有很多设想,也做了很多准备。但这时他却放下不做,去整理沈先生的一些散乱的笔记,因为《沈从文全集》的编集出版已排上了日程。笔记为小字草书,比较难认,只有王㐨结合沈先生的研究才可释读。于是,他以抱病之身又毅然负担起这项费时费力的繁重工作。《全集》编成,他的生命也已临近最后的阶段。这种古风高谊,怎不让人由衷地钦敬!另一件是,他的严重的肾病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大同清理万人坑时遗留下的。几十米深的坑洞,他要将一些受害同胞的遗体背出来,阴冷劳累,从此种下了病根。田野工作又是没日没夜地赶时间,20年后,他终于被疾病击倒,需要两三天就去做一次肾脏透析。一次我去看他,遇到他透析回来,大热天穿着棉衣,疲惫不堪,半天说不出话。十几里的路程,公交车不来,出租车也没有,他几乎走不回来。而由他编写的《日伪时期煤矿坑的故事:山西煤矿万人坑发掘记事》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商务付了他二万元稿费,希望能帮他改善一下医疗和生活条件。他却一分不留,全部捐给了大同万人坑纪念馆。商务的朋友欷歔久之。多年来,他应邀去各地的考古现场,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为当地的文博单位抢救了大量的重要文物。可以说,如果没有王㐨,很多文物就毁掉了。为工作,他殚精竭虑,克服种种困难,但他的为人却又如此谦抑,如此克己,精神境界之高尚几至无我,这使他在文博界赢得了普遍的尊重,不仅技术高超,人品和敬业精神也都是我们大家的楷模。王㐨于1997年冬卒然去世,只有67岁。当时我正在国外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那晚沈阳下雪,我的妻子包恩梨女士连夜拟了一副挽联用电报发往北京,述说我们的悲恸:黄河上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亚东欧西,楚绣汉锦,唐服辽衾,金牛人骨,羊皮文书,百千国宝重辉,功在人心,桃李不言,彼苍竟夺斯人去;碧海丹心,青灯寒舍,布衣蔬食,夜作朝耕,贡献何丰,自奉何薄,寿何能永,人何以堪,今夕北国飘雪,大地素装,泉壤有知,听我失声送君行。如今恩梨亦逝,思之悽然。自从王㐨发病,很多田野的清理和室内的整理工作便落到了王亚蓉一人身上。1991年,为整理叶茂台辽墓的丝织品,她只身来到沈阳,那时单位经费紧张,压缩旅差费用开支,就委屈她吃住在我家,睡客厅沙发,这样坚持了40天。那是一堆已经炭化了的丝织衣物,外形虽依稀可辨,但稍有震动就会化成一摊粉末。她细心清理,从中找出一件刺绣小坠和一只鞋底。一件佩巾是珍贵的缂金织品,出土原状为折叠放置,未敢打开。她用喷雾洇湿的办法,费了十几天的时间,将它打开放平,使之可以照相绘图。此后在北京老山汉墓、新疆尼雅汉墓(出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以及江西靖安东周多棺大墓等的发掘清理,少则数十天,多则一二年,她都付出了全部精力,全部心血。得来这些成果谈何容易。试想,在烈日炎炎之下,或踏足泥泞之中,以一位年已花甲的纤纤弱质,带领几位年轻的女孩子在深深的墓坑中一点一点剥取那些粘附着或叠压中、甚至糜烂如泥的丝织衣物,一站或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是一个怎样感人的场面。而她们只是为了为我们这个“丝国”(应该说同时是为了人类文明史)抢救和保留一份原始的实物资料。而如果没有这些实物资料,什么纺织考古都无从谈起。王亚蓉的另外一个贡献,是保存和整理了沈先生的讲话录音并录成文字,正是由于这一份劳动,才有了今天这本书。这本书所收都是一些原始材料,朴素无华,但感人至深。沈先生一生平和,我们不需要用一些华丽的词句去赞美他,打扰他的宁静。王㐨也从来低调。我们只希望将这段历史记下来,以便后来者参照和思考。幸堪告慰的是,王亚蓉现在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团队,这项细致的工作薪传有望。今后的考古中还会不断有丝织品新的发现,这个团队也方任重而道远。希望他们不负前人苦心,做出更多的贡献。大家都期待着。徐秉琨2012年10月于深圳自序去年年末,北京商务印书馆找我为再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写点文字。每逢这时,我总是感慨良多,沈先生百年诞辰时,香港商务印书馆的李祖泽与陈万雄先生就曾找过我,希望离沈先生工作最近的我写写研究古代服饰的沈先生,以作纪念。沈先生的才华与勤勉所创造的文化奇迹真不是我这支笔能准确评说的,只是希望能努力工作,把由沈先生开创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的未尽的事业,尽我所能带领一些能承续沈先生、王㐨先生兢兢业业、务实钻研精神的年轻人继续走下去。沈先生刚过世时,王㐨先生与我就有约定,我们只做工作,不谈、不写先生,所以每有文字邀约,我们都是尽力婉拒。毕竟,能与晚年的沈先生相处并深受关照,已让我们无以为报,而太多需要延续的工作摆在眼前,实不敢浅薄说话而使沈先生蒙尘。1997年时,王㐨先生又匆匆离去,沈先生开创的纺织考古与服饰研究的未尽工作自然落在了我身上,我不敢懈怠却毕竟力微,更加不敢妄下文字。拖拖转转至今,沈先生过世24年,王㐨先生也离开了15年,尤其近两年考古所老所长徐苹芳先生每每谈话告示,督促我必须把已经做过的工作整理成文保留下来,要让沈先生、王㐨先生开创的这摊工作发展壮大。如今,徐先生也故去了,时间的警钟一再敲响,我虽身体也力不从心,也实不敢再在乎自身的鄙陋,需把服饰研究保护的经验更多地传承开来,为后学提供点借鉴,让纺织服饰文化研究有所承继与发展。今年是沈先生诞辰110周年,也是王㐨先生逝世的第15年,就从这里开始,作一份纪念,我将这些年沈从文先生、王㐨先生及我零散的一些已出版的文字整理起来;作为一种延续,用这些文字连在一起,希望更多的人通过它了解中国服饰研究、纺织考古与纺织品保护工作已经和正在走的道路,若有可能,更盼望有人也愿意走上这条需要耐烦和坚韧的道路。王亚蓉2012年9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

内容概要

  本书以沈从文、王?、王亚蓉三人的文物考古工作内容为主线,王亚蓉先生以导语引出沈从文、王?、王亚蓉三人的口述文字,叙述了中国六十年纺织?服饰考古事业走过的辉煌历程。
  全书从沈从文晚年口述其开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说起,讲述王?、王亚蓉伴随沈从文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经历;生动再现了复原满城汉墓金缕玉衣、亲历法门寺地宫佛骨舍利现世、发掘日伪时期煤矿万人坑、修复阿尔巴尼亚羊皮《圣经》、复制湖北江陵马山楚墓战国服饰等精彩事例。
  本书文字朴实无华,但生动感人。由此书,读者定能更深入地了解沈从文先生所开创的章服文化事业的不朽价值。

作者简介

  王亚蓉,著名的纺织考古学家,古丝织品、古代服饰的保护与修复研究专家。1975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即追随沈从文先生。1978年,转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工作,与王?先生并为沈先生古代服饰研究工作的助手。几十年来,先后参与马王堆西汉墓、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陕西法门寺唐塔地宫、北京大葆台汉墓、河北满城汉墓、新疆尼雅中日联合考古发掘汉晋夫妻合葬墓、北京老山汉墓、杭州雷峰塔地宫、江西靖安东周大墓等多处丝织品的现场发掘、清理、保护与修复研究工作。自1985年开始以战国、汉代出土纺织品为标本,开展古代纺织品的实验考古学研究,其成果被湖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收藏展出。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绘制插图)、《中国民间刺绣》(专著)等。

书籍目录

序言
自序
引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发展之历程
第一章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肇始
离开文物就没法子说懂历史
博物馆工作者有新的责任
我们对于锦缎稍微有点儿知识
一般还不注意的是锦缎的改良
单纯地谈服装不容易
从制度上提出新的怀疑
有些材料又证明我们推测的对了
从绸缎出发也可以理出些问题
又需要我们从文物上来提问题了
我们也可以提出异议
我们不但从这里可以知道马镫
关心这些小事物
写历史绝对要重新写过了
这就是我这几十年的工作
还不仅是一个服装史
第二章 追随沈从文先生工作
耐心讲解
恭敬道别
聆听天书
修复玉衣
学以致用
先生带我走进充实难忘的人生
追随沈先生工作
抹不去心头的阴影
任何困苦磨难都有如过客
先生一生走的这条路着实不易
沈先生最为快慰的事
先生仍有不泯童心
合上了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
在物质文化史的研究领域贡献非凡
中国需要更多的沈从文
第三章 金缕玉衣·亲历佛骨舍利现世
满城汉墓金缕玉衣
挖掘马王堆汉墓
细说千年女尸出土
马山一号楚墓工作趣事几件
亲历佛骨舍利现世
赣州慈云寺塔出土北宋书画修复的探索
第四章 战国服饰的复原研究及其他
日伪时期煤矿万人坑发掘记事
为阿尔巴尼亚修复羊皮圣经·发明桑蚕单丝绕网机
战国服饰的复原研究
结语现在与未来
附录
一、对沈从文晚年文物研究工作成果的第一次纪念
二、追随沈从文先生文物研究大事记
三、社会变化太快了,我就落后了
——与美国学者金介甫对话
跋张倩仪
后记王亚蓉
出版后记
序言徐秉琨
自序王亚蓉
引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发展之历程
第一章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肇始
离开文物就没法子说懂历史
博物馆工作者有新的责任
我们对于锦缎稍微有点儿知识
一般还不注意的是锦缎的改良
单纯地谈服装不容易
从制度上提出新的怀疑
有些材料又证明我们推测的对了
从绸缎出发也可以理出些问题
又需要我们从文物上来提问题了
我们也可以提出异议
我们不但从这里可以知道马镫
关心这些小事物
写历史绝对要重新写过了
这就是我这几十年的工作
还不仅是一个服装史
第二章 追随沈从文先生工作
耐心讲解
恭敬道别
聆听天书
修复玉衣
学以致用
先生带我走进充实难忘的人生
追随沈先生工作
抹不去心头的阴影
任何困苦磨难都有如过客
先生一生走的这条路着实不易
沈先生最为快慰的事
先生仍有不泯童心
合上了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
在物质文化史的研究领域贡献非凡
中国需要更多的沈从文
第三章 金缕玉衣·亲历佛骨舍利现世
满城汉墓金缕玉衣
挖掘马王堆汉墓
细说千年女尸出土
马山一号楚墓工作趣事几件
亲历佛骨舍利现世
赣州慈云寺塔出土北宋书画修复的探索
第四章 战国服饰的复原研究及其他
日伪时期煤矿万人坑发掘记事
为阿尔巴尼亚修复羊皮圣经·发明桑蚕单丝绕网机
战国服饰的复原研究
结语现在与未来
附录
一、对沈从文晚年文物研究工作成果的第一次纪念
二、追随沈从文先生文物研究大事记
三、社会变化太快了,我就落后了
——与美国学者金介甫对话
跋张倩仪
后记王亚蓉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肇始 单纯地谈服装不容易 单纯地谈服装不容易,《舆服志》说得太简单。《舆服志》只能解决一半的问题,就是统治者在某种技术上的事,按照图像是看不出来的。 比如说汉石刻,现在我们一切从比较上看才能知道东汉石刻反映的,确是东汉的。比如梁冠的问题,都是上冲后再下来两收为止,里面有“平巾帻”,没有第二个冠。这个大家都不太注意,有的都写到西汉去了。原来很少人注意这问题,西汉和东汉头上的问题完全是两个样子。最主要的是西汉的没有这个包头,冠就在头上,约发而不裹头,东汉才加巾,巾帻。记载上其实写得很清楚,有的讲汉文帝、汉成帝头发多,壮发,因此用巾先约发再加冠;有的说王莽没有头发,是秃头,因此加巾再加冠,产生梁冠。从这个材料上看,大概在王莽时代以后,东汉才有了这种梁冠约发而加巾。 但是,是不是埋坟的问题就都能解决了?我们从大量的石刻上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坟里头,以为墓葬应当是很可靠的,但也是相对的。比如说西晋——到北朝时,挖的俑,奏乐的,以为是北朝的,其实北朝没这个东西,从头发看没有这东西;这个时候按政治上的情景,埋坟照例是把前一代的贵族拿来当伎乐使用。从西晋上不大看得出来,所以我们从东晋上看,就看得出来。东晋正史提到加假发越来越多,后来感到头上重量都不能戴了,平时都放在架子上,这个时候叫“解头”,根据《晋书·舆服志》,比较有相对或绝对的可靠性。最近发现南朝的头发,两边大,甚至把耳朵都包着。 山东朱檀墓出土一大堆俑,大家说,这可是明朝的了,没有什么问题了。实际上从服饰上稍稍注意一下,才晓得最主要的是那个牵马的,原来是个宋朝的样子,还是平翅幞头,元朝都不用了。 还有辽墓出了许多问题,写报告的大概是愿意发现眼见的情况,中间有许多汉人装束的官僚在桌子边服务的样子,说这是民族团结。实际上虽然有些南官的制度,但这些都是当差的,在那儿侍奉统治者。正像《宣和遗事》上提到,把宋朝宗室全部掳到北京以后,平时让他们到民政司烤火、绣花,到了他们喝酒的时候,金朝这些将帅,就叫宋朝宗室的这些妇女呀,来唱歌侍宴。这是从政治上来处理问题。所以我们搞这个东西从这方面来研究,有些头绪就比较清楚。又需要我们从文物上来提问题了。 特别是帽子的问题,做些探索,很有趣的一些探索,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帷帽的问题。过去一直以为是幂,记载相传以为是白狄,或者是东胡,胡人像。这是笼统而言,一直到现在为止。到北齐北周,没有发现全身障蔽的这种,发现的并不障蔽眼睛,像戴孝一样,像观音都戴这么个东西,仅在俑上,在敦煌画上都没发现。 帷帽正式发现是唐初。有的是比较尖的笠子,下垂裙,大家不知是什么东西。原来汉朝以来,裙边我们现在讲是团鱼的,那时凡是下垂边缘的都叫裙,裙是个统称。现在新疆正式出个俑,戴着斗笠有网。按记载上说就不行了,说流行于开元天宝间,因为杨贵妃欢喜漂亮,她们姊妹靓妆露面才把它取消,其实没有,一直下来元朝还有。

后记

"跋下笔,很唏嘘。不光因为更多人比我有资格写这篇跋。我是跟在两位徐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老所长徐苹芳和辽宁省老馆长徐秉琨)后面,去催迫两位王先生(王㐨和王亚蓉)的。我催了二十年,今天这本书总算是第一个成果。这成果跟我的职责、跟我曾工作的心爱出版社已经不相干了,我却继续乐此不疲去催写、去撮合。因为我是作家沈从文的景仰者。我从没有见过两位王先生的恩师沈从文先生。那有点遗憾,但是我不介意。能够为喜欢的作家做点事,我觉得比合照还实在。我自己由学文学改而编文物书,我深信“作家”沈从文是喜爱“研究者”沈从文的服饰工作的。写作美丽的人心和研究美丽的文化,始终相通。而且作家沈从文那支活泼动人的笔,也使服饰研究的文字可读可亲,它有研究的严谨,又是中国人都可以欣赏、可以勾起寻根究底的求知心的“侦探小说”。因为沈先生和他的服饰研究,我又做了他的追随者的追随者。我还是小编辑时,就常常听总编辑说,王㐨先生是个山东大汉,却有一双灵巧的大手,五花八门的东西给他看一下,他就能够讲出它的做法,还能够修复。这类事我亲眼见过,那不光靠灵巧的大手,还要靠灵巧的大脑。这还不够让王㐨先生独一无二。他爱读书、爱以文物和文献互证,全心全意发扬沈先生的研究方法,使他超越考古发掘者和文物修复技术发明者的身份,而成为沈从文先生晚年事业的追随者、继承人。记得有一次我随王亚蓉老师去潘家园的古董市场闲逛,她买了一条很旧的皮裤,颜色黯淡。说实在话,送给我的话我会拿来垫锅。可是她一回到吉兆胡同拿给王㐨先生看,他立即如获至宝,两个人喜滋滋地谈这条裤子怎样收在《中国古代服饰大系》书中,起什么作用。然后,王㐨先生回头跟迷惘的我讲了一个清人笔记小说中的片断。今天我脑里仍投影出那个小姑娘把脚伸出轿外,在明媚阳光下,轻晒她的美丽皮裤的情景。王㐨先生读了一肚子书,而且与沈先生一样,是个说故事的高手,也很幽默。据说他很会唱歌。有一次,大家见他长期抱病,为了让他散散心,提议去卡拉OK给他唱歌娱乐一番。他不紧不慢地说:“好呀。说不定是我卡拉,大家OK呢。”如果天假以年,王㐨先生活到现在,他捧出来的丝国奇闻,不会比马可•波罗逊色,一定会引得许多哥伦布争相去寻找丝国新大陆。但是这个国宝人物病不逢时。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中国大陆,是人人下海经商的时代,也是研究机构穷得没经费做事的年代。他忍受做血液透析的折磨,又为连累单位花钱治疗而郁闷。抗战胜利快五十年的时候,我们决定出版他一直保存的山西万人坑考古发掘材料,作为纪念,那当然不是为了赚钱。全书要有一篇序作为总览,我请他口述。那时他身体虚弱,声音不大。讲到少年时在山东见到日本人横行,他有些激动,手里的拐杖在地上一顿一顿发出“得、得”的声音,也是虚弱的。山西的死者与山东的生者,血肉相关。那天晚上,我抱着满是骷髅照片的文件包想:“明天坐飞机回香港,会不会不吉利呢。”那年头中国一年可以掉下五架民航飞机。但转念想,王㐨先生能把骨骸背出山洞,我不是太胆小了吗?为这些亡魂做事的人,应该会得到他们保佑的。日本右派不是否认南京大屠杀吗?这可是科学发掘,铁证如山。回到香港,我为那篇序起题为:为了将来,历史不应忘记。而后来商务以稿费名义希望王㐨先生改善生活的钱(数额记不清,应是一万五千元左右),他一声不吭就全给了大同的相关单位。王㐨先生是个严格的人。严于律己,也严于人。他虽然重病,仍孜孜于《中国古代服饰大系》图录的工作,可是就是不交稿。有一次他说其中一份稿再处理一下就可以用,我劝他把稿给我复印,让我好准备一下。死缠之下,他拿出稿,递给我。我都捏着稿了,他却不放手,想一想,又硬是拿回去了。那本书始终没交稿。因为我姐姐喜欢美术和工艺,她想去美术学院上暑期课时,我说服她改去跟两位王先生学习几个月。这在王㐨先生抱病的时候,可能是个负担。但是他们答应了。第一次见面,王㐨先生情绪低沉。在初夏明媚的路上,我一个人离去,心里忧伤。我本来为我姐安排好住处,王㐨先生大概为我们省钱,让她搬去与刺绣厂女工同住。不想不久之后,我好学的姐姐成了王㐨先生的爱徒,连王亚蓉老师都开玩笑说大家要妒忌了。一天,在大家劳动搬家的时候,我姐姐把录音机给不能参与劳动而闷坐一旁的王㐨先生,于是有了本书里他自述的录音文字。当王㐨先生逝世,中国经济仍然在重商不重文的挣扎阶段。三人去二,况是前面的引路人?王亚蓉老师也心灰意冷了,这事业眼看就要中辍。幸好得道多助,徐苹芳先生、徐秉琨先生都心痛这传承,多方鼓励。徐苹芳先生住在北京,眼观考古全局,更多有机会推动它重生。沈先生开拓的这个中国服饰与纺织考古的事业,还有很多故事未写。像两位王先生受邀去英国修复敦煌文书的经过。那只是他们许多贡献里小小的一桩,但相信已足以让那些说敦煌文书被掠去外国,比留在中国好的人慎言。前年徐苹芳先生打算写一本丝路的书,我去他家商谈,他的家在东四十条附近的胡同里。我问起这些八、九、十条的来历,才知道元朝以来,北京城每门都有二十二条的城市规划。我本来想写一篇《二十二条不是军规》的游戏文章,文还是空中楼阁,先生今年却已仙游,丝路书稿未能成就。在纪念徐苹芳先生的文章里,才知道徐先生是城市考古的大专家,我的八、九、十条问题问对了人;他又是公推为长于结合文献和考古的大学者,我想这也是他珍惜沈从文先生、王㐨先生,而悉心支持王亚蓉老师打起精神重理旧业的原因。徐苹芳先生的丝路书稿心愿,要有充实的丝绸研究相配。从沈先生开始,他们一一都是丝绸之国的守护人。中国人总是谦,像沈先生在本书中所表现的。王㐨先生也是谦,总说自己只是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资料。当日我给他写信说:你们是第一手接触丝绸和服饰文物的人,又是全国研究丝绸最深入的队伍。你们深入看见的,别人还只见皮毛,你们不写研究所得,后来的研究者要费多少时间精力才能重新知道你们已知的结论呢?没想到,那封信竟然说动了对自己严苛之极的王㐨先生。可惜为时已晚,天不假年。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人知道这番事业的价值。同时我等着王亚蓉老师完成丝绸发掘故事,完成纺织考古的专书、完成《中国古代服饰大系》。我又在催稿了。张倩仪2012年11月于香港两位先生相继离世之后,我也步入了工作与病弱相交替的生活中。2002年,我最终在李祖泽、陈万雄二位先生的督促下整理了沈先生晚年的一些讲话,自以为再也不用浅陋地谈到先生。今年初,香港商务印书馆的另一位前总编辑张倩仪女士比李、陈二位先生更加执着地在我家中陪我近一个月,要求我将沈先生所开创的服饰文化研究的事业和现状告知世人,并带着我的助手罗茜尹在那一个月间每天与我交谈,甚至在回港后仍不断督促我的进度。回想起来这几个月,我们就是在泪水之中走过来的,许多鄙陋与不足希望大家谅解。同时,我要非常感谢徐秉琨先生,他在忙碌与病弱中仍笔耕不辍地帮我写下了那段感人的序言。也要感谢91岁高龄的谢辰生先生身体力行地支持着沈从文先生的纪念事宜。沈先生是非常温柔、含蓄与低调的,王㐨先生则是那么谦逊、认真及朴实。这是一篇对于两位先生怀念的文字,也是我对他们感激之情的纪念。因此在文章的最后,我再次感谢上文提到的对于本书出版做出努力的徐秉琨先生、张倩仪女士、小助手罗茜尹及身边支持我的朋友,并期望以我有生之年的全部力量不让沈从文先生、王㐨先生的工作与祈愿落空。2012年11月26日,王㐨先生逝世15周年。201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王亚蓉2012年11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出版后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工艺技术、风俗习惯、等级秩序、文物制度等诸多因素化成了历史的针与线,编织出了灿烂光辉、丰富多样的中国服饰文化。大量有关古代服饰的文献记载与文物实存被保存至今,形成了一份宝贵而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今人珍视。相比服饰文化数千年的悠长历史,新中国后的纺织•服饰考古研究仅有六十年的历史,并在很长时间内不为人重视。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学者能够耐得住寂寞,潜心于这项事业,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不能不提到沈从文先生晚年的开创之功,以及其助手王㐨、王亚蓉对这项事业的继承与发展。而本书就是对这段研究历程的铭记。本书整合了沈从文、王㐨、王亚蓉三位先生的口述文字,以他们先后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成果为轴线,展现了中国纺织•服饰考古从开创、传承、发展至今所走过的六十年历程。书中三人的口述都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为避免读者产生混淆,在每项大的工作成果前,都由王亚蓉先生撰写相关的导语,并以楷体区别于口述文字。本书的书名“章服之实”,“实”是侧重纺织•服饰考古的实证意义。沈从文先生作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开山者,奠定了文物与文献互证的研究方法。而此后王㐨、王亚蓉二位先生活跃在考古发掘第一线,从事丝织品文物的发掘、清理、保护与修复工作,也是在坚持走这条以文物见证历史的道路。这些口述文字虽朴实无华,却透出他们对服饰文化的深沉热爱,故而感人至深。正是借由他们的认真细致与坚韧执着,古代服饰之美才能化为具象,文明的记忆也才能变得鲜活,持续震撼着今人的感官与心灵。希望藉由本书,沈先生所开创的这项事业的价值能为更多人所了解,能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以继承和发扬这项事业。张倩仪女士一直关心本书的编辑工作,先后针对本书的编排体例、版式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专门为本书撰写跋文,在此深表谢意。而关于本书中可能存在的错漏,也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我们会在未来再版中纠正。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2月


编辑推荐

《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生动呈现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的若干大事件:复原满城汉墓金缕玉衣、亲历法门寺地宫佛骨舍利现世、发掘日伪时期煤矿万人坑、修复阿尔巴尼亚羊皮《圣经》、复制湖北江陵马山楚墓战国服饰等。以沈从文、王㐨、王亚蓉三人的口述为主,文字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拂去历史尘埃,呈现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的辉煌事例;图文并茂,收录大量沈从文晚年照片及古代服饰、丝织品的精美图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章服之实 PDF格式下载



问题:没有封面标示的沈从文晚年口述珍贵音频资料啊?


这书写得很客观,真诚,让我了解了作家身份之外的另一个沈从文先生


认真生活 哪怕被逼打墙角 生活打不倒沈从文 令人钦佩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文字很精彩,图片挺生动的!挺长知识的!


书很厚实 值得细细去读


是我买的迟了,老师的书要谢谢弟子们的执著与辛苦。


送人的,应该还行。


高中生要的读物,感觉很高深的样子


刚收到,回家看~


对沈从文先生的贡献有了更多的了解。


关于万人坑清理的回忆那部分让此书有点乱,不合适,毕竟那部分不是沈先生的事。


书是不错!但当当网也太不负责了,从库房发书时,给我拿了本明显破损严重的书 品相都不如在孔夫子买二手书呢。换个货,还得自己先垫付邮费,之后给你现金券,谁稀得要拿现金券啊,变相的还得多花钱在当当买东西!!!服务一点都没有**好。以后要在买书,只要**的合适,肯定在**买 不考虑当当。服务理念和层次太低啦!


大师晚年凄惨,只能到服装中去寻找乐趣


亚马逊上买书,品相绝对好,塑封包装,绝对新书。


汇编的文字,可以多角度了解沈从文、王纾、王亚蓉老师们的文博之路,面广,不太深,适合普及。价格小贵啊。


内容不错,但感觉意犹未尽


10年前 看过王先生的《沈从文晚年口述》但是那张CD不知道放哪里去了看见这本 毫不犹豫的拿下在这个快速消费时代 10年才出2本书 或许才叫做学问吧


给盆友买的,听说不错噢


关于沈从文,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止于《边城》,很少有人读过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但后者,实际上是凝聚沈先生半生心血的重要学术经典。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就是沈从文及其后继者从事的纺织服饰考古,让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工作的种种细节、艰辛与辉煌。书的文字很平实,但很感人,读序言,潸然泪下。... 阅读更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