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故纸风雪声

伍立杨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

伍立杨  

页数:

255  

字数:

12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小品文,渐行渐远,渐行渐近,又渐渐地远去了,如潮涨潮落散落在沙滩上的碎贝,在苦涩海水的冲刷下,少了引人的各色花纹,多了平实的光泽。这光,不耀眼,但即使在夜里,也会闪出一些光来。它们或被拾走,或又被冲回大海,或静静地散落在沙滩上,散落在草原里,散落在撒满灰尘的书架上……散落在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  每一片碎贝,珍藏的都是磨难的时光,千百年前的,当下的,都需要珍藏。当我把这些散落人间的、经历多少风雨的碎贝拾起,缀成古朴的项链时,“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时时在我心中回荡,打湿我的双眼。这海潮声声,杉涛阵阵,真不知今夕何夕,历史?现实?令你掩卷长叹。  吉霞  写于《中国当代小品文丛书》出版之际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作家文笔犀利,史料功底扎实,面对种种假、丑、恶社会现象不平则鸣,奋笔疾书,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

  伍立杨,《海南日报》副刊部主任、散文家。四川凉山人,1964年生,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其后长期任人民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曾获文汇报全国随笔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及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多项。出版:《铁血黄花——清末民初暗杀论》《梦痕烟雨》、《中国1911
》、《不懂幕僚就不懂民国》、《墨汁写因缘》等随笔集、文论集、散文集、史论专著等书籍近二十种。

书籍目录

深邃隐约的智慧体察
古人眼光可供参考
报纸和文言
文言、白话宜相安
百川贯海曾未满足
饶汉祥大笔如椽
兵学奇才辛弃疾
老派幕僚的最后余光
悲凉结局和晚年心境
回忆录:史识与文采
黄仁宇、唐德刚异同说略
臆断文事必自贻伊戚
写史热中的学术荒寂
文学是否垃圾
苦涩的辩护
抗战时的汽车传奇
烈士气质:邱清泉之“你先走”
伟岸的气魄与文辞风格
在保皇与革命辩论的背后
辜鸿铭侧影
陈案难翻
从马基雅弗利到李宗吾
为丑陋者陪葬
诗意文字
美色与人的天性
文章的“黄金分割”
翻译趣味
慢速度的风月观览
印象式结论的可疑
古人的现代性
哀中文之式微
出恶声与两极研判
大宇星如万点尘
风格辨伪
文史学中看刑侦
时间深处的怀想
解诗大异其趣
国学试题不够知己
刻刀下的自由魂
空间距离催生悬想
两本胡适传
……

章节摘录

  深邃隐约的智慧体察  科学已进入飞速发展的尖端时代。然而,不用说,混沌的宇宙乃至微尘般的地球,仍充满不为人知的神秘。  不借助望远镜,人的肉眼可看见六千颗恒星。其中,太阳距离一亿五千万公里;月球呢,科学界根据激光脉冲到达月球再返回地球约需要两秒半的事实,得知月亮、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公里。很多只见徼弱光芒的“小星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就需要光年来计算了。用天文望远镜或射电望远镜才能观测到的小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也大抵不是我们的头脑所能想像的。如今,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两个迄今为止最遥远的类星体,据《参考消息》(2001年6月713)说,这两个类型体距离地球约800亿光年,是天文学家迄今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这个数字,这个距离,则更令我们的思力为之束手无策,望洋兴叹了。  ……


编辑推荐

  读图时代、读屏时代,文字的力量早被削磨得平平淡淡,偶尔有几位青春“作家”,把玩、卖弄的也多不是文字本身。如果你还有审美的激情与文化的向往,那么,不妨翻开这套小品文来缓缓读上两段。冬日,或有一股久违的文字的温暖,流进你的心田。一套值得反复品读的丛书,一套应该永久珍藏的丛书。方成、邵燕祥、王春瑜、何镇邦、王学泰、朱铁志、伍立杨、徐怀谦、曹保印老中青三代作家联手为书市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故纸风雪声 PDF格式下载



伍立扬先生的历史散文还是值得一读的。


相关图书