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繁荣时代

[美] 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著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

[美] 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著  

页数:

398  

字数:

3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当1919年的《时尚》杂志预言“今后的流行趋势可能是裙子越来越短”之后,美国,或者说西方世界,就开始摆脱传统,步入现代。此后,令人眼花缭乱的“大繁荣”时代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妇女们学会了走出家庭,在舞厅、酒吧间与陌生的男人调笑;脱去繁琐的传统服装后,裸露的泳装选美比赛就成为时代的新潮:来自遥远中国的体育运动——麻将,也时髦地在美国家庭中哗哗做响;财富则像风筝一样攀升,猛然间,身边竟再也没有不涨价的商品…… 任何的禁令与约束都会成为世人所抵制的对象。民主与自由成为社会最强大的向往。娱乐就是一切,享受就是生命。拳击、网球、高尔夫……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潮。而女人的裙边则向上,向上,再向上,终于令世人大跌眼镜。 经济则空前的繁荣,小汽车成为家庭的必备“电器”,交通拥堵已是家常便饭,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已经初露端倪,广告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和出国旅行已是人们的最爱。美国,开始成为全球的银行家和金融霸主,并尝试组织“国联”,主导全球事务。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研究美国20世纪前半时期的知名历史学家。曾任《世纪》杂志和《哈珀》杂志主编。
其最为著名的著作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利坚帝国成长三部曲”系列:《大繁荣时代》(Only Yesterday)、《大衰退时代》(Since Yesterday)和《大转型时代》(The Big Change )。此外,他还著有《保罗·R.雷诺兹》、《伟大的摩根》、《万物之灵》、《看美国》等书。

书籍目录

推荐序作者序第01章 序曲:1919年5月第02章 回归常态第03章 红色大恐惧第04章 美国逐渐康复第05章 习俗与道德的革命第06章 哈定与丑闻第07章 柯立芝繁荣第08章 喧嚣的岁月第09章 知识分子的反抗第10章 酒和阿尔·卡彭第11章 佛罗里达——温馨的家第12章 大牛市第13章 大崩盘第14章 1930--1931:剧震余波附录:材料来源与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第02章 回归常态1918年11月11日的清晨,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坐在白宫的办公室里,在一张普通信纸上用铅笔写下了给全国人民的一份通告,他是这样写的:我亲爱的同胞们:我欣喜地告诉大家,今天早晨已经签订了停战协定。美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同时我们也肩负着责任,通过以身作则、善意而冷静的忠告以及物质援助,去帮助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公正与民主的大环境。这封通告体现了典型的威尔逊的个人风格。读到这段文字的人,眼前首先出现的是一位清教徒教师的形象,在一个热情洋溢的时代,这位清教徒教师仍然保持着一贯的理智,仿佛在用冷静的语调为学生们布置一天的作业;其次,人们仿佛看到一位道义上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是全世界实现充满和解的和平,而不是靠武力得到的和平;同时,人们仿佛也看到一位独断的民主主义倡导者,威尔逊总统发誓要把他毕生信奉的制度推行到全世界各个角落。只不过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他心目甲最理想的制度,未必适合所有国家。不过,在美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总统的风格和威尔逊类似,他就是林肯——也是一位战争时期的总统。相信如果由林肯总统来撰写这份通告,也一定会体现出类似的风格。也许,威尔逊总统在撰写通告时眼前真的浮现出亚伯拉罕·林肯,但林肯总统最终流芳千古,而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就没这么幸运下面让我们来到1918年11月11日,看看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个什么样的吧。11日凌晨两点多,各大媒体记者家中的电话铃声疯狂地响起,将他们从睡梦中吵醒。原来是政府向他们披露一个重大消息:停战协定已经签署了!其实早在4天之前,就有一则非官方的消息刊登在媒体上,声称战争双方已经结束对峙状态。消息一传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无论人们是在工作,还是在商场购物,都纷纷冲到大街上,用游行欢呼的方式欢庆战争的胜利。他们用国旗裹在身上,拼命敲打着铃铛,司机也狂按汽车的汽笛,一些情绪激动的人们甚至抓过别人的帽子撕成碎片。如果此时有身穿军装的士兵走过街头,人们会冲上去与他热烈拥抱。那一天简直比最盛大的节日还热闹。狂欢的民众将纽约第五大道堵得水泄不通,城市的每一间窗户都飞扬出撕碎的纸屑,庆祝这一激动时刻。事后,据环卫部门统计,这些纸屑就重达155吨。不过,第二天被证实,这是一条失实的报道,人们空欢喜了一场。不过,11月11日这一次的消息是千真万确的。美国人民的激情再一次被点燃了。这天凌晨四点半,在美国的数十个城市中,同时响起了震天的警报声、汽笛声和钟声。人们睁着朦胧的睡眼,拉开窗帘,只听报童们在漆黑的大街小巷中高喊:“胜利了,战争结束了!”人们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走出房门,想看个究竟,因为前几天啪假消息已经让他们白白兴奋了一次,他们可不想再被愚弄。在华盛顿,在政府官员聚居的街区附近,报童稚嫩而清脆的声音回荡在街道上:“战争终于结束啦!这是来自政府的千真万确的消息!”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放低音量,因为他只有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才能让所有人相信,他的消息是可靠的。最后,人们渐渐地接受了这个好消息,也逐渐意识到:一个充满和平与希望的新时代真的到来了,新的一页揭开了!就这样,仅仅一个上午,战争胜利的消息就传遍全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人们纷纷推开手中的工作,走上街头欢庆。商店也都纷纷停业,一家店铺的老板还别出心裁地挂出了“为庆祝德国皇帝的葬礼而歇业”的牌子。像4天前一样,人们载歌载舞地在街道上游行。年轻漂亮的女孩们大胆地亲吻着街上素不相识的士兵,在拥挤的人群中,汽车像蜗牛一样缓慢地行进。一些司机故意让发动机发生回火,使汽车的排气管喷出火焰并发出爆燃声,这些声音与周围的汽车喇叭声、引擎声掺杂在一起,为喧闹的环境更增添了一丝热闹的气氛。来自纽约州巴纳德学院的800名女大学生在纽约中央公园北边的高地上跳起了优美的蛇舞。在时代广场,人们为了战时运动修建了一座“自由厅”,在11日的早上,甚至有一位女学生站到了“自由厅”的屋顶,面向广场数以万计的人群用悠扬的声音唱起了《上帝赞美诗》。然而,人们并没有遵循威尔逊总统所倡导的“善意而冷静的态度”,相反,在一切庆祝活动中,美国民众表现出了身为胜利者的骄傲自大与洋洋得意——狂欢的人们冲上街头,将德国皇帝的雕像当众焚烧。在纽约的华尔街,人们用稻草和布条制成德国皇帝的假人,然后用消防用的水龙将其冲个七零八落,在第五大道上,人们用废弃的肥皂盒制成棺材的样子,一边扛着它游街,一边高喊道:“德国皇帝已经成为躺在棺材里的碎片了!”在第七十街的百老汇,一个少年坐在人行道边的台阶上,在纸上画着德国皇帝的肖像,然后分发给路人,路人纷纷将皆像扔在地上狠狠地践踏,用来发泄对战争的愤怒。就这样,一个和平的新时代在喧闹、骚乱、发泄之中拉开了序幕。但是,尽管战争随着停战协议的签署宣告结束,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却远未结束。当时,美国部队的现役军人仍然有超过350万,其中的200多万人还在欧洲战场服役。因此在美国街头,身穿军装的士兵们随处可见。尽管11月11日美国总统已宣布战争结束,但欧洲战场的远征军仍然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们枕戈待旦提防着德国军队的反攻。美国的普通民众们还和战时一样,以黑面包作为口粮,并在地窖里储藏了大量的白糖和煤炭以备不时之需。为节约电能,美国燃料管理局在战后仍然遵循战时的法令,不允许城市夜间点灯。这一法令直到11月21日才被撤销,百老汇等数十条著名街道也才开始重放光明。铁路的运营权依然由政府所有,民众若想购买车票必须在铁路管理局统一的售票厅购买;市民们上街买东西都带上了口罩,因为在前不久爆发的一场流行感冒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有统计表明:死于这次流感的美国人甚至远多于死于战争中的美国人。不过目前这场流行感冒已经过去,人们终于可以从死亡的恐慌中稍微解脱了。随手翻开一份报纸,关于欧洲军队的报道随处可见——德国爆发了革命、威尔逊总统积极斡旋力求和平、联合战争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除此之外,你几乎看不到别的新闻;但人们仍然每天购买报纸,因为那上面刊登最新公布的战争伤亡名单。从缅因州到俄勒冈州,每个家庭都以万分紧张的心情查阅这些名单,看看自己的丈夫、兄弟或儿子的名字是否在上面。在平常的年份,11月正是美国橄榄球赛季好戏连台的季节。但由于战争刚刚结束,各大学的橄榄球队的人手都不充足,只能由学生军预备队临时拼凑起来,匆忙上阵。即便这样,他们仍然以高涨的热情举办各种义赛,以便筹募战争基金。他们还在报纸上打出广告,有一幅广告的画面是这样的:当时哈佛大学橄榄球队最擅长踢反弹球的查理。布里克利凌空一脚,将球踢过华尔街,直接飞到股票交易所的阳台上,在那里,另一位橄榄球好手——耶鲁大学的杰克·盖茨稳稳将球接住。不仅在广告专栏里充斥着战时情绪,在新闻专栏,战时情绪同样浓厚。比如:有一篇社论的题目就叫《10个憎恨德国丘八的理由》;还刊登过这样一篇读者来信,信中建议说:必须对德国皇帝进行处罚,每个国家都应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外国人”并将其驱逐出境。这些文章篇篇都对德国的战争机器进行了畅快淋漓的批判,可是在文章旁边,总能看到联合战争基金所作的大篇幅广告,不厌其烦地请读者慷慨解囊,为基金捐款!在翻开报纸的另一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为美国重建世界而准备”的大标语。再读下面的文字,你胸中的热血再一次被爱国主义情怀激荡得沸腾起来——“自由获得胜利,权利的力量将开始对人性道德的进行重建,当今的世界,人类面临着一个巨大的任务……”你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任务呢,于是你只能继续向下看那些华丽的、煽情的词句,最后你看到“……要想完成这样的任务,请使用布兰克公司出品的优质钢窗!”军人的退伍复员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一批批士兵从前线返回,脱下军装回到各自的故乡。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时的审查制度已经取消,城市之间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到了夜晚,城市里的街道开始变得灯火通明,商场里的货架上也开始供应白糖等食品,人们再也不用每天啃难以下咽的黑面包了。虽然和平的光明已经照耀了这个国度,战争的阴霾已经散去,但人们还免不了用战争时期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因为在此前长达19个月的战争期间,人们已经习惯了以武力对待敌对的势力——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向敌人发动攻击。现在,虽然德国已经被击败,但似乎另一种苗头又在萌发,并大有席卷全球的趋势,那就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在1918年,布尔什维克主义从俄国发源,开始向整个欧洲蔓延。美国民众担心布尔什维克主义有一天也会蔓延到美国的领土,因此他们决定先发制人。因此,停战协定刚刚签署一周后,纽约市长海兰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城市里的公共场合禁止出现红色的旗帜。同时他向市警察局下令,“凡看到非法集会,不问缘由,一律驱散”。结果几天之后,还真的有一群集会的社会主义者撞到枪口上了。当时这群社会主义者正聚集在麦迪逊广场花园,附近的一群士兵和水手听说了这个消息,就纠集了大约500多人前来挑衅,他们向这群社会主义者发起冲击。好在22名荷枪实弹的警察及时赶到,将两方人马驱散,否则恐怕会酿成血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天晚上,在距离市中心不远的棕榈花园门口,又发生了一起骚乱。这也是一次社会主义者的集会,他们向人们宣传俄国革命的思想。一群退伍老兵和水手们闻讯后,手持家伙,将第58大街上的一个街区堵得水泄不通,然后叫骂着准备冲进棕榈花园,攻击那些集会者。随后双方爆发了一场混战,在混战中,共有6人受重伤。其中最倒霉的是一名保守派股票经纪人,他完全是无端地被卷进这场斗殴中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20世纪前半叶,美国人民怀着致富的梦想,怀着平行和民主的希望,怀着国家崛起、成为超越老欧洲的新兴帝国渴盼,体验了经济过山车般的动荡,以及两次大战烽烟如火的冶炼,草根运动前赴后继,制度改革如箭在弦,竟是一个横跨两个世纪的偌大全球帝国!  ——网络评论人 老枪


编辑推荐

《大繁荣时代:变革前期的乱象1919-1931》在全美畅销排行榜第2名,销售超过100万册!这是一个令人眩晕的时代,这是一段灰色的隐晦、疯狂变幻的历史,时尚、欲望、财富与贪婪,交织着一个伟大国度的未来梦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繁荣时代 PDF格式下载



小汽车成为家庭的必备“电器”,交通拥堵已是家常便饭,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已经初露端倪,高等教育和出国旅行已是人们的最爱。财富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观念的变化:任何的禁令与约束都会成为世人所抵制的对象。民主与自由成为社会最强大的向往。娱乐就是一切,享受就是生命。-----啊,和改革开放30年这么像呢----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是一位把历史写的很精彩的作家,写史也是在写美国人的生活。很适合大众口味的美国历史书,内容翔实不枯燥,了解美国人过去的生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文笔轻松,内容涵盖两大,非常形象,那段历史读来宛如亲身经历。不可多得的好书


喜欢,在等另两部


书的印刷质量一般,但是这本书本身是很不错的。


视角很好,读起来轻松,一直想了解关于萧条的历史背景,这本书是到目前为止,我比较满意的一本。


先看了大萧条时代,我有危机感。然后读此书。感慨万千。居安思危是民族的优秀传统,读过至少2遍了。学习甚多,建议大家读。


了解过去,可预知未来。


非常值得一读,美国,伟大的历史,伟大的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美国的30年代。


很明显作者并非学院派的的研究者,所以本书感觉上只是资料的汇集而没有浸透和对比。读了以后对当时人们关注的事件和对人物的大众评价有了初步了解,但也仅此而已。。。。。。


您能从书中学到好多,不骗人的


  这是一本历史书,一本通过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点滴来评述历史的书。
  半夜,得知一战停战协定签订消息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以狂欢和游行来庆祝苦难的终结和和平时代的到来。
  当中年的美国人民还在刻守传统生活,他们年轻的儿子们开赴战场,大批女子亦作为护士之类随军出征。时刻面对着死亡 ,年轻的男男女女们完成了由传统思维到及时行乐观念的转变。
  战争结束数百万抱有及时行乐观念的年轻回归国土,于是爱抚晚会开始变得稀松平常。年轻女性热衷于穿越来越短的裙子,拥有和上百个男子轻吻的经历也数常见。
  战争让民众得以史无前例的团结一致和依赖政府,战时禁酒令在被迅速通过的时候就被决定永久执行。
  战争、技术、工厂融合发酵的结果使更多划时代产品的出现成为可能。收音机、汽车的出现深远的改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
  科学思潮开始泛滥,宗教势微,严禁在课堂上讲授进化论的法律更像是旧时代的苟延残喘,Dayton 小镇上因教授进化论而被起诉的生物学老师和诉讼案引发全国关注,,,,,,确定的科学似乎直接否认了上帝的存在,盛极一时,而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又似乎表明确定的科学里也存在着缝隙,宗教力量马上抬头宣称这个缝隙大到足以容纳下上帝的存在,并得到默认。
  红色恐怖让刚刚拥抱和平的人民继续抱有恐惧。
  道德标准越来越低,新闻媒体的日渐强势,人们的关注点似乎都集中于性、丑闻、谋杀案,失落的英勇无畏精神似乎在不间断飞行至欧洲的lindbuger身上找到,并被视为时代英雄。各种体育明星层出不穷。
  战后产生的信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总统的沉默放任政策,导致投机盛行,从房地产到股市,盲目的对未来的信用主导着美国人民。
  。。。。。。。。。。。
  一阵喧嚣过后,曲终人散,变短的裙子再度变长,生活回归常态。
  
  历史不会重演,或许经济危机会再次发生,禁酒令却不会被再次通过。历史终究会教会一个民族成长,历史越苦痛,民族愈成熟。


  1919-1931的美国,战后军工生产逐步转向民用,没有证监会,没有中央银行,没有政府规划,大片的土地等待开发,大量欧洲移民,一切都遵循古典的经济理论,民众普遍的思想是崇尚商业,小政府,大市场。债券市场发达,铁路修建都可以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佛罗里达的房地产泡沫,那是真正的地产,可以购买的是土地,不是土地上的房屋和土地的使用权。跟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大不同。


  一个纸面的历史
  
  历史走过仅仅大约80到90年的时间,我们的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就需要透过封存在图书馆的资料进行了解。。。但对于在任何时代都有可能被权威强势的力量所影响甚至把持的世界上,想要了解到最真实朴实的一面,仅仅是这样的摘抄资料,总是会有所偏颇吧。。。
  
  所以,要想了解一个时代,就还应该再看看描写那个时代的那些写实主义的小说会有比较客观的想法吧。。。
  
  恩。。。


   关于1920年代的“每一篇记述,都始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始于他的《大繁荣时代》,”威廉•E.洛克滕堡(William E. Leuchtenburg)在他自己那本关于这一时期的受到广泛喝彩的著作《繁荣的危险》(The Perils of Prosperity)中这样写道。洛克滕堡慷慨大度地赞美艾伦的这部著作是“以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风格写成的社会史,学院派常常因为这种风格而低估它的坚实性。”他们或许真的低估了它,但他们却要求学生们阅读它。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在1952年写道,20多年来,艾伦的几本书“一直是美国大学里最受欢迎的指定阅读书。”《大繁荣时代》从1931年出版到1954年艾伦去世,共销售了50万册以上,而且至今依然在印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塑造了我们对1920年代美国生活的理解,就这一点而言,其他任何一本书都无法望其项背。
   霍夫施塔特也同意洛克滕堡的观点:艾伦那色彩丰富、动感十足的散文,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大繁荣时代》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约翰•张伯伦(John Chamberlain)为艾伦鼓掌喝彩,因为他的“风格本身就是一种活力。”默里•戈德温(Murray Godwin)把它跟普雷斯顿•威廉•斯洛森(Preston William Slosson)那本比《大繁荣时代》早一年出版的《大圣战及之后》(The Great Crusade and After)进行了比较,他发现,艾伦的书“远为清新得多,它更加生动活泼,组织得更好,而且在结构和风格上也更流畅。”戈德温毫无根据地补充道,没有哪个学院派历史学家“能干出如此漂亮的活。”斯图亚特•蔡斯只稍稍提出了异议。他写道:“这本书或许是、或许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它肯定是一部不可思议地引人入胜的作品。”在这场恭维大合唱当中,最高的一顶帽子是《纽约时报》后来封的,它称赞艾伦是“爵士时代的希罗多德。”(《纽约时报》,1954年12月14日)
   艾伦在评价自己的抱负和成就时更加谦虚谨慎。他警告道:“一部当代史注定不可能是权威性的”。他竭力避免被人看作是一个历史学家,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旧闻记者”。他小心翼翼地在副标题中把《大繁荣时代》描述为“一部非正式的二十年代史”。
   在某种程度上,“非正式的”意味着艾伦主要是让自己免于处理通常的历史主题:政治和外交。它还意味着,他可以不受制于那些让研究生们头痛不已的证据和论点的规则。许多年之后,艾伦承认,他撰写《大繁荣时代》时,最好的“原始材料”是“这一时期每天的杂志和报纸。”然而他也承认,要想“清晰地评述一个人自己所处时代的生活和习俗”,这些材料“帮不了什么大忙”,因为,“它们所记录的,是非常之事,而不是平常之事。”
   事实上,艾伦所依靠的,不仅仅是新闻媒体的材料,还包括林德(Lynd)夫妇那部开拓性的社会学著作《中镇》(Middletown),比尔德(Beard)夫妇的《美国文明的崛起》(Rise of American Civilization),斯图亚特•蔡斯的《繁荣:事实还是神话》(Prosperity, Fact or Myth),塞拉斯•本特(Silas Bent)的《大吹大擂》(Ballyhoo),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道德序论》(A Preface to Morals),以及约瑟夫•伍德•克鲁奇(Joseph Wood Krutch)的《现代情绪》(The Modern Temper)等。事实上,他对其他作者的发现和观点的吸收是如此彻底,以至于有些评论家抱怨,《大繁荣时代》差不多就是对其他研究的一份研究。
   但是,如果说艾伦是站在更早一批研究1920年代的学者的肩膀之上,那么,他也给这十年正在浮现的这幅图像增加了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来自于艾伦自己对同时代人的敏锐观察,来自于——正如他所承认的那样——他对善于发现的新闻媒体的信赖,尤其是那些“特写”文章,那些富有人情味的故事,以及——尽管他不承认——那些越来越流行的通俗小报的耸人听闻。他的书聚焦于“不断变化的公众心态”上,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对个人情绪和公众心境的探险中。任何一个研究供给的经济学家,都不曾分析过流行文学作品是如何炮制出来,以及为什么炮制出来,相反,艾伦却胆大包天地推测,读者在翻阅《亨利•亚当斯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或《大街》(Main Street)时他们在想些什么。抱着一种类似的心境,他在想象中把自己投射到了一个轻佻女郎的头脑里,从这个有利的位置上,他解释了关于她的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的所谓自我意识的符号学。此外,他还笼而统之地把同胞们的情绪状态概括为“厌倦或不快”,或者是“幻灭”。他引用了一些无意中听到的谈话和一大堆百老汇戏剧,然后宣布,在性行为和性态度的领域,“正在发生一场价值观的剧变。”而与此同时,很少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历史学家胆敢把立论如此之高的概括,建立在证据如此不足的基础之上,艾伦的那些高高耸起的主题结构,继续矗立了50多年,这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注:也是抄的书评。原作者:戴维•M.肯尼迪(David M. Kennedy)。美国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其代表作《免于恐惧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1999)获2000年普利策奖。


   “有69种构造部落谣曲的方式,其中每一种方式都是对的,”一代人之前,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这样吟唱道。讲述这一代人的故事,应该也有同样多的方式,如果《大繁荣时代》遵循的是马克•沙利文(Mark Sullivan)的历史学方法,而不是传统的政治史家们的方法,你大可不必去跟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吵架。作者在本书的序言中已经告知读者,他的目标是要“记录那个时代的流行时尚,记录数百万芸芸众生所想、所说,记录让他们为之激动、同时还触及其日常生活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一位评论者如果还要指责它缺乏对现代美国生活中更深潜流所作的透彻分析的话,那么他本人就应该公正地受到责备。这本书站在另一极,跟它相对的是诸如詹姆斯•C.马林(James C. Malin)教授的《世界大战后的美国》(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World War)那样的著作,后者则几乎完全专注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事实上,艾伦先生根本没有提到马林教授的著作,哪怕是在书后附录的文献索引中也没有提及。跟《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以及笔者的《大圣战及之后》比起来,《大繁荣时代》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它一直写到了大约两年之后,并因此能够追踪股市崩盘的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那场让我们耿耿于怀的工业萧条。
   艾伦先生的著作,考虑到其选择的限制,其优点可以说非常大。没有一个人——就连马克•沙利文本人也不行——能比他更好地抓住公众注意力的聚光灯,并影响公共舆论的潮流。大多数历史学家只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但艾伦先生还知道那些从不阅读历史著作、只读小报和看电影的平民大众感兴趣的是什么;这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而且也是一份为未来历史学家准备的历史文献。他提供了一些令人赞叹的横截面,这些截面抓住了时代的瞬间,并使之具体化,从本书第一章中对1929年5月一个普通美国家庭及其兴趣的描述,到一些简洁精确的不经意间拍下的快照。战后理想主义的式微,“红色大恐慌”,德普西,麻将,轻佻女郎的轻浮,哈丁政府的丑闻,收音机的兴起,坐旗杆的人,著名的凶杀和离婚案,“知识分子的反叛”,佛罗里达繁荣,对禁酒的反作用,“大牛市”及其崩盘,全都呈现在书中:事实上,你几乎很难发现书中缺少什么东西。
   然而,新闻式的历史也有它的局限性:其中主要的局限是过分强调表面的东西。轻佻女郎的琐碎小事,以及少数年轻作家的颓废崇拜,都被刻意强调,就好像所有美国人都身陷于异端和悲观,直至1930年前后出现反动。这其实是把波浪的起伏沉浮,误认为是大洋底部的沧桑变迁。另一个局限是热衷于追逐流言蜚语。对哈丁丑闻的卓越研究,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评论而受到了损害,比如说米恩斯的故事(大意是哈丁夫人毒死了总统)看上去“似乎蛮有道理”,这样的故事,对那些熟悉哈丁夫人性格的人来说,多半就像维多利亚女王杀死了阿尔伯特亲王的谣言一样荒谬可笑。书中的插图非常棒,参考书目很不充分。
  
  注:抄的书评。原作者:普雷斯顿•威廉•斯洛森(Preston William Slosson,1892~1984)。美国历史学家,先后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教授,其代表作《大圣战及之后》(The Great Crusade and After)属于“美国生活史丛书”的第12种。


看了这本书,对迷惘的一代的作品才会理解的更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